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 人·世界 何 人同世界的关系,是若即若离、难以分解的关系。如尘埃浮于宇宙,如星辰之于 银河。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却也是宇宙不能溶解的个体。个体渺小孤寂,但麻雀亦是五 脏俱全,沧海一粟中有整片海洋。 我们既是世界的一部分,也是整个世界。故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既代表个体在宇 宙天幕中对应的那颗星辰,也表达了对这世界和个体存在之间的理性态度 事实上,我们与这世界有着浪漫关系一一相互依存,相互分散,却也相互难舍难 离 世界是面镜子,每个人都从中照见自己 当我们思索时,镜中是秩序,是分割也是融合 当我们一身风骨现世时,镜中是风萧萧兮易水寒,是文景之治,也是开元盛世。 当我们坚持时,镜中有春风化雨,有彩霞满天。 当我们淡泊时,镜中是诗歌,是画,是手挥五弦之后刚刚消逝的琴音 当我们勇敢时,自镜中看到了不加粉饰、蓬头垢面但最真实的自己。世界是我们 的喧嚣,我们是世界的沉默。 对于世界的看法,足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色彩 你哭泣,这世界如同鬼魅。你欢乐,周遭欢欣鼓舞。我们被这世界包围,但我们 却能左右世界,如果你愿意。 如果你愿意,你会看命运起伏如山,而深觉妩媚 如果你愿意,你会懂快意如刀,手起刀落,斩无趣也斩犹疑。 如果你愿意,你会在寂寞时听心底的潮起,听其中呼啸的情意缠绵,然后微笑 然后沉默。 如果你愿意,你不会急于将你的爱恨情仇一一摊开晾晒,你会让它们在不为人知 的日子里跌宕沉寂,终有一日,有人能听到你没有说出的一切 这就是世界,你靠近时,它如镜花水月。你放松时,它又历历在目。 人同世界的关系,便如临水照花,万象中有我们,我们中有世界 1.字音辨识 (1)单音字 签降(qian)折痕(hen)棕色(zong) 船舷(xin)银驹(j)马鞍(an) 马厩(j)倾注(qing)勋绶(shou) 倒霉(mei)昭彰(zhao)湔雪(jiln) (2)多音字
落 日 人·世界 何 灏 人同世界的关系,是若即若离、难以分解的关系。如尘埃浮于宇宙,如星辰之于 银河。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却也是宇宙不能溶解的个体。个体渺小孤寂,但麻雀亦是五 脏俱全,沧海一粟中有整片海洋。 我们既是世界的一部分,也是整个世界。故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既代表个体在宇 宙天幕中对应的那颗星辰,也表达了对这世界和个体存在之间的理性态度。 事实上,我们与这世界有着浪漫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分散,却也相互难舍难 离。 世界是面镜子,每个人都从中照见自己。 当我们思索时,镜中是秩序,是分割也是融合。 当我们一身风骨现世时,镜中是风萧萧兮易水寒,是文景之治,也是开元盛世。 当我们坚持时,镜中有春风化雨,有彩霞满天。 当我们淡泊时,镜中是诗歌,是画,是手挥五弦之后刚刚消逝的琴音。 当我们勇敢时,自镜中看到了不加粉饰、蓬头垢面但最真实的自己。世界是我们 的喧嚣,我们是世界的沉默。 对于世界的看法,足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色彩。 你哭泣,这世界如同鬼魅。你欢乐,周遭欢欣鼓舞。我们被这世界包围,但我们 却能左右世界,如果你愿意。 如果你愿意,你会看命运起伏如山,而深觉妩媚。 如果你愿意,你会懂快意如刀,手起刀落,斩无趣也斩犹疑。 如果你愿意,你会在寂寞时听心底的潮起,听其中呼啸的情意缠绵,然后微笑, 然后沉默。 如果你愿意,你不会急于将你的爱恨情仇一一摊开晾晒,你会让它们在不为人知 的日子里跌宕沉寂,终有一日,有人能听到你没有说出的一切。 这就是世界,你靠近时,它如镜花水月。你放松时,它又历历在目。 人同世界的关系,便如临水照花,万象中有我们,我们中有世界。 1.字音辨识 (1)单音字 签降(qiān) 折痕(hén) 棕色(zōng) 船舷(xián) 银驹(jū) 马鞍(ān) 马厩(jiù) 倾注(qīng) 勋绶(shòu) 倒霉(méi) 昭彰(zhāo) 湔雪(jiān) (2)多音字
(2)多音字 (xa9签降(19倒 ling下降 yng应该 (zhe折痕(ka咔叽 l(she折本“ka咔嚎 翘 q0翘首(d0倒雷 (q1ao翘尾巴 倒挂 2.字形辨认 挪动目睹 炯mu娜)d赌博 轻血拂) piao(飘扬 f佛教piao剽悍 s肃穆寒xuan暄 x萧条xuan喧闹 折咔 翘倒 2.字形辨认 3.词语辨析 (1)庄严·庄重 二者都是形容词 庄严”指庄重而严肃。如:庄严宣誓、气氛庄严 庄重”指严肃稳重,不随便;不轻浮。如:举止庄重。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广东海警一支队官兵面对国旗庄严(庄严/庄重)宣誓,表达维护粤港澳海域安 全的信心和决心 ②麦博FC330新版音箱外观很庄重(庄严/庄重)、古朴,黑色和原木色的搭配很 经典。 (2)饱满·丰满 二者都是形容词 “饱满”指丰满、充足等。比如:颗粒饱满、精神饱满。 “丰满”指充足;(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胖得匀称好看。如:今年好收成,囤里 的粮食都很丰满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戏剧《红岩魂》试图在物质富足的年代重温革命战争时期人们饱满(丰满/饱满) 的精神信仰。 ②她认为演员的个性应该融入到角色里,让每一个角色丰满(丰满/饱满)起来 (3)审视·重视
降 应 折 咔 翘 倒 2.字形辨认 3.词语辨析 (1)庄严·庄重 二者都是形容词。 “庄严”指庄重而严肃。如:庄严宣誓、气氛庄严。 “庄重”指严肃稳重,不随便;不轻浮。如:举止庄重。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广东海警一支队官兵面对国旗庄严(庄严/庄重)宣誓,表达维护粤港澳海域安 全的信心和决心。 ②麦博 FC330 新版音箱外观很庄重(庄严/庄重)、古朴,黑色和原木色的搭配很 经典。 (2)饱满·丰满 二者都是形容词。 “饱满”指丰满、充足等。比如:颗粒饱满、精神饱满。 “丰满”指充足;(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胖得匀称好看。如:今年好收成,囤里 的粮食都很丰满。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戏剧《红岩魂》试图在物质富足的年代重温革命战争时期人们饱满(丰满/饱满) 的精神信仰。 ②她认为演员的个性应该融入到角色里,让每一个角色丰满(丰满/饱满)起来。 (3)审视·重视
二者都是动词 “审视”指仔细察看。 “重视”指认为人的德才优良或事物的作用重要而认真对待:看重。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今天汇源公司的处境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审视/重视)曾经轰动一时最终却折 戟沉沙的收购案。 ②相对于传统民政工作而言,“大民政”更加重视(审视/重视)城乡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 4.熟语运用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不管是哪家航空公司的飞机,骗乘客下机后飞走,尽失诚信,信誉全无,完 全是这家航空公司的奇耻大辱。(√ 请说明理由:“奇耻大辱”指极大的、罕见的耻辱。奇,罕见的、少有的。作为 航空公司把乘客扔在杋场,然后飞走,这种做法是无耻的,词语使用符合语境。 (2)由 china成为“中国”与“瓷器”的共同语可见,曾几何时,中国是陶瓷大 国。(×) 请说明理由:“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语句的意思是在很久以前,不合语境。 (3)信陵君魏无忌号称四公子之首,主要因为他的军事成就最高,曾经两次打败 不可一世的秦军。(√) 请说明理由:“不可一世”,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目空一切、 狂妄自大到了极点。词语使用符合语境 (4)在照顾丈夫的同时,她还将自己的工作做得郑重其事,即便是退休后仍工作 在环卫一线,再次荣获“城市美容师”称号。(×) 请说明理由:“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郑重:审慎 严肃认真。语句表现的是她工作的认真、细致,可改为“一丝不苟” 战地记者一一朱启平 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记者。1933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北 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七七事变”后,日寇占领北平,他辍学南下,后转到复 旦大学。之后,他辗转到了重庆,先后在《新蜀报》和《国民公报》工作两年 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 上举行了日本签字投降仪式,朱启平是在场目睹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三名中国记者 之一,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被公认为是“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日战争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转载了这篇文章。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进入最后阶段,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7月26日,中国、美 国和英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 予以拒绝,并先后三次扩军动员,准备进行本土决战。 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 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 苏里号上举行。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
二者都是动词。 “审视”指仔细察看。 “重视”指认为人的德才优良或事物的作用重要而认真对待;看重。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今天汇源公司的处境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审视/重视)曾经轰动一时最终却折 戟沉沙的收购案。 ②相对于传统民政工作而言,“大民政”更加重视(审视/重视)城乡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 4.熟语运用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不管是哪家航空公司的飞机,骗乘客下机后飞走,尽失诚信,信誉全无,完 全是这家航空公司的奇耻大辱。(√) 请说明理由:“奇耻大辱”指极大的、罕见的耻辱。奇,罕见的、少有的。作为 航空公司把乘客扔在机场,然后飞走,这种做法是无耻的,词语使用符合语境。 (2)由 china 成为“中国”与“瓷器”的共同语可见,曾几何时,中国是陶瓷大 国。(×) 请说明理由:“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语句的意思是在很久以前,不合语境。 (3)信陵君魏无忌号称四公子之首,主要因为他的军事成就最高,曾经两次打败 不可一世的秦军。(√) 请说明理由:“不可一世”,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目空一切、 狂妄自大到了极点。词语使用符合语境。 (4)在照顾丈夫的同时,她还将自己的工作做得郑重其事,即便是退休后仍工作 在环卫一线,再次荣获“城市美容师”称号。(×) 请说明理由:“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郑重:审慎, 严肃认真。语句表现的是她工作的认真、细致,可改为“一丝不苟”。 战地记者——朱启平 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记者。1933 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北 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七七事变”后,日寇占领北平,他辍学南下,后转到复 旦大学。之后,他辗转到了重庆,先后在《新蜀报》和《国民公报》工作两年。 1940 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1945 年 9 月 2 日,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 上举行了日本签字投降仪式,朱启平是在场目睹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三名中国记者 之一,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被公认为是“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日战争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转载了这篇文章。 1945 年 5 月 8 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进入最后阶段,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7 月 26 日,中国、美 国和英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 予以拒绝,并先后三次扩军动员,准备进行本土决战。 8 月 14 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 降。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 苏里号上举行。9 时 4 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
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首先在投降书上签字。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 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9个盟国代表分别 代表本国依次签字。这篇新闻就是写于此时。 新闻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 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消息、通讯、 特写、速写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 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结构上,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 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 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 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 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落日 朱启平 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 上,距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层解:交代了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点出自己是目击者,是事件的见证人。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 志不忘 层解:点出新闻事件的意义,表述这一历史事件留给自己的印象。 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 上密苏里号的。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 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的身穿咔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 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 记者。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 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 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 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 早雾中。 层解:事件的开始。初步勾描现场,渲染气氛 第一部分:写“签字”的环境、场面布设以及人物的面貌和言行举止 签字场所 签字的地方在战舰右侧将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签字用的桌子,原来准备向 英舰乔治五世号借一张古色古香的木案,因为太小,临时换用本舰士官室一张吃 饭用的长方桌子,上面铺着绿呢台布。桌子横放在甲板中心偏右下角,每边放 把椅子,桌旁设有四五个扩音器,播音时可直通美国。将领指挥室外门的玻璃柜
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首先在投降书上签字。9 时 8 分,麦克阿瑟以盟 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 9 个盟国代表分别 代表本国依次签字。这篇新闻就是写于此时。 新 闻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 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消息、通讯、 特写、速写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 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结构上,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 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 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 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 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落 日 朱启平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 ,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 上,距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层解:交代了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点出自己是目击者,是事件的见证人。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 志不忘 。 层解:点出新闻事件的意义,表述这一历史事件留给自己的印象。 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 上密苏里号的。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 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的身穿咔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 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 记者 。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 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 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 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 。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 早雾中。 层解:事件的开始。初步勾描现场,渲染气氛。 第一部分:写“签字”的环境、场面布设以及人物的面貌和言行举止。 签字场所 签字的地方在战舰右侧将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签字用的桌子,原来准备向 英舰乔治五世号借一张古色古香的木案,因为太小,临时换用本舰士官室一张吃 饭用的长方桌子,上面铺着绿呢台布。桌子横放在甲板中心偏右下角,每边放一 把椅子,桌旁设有四五个扩音器,播音时可直通美国。将领指挥室外门的玻璃柜
内,如同装饰着织绵画一般,装着一面有着十三花条、三十一颗星、长六十五英 寸、阔六十二英寸的陈旧的美国国旗。这面旗还是九十二年前,首次来日通商的 美将佩里携至日本,在日本上空飘扬过。现在,旗的位置正下视签字桌。桌子靠 里的一面是联合国签字代表团站立的地方,靠外的留给日本代表排列。桌前左方 将排列美国五十位高级海军将领,右方排列五十位高级陆军将领。桌后架起 小平台,给拍电影和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们专用。其余四周都是记者们的天下,大 炮的炮座上、将领指挥室的上面和各枪炮的底座上,都被记者们占住了。我站 在一座在二十厘米口径的机关枪上临时搭起的木台上,离开签字桌约两三丈远。 在主甲板的右前方、紧靠舷梯出入口的地方,排列着水兵乐队和陆战队荣誉仪仗 队,入口处又排列着一小队精神饱满、体格强壮的水兵。 第二部分:转入中心会场,着重写会场布置和人物,其中包括记者活动的情况, 在平缓的场面描写中表现人们的心情。 白马故事 八点多钟,记者们都依照预先规定的位置站好了。海尔赛将军是美国第三舰队的 指挥官,密苏里号是他的旗舰,因此从来客的立场讲,他是主人。这时他正笑吟 吟地站在出入口,和登舰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握手寒暄。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 总司令尼米兹将军到了,海尔赛将军陪着这位上司步入将领指挥室,舰上升起尼 米兹的五星将旗。海尔赛以前曾在向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说过这样一件事:他看中 了日本天皇阅兵时骑的那匹白马。他说,想等击败日本之后,骑上这匹名驹,参 加美军在东京街头的游行行列。他还说,已经有人在美国国内定制了一副白银马 鞍,准备到那时赠他使用。一个中士也从千里外写信给他,送他一副马刺,并且 希望自己能在那里扶他上马。我还想起,第三舰队在扫荡日本沿海时,突然风传 密苏里号上正在盖马厩。现在,马厩没有盖,银驹未渡海,但日本代表却登舰签 字投降来了。 层解:白马故事的由来。 乐队不断奏乐,将领们不断到来。文字记者眼耳倾注四方,手不停地做笔记。摄 影记者更是千姿百态,或立或跪,相机镜头对准各处,抢拍下这最有意义的时刻 魅。这时候,大家都羡慕四五个苏联摄影记者,其中两个身穿红军制服,仗着不 懂英语,在舰上到处跑,任意照相。可是我们这些记者因为事先有令,只能站在 原定地点,听候英语命令,无法随意挪动。这时,上层甲板上的人渐渐多了,都 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满脸欢喜,说说笑笑。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在这样一块小 地方聚集这么多的高级军官。 层解:转入中心会场,着重写会场的布置和人物,特别是记者的活动状况 第三部分:“白马故事”,表现日本投降后,人们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代表到来 八点半,乐声大起,一位军官宣布,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他们是乘驱逐舰从横 滨动身来的。顷刻间,从主甲板大炮后走出一列衣着殊异的人。第一个是中国代 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向在场迎接的美 国军官举手还礼后,拾级登梯走至上层甲板上。随后,英国、苏联、澳大利亚、 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的代表也陆续上来了。这时,记者大忙,上层甲板
内,如同装饰着织绵画一般,装着一面有着十三花条、三十一颗星、长六十五英 寸、阔六十二英寸的陈旧的美国国旗。这面旗还是九十二年前,首次来日通商的 美将佩里携至日本,在日本上空飘扬过。现在,旗的位置正下视签字桌。桌子靠 里的一面是联合国签字代表团站立的地方,靠外的留给日本代表排列。桌前左方 将排列美国五十位高级海军将领,右方排列五十位高级陆军将领。桌后架起一个 小平台,给拍电影和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们专用。其余四周都是记者们的天下,大 炮的炮座上、将领指挥室的上面和各枪炮的底座上,都被记者们占住了。我 站 在一座在二十厘米口径的机关枪上临时搭起的木台上,离开签字桌约两三丈远。 在主甲板的右前方、紧靠舷梯出入口的地方,排列着水兵乐队和陆战队荣誉仪仗 队,入口处又排列着一小队精神饱满、体格强壮的水兵。 第二部分:转入中心会场,着重写会场布置和人物,其中包括记者活动的情况, 在平缓的场面描写中表现人们的心情。 白马故事 八点多钟,记者们都依照预先规定的位置站好了。海尔赛将军是美国第三舰队的 指挥官,密苏里号是他的旗舰,因此从来客的立场讲,他是主人。这时他正笑吟 吟地站在出入口,和登舰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握手寒暄。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 总司令尼米兹将军到了,海尔赛将军陪着这位上司步入将领指挥室,舰上升起尼 米兹的五星将旗。海尔赛以前曾在向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说过这样一件事:他看中 了日本天皇阅兵时骑的那匹白马。他说,想等击败日本之后,骑上这匹名驹,参 加美军在东京街头的游行行列。他还说,已经有人在美国国内定制了一副白银马 鞍,准备到那时赠他使用。一个中士也从千里外写信给他,送他一副马刺,并且 希望自己能在那里扶他上马。我还想起,第三舰队在扫荡日本沿海时,突然风传 密苏里号上正在盖马厩。现在,马厩没有盖,银驹未渡海,但日本代表却登舰签 字投降来了。 层解:白马故事的由来。 乐队不断奏乐,将领们不断到来。文字记者眼耳倾注四方,手不停地做笔记。摄 影记者更是千姿百态,或立或跪,相机镜头对准各处,抢拍下这最有意义的时刻 。这时候,大家都羡慕四五个苏联摄影记者,其中两个身穿红军制服,仗着不 懂英语,在舰上到处跑,任意照相。可是我们这些记者因为事先有令,只能站在 原定地点,听候英语命令,无法随意挪动。这时,上层甲板上的人渐渐多了,都 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满脸欢喜,说说笑笑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在这样一块小 地方聚集这么多的高级军官。 层解:转入中心会场,着重写会场的布置和人物,特别是记者的活动状况。 第三部分:“白马故事”,表现日本投降后,人们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代表到来 八点半,乐声大起,一位军官宣布,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他们是乘驱逐舰从横 滨动身来的。顷刻间,从主甲板大炮后走出一列衣着殊异的人。第一个是中国代 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向在场迎接的美 国军官举手还礼后,拾级登梯走至上层甲板上。随后,英国、苏联、澳大利亚、 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的代表也陆续上来了。这时,记者大忙,上层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