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气魄po 彷徨pang 澎湃bai 鲜为人知xian B、哺育b 山巅dian 选聘pin 潜心贯注qin C、屏障ping迭起d 抹杀m6 妇孺皆知r D、校对j 殷红yn 深宵xio九曲连环q 2、默写古诗文(10分)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 》) (3)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 (4)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 走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5分)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 筑的精神世界里的(A),是在这旅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读书可以经 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 重视阅读的家庭 个平庸的家 庭 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 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B)。 ④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髙低,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长短。四季 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A遨游漫游 B境界格调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1分)
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时间:100 分钟 分值:120 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气魄.pò 彷.徨 páng 澎湃. bài 鲜.为人知 xiǎn B、哺.育 bǔ 山巅. diān 选聘. pìn 潜.心贯注 qiǎn C、屏.障 píng 迭.起 dié 抹.杀 mǒ 妇孺.皆知 rú D、校.对 jiào 殷.红 yān 深宵.xiāo 九曲.连环 qǔ 2、默写古诗文(10 分) (1)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 》) (3)故园东望路漫漫, 。( 《逢入京使》) (4)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 ( 6 ) , 雌 兔 眼 迷 离 ; 双 兔 傍 地 走, ?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5 分)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 筑的精神世界里的( A ),是在这旅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读书可以经 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 重 视 阅 读 的 家 庭 , 是 一 个 平 庸 的 家 庭; , 。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 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 B )。 ④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高低,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长短。四季 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2 分) A 遨游 漫游 B 境界 格调 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1 分)
(3)根据上文,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 4.文体知识与名著阅读(7分) (1)(文学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 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B萧红的代表作有《生死场》,闻一多代表作有《死水》《红烛》,臧克家的诗集 是《烙印》。C《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不惜花大量笔墨对老朋友的生平 事迹进行介绍,表达了对这位享誉中外的科学家由衷地敬佩和深深地怀念之情。 D1939年春,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光未然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 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抗日热情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 对了,祥子是遇到“点儿”上,活该。谁都有办法,哪里都有缝子,只有祥 子跑不了,因为他是个拉车的。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 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 苦的击打。 把一支烟烧完,祥子还是想不出道理来,他象被厨子提在手中的鸡,只知道 缓口气就好,没有别的主意。他很愿意和老程谈一谈,可是没话可说,他的话不 够表现他的心思的,他领略了一切苦处,他的口张不开,象个哑吧。买车,车 丢了;省钱,钱丢了;自己一切的努力只为别人来欺侮!谁也不敢招惹,连条野 狗都得躲着,临完还是被人欺侮得出不来气! 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2分) 此时的祥子为谁拉包月?祥子这次又遇到“点儿上”指什么?(2分)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⑶根据上文,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 分) 4.文体知识与名著阅读(7 分) (1)(文学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 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B 萧红的代表作有《生死场》,闻一多代表作有《死水》《红烛》,臧克家的诗集 是《烙印》。C《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不惜花大量笔墨对老朋友的生平 事迹进行介绍,表达了对这位享誉中外的科学家由衷地敬佩和深深地怀念之情。 D 1939 年春,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光未然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 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抗日热情。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 分) 对了,祥子是遇到“点儿”上,活该。谁都有办法,哪里都有缝子,只有祥 子跑不了,因为他是个拉车的。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 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 苦的击打。 把一支烟烧完,祥子还是想不出道理来,他象被厨子提在手中的鸡,只知道 缓口气就好,没有别的主意。他很愿意和老程谈一谈,可是没话可说,他的话不 够表现他 的心思的,他领略了一切苦处,他的口张不开,象个哑吧。买车,车 丢了;省钱,钱丢了;自己一切的努力只为别人来欺侮!谁也不敢招惹,连条野 狗都得躲着,临完还是被人欺侮得出不来气! 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2 分) 此时的祥子为谁拉包月? 祥子这次又遇到“点儿上”指什么?(2 分) 二、古诗文阅读(17 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 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 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 黑暗中行走。 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见往事耳(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恐已暮矣( (4)盲臣安敢戏君乎( 6选择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卿/今当涂掌事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非/复吴下阿蒙 D盲臣/安敢/戏君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文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文 (3)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8.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2分) 9.同是“劝学”,比较一下孙权和师旷劝说方式有何异同?(3分)
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 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 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 黑暗中行走。 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 分) ⑴见.往事耳( ) ⑵ 蒙辞.以军中多务 ( ) ⑶恐已暮.矣( ) ⑷ 盲臣安.敢戏君乎 ( ) 6.选择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 卿/今当涂掌事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 非/复吴下阿蒙 D 盲臣/安敢/戏君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少 而 好 学 , 如 日 出 之 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吕 蒙 不 愿 学 的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 晋 平 公 担 心 学 不 好 的 理 由 是 ___________。(2 分) 9.同是“劝学”,比较一下孙权和师旷劝说方式有何异同?(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13分)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 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 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髙,越髙,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 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 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 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 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 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 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 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 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10.请你分别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说”字的含义。(2分)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ll.开头两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
三、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13 分)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 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 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 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 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 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 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 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 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 “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 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0.请你分别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说”字的含义。(2 分) .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1.开头两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理解划线线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义 (3分) 13他做学问的事例对你有哪些启发?结合全文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 人?(4分) (二)阅读课外文章《缺陷的种子》,回答问题。(15分) (1)15岁那年深秋,父亲让我乘车到县城去购麦种。下了车后,按照父亲指 点的位置,我很快就找到了种子交易市场 (2)在市场街口,我进了几家种子门市店,门市店里的地上和货柜上摆满了塑 料盆盛着的麦种样品,我边和店主说话,边蹲下身子一一观察。那些麦种看起来 真的很好,一粒粒饱满、肥大,捧到手里沉甸甸亮闪闪的,就像一粒一粒的珍 珠,几次在店主巧舌如簧的游说下,我差不多就要掏钱购种了,但想起父亲的叮 嘱,我还是最终把捧在手里的麦种依依不舍地又放进了样品盆中, (3)父亲说种子公司的国营门市店里有上好的麦种,有省城来的农业教授亲自 在那里出售麦种,他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到种子公司的门市店去,一定要买那个农 业教授培育出来的小麦一代杂交新品种。我一路打听着终于找到种子公司的门市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理解划线线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义。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3.他做学问的事例对你有哪些启发?结合全文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 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阅读课外文章《缺陷的种子》,回答问题。(15 分) ⑴15 岁那年深秋,父亲让我乘车到县城去购麦种。下了车后,按照父亲指 点的位置,我很快就找到了种子交易市场。 ⑵在市场街口,我进了几家种子门市店,门市店里的地上和货柜上摆满了塑 料盆盛着的麦种样品,我边和店主说话,边蹲下身子一一观察。那些麦种看起来 真 的很好,一粒粒饱满、肥大,捧到手里沉甸甸亮闪闪的,就像一粒一粒的珍 珠,几次在店主巧舌如簧的游说下,我差不多就要掏钱购种了,但想起父亲的叮 嘱,我还 是最终把捧在手里的麦种依依不舍地又放进了样品盆中。 ⑶父亲说种子公司的国营门市店里有上好的麦种,有省城来的农业教授亲自 在那里出售麦种,他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到种子公司的门市店去,一定要买那个农 业教授培育出来的小麦一代杂交新品种。我一路打听着终于找到种子公司的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