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第1章数字逻辑概论重点:数制、二进制代码、基本逻辑运算。难点:各种数制间相互转换。课程思政:介绍我国数字集成电路产业现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第1节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第2节数制第3节二进制代码第4节二值逻辑变量与基本逻辑运算第5节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课程思政:在介绍第1节内容时,介绍我国数字集成电路产业现状。第2章逻辑代数基础重点: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卡诺图化简法。难点:卡诺图化简法。课程思政: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第1节逻辑代数基本知识第2节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第3节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第4节硬件描述语言简介课程思政:在介绍第1节内容时,介绍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第3章逻辑门电路重点: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外特性。难点:逻辑门电路工作原理分析。课程思政:介绍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工艺现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第1节MOS逻辑门电路第2节逻辑门电路第3节逻辑门电路使用中的实际问题课程思政:在介绍第1节内容时,介绍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工艺现状。第4章组合逻辑电路重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逻辑集成电路的应用。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课程思政:介绍我国组合集成电路设生产现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35
35 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 1 章 数字逻辑概论 第 1 节 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 第 2 节 数制 第 3 节 二进制代码 第 4 节 二值逻辑变量与基本逻辑运算 第 5 节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1 节内容时,介绍我国数字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第 2 章 逻辑代数基础 第 1 节 逻辑代数基本知识 第 2 节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 第 3 节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第 4 节 硬件描述语言简介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1 节内容时,介绍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第 3 章 逻辑门电路 第 1 节 MOS 逻辑门电路 第 2 节 逻辑门电路 第 3 节 逻辑门电路使用中的实际问题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1 节内容时,介绍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工艺现状。 第 4 章 组合逻辑电路 重点:数制、二进制代码、基本逻辑运算。 难点:各种数制间相互转换。 课程思政:介绍我国数字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重点: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卡诺图化简法 。 难点:卡诺图化简法。 课程思政: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重点: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外特性。 难点:逻辑门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课程思政:介绍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工艺现状。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重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逻辑集成电路的应用。 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课程思政:介绍我国组合集成电路设生产现状。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第1节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第2节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第3节常用组合逻辑集成电路课程思政:在介绍第3节内容时,介绍我国组合集成电路生产现状。第5章锁存器和触发器重点:锁存器及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外特性。难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分析。课程思政:基本逻辑部件在数字系统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第1节锁存器第2节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第3节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课程思政:在介绍第1节内容时,介绍基本逻辑部件在数字系统中的重要性。第6章时序逻辑电路重点: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典型的时序逻辑集成电路的应用。难点: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课程思政:介绍我国组合集成电路设生产现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第1节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第2节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第3节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第4节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第5节若干典型的时序逻辑集成电路课程思政:在介绍第1节内容时,介绍我国时序集成电路的生产现状。六、学时分配作业对应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题量课程目标讲实实课讨习小章节主要内容授验训外论计题课程目标1431数字逻辑概论4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24逻辑代数基础44课程目标134[2逻辑门电路26课程目标310X1444组合逻辑电路课程目标236
36 第 1 节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第 2 节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第 3 节 常用组合逻辑集成电路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3 节内容时,介绍我国组合集成电路生产现状。 第 5 章 锁存器和触发器 第 1 节 锁存器 第 2 节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 3 节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1 节内容时,介绍基本逻辑部件在数字系统中的重要性。 第 6 章 时序逻辑电路 第 1 节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第 2 节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第 3 节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第 4 节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第 5 节 若干典型的时序逻辑集成电路 课程思政:在介绍第 1 节内容时,介绍我国时序集成电路的生产现状。 重点:锁存器及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外特性。 难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课程思政:基本逻辑部件在数字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重点: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典型的时序逻辑集成电路的应用。 难点: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课程思政:介绍我国组合集成电路设生产现状。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 六、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 题量 对应 课程目标 章节 主要内容 讲 授 实 验 实 训 课 外 讨 论 习 题 小 计 1 数字逻辑概论 4 4 3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2 逻辑代数基础 4 4 4 课程目标 1 3 逻辑门电路 4 2 6 2 课程目标 3 4 组合逻辑电路 10 4 14 4 课程目标 2
5622锁存器和触发器8课程目标261243时序逻辑电路6课程目标2合计40125218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主要参考资料:[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2]罗杰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6版)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2月八、其他说明(无)37
37 5 锁存器和触发器 6 2 8 2 课程目标 2 6 时序逻辑电路 12 4 6 3 课程目标 2 合计 40 12 52 18 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 6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 1 月. 主要参考资料: [1]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 5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5 月. [2] 罗杰.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 6 版)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3 年 12 月. 八、其他说明 (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执笔者:何志敏审核人:钟昌乐编写日期:2022年8月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学科基础课程课程类型必修课是否为双语否课程性质学分数3学分学时数总学时56,其中:实验学时24:课外学时0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算法设计与分析二、课程简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平台必修课程。本课程包括如下内容:Java语言概述、Java语言基础、Java输入/输出、程序流程控制结构和方法、数组、Java类和对象、类的继承和接口、Java包和异常、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设计模式初步、图形处理、图形用户界面、多线程等。Java编程语言是个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性、健壮、安全与系统无关、可移植、高性能、多线程和动态的语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和上机实践编程,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理念、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网络工程学生进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有助于提高信息素质。三、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一)本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内容第1章Java语言概述1.2能够将计算机软硬件等相关工程基第2章Java语言基础础知识应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融第3章Java输入/输出1.工程知识合的计算机网络领域,并对复杂工程问第4章程序流程控制结构和方法题进行分析和设计。第5章数组38
38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执笔者:何志敏 审核人:钟昌乐 编写日期:2022 年 8 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网络工程 开课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是否为双语 否 学分数 3 学分 学时数 总学时 56,其中:实验学时 24;课外学时 0 先修课程 C 语言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 算法设计与分析 二、课程简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平台必修课程。本课程包括如下内容: Java 语言概述、Java 语言基础、Java 输入/输出、程序流程控制结构和方法、数组、Java 类 和对象、类的继承和接口、Java 包和异常、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设计模式初步、图形 处理、图形用户界面、多线程等。Java 编程语言是个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性、 健壮、安全与系统无关、可移植、高性能、多线程和动态的语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 过课堂理论讲授和上机实践编程,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理念、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 计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网络工程学生进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有助于提高信息素质。 三、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一)本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内容 1. 工程知识 1.2 能够将计算机软硬件等相关工程基 础知识应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融 合的计算机网络领域,并对复杂工程问 题进行分析和设计。 第 1 章 Java 语言概述 第 2 章 Java 语言基础 第 3 章 Java 输入/输出 第 4 章 程序流程控制结构和方 法 第 5 章 数组
第6章Java类和对象第7章类的继承和接口3.设计/开发3.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计算机领第8章Java包和异常解决方案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9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设计模式初步4.2能够针对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复第10章图形处理杂工程问题,基于专业理论并采用科学第11章图形用户界面4.研究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实验装置以第12章多线程及构建实验系统。(二)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本课程中的实现路径本课程通过设立若干课程目标来实现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课程目标1: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课程目标2:掌握并具备基于Java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工程实践能力:课程目标3:具有灵活应用面向对象相关技术和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对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1.工程知识1.2能够将计算机软硬件等相关工程基础知识应H课程目标1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计算机网络领域,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3.设计/开发3.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计算机领域的复杂工M课程目标2解决方案程问题模块的设计与实现。4.2能够针对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4.研究M题,基于专业理论并采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方课程目标3案和操作实验装置以及构建实验系统。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一)考核目标掌握Java程序流程控制结构和方法:理解类的继承和接口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设计模式:掌握Java包和异常编程技巧、用计算机解题的基本算法:能够用Java语言描述算法及编写小型应用程序。(二)考核方式平时作业、期末考试、课程实验(报告)等组合形式。(三)成绩评定成绩评定综合考虑学生平时作业、期末考试、课程实验(报告)情况,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50%,实验成绩占35%,平时成绩占15%。期末考试根据教学大纲命题,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时间为12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39
39 3. 设计/开发 解决方案 3.2 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计算机领 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第 6 章 Java 类和对象 第 7 章 类的继承和接口 第 8 章 Java 包和异常 第 9 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 本原则及设计模式初步 4. 研究 4.2 能够针对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复 杂工程问题,基于专业理论并采用科学 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实验装置以 及构建实验系统。 第 10 章 图形处理 第 11 章 图形用户界面 第 12 章 多线程 (二)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本课程中的实现路径 本课程通过设立若干课程目标来实现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 1: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课程目标 2:掌握并具备基于 Java 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 3:具有灵活应用面向对象相关技术和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对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支撑 权重 1. 工程知识 1.2 能够将计算机软硬件等相关工程基础知识应 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计算机网络领 域,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 课程目标 1 H 3. 设计/开发 解决方案 3.2 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计算机领域的复杂工 程问题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目标 2 M 4. 研究 4.2 能够针对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 题,基于专业理论并采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方 案和操作实验装置以及构建实验系统。 课程目标 3 M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掌握 Java 程序流程控制结构和方法;理解类的继承和接口应用,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 本原则及设计模式;掌握 Java 包和异常编程技巧、用计算机解题的基本算法;能够用 Java 语言描述算法及编写小型应用程序。 (二)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期末考试、课程实验(报告)等组合形式。 (三)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综合考虑学生平时作业、期末考试、课程实验(报告)情况,其中期末考试成 绩占 50%,实验成绩占 35%,平时成绩占 15%。期末考试根据教学大纲命题,采用闭卷考 试的形式,时间为 120 分钟,卷面分值 10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