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加强 国际经济协游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主要用来协调各国间的经济矛盾。西方七因首脑会议是发达国家 经济协调的主要机构。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性经济组织则侧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在果西哥 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有的学者从全球化发展的整体进程上分析全球化发展的动因,指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力量来自两大方面,即技术革新和世 市场的扩大,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术克服了空间障碍,市场为经济生活的射大提供了强大动力。技术为市场的整合和深化 提供了物质保障,而市场为技术提供了需求动力。 有的学者纵观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四个方面: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引草:管理@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 微观基础: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条件: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条件。 有的学者重点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因索,归纳起来是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 由化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加强。具体说来,有五个方面:第一,新科技革命的高潮。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迅猛发展,其成果 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进一步分化,产业内分工得到更大发展,产生了为在全球合理配置生 产要素而进行全球经济合作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提供了全球经济合作所需要的各种手段。这一切又促进了因际贸易和因际投资迟速增 长。第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在自主发展经济的道路上经过摸索,纷纷进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 经济改革。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东欧刷变后,也致力于 发展市场经济。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妨碍全球经济合作的政治障碍和体制障得己经大大削弱,全球经济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 力,第三,跨国公司的大发展。跨国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合作中主要的、积极的微观主体,第四。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协议的达成。国际贸易组织的诞生表明,全球经济合作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统一规范己制步形成。巨额的国际资本 流动和欧元的诞生,已经把制定全球金融监管统一规范的工作提上了国际社会的议事日程。第五,经济地区化的加强。三大地区经济 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了示范。 (五)经济全球化的特礼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方面,对全球化特征与实质的分析可以使我们窥视到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有观点认为,全 球化就是世界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和同质化,是东西方趋同。 有的学者针锋相对地指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具有二律背反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四个方 面:第一,全球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或单一化与多样化的统一,一方面,全球化是一种单一化,它表现在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 的文明体系之间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某种趋同化。另一方面,与上述单一化过程相件随的则是特殊化和多样化。市 场经济虽然正在全球扩展,但各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同的,其差异并不见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缩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与英 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就有很大差别,第二,全球化是整合和碎裂,或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全球化是一种整合,是一体化,具棒 表现为国际组织的增加,尤其是跨国组织的作用大大增强,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困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跨国大公司的作用日益增大。 因家间的整合程度极大地提高,以致传统的民族国家壁垒,如国家主权,相当程度上开始消解,因家间的一体化运动十分活跃,如的 洲一体化、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亭等。但另一方面,各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地方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得到强调。如民族独立和民族自治运动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向纵深发展,一些中小民族也纷纷要求自治,如原苏联各加盟共 和国的独立,南斯拉夫联盟的科索沃问避等。区城白治、地方白治和社区主义浪满也伴随着全球化高涨,而不是消退。第三,全球化 是集中化与分敢化的统一。一方面,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资本、信总、权力和财富的日益集中,尤其是集中到跨国公司。另 方面,资本、信息、权力和财富分散化的趋势也有增无减。中小资本在世界各国仍然极其活跃,资本的集中化并没有影响它们的发 展:信息共享的程度越来越高,信息越来越不可能被垄断: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也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国际互联网是集中化与分散化 统一的最好的例子。第四,全球化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全球化正在冲破传统的民族国家壁垒,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和规范为
6.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加强 国际经济协调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主要用来协调各国间的经济矛盾。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发达国家 经济协调的主要机构。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性经济组织则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在墨西哥 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有的学者从全球化发展的整体进程上分析全球化发展的动因,指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力量来自两大方面,即技术革新和世界 市场的扩大,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术克服了空间障碍,市场为经济生活的扩大提供了强大动力。技术为市场的整合和深化 提供了物质保障,而市场为技术提供了需求动力。 有的学者纵观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四个方面: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引擎;管理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 微观基础;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条件;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条件。 有的学者重点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因素,归纳起来是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 由化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加强。具体说来,有五个方面:第一,新科技革命的高潮。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迅猛发展,其成果 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进一步分化,产业内分工得到更大发展,产生了为在全球合理配置生 产要素而进行全球经济合作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提供了全球经济合作所需要的各种手段。这一切又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增 长。第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在自主发展经济的道路上经过摸索,纷纷进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 经济改革。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东欧剧变后,也致力于 发展市场经济。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妨碍全球经济合作的政治障碍和体制障碍已经大大削弱,全球经济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 力。第三,跨国公司的大发展。跨国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合作中主要的、积极的微观主体。第四,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协议的达成。国际贸易组织的诞生表明,全球经济合作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统一规范已初步形成。巨额的国际资本 流动和欧元的诞生,已经把制定全球金融监管统一规范的工作提上了国际社会的议事日程。第五,经济地区化的加强。三大地区经济 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了示范。 (五)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方面,对全球化特征与实质的分析可以使我们窥视到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有观点认为,全 球化就是世界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和同质化,是东西方趋同。 有的学者针锋相对地指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具有二律背反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四个方 面:第一,全球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或单一化与多样化的统一。一方面,全球化是一种单一化,它表现在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 的文明体系之间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某种趋同化。另一方面,与上述单一化过程相伴随的则是特殊化和多样化。市 场经济虽然正在全球扩展,但各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同的,其差异并不见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缩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与英 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就有很大差别。第二,全球化是整合和碎裂,或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全球化是一种整合,是一体化,具体 表现为国际组织的增加,尤其是跨国组织的作用大大增强,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跨国大公司的作用日益增大; 国家间的整合程度极大地提高,以致传统的民族国家壁垒,如国家主权,相当程度上开始消解,国家间的一体化运动十分活跃,如欧 洲一体化、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等。但另一方面,各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地方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得到强调。如民族独立和民族自治运动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向纵深发展,一些中小民族也纷纷要求自治,如原苏联各加盟共 和国的独立,南斯拉夫联盟的科索沃问题等。区域自治、地方自治和社区主义浪潮也伴随着全球化高涨,而不是消退。第三,全球化 是集中化与分散化的统一。一方面,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资本、信息、权力和财富的日益集中,尤其是集中到跨国公司。另一 方面,资本、信息、权力和财富分散化的趋势也有增无减。中小资本在世界各国仍然极其活跃,资本的集中化并没有影响它们的发 展;信息共享的程度越来越高,信息越来越不可能被垄断;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也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国际互联网是集中化与分散化 统一的最好的例子。第四,全球化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全球化正在冲破传统的民族国家壁垒,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和规范为
世界各因所共同接纳和遵守,许多国际通用的标准和准则直到现在才第一次获得其直正的国际意义。但是。各因在接纳这些普遍的因 际准则时,始终没有忘记本国的传统和特征,将国际准则与本土传统结合起来,使国际标准本土化 有的学者把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两重性。经济全球化推动人力、技术、资本、商品、服务、信息进行跨国 界的流动,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即资源、资本、信息和劳动的优化配置,对生产力的增长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是全球化也有消极 的一面。西方国家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先进的技术和资金,不断争夺市场,在发生贸易纠纷时实行双重标准,以经济手段来干涉别国 内政和侵犯其主权。一些主要西方国家及其大企业往往借“自由化”的名义以金雅手段追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和放弃经济和货 币政策的自主权。在全球化进程中,南北差距也在扩大。另外,国际货物、资本和人员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交往,为金融投机、毒品 走私、非法移民和跨国恐怖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这类犯罪活动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严重的安全问题。第二,不均衡性。各国由于发 水平的差异和受不同内外因素的制约,参与全球化的程度是不均衡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在分配经济成果 时,得益多的是少数西方大因和少数富人。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也呈现不均衡趋势,形成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迅速,而固内贸易和 投资日显不足:国际游资充裕,企业资金紧缺:资本流动的绝大部分是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获得的资金数量和份颤微不足道 的情况。第三,竞争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因家增加,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在增多。西方大国为了争 夺市场和经济主导权,贸易争端领域不断扩大,金融领域的争夺也十分突出,金融危机正在从发达国家向政策失控和机制不健全的发 展中国家蔓延。第四,融合浅透性,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结构、体制、观念、消费发生巨大的变化,不仅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和 市场上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交织、互相影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第五 经济政治化明显。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具有明显的政治含义,政治动机有时通过经济活动来表现。西方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 的优势,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进而推行西方价值观和体制,甚至把西方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别的国家。美国竭力推行经 济全球化来为其全球战路服务,欧盟建立单一货币也是抗衡美元的主要手段,减少和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西方在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经 贸关系时,强调所谓“人权” “民主”、 “劳工标准”和环保标准等条件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一些西方国家的援助也往往带有 一定的政治条件,侵犯别国的主权」 (六)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与影响研究是全球化研究的重要方面,相应的学术成果也比较丰富。这里我们重点介绍有关学者关于经济全球 化对国际关系影响方面的成果 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综合影响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关系的内涵大大丰富。传统的国际关系就 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作用增强,在当代国际体系中越来越大地显示出其独立性。第二, 因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第三,世界经济、政治区域化迅速加快。第四,全球化增加了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 有学者从总体上和综合研究的角度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具有十大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形成“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第二,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互作用,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第三, 经济全球化向传统的观念提出桃截,国家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第四,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在全世界袍 围内形成生产体系:第五,经济全球化为世界贸易的自由化莫定了基陆,有助于全球性市场的日趋形成:第六,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 企业的合并和素并,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第七,经济全球化加大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迫使国际金融机构加强监 管职能:第八,经济全球化导致园际关系发生深远变化,相互协调将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第九,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名 济发展水平创造了机会,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桃战:第十,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全球性国际问趣日益增多。 有的学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作用,认为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全球化促进生产力的 大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使各国有可能在全球经济中实现优势互 补,促进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二,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各国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更紧密、更直接, 使各及其企业在更大程度上摆脱本国市场狄小的限制,更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根据全球市场的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大生产能 力,实行规模经营,实现规模经济的效益。与此同时,各国和各企业都参与世界市场竞争。这种强有力的市场机制,迫使企业改进经
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和遵守,许多国际通用的标准和准则直到现在才第一次获得其真正的国际意义。但是,各国在接纳这些普遍的国 际准则时,始终没有忘记本国的传统和特征,将国际准则与本土传统结合起来,使国际标准本土化。 有的学者把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两重性。经济全球化推动人力、技术、资本、商品、服务、信息进行跨国 界的流动,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即资源、资本、信息和劳动的优化配置,对生产力的增长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是全球化也有消极 的一面。西方国家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先进的技术和资金,不断争夺市场,在发生贸易纠纷时实行双重标准,以经济手段来干涉别国 内政和侵犯其主权。一些主要西方国家及其大企业往往借“自由化”的名义以金融手段迫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和放弃经济和货 币政策的自主权。在全球化进程中,南北差距也在扩大。另外,国际货物、资本和人员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交往,为金融投机、毒品 走私、非法移民和跨国恐怖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这类犯罪活动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严重的安全问题。第二,不均衡性。各国由于发展 水平的差异和受不同内外因素的制约,参与全球化的程度是不均衡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在分配经济成果 时,得益多的是少数西方大国和少数富人。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也呈现不均衡趋势,形成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迅速,而国内贸易和 投资日显不足;国际游资充裕,企业资金紧缺;资本流动的绝大部分是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获得的资金数量和份额微不足道 的情况。第三,竞争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国家增加,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在增多。西方大国为了争 夺市场和经济主导权,贸易争端领域不断扩大,金融领域的争夺也十分突出,金融危机正在从发达国家向政策失控和机制不健全的发 展中国家蔓延。第四,融合渗透性。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结构、体制、观念、消费发生巨大的变化,不仅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和 市场上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交织、互相影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第五, 经济政治化明显。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具有明显的政治含义,政治动机有时通过经济活动来表现。西方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 的优势,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进而推行西方价值观和体制,甚至把西方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别的国家。美国竭力推行经 济全球化来为其全球战略服务,欧盟建立单一货币也是抗衡美元的主要手段,减少和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西方在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经 贸关系时,强调所谓“人权”、“民主”、“劳工标准”和环保标准等条件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一些西方国家的援助也往往带有 一定的政治条件,侵犯别国的主权。 (六)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与影响研究是全球化研究的重要方面,相应的学术成果也比较丰富。这里我们重点介绍有关学者关于经济全球 化对国际关系影响方面的成果。 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综合影响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关系的内涵大大丰富。传统的国际关系就 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作用增强,在当代国际体系中越来越大地显示出其独立性。第二, 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第三,世界经济、政治区域化迅速加快。第四,全球化增加了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 性。 有学者从总体上和综合研究的角度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具有十大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形成“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第二,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互作用,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第三, 经济全球化向传统的观念提出挑战,国家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第四,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各国产业结构调整,在全世界范 围内形成生产体系;第五,经济全球化为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全球性市场的日趋形成;第六,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 企业的合并和兼并,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第七,经济全球化加大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迫使国际金融机构加强监 管职能;第八,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关系发生深远变化,相互协调将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第九,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经 济发展水平创造了机会,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第十,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全球性国际问题日益增多。 有的学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作用,认为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全球化促进生产力的 大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使各国有可能在全球经济中实现优势互 补,促进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二,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各国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更紧密、更直接, 使各国及其企业在更大程度上摆脱本国市场狭小的限制,更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根据全球市场的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大生产能 力,实行规模经营,实现规模经济的效益。与此同时,各国和各企业都参与世界市场竞争。这种强有力的市场机制,迫使企业改进经
背管理,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积极开发新产品,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第三,科技研究与开发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而实现 全球化。科技研究与开发已不是个别企业和个别国家的事,它越来越需要广泛的国际参与和多国合作,这会促进科技的更快发展和科 技成果在全球的更快传播,从而促进全球生产力的更快发展。第四,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加快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借 助“后发优势” 推动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种种阻碍和破坏,从而具有消极性和破坏性。这是因为,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 中,资本主义占有主导地位和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内在规律首先是对外扩张,以获取最大利阁,这会得到充分表现:资本主 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将更为突出:资本主义固有的矛居以及由此引发的摩擦、冲突、震端和危机也会更加广泛和深刻:在资本 义主导下,平等互利原则和客用间的合作展清破坏:资本车义大用一手操织世界经济事务,世界经济基本上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总 的看来,经济全球化的进步性是主要的,它的消极性和破坏性也不可忽视 也有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问题不能仅限于简单化、形式化、表面化的“两分法”分析,即一方面看到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这是主流,另一方面看到其消极作用,要引起注意和加以防范。还应该深入研究全球化是否意味着当代资本 主义,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者说意味着“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是否是当代资本主义正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阀 到一个新质的阶段?这些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实质上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质阶段的综合结果和外在表现。经济全球 化趋势把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扩展到全球范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在全世界范围内重现资 本主义的各种矛店和刻疾。在不可能有“世界政府”加以干预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言目性和自发性不可避免地引发全球性 的经济金融风险和危机。他们援引美因经济学家莱斯特·艺罗的话说,“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裂缝,这些裂缝孕育着地震。人们不 知道地震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以怎样的方式爆发,然而却知道它总有一天会爆发。”也就是说,“全球资本主义”意味着全球 性危机不可灌免,而且一旦爆发,其灾难程度将是空前的。关国政策研究所所长卡瓦耐认为,经济全球化给世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并把它概括为六个方面:不平等现象扩大、就业机会和工资减少、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冲击、环境遭到破坏、社区的瓦解和政府作用 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明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存在意见分歧。国内学者大多认为 由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提了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大量的资本和高新科学技术,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 位,它们自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西方一些人士的观点却截然相反,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损害发达国家的利益,表现有 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损害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中国家的廉价产品大量涌入发达国家市场,使其国内产量受到严重冲击, 丧失了某些原有的产业优势和国际竞争能力。第二,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严重失业问题的根源。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商品的涌入, 给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造成冲击,减少了国内就业机会,等于输入失业。同时,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等于是把国内的就业机会输出 给发展中国家。第三,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工资的降低和收入水平的下降。其根据是国际贸易中的斯托尔玻-樱尔森定理,自由 贸易将降低一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而损害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而发达国家劳动力相对缺少,因此会导致工资的降低利 生活水平的下降。持这种观点的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阿莱、欧洲委员会前主席雅克·德洛尔、美国共和党前总统候选人帕特 里克·布坎南、美团“经济政策学会”等。我国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认为发达国家竞争力相对下降,根本原因不在发 展中国家的冲击,而在于发达国家自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给发达国家的就业所带来的损害是非常有限的,发达国家就业问愿的 真正病因在于本国内在机制的缺陷,发达国家只有通过改革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改善教育和培训等白身努力才能 解决: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下降和收入差距下降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相反,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受冲击最 小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繁荣不会损害发达国家的利益.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既有难得的 历史机遇,也有严酸的挑战。国内学者对此有不少著述,笔者综述认为,发展中国家是个庞大的群体,内部差异很大,不同类型的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得失祸福自然不尽相同。就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历史机通而,全球化给一些具有潜力的发 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经济超常规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闲家差距的难得历史机会。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
营管理,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积极开发新产品,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第三,科技研究与开发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而实现 全球化。科技研究与开发已不是个别企业和个别国家的事,它越来越需要广泛的国际参与和多国合作,这会促进科技的更快发展和科 技成果在全球的更快传播,从而促进全球生产力的更快发展。第四,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加快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借 助“后发优势”,推动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种种阻碍和破坏,从而具有消极性和破坏性。这是因为,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 中,资本主义占有主导地位和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内在规律首先是对外扩张,以获取最大利润,这会得到充分表现;资本主 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将更为突出;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摩擦、冲突、震荡和危机也会更加广泛和深刻;在资本主 义主导下,平等互利原则和各国间的合作屡遭破坏;资本主义大国一手操纵世界经济事务,世界经济基本上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总 的看来,经济全球化的进步性是主要的,它的消极性和破坏性也不可忽视。 也有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问题不能仅限于简单化、形式化、表面化的“两分法”分析,即一方面看到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这是主流,另一方面看到其消极作用,要引起注意和加以防范。还应该深入研究全球化是否意味着当代资本 主义,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者说意味着“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是否是当代资本主义正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到一个新质的阶段?这些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实质上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质阶段的综合结果和外在表现。经济全球 化趋势把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扩展到全球范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在全世界范围内重现资 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痼疾。在不可能有“世界政府”加以干预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不可避免地引发全球性 的经济金融风险和危机。他们援引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的话说,“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裂缝,这些裂缝孕育着地震。人们不 知道地震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以怎样的方式爆发,然而却知道它总有一天会爆发。”也就是说,“全球资本主义”意味着全球 性危机不可避免,而且一旦爆发,其灾难程度将是空前的。美国政策研究所所长卡瓦耐认为,经济全球化给世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并把它概括为六个方面:不平等现象扩大、就业机会和工资减少、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冲击、环境遭到破坏、社区的瓦解和政府作用 的削弱。 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存在意见分歧。国内学者大多认为, 由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大量的资本和高新科学技术,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 位,它们自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西方一些人士的观点却截然相反,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损害发达国家的利益,表现有三 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损害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中国家的廉价产品大量涌入发达国家市场,使其国内产量受到严重冲击, 丧失了某些原有的产业优势和国际竞争能力。第二,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严重失业问题的根源。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商品的涌入, 给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造成冲击,减少了国内就业机会,等于输入失业。同时,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等于是把国内的就业机会输出 给发展中国家。第三,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工资的降低和收入水平的下降。其根据是国际贸易中的斯托尔玻-萨缪尔森定理,自由 贸易将降低一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而损害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而发达国家劳动力相对缺少,因此会导致工资的降低和 生活水平的下降。持这种观点的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阿莱、欧洲委员会前主席雅克•德洛尔、美国共和党前总统候选人帕特 里克•布坎南、美国“经济政策学会”等。我国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认为发达国家竞争力相对下降,根本原因不在发 展中国家的冲击,而在于发达国家自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给发达国家的就业所带来的损害是非常有限的,发达国家就业问题的 真正病因在于本国内在机制的缺陷,发达国家只有通过改革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改善教育和培训等自身努力才能 解决;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下降和收入差距下降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相反,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受冲击最 小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繁荣不会损害发达国家的利益。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既有难得的 历史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国内学者对此有不少著述,笔者综述认为,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内部差异很大,不同类型的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得失祸福自然不尽相同。就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历史机遇而言,全球化给一些具有潜力的发 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经济超常规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难得历史机会。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