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8-8 扫网及使用方法 140mm×140mm、10mm×10mm、7mm×7mm,采集时可根据蝶、蛾的大小选择合适的 纸袋(图 8-6)。 2.采集方法 (1)网捕 用来捕捉能飞、善跳的昆虫。对于飞行迅速的种类,应迎头捕 捉,并立即挥动网柄,将网袋下部连虫一并甩到网 圈上来(图 8-7)。如果捕到的是蝶、蛾类昆虫,应 在网外捏压蝶、蛾的胸骨使其骨折,待其失去活动 能力后放入毒瓶,以免蝶、蛾与瓶壁相撞损坏和脏 污鳞粉;如捕获的是一些中、小型昆虫,且数量很 多,可抖动网袋,使昆虫集中于网底,连网放入大 口毒瓶内,待昆虫毒死后再取出分装。 栖息于草丛 中的昆虫应用扫网进行捕捉。采集者应边走边扫, 若在扫网底部开口外连一个塑料管,可使虫体直接 集中于管底,可减少取虫的麻烦,提高效率(图 8-8)。 (2)诱集 诱集是利用昆虫的趋性和生活习性设计的招引方法,常用的有 灯光诱集和食物诱集等。 灯光诱集常用于蛾类、金龟子、蝼蛄等有趋光性的昆虫。黑光灯的诱集效果 最好,诱集的昆虫种类较多,也可用普通白炽灯。在闷热、无风、无月的夜晚, 诱集效果最好。 食物诱集是利用昆虫的趋化性,嗅到食物的气味而飞来取食,夜蛾类、蝇类 昆虫常用此类方法;很多蝶类昆虫喜欢吸食花蜜及腐烂发酵的水果,因此可在岩 石或树干上涂蜂蜜或在地上布置腐烂瓜果进行引诱;夜蛾类诱剂的配方可参考园 艺植物害虫防治部分。也可利用昆虫的生活习性设置诱集场所。如利用杨树枝把 可诱集棉铃虫、粘虫、豆天蛾、斜纹夜蛾等鳞翅目成虫;堆草诱集地老虎幼虫, 果树上缚草诱集越冬害虫等。 (3)振落 有许多昆虫,因其常隐蔽于枝丛内,或由于体形、体色与植物 相似具有“拟态”,不易发现,此时应轻轻振动树干,昆虫受惊后起飞,有假死 性的昆虫则会坠落或叶丝下垂而暴露目标,再行捕捉。 (4)搜索和观察 许多昆虫营隐蔽生活,如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的幼虫 在土壤中生活;天牛、吉丁虫、茎蜂和螟蛾的幼虫在植物的茎干中钻蛀生活,卷 叶蛾的幼虫在卷叶团中生活,蓑蛾的幼虫则躲避在由枝叶织造的长口袋中,沬蝉 会分泌白色泡沫,还有很多昆虫在避风向阳的石块下、土缝中、叶片背面化蛹或 越冬,在这些场所仔细搜索、观察就会采集到很多种类的昆虫。 根据害虫的为害状也可以寻找到昆虫,如植物形成虫瘿、叶片发黄、植物叶 片上形成白点等,就可能找到蚜虫、木虱、蓟马、叶螨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在 叶片上发现白色弯曲虫道或在植株和枝干下找到新鲜虫粪,可能找到潜叶蝇、鳞 翅目和叶蜂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 3.采集时间及地点 昆虫要取食和为害各种植物,由于昆虫虫态多样,植物生长发育的时间相差 很大,各种昆虫的不同虫态发生时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但都和寄主植物的生长季 节大致相符。但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有所差别,同种昆虫的发生期也不尽相同。 应掌握在各地区昆虫的大量发生期适时采集。如天幕毛虫的幼虫,应在每年的 4~6 月进行采集;而蛹在 6 月份就应大量采集,并及时处理后保存;若要得到
图 8-8 扫网及使用方法 140mm×140mm、10mm×10mm、7mm×7mm,采集时可根据蝶、蛾的大小选择合适的 纸袋(图 8-6)。 2.采集方法 (1)网捕 用来捕捉能飞、善跳的昆虫。对于飞行迅速的种类,应迎头捕 捉,并立即挥动网柄,将网袋下部连虫一并甩到网 圈上来(图 8-7)。如果捕到的是蝶、蛾类昆虫,应 在网外捏压蝶、蛾的胸骨使其骨折,待其失去活动 能力后放入毒瓶,以免蝶、蛾与瓶壁相撞损坏和脏 污鳞粉;如捕获的是一些中、小型昆虫,且数量很 多,可抖动网袋,使昆虫集中于网底,连网放入大 口毒瓶内,待昆虫毒死后再取出分装。 栖息于草丛 中的昆虫应用扫网进行捕捉。采集者应边走边扫, 若在扫网底部开口外连一个塑料管,可使虫体直接 集中于管底,可减少取虫的麻烦,提高效率(图 8-8)。 (2)诱集 诱集是利用昆虫的趋性和生活习性设计的招引方法,常用的有 灯光诱集和食物诱集等。 灯光诱集常用于蛾类、金龟子、蝼蛄等有趋光性的昆虫。黑光灯的诱集效果 最好,诱集的昆虫种类较多,也可用普通白炽灯。在闷热、无风、无月的夜晚, 诱集效果最好。 食物诱集是利用昆虫的趋化性,嗅到食物的气味而飞来取食,夜蛾类、蝇类 昆虫常用此类方法;很多蝶类昆虫喜欢吸食花蜜及腐烂发酵的水果,因此可在岩 石或树干上涂蜂蜜或在地上布置腐烂瓜果进行引诱;夜蛾类诱剂的配方可参考园 艺植物害虫防治部分。也可利用昆虫的生活习性设置诱集场所。如利用杨树枝把 可诱集棉铃虫、粘虫、豆天蛾、斜纹夜蛾等鳞翅目成虫;堆草诱集地老虎幼虫, 果树上缚草诱集越冬害虫等。 (3)振落 有许多昆虫,因其常隐蔽于枝丛内,或由于体形、体色与植物 相似具有“拟态”,不易发现,此时应轻轻振动树干,昆虫受惊后起飞,有假死 性的昆虫则会坠落或叶丝下垂而暴露目标,再行捕捉。 (4)搜索和观察 许多昆虫营隐蔽生活,如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的幼虫 在土壤中生活;天牛、吉丁虫、茎蜂和螟蛾的幼虫在植物的茎干中钻蛀生活,卷 叶蛾的幼虫在卷叶团中生活,蓑蛾的幼虫则躲避在由枝叶织造的长口袋中,沬蝉 会分泌白色泡沫,还有很多昆虫在避风向阳的石块下、土缝中、叶片背面化蛹或 越冬,在这些场所仔细搜索、观察就会采集到很多种类的昆虫。 根据害虫的为害状也可以寻找到昆虫,如植物形成虫瘿、叶片发黄、植物叶 片上形成白点等,就可能找到蚜虫、木虱、蓟马、叶螨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在 叶片上发现白色弯曲虫道或在植株和枝干下找到新鲜虫粪,可能找到潜叶蝇、鳞 翅目和叶蜂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 3.采集时间及地点 昆虫要取食和为害各种植物,由于昆虫虫态多样,植物生长发育的时间相差 很大,各种昆虫的不同虫态发生时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但都和寄主植物的生长季 节大致相符。但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有所差别,同种昆虫的发生期也不尽相同。 应掌握在各地区昆虫的大量发生期适时采集。如天幕毛虫的幼虫,应在每年的 4~6 月进行采集;而蛹在 6 月份就应大量采集,并及时处理后保存;若要得到
图 8-9 昆虫针 图 8-10 展翅板 图 8-11 还软器 成虫,可将蛹采集后置于养虫笼内,待成虫羽化后及时毒杀并制成标本;由于天 幕毛虫1年 1 代,7、8 月卵块陆续出现后便不再孵化,随时采集即可。 另外,采集昆虫还应掌握昆虫的生活习性。有些昆虫是日出性昆虫,应在白 天采集,而夜出性昆虫应在则在黄昏或夜间采集。如铜绿丽金龟在闷热的晴天晚 间大量活动,而黑绒金龟则在温暖无风的晴天下午大量出土,并聚集在绿色植物 上,极易捕捉。 采集环境有时也很重要,经常翻耕的田块地下害虫数量少,而果园、荒地虫 量相对大,昆虫种类也相对丰富。 4.采集标本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件好的昆虫标本个体应完好无损,在鉴定昆虫种类时才能作到准确无误, 因此在采集时应耐心细致,特别对于小型昆虫和易损坏的蝶、蛾类昆虫。 此外,昆虫的各个虫态及为害状都要采到,这样才能对 昆虫的形态特征和为害情况在整体上进行认识,特别是制作 昆虫的生活史标本,不能缺少任何一个虫态或为害状,同时 还应采集一定的数量,以便保证昆虫标本后期制作的质量和 数量。 在采集昆虫时还应作简单的记载,如寄主植物的种类、 被害状、采集时间、采集地点等,必要时可编号,以保证制 作标本时标签内容的准确和完整。 (二)昆虫标本的制作 昆虫标本在采集后,不可长时间随意搁置, 以免丢失或损坏,应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处理, 制成各种不同的标本,以便长期观察和研究。 1.干制标本的制作用具 (1)昆虫针 昆虫针是制作昆虫标本时必 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在制作标本前用来固定昆 虫的位置,制作针插标本。昆虫针一般用不锈 钢制成,型号共七种:00,0,1,2,3,4,5。 0 至 5 号针的长度为 38.45 毫米,0 号针直径 0.3 毫 米,每增加一号,直径相应的增加十分之一毫米, 所以 5 号针直径 0.8 毫米。00 号(微针)与 0 号粗细 相同,但仅为其长度的 1/3,用于微型昆虫的固定(图 89)。 (2)展翅板 常用来展开蝶、蛾类、蜻蜓等昆 虫的翅。用硬泡沫塑料板制成的展翅板造价低廉, 制作方便。展翅板一般长为 33cm,宽 8~16cm,厚 4cm,在展翅板的中央可挖一条纵向的凹槽,也可用 烧热的粗铁丝烫出凹槽,凹槽的宽深各为 5~15mm (图 8-10)。 (3)还软器 是对于已干燥的标本进行软化的 玻璃器皿(图 8-11)。一般使用干燥器改装而成。 使用时在干燥器底部铺一层湿沙,加少量苯酚以防止霉变。在瓷隔板上放置要还 软的标本,加盖密封,一般用凡士林做为密封剂。几天后干燥的标本即可还软。 此时可取出整姿、展翅。切勿将标本直接放在湿砂上,以免标本被苯酚腐蚀
图 8-9 昆虫针 图 8-10 展翅板 图 8-11 还软器 成虫,可将蛹采集后置于养虫笼内,待成虫羽化后及时毒杀并制成标本;由于天 幕毛虫1年 1 代,7、8 月卵块陆续出现后便不再孵化,随时采集即可。 另外,采集昆虫还应掌握昆虫的生活习性。有些昆虫是日出性昆虫,应在白 天采集,而夜出性昆虫应在则在黄昏或夜间采集。如铜绿丽金龟在闷热的晴天晚 间大量活动,而黑绒金龟则在温暖无风的晴天下午大量出土,并聚集在绿色植物 上,极易捕捉。 采集环境有时也很重要,经常翻耕的田块地下害虫数量少,而果园、荒地虫 量相对大,昆虫种类也相对丰富。 4.采集标本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件好的昆虫标本个体应完好无损,在鉴定昆虫种类时才能作到准确无误, 因此在采集时应耐心细致,特别对于小型昆虫和易损坏的蝶、蛾类昆虫。 此外,昆虫的各个虫态及为害状都要采到,这样才能对 昆虫的形态特征和为害情况在整体上进行认识,特别是制作 昆虫的生活史标本,不能缺少任何一个虫态或为害状,同时 还应采集一定的数量,以便保证昆虫标本后期制作的质量和 数量。 在采集昆虫时还应作简单的记载,如寄主植物的种类、 被害状、采集时间、采集地点等,必要时可编号,以保证制 作标本时标签内容的准确和完整。 (二)昆虫标本的制作 昆虫标本在采集后,不可长时间随意搁置, 以免丢失或损坏,应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处理, 制成各种不同的标本,以便长期观察和研究。 1.干制标本的制作用具 (1)昆虫针 昆虫针是制作昆虫标本时必 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在制作标本前用来固定昆 虫的位置,制作针插标本。昆虫针一般用不锈 钢制成,型号共七种:00,0,1,2,3,4,5。 0 至 5 号针的长度为 38.45 毫米,0 号针直径 0.3 毫 米,每增加一号,直径相应的增加十分之一毫米, 所以 5 号针直径 0.8 毫米。00 号(微针)与 0 号粗细 相同,但仅为其长度的 1/3,用于微型昆虫的固定(图 89)。 (2)展翅板 常用来展开蝶、蛾类、蜻蜓等昆 虫的翅。用硬泡沫塑料板制成的展翅板造价低廉, 制作方便。展翅板一般长为 33cm,宽 8~16cm,厚 4cm,在展翅板的中央可挖一条纵向的凹槽,也可用 烧热的粗铁丝烫出凹槽,凹槽的宽深各为 5~15mm (图 8-10)。 (3)还软器 是对于已干燥的标本进行软化的 玻璃器皿(图 8-11)。一般使用干燥器改装而成。 使用时在干燥器底部铺一层湿沙,加少量苯酚以防止霉变。在瓷隔板上放置要还 软的标本,加盖密封,一般用凡士林做为密封剂。几天后干燥的标本即可还软。 此时可取出整姿、展翅。切勿将标本直接放在湿砂上,以免标本被苯酚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