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重点: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光谱特点和仪器。 教学难点:分析内的光物理过程、分子发光相关仪器的特点 教学内容:光致发光理论:仪器与实验方法:荧光定量分析:分子的磷光分析方法:化学发光分析 学时安排:4学时 第七章色谱法 第一节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色谱的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保留值的意义,塔板理论及速率理论要点,分离度的概 念。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 教学重点:色谱流出曲线、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分离度。 教学难点: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教学内容:概论:色谱过程的热力学理论:色谱过程的动力学理论:柱色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色谱的定性 及定量分析 学时安排:2学时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气相色谱流程及仪器的主要结构,热导池检测器及氢火焰检测器的原理结构及性能指 标。固定液的主要类型,气相色谱分离条件选择的主要因素:了解毛细管色谱柱的类型及特点,程序升温的方法 及特点: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 教学重点: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仪器,分离条件选择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气相色谱检测器、气相色谱与其他仪器的联用 教学内容:气相色谱仪:检测器:气相色谱固定相,担体,固定液,固体吸附剂:分离条件的选择:毛细管 柱气相色谱法简介;气相色谱的联用技术简介 学时安排:2学时 第三节液相色谱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速率理论方程,固定相的类型,流动相溶剂的选择要求,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 及其一般要求,高效液相色谱主要方法的原理及使用特点。了解离子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方法原理及特点。 教学重点:液相色谱的原理和仪器,速率理论 教学难点:气、液相色谱的差异、液相色谱与其他仪器的联用 教学内容:速率理论方程:固定相及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模式:分离方法的选择: 离子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简介 学时安排:2学时 第八章电位分析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金属基电极、膜电极、参比电极及指示电极概念。pH玻璃电 极、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结构、响应机理及性能特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极选择系数Kj。电位测量中加入TISAB、 的意义和作用。直接电位法进行定量的主要方法及计算。直接电位法准确度。pH实用定义及pH测定方法。电 位滴定中的电极体系。了解电位型生物电极的原理及应用特点。 19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19 教学重点: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光谱特点和仪器。 教学难点:分析内的光物理过程、分子发光相关仪器的特点 教学内容:光致发光理论;仪器与实验方法;荧光定量分析;分子的磷光分析方法;化学发光分析 学时安排:4 学时 第七章 色谱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色谱的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保留值的意义,塔板理论及速率理论要点,分离度的概 念。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 教学重点:色谱流出曲线、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分离度。 教学难点: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教学内容:概论;色谱过程的热力学理论;色谱过程的动力学理论;柱色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色谱的定性 及定量分析 学时安排:2 学时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气相色谱流程及仪器的主要结构,热导池检测器及氢火焰检测器的原理结构及性能指 标。固定液的主要类型,气相色谱分离条件选择的主要因素;了解毛细管色谱柱的类型及特点,程序升温的方法 及特点;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 教学重点: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仪器,分离条件选择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气相色谱检测器、气相色谱与其他仪器的联用 教学内容:气相色谱仪;检测器;气相色谱固定相,担体,固定液,固体吸附剂;分离条件的选择;毛细管 柱气相色谱法简介;气相色谱的联用技术简介 学时安排:2 学时 第三节 液相色谱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速率理论方程,固定相的类型,流动相溶剂的选择要求,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 及其一般要求,高效液相色谱主要方法的原理及使用特点。了解离子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方法原理及特点。 教学重点:液相色谱的原理和仪器,速率理论 教学难点:气、液相色谱的差异、液相色谱与其他仪器的联用 教学内容:速率理论方程;固定相及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模式;分离方法的选择; 离子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简介 学时安排:2 学时 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金属基电极、膜电极、参比电极及指示电极概念。pH 玻璃电 极、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结构、响应机理及性能特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极选择系数 Kij。电位测量中加入 TISAB、 的意义和作用。直接电位法进行定量的主要方法及计算。直接电位法准确度。pH 实用定义及 pH 测定方法。电 位滴定中的电极体系。了解电位型生物电极的原理及应用特点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重点:电位分析法原理与装置,电极响应机理 教学难点:离子选择电极 教学内容: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及实验装置;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 学时安排:2学时 第九章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析出电位、分解电压、极化、过电位及电解方程式等基本概念。恒电位电解法及恒电 流电解法的原理及特点。法拉第定律及实现库仑分析的基本条件,恒电位库仑法原理,库仑滴定原理以及确定终 点的方法。了解汞阴极电解法的特点,微库仑法原理 教学重点:电解和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装置,法拉第定律。 教学难点:法拉第定律 教学内容:电解的基本概念:电解分析法:库仑分析法 学时安排:2学时 第十章伏安法和极谱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极谱法原理,电解条件的特殊性,极化电极,去极化电极,外加电压及电极电位,极 谱波,扩散电流等概念。使用滴汞电极的优点及存在问题。IkoνC公式中各项物理意义及影响扩散电流因素。各 种干扰电流对极谱测定的影响,极谱测定的三电极体系。单扫描极谱法、极谱催化波、脉冲极谱法、溶出伏安法 的原理。了解各类极谱波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应用,以及伏安法的电极进展。 教学重点:伏安法和极谱法的基本原理和仪器装置特点。 教学难点:极谱波方程、电位法、电解法和伏安法三者的比较 教学内容:微电极电解:极谱波方程:扩散电流和极谱定量分析:其他极谱分析及伏安分析法:伏安法的电 极进展 学时安排:2学时 第十一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吸收光谱学的基础知识和电磁辐射区域划分,学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概念, 掌握电子跃迁的类型,熟悉最大吸收波长的计算,了解吸收带的分类和测试条件对吸收谱带的影响:熟悉光谱特 点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了解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结构、实验技术。 教学重点:跃迁类型:最大吸收波长的计算: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 教学难点:跃迁类型和紫外吸收:结构解析 教学内容: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朗伯一比尔定律: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显色 反应与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定性分析与结构解析:定量分析: 学时安排:2学时 四、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1(期中考试、考勤、作业情况)25%, 20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20 教学重点:电位分析法原理与装置,电极响应机理 教学难点:离子选择电极 教学内容: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及实验装置;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 学时安排:2 学时 第九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析出电位、分解电压、极化、过电位及电解方程式等基本概念。恒电位电解法及恒电 流电解法的原理及特点。法拉第定律及实现库仑分析的基本条件,恒电位库仑法原理,库仑滴定原理以及确定终 点的方法。了解汞阴极电解法的特点,微库仑法原理 教学重点:电解和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装置,法拉第定律。 教学难点:法拉第定律 教学内容:电解的基本概念;电解分析法;库仑分析法 学时安排:2 学时 第十章 伏安法和极谱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极谱法原理,电解条件的特殊性,极化电极,去极化电极,外加电压及电极电位,极 谱波,扩散电流等概念。使用滴汞电极的优点及存在问题。Ilkovic 公式中各项物理意义及影响扩散电流因素。各 种干扰电流对极谱测定的影响,极谱测定的三电极体系。单扫描极谱法、极谱催化波、脉冲极谱法、溶出伏安法 的原理。了解各类极谱波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应用,以及伏安法的电极进展。 教学重点:伏安法和极谱法的基本原理和仪器装置特点。 教学难点:极谱波方程、电位法、电解法和伏安法三者的比较 教学内容:微电极电解;极谱波方程;扩散电流和极谱定量分析;其他极谱分析及伏安分析法;伏安法的电 极进展 学时安排:2 学时 第十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吸收光谱学的基础知识和电磁辐射区域划分,学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概念, 掌握电子跃迁的类型,熟悉最大吸收波长的计算,了解吸收带的分类和测试条件对吸收谱带的影响;熟悉光谱特 点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结构、实验技术。 教学重点:跃迁类型;最大吸收波长的计算;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 教学难点:跃迁类型和紫外吸收;结构解析 教学内容: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朗伯-比尔定律;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显色 反应与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定性分析与结构解析;定量分析; 学时安排:2 学时 四、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1(期中考试、考勤、作业情况)25%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平时成绩2(平时小测验、课程实验)25% 期末考试:50%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湖南大学王玉枝、张正奇主编《分析化学》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教学主要参考书: [1]《分析化学》(第五版)上下册,武汉大学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李克安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21世纪的分析化学》汪尔康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六、授课手段 板书结合多媒体演示:开设讨论课:结合分析化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共享教学资源(视频公开课和前 沿讲座)指导学生课外学习。 21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21 平时成绩 2 (平时小测验、课程实验)25% 期末考试:50%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湖南大学 王玉枝、张正奇主编《分析化学》第三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教学主要参考书: [1] 《分析化学》(第五版)上下册,武汉大学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李克安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21 世纪的分析化学》汪尔康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1 六、授课手段 板书结合多媒体演示;开设讨论课;结合分析化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共享教学资源(视频公开课和前 沿讲座)指导学生课外学习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 化学化工学院 课程代码 CH04043、CH04044 物理化学A(1)、 Physical Chemistry A(1),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物理化学A(2) Physical Chemistry A(2) 课程性质 学类核心 学分 5=3+2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 总学时 80=48+32 先修课程 化学、有机化学 开课学期 第三、四学期 适应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二、课程描述 中文: 本课程是化工专业的学类核心课程,以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为前导课程,为数学、物 理以及化学研究的具体对象方面的物理化学课程学习提供研究方法和研究系统。 本课程主要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和胶体界面化学等内容,学生需理解物理化学与无机化学、有机化 学以及分析化学之间的关系,掌握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和胶体界面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能灵活运 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以及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物理化学问题,加深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会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获得分析和解决化学、物理问题的能力。 英文: Physical chemistry is a compulsory central course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 after higher mathematics,general physics,inorganic chemistry and organic chemistry.Those basic courses provide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crete objects for physical chemistry involving mathematics,physics and general chemistry. It includes chemical thermodynamics,chemical dynamics,electrochemistry,and colloid and interface chemistry. Students need understand the dependence of physical chemistry on inorganic chemistry,organic chemistry and analytic chemistry,grasp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principles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chemical dynamics,electrochemistry, and colloid and interface chemistry,and are capable of applying these knowledg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related to physical chemistry in the daily life,study and productive practice,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phenomena. Through studying this subject,students will learn scientific thinking method,and be developed to hav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related to chemistry and physics. 22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22 《物理化学 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 化学化工学院 课程代码 CH04043、CH04044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 A(1)、 物理化学 A(2) 英文名称 Physical Chemistry A(1), Physical Chemistry A(2) 课程性质 学类核心 学 分 5=3+2 总 学 时 80=48+32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 化学、有机化学 开课学期 第三、四学期 适应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二、课程描述 中文: 本课程是化工专业的学类核心课程,以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为前导课程,为数学、物 理以及化学研究的具体对象方面的物理化学课程学习提供研究方法和研究系统。 本课程主要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和胶体界面化学等内容,学生需理解物理化学与无机化学、有机化 学以及分析化学之间的关系,掌握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和胶体界面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能灵活运 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以及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物理化学问题,加深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会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获得分析和解决化学、物理问题的能力。 英文: Physical chemistry is a compulsory central course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 after higher mathematics, general physics, inorganic chemistry and organic chemistry. Those basic courses provide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crete objects for physical chemistry involving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general chemistry. It includes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chemical dynamics, electrochemistry, and colloid and interface chemistry. Students need understand the dependence of physical chemistry on inorganic chemistry, organic chemistry and analytic chemistry, grasp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principles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chemical dynamics, electrochemistry, and colloid and interface chemistry, and are capable of applying these knowledg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related to physical chemistry in the daily life, study and productive practice,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phenomena. Through studying this subject, students will learn scientific thinking method, and be developed to hav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related to chemistry and physics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为了让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化学规律性的基本知 识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从理论高度分析和解决化学、物理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对学生培养贡献如下: 1、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对基本化学事件(包括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和解决: 2、学会物理化学中归纳和演绎等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够初步开展科学研究: 3、在电池、催化等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 4、通过课程分组讨论,学会查阅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和气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物理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掌握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及模型,Dalton定律与Amagat定律,理解真实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理解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 子图及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 1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Dalton定律与Amagat定律 3.真实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 4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 教学难点: 1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2.真实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 3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及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 0.1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0.2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0.3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0.4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1.1理想气体 1.2实际气体 1.3气液间的转变一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和液化过程 1.4压缩因子图一实际气体的有关计算 学时分配:3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等基本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论及应用。理解 23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23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为了让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化学规律性的基本知 识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从理论高度分析和解决化学、物理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对学生培养贡献如下: 1、 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对基本化学事件(包括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和解决; 2、 学会物理化学中归纳和演绎等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够初步开展科学研究; 3、 在电池、催化等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 4、 通过课程分组讨论,学会查阅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和气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物理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掌握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及模型,Dalton 定律与 Amagat 定律,理解真实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理解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 子图及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 1.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Dalton 定律与 Amagat 定律 3.真实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 4.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 教学难点: 1.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2.真实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 3.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及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 0.1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0.2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0.3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0.4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1.1 理想气体 1.2 实际气体 1.3 气液间的转变——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和液化过程 1.4 压缩因子图——实际气体的有关计算 学时分配:3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等基本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论及应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