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伦理学 名著选辑 下卷
西 方 伦 理 学 名 著 选 辑 下 卷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目录 第五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和巩固时期 第一法国唯物主义的伦理学…… 第一章新的唯物主义传统 Ⅰ.拉·洛席福科(1613-1680)…………… 选自《格言集》(1664) (一)论人 二)论自爱……… Ⅱ.伏尔泰(1694-1778) 选自《哲学辞典》(1764 389 (一)论人 二)自由意志……………………………………19 选自《形而上学论》《无知的哲学家》《风俗论》 三)道德、善恶、公正和不公正的普遍性………… Ⅲ.拉·梅特里(17091751)…… 26 选自《人是机器》(1747) (一)良心只是一种自然的法则…… Ⅳ.狄德罗(1713-1784) 选自《百科全书》(1751-1772) (一)论人 二)人道 (三)自然法…… …36 选自《布甘维尔《旅行记)补篇》(1772)
目 录 第 五 部 分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和 巩 固 时 期 第 一 法 国 唯 物 主 义 的 伦 理 学 … … … … … … … … … … … … … … … 2 第 一 章 新 的 唯 物 主 义 传 统 … … … … … … … … … … … … … … 2 Ⅰ . 拉 · 洛 席 福 科 ( 1 6 1 3 — 1 6 8 0 ) … … … … … … … … … … … 2 选 自 《 格 言 集 》 ( 1 6 6 4 ) ( 一 ) 论 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二 ) 论 自 爱 … … … … … … … … … … … … … … … … … … … … … 3 Ⅱ . 伏 尔 泰 ( 1 6 9 4 — 1 7 7 8 ) … … … … … … … … … … … … … … 8 选 自 《 哲 学 辞 典 》 ( 1 7 6 4 ) ( 一 ) 论 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二 ) 自 由 意 志 … … … … … … … … … … … … … … … … … … … 1 9 选 自 《 形 而 上 学 论 》 《 无 知 的 哲 学 家 》 《 风 俗 论 》 ( 三 ) 道 德 、 善 恶 、 公 正 和 不 公 正 的 普 遍 性 … … … … … … … … … 2 3 Ⅲ . 拉 · 梅 特 里 ( 1 7 0 9 — 1 7 5 1 ) … … … … … … … … … … … … 2 6 选 自 《 人 是 机 器 》 ( 1 7 4 7 ) ( 一 ) 良 心 只 是 一 种 自 然 的 法 则 … … … … … … … … … … … … … 2 6 Ⅳ . 狄 德 罗 ( 1 7 1 3 — 1 7 8 4 ) … … … … … … … … … … … … … … 3 4 选 自 《 百 科 全 书 》 ( 1 7 5 1 — 1 7 7 2 ) ( 一 ) 论 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 ( 二 ) 人 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 三 ) 自 然 法 … … … … … … … … … … … … … … … … … … … … 3 6 选 自 《 布 甘 维 尔 〈 旅 行 记 〉 补 篇 》 ( 1 7 7 2 ) 西 方 伦 理 学 名 著 选 辑 1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四)论自然和道德 V.爱尔维修(17151771)…………… 选自《论精神》(1758) 第二篇(一)和社会有关的精神 )关于个人的 (十一)有关公众的正直 (十三)有关各时代各国家的正直 4445 第一篇四)论自爱…………… 选自《论人的理智能力与教育》(1773) (一)关于善这个词 C二)论自爱 C三)论正义 四)论美德 (五)各种感情的系谱 (六)论自爱之情的力量 62g3 (七)论人在摇篮里的善良 八)论人的道德教育 Ⅵ.霍尔巴赫(1723-1789)… 选自《自然的体系》(1770) 上卷第十一章论人的自由…… 第十五章论利益与幸福:无德行便无幸福 下卷第九章论自然道德与宗教道德 84 选自《社会的体系》(1773 (一)人性论 二)人性和社会环境教育 第二章对立的意见… Ⅰ.马勒伯朗士(16381715 选自《道德论》(1684) 第一章不变的秩序… Ⅱ.孔狄亚克(17151780
( 四 ) 论 自 然 和 道 德 … … … … … … … … … … … … … … … … … … 3 8 Ⅴ . 爱 尔 维 修 ( 1 7 1 5 — 1 7 7 1 ) … … … … … … … … … … … … … 4 4 选 自 《 论 精 神 》 ( 1 7 5 8 ) 第 二 篇 ( 一 ) 和 社 会 有 关 的 精 神 … … … … … … … … … … … … 4 5 ( 二 ) 关 于 个 人 的 正 直 … … … … … … … … … … … … … 4 5 ( 十 一 ) 有 关 公 众 的 正 直 … … … … … … … … … … … … 4 8 ( 十 三 ) 有 关 各 时 代 各 国 家 的 正 直 … … … … … … … … … 4 9 第 一 篇 ( 四 ) 论 自 爱 … … … … … … … … … … … … … … … … 5 3 选 自 《 论 人 的 理 智 能 力 与 教 育 》 ( 1 7 7 3 ) ( 一 ) 关 于 善 这 个 词 … … … … … … … … … … … … … … 5 4 ( 二 ) 论 自 爱 … … … … … … … … … … … … … … … … 5 6 ( 三 ) 论 正 义 … … … … … … … … … … … … … … … … 5 7 ( 四 ) 论 美 德 … … … … … … … … … … … … … … … … 6 1 ( 五 ) 各 种 感 情 的 系 谱 … … … … … … … … … … … … … 6 2 ( 六 ) 论 自 爱 之 情 的 力 量 … … … … … … … … … … … … 6 3 ( 七 ) 论 人 在 摇 篮 里 的 善 良 … … … … … … … … … … … 6 3 ( 八 ) 论 人 的 道 德 教 育 … … … … … … … … … … … … … 6 9 Ⅵ . 霍 尔 巴 赫 ( 1 7 2 3 — 1 7 8 9 ) … … … … … … … … … … … … … 7 0 选 自 《 自 然 的 体 系 》 ( 1 7 7 0 ) 上 卷 第 十 一 章 论 人 的 自 由 … … … … … … … … … … … … … … … 7 1 第 十 五 章 论 利 益 与 幸 福 ; 无 德 行 便 无 幸 福 … … … … … … … 7 4 下 卷 第 九 章 论 自 然 道 德 与 宗 教 道 德 … … … … … … … … … … … 8 4 选 自 《 社 会 的 体 系 》 ( 1 7 7 3 ) ( 一 ) 人 性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9 1 ( 二 ) 人 性 和 社 会 环 境 教 育 … … … … … … … … … … … … … … … 9 4 第 二 章 对 立 的 意 见 … … … … … … … … … … … … … … … … … 9 8 Ⅰ . 马 勒 伯 朗 士 ( 1 6 3 8 — 1 7 1 5 ) … … … … … … … … … … … … 9 8 选 自 《 道 德 论 》 ( 1 6 8 4 ) 第 一 章 不 变 的 秩 序 … … … … … … … … … … … … … … … … … 9 8 Ⅱ . 孔 狄 亚 克 ( 1 7 1 5 — 1 7 8 0 ) … … … … … … … … … … … … 1 0 7 2 西 方 伦 理 学 名 著 选 辑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3 选自《动物论》(1755) 第七章人如何获得关于道德原则的认识…… …108 Ⅲ.卢梭(17121778)…………………… 选自《论人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4) (一)驳霍布士、孟德威尔的人性观点… 112 选自《爱弥儿》(1762) C二)生活与劳动… 三)自爱与爱人 四)同情心 (五)道德境界——由自爱扩大为爱他人 六)良心的地位与作用 140 第二英国经验主义伦理学 第一章功利主义、自然主义传统………………… Ⅰ.大卫·哈德烈(1705-1757) 选自《对人、人的身体、人的义务、人的希望的观察》(1749) 第一章第二节复杂观念的联系 第四章第六节道德感的苦与乐 Ⅱ.大卫·休谟(1711-1776) 选自《道德原理的探讨》(1751) 道德的一般原则 第三章正义 第九章个人美德 Ⅲ.亚丹·斯密(1723-1790)… 183 选自《论道德情操》(1759) 第一部分论行为之正当 第三部分论判断我们自身的情绪和行为的基础 论效用对嘉许的情绪之影响……
选 自 《 动 物 论 》 ( 1 7 5 5 ) 第 七 章 人 如 何 获 得 关 于 道 德 原 则 的 认 识 … … … … … … … … … 1 0 8 Ⅲ . 卢 梭 ( 1 7 1 2 — 1 7 7 8 ) … … … … … … … … … … … … … … 1 1 1 选 自 《 论 人 间 不 平 等 的 起 源 和 基 础 》 ( 1 7 5 4 ) ( 一 ) 驳 霍 布 士 、 孟 德 威 尔 的 人 性 观 点 … … … … … … … … … … 1 1 2 选 自 《 爱 弥 儿 》 ( 1 7 6 2 ) ( 二 ) 生 活 与 劳 动 … … … … … … … … … … … … … … … … … … 1 1 9 ( 三 ) 自 爱 与 爱 人 … … … … … … … … … … … … … … … … … … 1 2 3 ( 四 ) 同 情 心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9 ( 五 ) 道 德 境 界 — — 由 自 爱 扩 大 为 爱 他 人 … … … … … … … … … 1 3 6 ( 六 ) 良 心 的 地 位 与 作 用 … … … … … … … … … … … … … … … 1 4 0 第 二 英 国 经 验 主 义 伦 理 学 … … … … … … … … … … … … … … … 1 5 4 第 一 章 功 利 主 义 、 自 然 主 义 传 统 … … … … … … … … … … 1 5 4 Ⅰ . 大 卫 · 哈 德 烈 ( 1 7 0 5 — 1 7 5 7 ) … … … … … … … … … … 1 5 4 选 自 《 对 人 、 人 的 身 体 、 人 的 义 务 、 人 的 希 望 的 观 察 》 ( 1 7 4 9 ) 第 一 篇 引 言 … … … … … … … … … … … … … … … … … … … 1 5 4 第 一 章 第 二 节 复 杂 观 念 的 联 系 … … … … … … … … … … … 1 5 6 第 四 章 第 六 节 道 德 感 的 苦 与 乐 … … … … … … … … … … … 1 5 9 Ⅱ . 大 卫 · 休 谟 ( 1 7 1 1 — 1 7 7 6 ) … … … … … … … … … … … 1 6 5 选 自 《 道 德 原 理 的 探 讨 》 ( 1 7 5 1 ) 第 一 章 道 德 的 一 般 原 则 … … … … … … … … … … … … … … … 1 6 6 第 二 章 仁 爱 … … … … … … … … … … … … … … … … … … … 1 6 7 第 三 章 正 义 … … … … … … … … … … … … … … … … … … … 1 7 2 第 九 章 个 人 美 德 … … … … … … … … … … … … … … … … … 1 7 8 Ⅲ . 亚 丹 · 斯 密 ( 1 7 2 3 — 1 7 9 0 ) … … … … … … … … … … … 1 8 3 选 自 《 论 道 德 情 操 》 ( 1 7 5 9 ) 第 一 部 分 论 行 为 之 正 当 … … … … … … … … … … … … … … … 1 8 4 第 二 部 分 论 功 罪 或 论 赏 罚 的 对 象 … … … … … … … … … … … 1 9 2 第 三 部 分 论 判 断 我 们 自 身 的 情 绪 和 行 为 的 基 础 … … … … … … 1 9 7 第 四 部 分 论 效 用 对 嘉 许 的 情 绪 之 影 响 … … … … … … … … … … 2 0 5 西 方 伦 理 学 名 著 选 辑 3
4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Ⅳ.威廉·巴利(17431805)…… 选自《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原理》(1785) 第一篇 214 第二篇 V.边沁(1748-1832) 选自《道德与立法的原理绪论》(1789) 功利原 218 反功利原则… 苦乐的四种裁可或来源…… 第四章苦乐的价值及其计算…… 第十章动机 第十一章人类的一般意向……… Ⅵ.穆勒(1806-1873)…… 249 选自《功利主义》(1863) 第二章“功利主义”的意义… 250 第三章论功利原则的最后裁决力 264 第四章功利原则,可得到何种证明 Ⅶ.达尔文(18091882 281 选自《人类由来及性选择》(1871) 第四章人类与低等动物 第五章理智能力和道德能力的发展 302 Ⅷ.斯宾塞(18201903) 305 选自《伦理学原理》(1892) 第一部分伦理学的素材 306 第二章反功利主义传统 332 Ⅰ.理查·蒲来士(1723-1791)… …332 选自《道德中主要问题的检讨》(1758) 第一章论道德上是与非观点的来源… 332 第二章论我们行为的美与缺陷的观念………… Ⅱ.托马斯·黎德(17101796)……………349
Ⅳ . 威 廉 · 巴 利 ( 1 7 4 3 — 1 8 0 5 ) … … … … … … … … … … … 2 1 3 选 自 《 道 德 哲 学 和 政 治 哲 学 的 原 理 》 ( 1 7 8 5 ) 第 一 篇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4 第 二 篇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4 Ⅴ . 边 沁 ( 1 7 4 8 — 1 8 3 2 ) … … … … … … … … … … … … … … 2 1 8 选 自 《 道 德 与 立 法 的 原 理 绪 论 》 ( 1 7 8 9 ) 第 一 章 功 利 原 则 … … … … … … … … … … … … … … … … … 2 1 8 第 二 章 反 功 利 原 则 … … … … … … … … … … … … … … … … … 2 2 5 第 三 章 苦 乐 的 四 种 裁 可 或 来 源 … … … … … … … … … … … … 2 3 1 第 四 章 苦 乐 的 价 值 及 其 计 算 … … … … … … … … … … … … … 2 3 5 第 十 章 动 机 … … … … … … … … … … … … … … … … … … … 2 3 8 第 十 一 章 人 类 的 一 般 意 向 … … … … … … … … … … … … … … 2 4 8 Ⅵ . 穆 勒 ( 1 8 0 6 — 1 8 7 3 ) … … … … … … … … … … … … … … 2 4 9 选 自 《 功 利 主 义 》 ( 1 8 6 3 ) 第 二 章 “ 功 利 主 义 ” 的 意 义 … … … … … … … … … … … … … 2 5 0 第 三 章 论 功 利 原 则 的 最 后 裁 决 力 … … … … … … … … … … … 2 6 4 第 四 章 功 利 原 则 , 可 得 到 何 种 证 明 … … … … … … … … … … … 2 7 3 Ⅶ . 达 尔 文 ( 1 8 0 9 — 1 8 8 2 ) … … … … … … … … … … … … … 2 8 1 选 自 《 人 类 由 来 及 性 选 择 》 ( 1 8 7 1 ) 第 四 章 人 类 与 低 等 动 物 … … … … … … … … … … … … … … … 2 8 2 第 五 章 理 智 能 力 和 道 德 能 力 的 发 展 … … … … … … … … … … … 3 0 2 Ⅷ . 斯 宾 塞 ( 1 8 2 0 — 1 9 0 3 ) … … … … … … … … … … … … … 3 0 5 选 自 《 伦 理 学 原 理 》 ( 1 8 9 2 ) 第 一 部 分 伦 理 学 的 素 材 … … … … … … … … … … … … … … … 3 0 6 第 二 章 反 功 利 主 义 传 统 … … … … … … … … … … … … … … 3 3 2 Ⅰ . 理 查 · 蒲 来 士 ( 1 7 2 3 — 1 7 9 1 ) … … … … … … … … … … 3 3 2 选 自 《 道 德 中 主 要 问 题 的 检 讨 》 ( 1 7 5 8 ) 第 一 章 论 道 德 上 是 与 非 观 点 的 来 源 … … … … … … … … … … … 3 3 2 第 二 章 论 我 们 行 为 的 美 与 缺 陷 的 观 念 … … … … … … … … … … 3 3 4 Ⅱ . 托 马 斯 · 黎 德 ( 1 7 1 0 — 1 7 9 6 ) … … … … … … … … … … 3 4 9 4 西 方 伦 理 学 名 著 选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