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做出了合理 解释。 资源禀赋学说认为,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 有的劳动资源丰富,有的自然资源丰富,有的资本资源丰 富;各个国家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经过国际贸易,各国获得最大的福利
◆ 对此,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做出了合理 解释。 资源禀赋学说认为,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 有的劳动资源丰富,有的自然资源丰富,有的资本资源丰 富;各个国家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经过国际贸易,各国获得最大的福利
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 的一系列假定条件 国家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征差异; 各国的比较优势静态不变; 存在规模经济的作用;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 的一系列假定条件 国家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征差异; ◼ 各国的比较优势静态不变; ◼ 存在规模经济的作用; ◼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对传统贸易理论的重新思考 国际贸易中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迅速增加,需要从理论 上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贸易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移,以及 难从这种转移中获益和受损等问题。 技术所产生的“外在性”,技术密集产品生产中显著 的规模经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技术和市场垄断等问题, 都不能够从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的传统贸易 理论中得到很好的解释,似乎也不能将这些问题都交由市 场来处理
对传统贸易理论的重新思考 ✓ 国际贸易中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迅速增加,需要从理论 上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贸易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移,以及 谁从这种转移中获益和受损等问题。 技术所产生的“外在性”,技术密集产品生产中显著 的规模经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技术和市场垄断等问题, 都不能够从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的传统贸易 理论中得到很好的解释,似乎也不能将这些问题都交由市 场来处理
工业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的增加引起对贸易基础问题的重 新思考。 传统贸易理论完全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包括生产技术、 要素禀赋。甚至需求偏好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它强调国家 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之间越相似, 相互间的贸易量越小;相反,国家之间的差异越大,相互 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然而,战后以来几乎所有年份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 易以及这种贸易占这些国家收入的份额都在上升,世界贸 易的一半以上是发生在这些相对要素禀赋非常相似的国家 之间
✓ 工业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的增加引起对贸易基础问题的重 新思考。 传统贸易理论完全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包括生产技术、 要素禀赋。甚至需求偏好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它强调国家 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之间越相似, 相互间的贸易量越小;相反,国家之间的差异越大,相互 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然而,战后以来几乎所有年份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 易以及这种贸易占这些国家收入的份额都在上升,世界贸 易的一半以上是发生在这些相对要素禀赋非常相似的国家 之间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同样引起对贸易基础及由这一基础决定 的贸易结构问题的重新思考。 如果国家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惟一基础的话,则贸易 结构无疑应当反映这一基础,按照比较优势学说,专门生 产和出口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 即各国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是不同产 业产品的贸易,即产业间贸易。 然而,实际的贸易结构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 似产品的双向贸易,并且,这种产业内贸易在要素禀赋相 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比重远高于要素禀赋相异的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比重
✓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同样引起对贸易基础及由这一基础决定 的贸易结构问题的重新思考。 如果国家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惟一基础的话,则贸易 结构无疑应当反映这一基础,按照比较优势学说,专门生 产和出口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 即各国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是不同产 业产品的贸易,即产业间贸易。 然而,实际的贸易结构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 似产品的双向贸易,并且,这种产业内贸易在要素禀赋相 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比重远高于要素禀赋相异的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