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愁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余光中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好亲在里头 教哪头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 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萧乾 滕洁
枣核 萧乾 主讲人 滕洁 2011 10 20
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萧乾(19101999),现代作家、 羽译家、记者。蒙族人,生于北京。 929年进燕京国专修班学习,一年考 人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 系,1935年6月毕业 1939年他赴英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作为《大 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 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金山,采访了联 合国成立大会。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 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 优秀特写
萧乾(1910—1999),现代作家、 翻 译家、记者。 蒙 族人,生于 北京。 1929年 进燕京国专修班学习,一年考 入辅仁 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 系,1935年6月毕业。 1939年他赴英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作为《大 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 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 合国成立大会。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 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 优秀特写
1979年8月,萧乾应 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 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 写成系列特写《美国点 滴》。1980年5月分为10感点餐 篇先后在《人民日报》连以少减 载,《枣核》便是其中的 图5:斗好t 篇,写于1980年4月 1999年2月11日,箫 乾病逝于北京
1979年8月,萧乾应 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 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 写成系列特写《美国点 滴》。1980年5月分为10 篇先后在《人民日报》连 载,《枣核》便是其中的 一篇,写于1980年4月。 1999年2月11日,箫 乾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