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综合实训 一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调查与统计 一、实训目的 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调查方法,为正确防治病虫害奠定基础。 二、实训材料及用具 调查记录册、记录笔等。 三、实训内容与方法 病虫害的调查可分为一般调查、重点调查和调查研究三种。 1.一般调查 当一个地区有关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资料很少时,应先作一般调查。调查 的内容宽泛,有代表性,但不要求精确。为了节省人力物力,一般性调查在植物 病虫害发生盛期调查 1~2 次,对植物病虫害的分布和发生程度进行初步了解。 调查内容可参考下表(见表 8-1),表中的 1、2.10 等数字在实际调查时可改 换为具体地块名称,重要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可粗略写明轻、中、重,对不常见的 病虫害可简单地写有、无等字样。 表 8-1 植物病虫害发生调查表 调查人: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病虫害名 称 植物名 称和生 育期 发 病 地 块 1 2 3 4 5 6 7 8 9 10 2.重点调查 在对一个地区的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大致了解之后,对某些发生较为普 遍或严重的病虫害可作进一步的调查。这次调查较前一次的次数要多,内容要详 细和深入,如分布、发病率、损失程度、环境影响、防治方法、防治效果等。对 发病率、损失程度的计算要求比较准确(见表 8-2)。在对病虫害的发生、分布、 防治情况进行重点调查后,有时还要针对其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 究一定要深入,以进一步提高对病虫害的认识。 表 8-2 植物病(虫)害调查表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地点: 病(虫)害名称: 发病(被害)率: 田间分布情况: 寄主植物: 品种: 种子来源: 土壤性质: 肥沃程度: 含水量: 栽培特点: 施肥情况:
第八章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综合实训 一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调查与统计 一、实训目的 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调查方法,为正确防治病虫害奠定基础。 二、实训材料及用具 调查记录册、记录笔等。 三、实训内容与方法 病虫害的调查可分为一般调查、重点调查和调查研究三种。 1.一般调查 当一个地区有关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资料很少时,应先作一般调查。调查 的内容宽泛,有代表性,但不要求精确。为了节省人力物力,一般性调查在植物 病虫害发生盛期调查 1~2 次,对植物病虫害的分布和发生程度进行初步了解。 调查内容可参考下表(见表 8-1),表中的 1、2.10 等数字在实际调查时可改 换为具体地块名称,重要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可粗略写明轻、中、重,对不常见的 病虫害可简单地写有、无等字样。 表 8-1 植物病虫害发生调查表 调查人: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病虫害名 称 植物名 称和生 育期 发 病 地 块 1 2 3 4 5 6 7 8 9 10 2.重点调查 在对一个地区的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大致了解之后,对某些发生较为普 遍或严重的病虫害可作进一步的调查。这次调查较前一次的次数要多,内容要详 细和深入,如分布、发病率、损失程度、环境影响、防治方法、防治效果等。对 发病率、损失程度的计算要求比较准确(见表 8-2)。在对病虫害的发生、分布、 防治情况进行重点调查后,有时还要针对其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 究一定要深入,以进一步提高对病虫害的认识。 表 8-2 植物病(虫)害调查表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调查地点: 病(虫)害名称: 发病(被害)率: 田间分布情况: 寄主植物: 品种: 种子来源: 土壤性质: 肥沃程度: 含水量: 栽培特点: 施肥情况:
灌、排水情况: 病虫发生前温度和降雨: 病虫害盛发期温度和降雨: 防治方法: 防治效果: 群众经验: 其他病虫害: 3.植物病虫害的统计方法 在对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时,经常要用发病率、病情指数、被 害率、被害指数等来表示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严重度。 (1)植物病害调查结果统计 ①发病率 按照植株或器官是否发病进行统计,以调查发病田块、植株、器 官占所有调查数量的百分比。不能表示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只适用于植株或器 官受害程度大致相仿的病害,如系统感染的病毒病、全株发病的猝倒病、枯萎病、 线虫病害等。 如某种园林植物病毒病,调查 200 株,发病株为 15 株,发病率为 15/200× 100=7.5%。 ②病情指数 植物病害发生的轻重,对植物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叶片上发生 少数几个病斑与发生很多病斑以致引起枯死的,就会有很大差别。因此,仅用发 病率来表示植物的发病程度并不能够完全反映植物的受害轻重。将植物的发病程 度进行分级后再进行统计计算,可以兼顾病害的普遍率和严重程度,能更准确地 表示出植物的受害程度。 病情指数的计算,首先根据病害发生的轻重,进行分级计数调查,然后根据 数字按下列公式计算。 ∑[各级病株(叶、果等)数×相应级数代表值] 病情指数=—————————————————————— ×100 调查总株(叶、果等)数×最高级代表值 现以木芙蓉白粉病为例,说明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 调查木芙蓉白粉病的病情指数,其分级标准如下: 表 8-3 木芙蓉白粉病病叶分级标准 等级 分 级 标 准 代表值 1 2 3 4 5 6 无病斑;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5%以下;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6%―10%;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11%―25%;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26%―50%;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50%以上。 0 1 2 3 4 5 如调查木芙蓉白粉病叶片 200 片,其中 1 级 25 片、2 级 75 片、3 级 50 片、 4 级 40 片、5 级 10 片。 则:
灌、排水情况: 病虫发生前温度和降雨: 病虫害盛发期温度和降雨: 防治方法: 防治效果: 群众经验: 其他病虫害: 3.植物病虫害的统计方法 在对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时,经常要用发病率、病情指数、被 害率、被害指数等来表示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严重度。 (1)植物病害调查结果统计 ①发病率 按照植株或器官是否发病进行统计,以调查发病田块、植株、器 官占所有调查数量的百分比。不能表示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只适用于植株或器 官受害程度大致相仿的病害,如系统感染的病毒病、全株发病的猝倒病、枯萎病、 线虫病害等。 如某种园林植物病毒病,调查 200 株,发病株为 15 株,发病率为 15/200× 100=7.5%。 ②病情指数 植物病害发生的轻重,对植物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叶片上发生 少数几个病斑与发生很多病斑以致引起枯死的,就会有很大差别。因此,仅用发 病率来表示植物的发病程度并不能够完全反映植物的受害轻重。将植物的发病程 度进行分级后再进行统计计算,可以兼顾病害的普遍率和严重程度,能更准确地 表示出植物的受害程度。 病情指数的计算,首先根据病害发生的轻重,进行分级计数调查,然后根据 数字按下列公式计算。 ∑[各级病株(叶、果等)数×相应级数代表值] 病情指数=—————————————————————— ×100 调查总株(叶、果等)数×最高级代表值 现以木芙蓉白粉病为例,说明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 调查木芙蓉白粉病的病情指数,其分级标准如下: 表 8-3 木芙蓉白粉病病叶分级标准 等级 分 级 标 准 代表值 1 2 3 4 5 6 无病斑;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5%以下;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6%―10%;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11%―25%;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26%―50%;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50%以上。 0 1 2 3 4 5 如调查木芙蓉白粉病叶片 200 片,其中 1 级 25 片、2 级 75 片、3 级 50 片、 4 级 40 片、5 级 10 片。 则:
25×0+75×1+50×2+40×3+10×4 病情指数=———————————————— ×100 = 33.5 200×5 病情指数越大,病情越重;病情指数越小,病情越轻。发病最重时病情指数 为 100;没有发病时,病情指数为 0。 (2)植物害虫为害结果统计 ① 被害率 被害率(﹪)=被害株(茎、叶、花、果)数 /调查总株(茎、叶、花、果) 数× 100 表示植物的植株、茎杆、叶片、花、果实等受害虫为害的普遍程度,不考虑 受害轻重,常用被害率来表示。 如调查蛴螬蛀食幼苗的蛀苗率(被害率),调查 500 株幼苗,其中被蛀苗 25 株,蛀苗率(被害率)为 25/500×100=5%。 ②被害指数 ∑[各级虫株(叶、果等)数×相应级数代表值] 被害指数=—————————————————————— ×100 调查总株(叶、果等)数×最高级代表值 许多害虫对植物的为害只造成植株产量的部分损失,植株之间的受害轻重程 度并不相同,用被害率不能完全说明受害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与病害相似的方法, 将害虫为害情况按植株受害轻重进行分级,再用被害指数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 题。 现以蚜虫为例,说明被害指数的计算方法。 蚜虫为害分级标准如下: 表 8-4 蚜虫为害分级标准 等级 分 级 标 准 代表值 1 2 3 4 5 无蚜虫,全部叶片正常 有蚜虫,全部叶片无蚜害异常现象 有蚜虫,受害最重叶片出现皱缩不展 有蚜虫,受害最重叶片皱缩半卷,超过半圆形 有蚜虫,受害最重叶片皱缩全卷,呈圆形 0 1 2 3 4 如调查蚜虫为害植株 100 株,0 级 53 株,1 级 26 株,2 级 18 株,3 级 3 株。 则被害指数为: 53×0+26×1+18×2+3×3 被害指数=————————————×100 = 20.2 100×4 被害指数越大,植株受害越重;被害指数越小,植株受害越轻。植株受害最 重时被害指数为 100;植株没受害时,被害指数为 0。 四、实训步骤 1.病虫害的一般性调查 在园林植物生长的中、后期,对某些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进行普查。 (1)取点 选择不同栽培条件、地势、土质的地块进行调查。 (2)调查记载 采用顺行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即从地块的一端开始调查,到达另一端
25×0+75×1+50×2+40×3+10×4 病情指数=———————————————— ×100 = 33.5 200×5 病情指数越大,病情越重;病情指数越小,病情越轻。发病最重时病情指数 为 100;没有发病时,病情指数为 0。 (2)植物害虫为害结果统计 ① 被害率 被害率(﹪)=被害株(茎、叶、花、果)数 /调查总株(茎、叶、花、果) 数× 100 表示植物的植株、茎杆、叶片、花、果实等受害虫为害的普遍程度,不考虑 受害轻重,常用被害率来表示。 如调查蛴螬蛀食幼苗的蛀苗率(被害率),调查 500 株幼苗,其中被蛀苗 25 株,蛀苗率(被害率)为 25/500×100=5%。 ②被害指数 ∑[各级虫株(叶、果等)数×相应级数代表值] 被害指数=—————————————————————— ×100 调查总株(叶、果等)数×最高级代表值 许多害虫对植物的为害只造成植株产量的部分损失,植株之间的受害轻重程 度并不相同,用被害率不能完全说明受害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与病害相似的方法, 将害虫为害情况按植株受害轻重进行分级,再用被害指数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 题。 现以蚜虫为例,说明被害指数的计算方法。 蚜虫为害分级标准如下: 表 8-4 蚜虫为害分级标准 等级 分 级 标 准 代表值 1 2 3 4 5 无蚜虫,全部叶片正常 有蚜虫,全部叶片无蚜害异常现象 有蚜虫,受害最重叶片出现皱缩不展 有蚜虫,受害最重叶片皱缩半卷,超过半圆形 有蚜虫,受害最重叶片皱缩全卷,呈圆形 0 1 2 3 4 如调查蚜虫为害植株 100 株,0 级 53 株,1 级 26 株,2 级 18 株,3 级 3 株。 则被害指数为: 53×0+26×1+18×2+3×3 被害指数=————————————×100 = 20.2 100×4 被害指数越大,植株受害越重;被害指数越小,植株受害越轻。植株受害最 重时被害指数为 100;植株没受害时,被害指数为 0。 四、实训步骤 1.病虫害的一般性调查 在园林植物生长的中、后期,对某些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进行普查。 (1)取点 选择不同栽培条件、地势、土质的地块进行调查。 (2)调查记载 采用顺行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即从地块的一端开始调查,到达另一端
图 8-1 捕虫网种类 1.空网;2.扫网;3.水网;4.可折叠的 网 图 8-2 吸虫管 图 8-3 毒瓶和毒管 再从另一端开始向回调查。列表记录病害的分布情况和发病程度。 2.特定病虫害调查 (1)调查病害发生情况。 ①地块的选择 选择不同品种、地势、土质、耕作制度、水肥管理的地块进 行对比调查。 ②取样 按平行线法选 5 点进行调查,每点 1m 行长,调查 20 片叶。注意近 地边的点距地边不得少于 2m。 ③调查结果统计 按病害的分级标准进行调查,统计每级的数量,用病情指 数表示发病严重度。 (2)调查害虫发生情况。 ①地块的选择 选择不同品种、地势、土质、耕作制度、水肥管理的地块, 进行对比调查。 ②取样和结果统计 对害虫可采用“Z”字法 10 点取样,每个样方为 1m 行 长,调查每株内层叶至外层叶的各龄幼虫数,统计每株虫量。 五、实训作业 1.病虫害一般性调查 根据季节按寄主种类选择调查常见病虫害的一般发生情况,将结果填入表 8-1 和表 8-2。 2.特定病虫害调查 调查木芙蓉白粉病并统计发病严重度;调查蚜虫的田间发生量。 二 园林植物害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一、实训目的 学习采集、制作和保存昆虫标本的 方法,并通过标本采集和鉴定,熟悉当 地昆虫种类及形态特征。 二、实训用具及材料 剪刀、小刀、镊子、放大镜、挑针、 标本瓶、大烧杯、福尔马林、酒精、捕 虫网、吸虫管、毒瓶、纸袋、采集箱、 诱虫灯等。 三、实训内容与方法 (一)昆虫标本的采集 1.采集用具 (1)捕虫网 常用的捕虫网有空网、 扫网和水网三种。空网主要用于采集 善飞的昆虫。网圈为粗铁丝弯成,直 径 33cm,网柄长 1.33m,为木棍制成。 网袋用透气、坚韧、浅色的尼龙纱制 成,袋底略圆,以利于将捕获的昆虫 装入毒瓶;扫网则用来扫捕植物丛中 的昆虫,要求比空网结实。为取虫时 方便,网袋可在底端开口;水网用来 捕捉水生昆虫。网框的大小和形状不
图 8-1 捕虫网种类 1.空网;2.扫网;3.水网;4.可折叠的 网 图 8-2 吸虫管 图 8-3 毒瓶和毒管 再从另一端开始向回调查。列表记录病害的分布情况和发病程度。 2.特定病虫害调查 (1)调查病害发生情况。 ①地块的选择 选择不同品种、地势、土质、耕作制度、水肥管理的地块进 行对比调查。 ②取样 按平行线法选 5 点进行调查,每点 1m 行长,调查 20 片叶。注意近 地边的点距地边不得少于 2m。 ③调查结果统计 按病害的分级标准进行调查,统计每级的数量,用病情指 数表示发病严重度。 (2)调查害虫发生情况。 ①地块的选择 选择不同品种、地势、土质、耕作制度、水肥管理的地块, 进行对比调查。 ②取样和结果统计 对害虫可采用“Z”字法 10 点取样,每个样方为 1m 行 长,调查每株内层叶至外层叶的各龄幼虫数,统计每株虫量。 五、实训作业 1.病虫害一般性调查 根据季节按寄主种类选择调查常见病虫害的一般发生情况,将结果填入表 8-1 和表 8-2。 2.特定病虫害调查 调查木芙蓉白粉病并统计发病严重度;调查蚜虫的田间发生量。 二 园林植物害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一、实训目的 学习采集、制作和保存昆虫标本的 方法,并通过标本采集和鉴定,熟悉当 地昆虫种类及形态特征。 二、实训用具及材料 剪刀、小刀、镊子、放大镜、挑针、 标本瓶、大烧杯、福尔马林、酒精、捕 虫网、吸虫管、毒瓶、纸袋、采集箱、 诱虫灯等。 三、实训内容与方法 (一)昆虫标本的采集 1.采集用具 (1)捕虫网 常用的捕虫网有空网、 扫网和水网三种。空网主要用于采集 善飞的昆虫。网圈为粗铁丝弯成,直 径 33cm,网柄长 1.33m,为木棍制成。 网袋用透气、坚韧、浅色的尼龙纱制 成,袋底略圆,以利于将捕获的昆虫 装入毒瓶;扫网则用来扫捕植物丛中 的昆虫,要求比空网结实。为取虫时 方便,网袋可在底端开口;水网用来 捕捉水生昆虫。网框的大小和形状不
图 8-4 指形管 图 8-5 采集盒 图 8-6 三角纸袋的折叠方法 图 8-7 空网的使用 限,以适用为准。网袋要求透水性好,常用铜纱尼龙等制成(图 8-1)。 (2)吸虫管 用于采集蚜虫、蓟马、红蜘蛛等微小昆虫。主 要利用吸气时形成的气流将虫体带入容器(图 8-2)。 (3)毒瓶和毒管 专用于毒杀昆虫。一般有严密封盖的磨口广口 瓶或指形管制成。瓶(管)内最下层放毒剂氰化钾 (KCN)或氰化钠(NaCN),压实;上平铺一层细 木屑,压实,这两层各约 5-10cm;最上层是一薄 层熟石膏粉,压平实后,用滴管均匀地滴入水,使 之结成硬块即可。注意熟石膏粉应铺均匀,并尽量压紧实,以免使用时碎裂,影 响使用寿命(图 8-3)。 有时也可制备简易毒瓶,在密封的广口瓶底放一些棉 花,滴几滴三氯甲烷(氯仿)或敌敌畏即成。 毒瓶应根据需要准备大小不同的几个。蝶、蛾 等鳞翅目成虫应单独使用一个毒瓶,以免 将鳞粉 脏污或损坏;小虫可用小号毒瓶分装;软体动物一 般不用毒瓶进行毒杀。毒瓶要注意清洁,防潮,瓶 内可放一层滤纸,经常更换,平时应塞紧瓶塞,以 免剧毒气体对人身造成伤害,并可增加毒瓶的使用 期限。毒瓶破裂时要注意妥善处理瓶内的毒物。 (4)指形管 用于暂时存放虫体较小的昆虫。 管底一般是平的,形状如手指(图 8-4),大小规 格很多,管口直径一般在 10~20mm,管长 50~100mm。 (5)采集箱和采集袋 防压的标本和 需要及时针插的标本,及三角纸包装的标 本,可放在木制的采集箱内。外出采集的玻 璃用具(如指形管、毒瓶等)和工具(如剪 刀、镊子、放大镜、橡皮筋等)、记录本、 采集箱等可放于一个有不同规格的分格的采集袋 内。其大小可自行设计。 (6)采集盒 通常用于暂时存放活虫。用铁皮 制成,盖上有一块透气的铜纱和一个带活盖的孔, 大小不同可做成一套,依次套起来,携带方便(图 8-5)。 (7)诱虫灯 专门用于采集夜间活动的昆虫。 可在市场上购买成品,或自行设计制作。诱虫灯下 可设一漏斗并连一毒瓶,以便及时毒杀诱来的昆虫。 为保证安全,毒瓶内可用敌敌畏做为毒剂。也可在 漏斗下安装纱笼得到活虫,饲养后可得生活史标本。 (8)三角纸袋 常用来暂时存放蝶、蛾类昆虫 的标本。一般用坚韧的光面纸,裁成长宽比为 3:2 的方形纸片,大小可多备几种,常用的大小有三种:
图 8-4 指形管 图 8-5 采集盒 图 8-6 三角纸袋的折叠方法 图 8-7 空网的使用 限,以适用为准。网袋要求透水性好,常用铜纱尼龙等制成(图 8-1)。 (2)吸虫管 用于采集蚜虫、蓟马、红蜘蛛等微小昆虫。主 要利用吸气时形成的气流将虫体带入容器(图 8-2)。 (3)毒瓶和毒管 专用于毒杀昆虫。一般有严密封盖的磨口广口 瓶或指形管制成。瓶(管)内最下层放毒剂氰化钾 (KCN)或氰化钠(NaCN),压实;上平铺一层细 木屑,压实,这两层各约 5-10cm;最上层是一薄 层熟石膏粉,压平实后,用滴管均匀地滴入水,使 之结成硬块即可。注意熟石膏粉应铺均匀,并尽量压紧实,以免使用时碎裂,影 响使用寿命(图 8-3)。 有时也可制备简易毒瓶,在密封的广口瓶底放一些棉 花,滴几滴三氯甲烷(氯仿)或敌敌畏即成。 毒瓶应根据需要准备大小不同的几个。蝶、蛾 等鳞翅目成虫应单独使用一个毒瓶,以免 将鳞粉 脏污或损坏;小虫可用小号毒瓶分装;软体动物一 般不用毒瓶进行毒杀。毒瓶要注意清洁,防潮,瓶 内可放一层滤纸,经常更换,平时应塞紧瓶塞,以 免剧毒气体对人身造成伤害,并可增加毒瓶的使用 期限。毒瓶破裂时要注意妥善处理瓶内的毒物。 (4)指形管 用于暂时存放虫体较小的昆虫。 管底一般是平的,形状如手指(图 8-4),大小规 格很多,管口直径一般在 10~20mm,管长 50~100mm。 (5)采集箱和采集袋 防压的标本和 需要及时针插的标本,及三角纸包装的标 本,可放在木制的采集箱内。外出采集的玻 璃用具(如指形管、毒瓶等)和工具(如剪 刀、镊子、放大镜、橡皮筋等)、记录本、 采集箱等可放于一个有不同规格的分格的采集袋 内。其大小可自行设计。 (6)采集盒 通常用于暂时存放活虫。用铁皮 制成,盖上有一块透气的铜纱和一个带活盖的孔, 大小不同可做成一套,依次套起来,携带方便(图 8-5)。 (7)诱虫灯 专门用于采集夜间活动的昆虫。 可在市场上购买成品,或自行设计制作。诱虫灯下 可设一漏斗并连一毒瓶,以便及时毒杀诱来的昆虫。 为保证安全,毒瓶内可用敌敌畏做为毒剂。也可在 漏斗下安装纱笼得到活虫,饲养后可得生活史标本。 (8)三角纸袋 常用来暂时存放蝶、蛾类昆虫 的标本。一般用坚韧的光面纸,裁成长宽比为 3:2 的方形纸片,大小可多备几种,常用的大小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