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句对下句 ①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①夕阳无限好——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只是近黄昏 心有灵犀一点通 却话巴山夜雨时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 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 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 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 党争影响,潦倒终身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 他的近体诗,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 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 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 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 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 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 党争影响,潦倒终身。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 他的近体诗,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 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 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 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 的是借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 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 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 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 难解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 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 的是借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 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 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 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 难解
早年生活 冷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 和观念的形 他渴望阜日做官,光宗耀祖。事 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 使他养成优敏盛清的摩 责任。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 寺征既大量地从他 文中流露 也表现在他曲折 坎坷的任途生涯 冷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 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 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位向族 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 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受他 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 喜偶对
早年生活 ❖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 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 他渴望早日做官,光宗耀祖。事 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 的责任。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 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 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 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 坎坷的仕途生涯。 ❖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 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 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 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 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受他 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 喜偶对
步入仕途 在唐代,缺乏门第背景的知识分子希望在 仕途有所发展,主要的入口有两个:科举 和幕府。文宗开成二年,李商隐考取了进 士资格。在此之前,他巴经失败过多次。 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 隐并不指望一举成功。然而,随着失败次 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 应举的失败不会让李商隐反省自己学识不 足。早在太和四年,曾经与他起游学的 令狐绚就考中进士。这显然不是因为令狐 绚的学识才华比李商隐优秀,而是由于他 父亲令狐楚的影响力。权贵们互相提携, 大量录取上流社会关系网中的考生,在唐 代科举中是很普遍的现象。从李商隐在开 成元年写给令狐绚的一封信中“尔来足下 仕益达,仆固不动”之类的话,可以看出 他的情绪已经相当烦躁了。而他于开成二 年的中举,也正是令狐父子对当值考官施 加影响的结果
步入仕途 在唐代,缺乏门第背景的知识分子希望在 仕途有所发展,主要的入口有两个:科举 和幕府 。文宗开成二年,李商隐考取了进 士资格。在此之前,他已经失败过多次。 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 隐并不指望一举成功。然而,随着失败次 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 应举的失败不会让李商隐反省自己学识不 足。早在太和四年,曾经与他一起游学的 令狐绹就考中进士。这显然不是因为令狐 绹的学识才华比李商隐优秀,而是由于他 父亲令狐楚的影响力。权贵们互相提携, 大量录取上流社会关系网中的考生,在唐 代科举中是很普遍的现象。从李商隐在开 成元年写给令狐绹的一封信中“尔来足下 仕益达,仆固不动”之类的话,可以看出 他的情绪已经相当烦躁了。而他于开成二 年的中举,也正是令狐父子对当值考官施 加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