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莱布尼茨哲学 ▲单子论( monad) 切事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 2.单子是能动的精神实体 3.预定和谐论 4!.上帝根据理由充足律来选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两种真理论(tuth) 一一推理真理与事实真理一一推理真理是必然的,它的反面是不可能的 它以矛盾律为根据,心灵进行逻辑推理而获得,具有普通必然的知识 事实真理是偶然的,它的反面是可能的;它是依据充足理由律,对事 实与现象进行归纳得到的知识。 ▲世界多样性一—每个单子与任何别的单子相异,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 的东西一一宫女们企图找出两片相同的叶子是徒劳的,因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是由 质的多样性的单子构成的。 七、休谟哲学 ▲怀疑论( Scepticism)—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一堆知觉,知觉之外是否存 在别的东西是无法知道的一一世界不存在因果必然联系一一所谓因果联系只是人 们“习惯的联想 ▲两类真理论一一科学分为两类:研究“观念关系”与研究“实际关系” 观念真理与事实真理一一观念真理是通过直觉发现其确定性,不需要任何事实 为依据的(例如数学,几何学原理等)一一事实真理靠事实的推理,建立在因果 关系基础上的,没有必然性和可靠性。 ▲休谟问题( The problem of Hume) 凡是由经验归纳得到的知识没有普遍必然性,它只适合于过去与现 在,不适合于将来 一一如何才获得适用于一切时间、地点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知识?
6 六、莱布尼茨哲学 ▲ 单子论(monad): 1. 一切事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 2. 单子是能动的精神实体. 3. 预定和谐论. 4. 上帝根据理由充足律来选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 两种真理论(truth): ——推理真理与事实真理——推理真理是必然的,它的反面是不可能的; 它以矛盾律为根据,心灵进行逻辑推理而获得,具有普通必然的知识 ——事实真理是偶然的,它的反面是可能的;它是依据充足理由律,对事 实与现象进行归纳得到的知识。 ▲世界多样性——每个单子与任何别的单子相异,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 的东西——宫女们企图找出两片相同的叶子是徒劳的,因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是由 质的多样性的单子构成的。 七、休谟哲学 ▲怀疑论(Scepticism)——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一堆知觉,知觉之外是否存 在别的东西是无法知道的——世界不存在因果必然联系——所谓因果联系只是人 们“习惯的联想”。 ▲两类真理论——科学分为两类:研究“观念关系”与研究“实际关系”— —观念真理与事实真理——观念真理是通过直觉发现其确定性,不需要任何事实 为依据的(例如数学,几何学原理等)——事实真理靠事实的推理,建立在因果 关系基础上的,没有必然性和可靠性。 ▲ 休谟问题(The problem of Hume): ——凡是由经验归纳得到的知识没有普遍必然性,它只适合于过去与现 在,不适合于将来 ——如何才获得适用于一切时间、地点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知识?
第三讲德国古典哲学( Classical German philosophy) 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史发展的高峰,同时也是西方传统哲学的终结。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康德(I.Kant,1724——1804) 费希特(J.G. Fichte,1762--1814) 谢林(F.W.J. Schelling,1775--1854) 黑格尔(G.W.F. Hegel,1770—-1831) 费尔巴哈(L.A. Feuerbach,1804--1872) 康德哲学 ▲《纯粹理性批判》:认识论一一科学知识(数学、自然科学、形而上学知识) 何以能够成为普遍必然性知识问题一一休谟的启示一一经验论与唯理论在认识论 上的各自片面性一一科学知识=质料+形式一一质料是经验提供的,是后天的;形 式是先天的( a prior),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普遍必然性知识。 先天综合判断( a priori synthetic judgmen/ a priori synthetisches Urteil)——分 析判断主词包含了谓词,具有普遍必然性,但没有增加新内容一一综合判断主词 不包含谓词,具有新内容,但没有普遍必然性一一先天综合判断,既是先天的又 是综合的,因而是科学知识的判断。 感性阶段 切知识都是从感觉经验开始,但仅有感觉经验并不是科学知 识一一先天直观形式时间空间对感觉经验加以综合与整理,形成感性知识,即数 学知识。 知性阶段—一感性直观提供的材料,然后用知性先天形式即范畴加以综合统 一形成知性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一一从传统逻辑判断中引申出人类十二种范畴 (全体性、实在性、因果性、必然性等)—一客观统一性靠自我统一性一一人为 自然立法——“哥白尼革命”( Copemicus revolution)。 理性阶段一一解决形而上学命题何以可能问题——四种二律背反( Antinomy / Antinomie):有限与无限、单一与复合、必然与自由、绝对存在与非绝对存在 人类理性产生的“先验幻象”( Transcendenal illusion/ Transzendental schein)。 《实践理性批判》:伦理学 善良意志”( good will/Wille des Guten)是 康德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出发点一一按善良意志办事就是善一一绝对的、无条件 的,即没有任何目的、利益和欲望的道德原则称为“绝对命令”( Categorical Imperative/ Kategorischer Imperative),反之是假言命令( Hypothetical imperative Hypothetischer Imperative),绝对命令就是意志“自律”( autonomy/ Autonomie), 假言命令是意志“他律”( heteronomy/ Heteronomie)-—在现实世界中道德与幸 福处在“二律背反”中一一以“公设”( Marim):灵魂不死、意志自由、上帝来保 ,在“彼岸世界”达到道德与幸福的统 ▲《判断力批判》:美学一一沟通认识与实践的中介一一审美判断是反思判断 reflection judgment/ Reflektierende Urtelskraft)——从质来说,审美判断是无功利 判断一一从量来说,审美判断是一种特殊判断一一从关系来说,审美判断是无目
7 第三讲 德国古典哲学(Classical German philosophy) 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史发展的高峰,同时也是西方传统哲学的终结。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康德(I.Kant,1724——1804) 费希特(J.G.Fichte,1762——1814) 谢林(F.W.J.Schelling,1775——1854) 黑格尔(G.W.F.Hegel,1770——1831) 费尔巴哈(L.A.Feuerbach,1804——1872) 一、康德哲学 ▲《纯粹理性批判》:认识论——科学知识(数学、自然科学、形而上学知识) 何以能够成为普遍必然性知识问题——休谟的启示——经验论与唯理论在认识论 上的各自片面性——科学知识=质料+形式——质料是经验提供的,是后天的;形 式是先天的(a priori),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普遍必然性知识。 先天综合判断(a priori synthetic judgmend /a priori synthetisches Urteil)——分 析判断主词包含了谓词,具有普遍必然性,但没有增加新内容——综合判断主词 不包含谓词,具有新内容,但没有普遍必然性——先天综合判断,既是先天的又 是综合的,因而是科学知识的判断。 感性阶段——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经验开始,但仅有感觉经验并不是科学知 识——先天直观形式时间空间对感觉经验加以综合与整理,形成感性知识,即数 学知识。 知性阶段——感性直观提供的材料,然后用知性先天形式即范畴加以综合统 一形成知性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从传统逻辑判断中引申出人类十二种范畴 (全体性、实在性、因果性、必然性等)——客观统一性靠自我统一性——人为 自然立法——“哥白尼革命”(Copemicus revolution)。 理性阶段——解决形而上学命题何以可能问题——四种二律背反(Antinomy /Antinomie):有限与无限、单一与复合、必然与自由、绝对存在与非绝对存在— —人类理性产生的“先验幻象”(Transcendenal illusion /Transzendental Scheins)。 ▲《实践理性批判》:伦理学——“善良意志”(good will/Wille des Guten)是 康德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出发点——按善良意志办事就是善——绝对的、无条件 的,即没有任何目的、利益和欲望的道德原则称为“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Kategorischer Imperative),反之是假言命令(Hypothetical imperative/ Hypothetischer Imperative),绝对命令就是意志“自律”(autonomy/ Autonomie), 假言命令是意志“他律”(heteronomy/ Heteronomie)——在现实世界中道德与幸 福处在“二律背反”中——以“公设”(Marim):灵魂不死、意志自由、上帝来保 证,在“彼岸世界”达到道德与幸福的统一。 ▲《判断力批判》:美学——沟通认识与实践的中介——审美判断是反思判断 (reflection judgment /Reflektierende Urtelskraft)——从质来说,审美判断是无功利 判断——从量来说,审美判断是一种特殊判断——从关系来说,审美判断是无目
的判断,但“无目的合目的性”。—一从样态来说,审美判断“有共通感”。 、黑格尔哲学 ▲《哲学全书》——建立庞大哲学体系——绝对精神( absolute Spirit/ absoluter Geist)存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之前的能动的实体与主体一一绝对精神发展(哲学 体系)是按正、反合的形式进行的一一逻辑阶段(逻辑学)、自然阶段(自然哲学) 和精神阶段(精神哲学)一一以图表示: 存在论 逻辑阶段1本质论 概念论 绝对精神 机械性 自然阶段{物理性 有机性 主观精神 精神阶段客观精神 绝对精神 思维与存在的矛盾与统一—一逻辑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精神都是思维与存 在的矛盾与统一的过程。 三个规律的理论 《逻辑学》存在论论述了质量互变规律——《逻辑学 本质论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一一《逻辑学》全书阐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真理是具体的理论—一真理是科学体系一一真理不是抽象的(片面的)而 是具体的(全面的)一一真理不是开端也不是结尾而是发展全过程一一真理是事 实符合概念。 ▲历史辩证法一一历史发展是以新代替旧的不断更新过程一一历史是人类的 自由发展的历史一一历史伟人是时代产物,是理性的工具
8 的判断,但“无目的合目的性”。——从样态来说,审美判断“有共通感”。 二、黑格尔哲学 ▲《哲学全书》——建立庞大哲学体系——绝对精神(absolute Spirit/ absoluter Geist)存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之前的能动的实体与主体——绝对精神发展(哲学 体系)是按正、反合的形式进行的——逻辑阶段(逻辑学)、自然阶段(自然哲学) 和精神阶段(精神哲学)——以图表示: 存在论 逻辑阶段 本质论 概念论 机械性 自然阶段 物理性 有机性 主观精神 精神阶段 客观精神 绝对精神 ▲思维与存在的矛盾与统一——逻辑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精神都是思维与存 在的矛盾与统一的过程。 ▲三个规律的理论——《逻辑学》存在论论述了质量互变规律——《逻辑学》 本质论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逻辑学》全书阐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真理是具体的理论——真理是科学体系——真理不是抽象的(片面的)而 是具体的(全面的)——真理不是开端也不是结尾而是发展全过程——真理是事 实符合概念。 ▲历史辩证法——历史发展是以新代替旧的不断更新过程——历史是人类的 自由发展的历史——历史伟人是时代产物,是理性的工具。 绝 对 精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