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篇 资本的生产过程1 第 一 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a)G—W—G。资本的最一般形式 [Ⅰ—1]货币怎样会成为资本?或者说,货币所有者(即商品所 有者)怎样会成为资本家? 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G—W—G 这种形式—— 货币换成商 品,是为了商品再换成货币,即为卖而买。我们在过去就已看到2, 在W—G—W 的流通形式中,两极W 和W 虽然是相同的价值量, 但是它们的质不同,因而在这个形式中发生了实际的物质变换(不 同的使用价值互相交换),所以,W—W 的结果—— 商品交换商 品,事实上是各种使用价值的互相交换—— 具有不言自明的目的。 相反,在G—W—G(为卖而买)这种形式中,两极G 和G 在质上相 同,都是货币。我用G(货币)交换W(商品),是为了再用W(商品) 交换G(货币),即为卖而买,其结果是用货币交换货币。实际上 3
第 一 篇 资本的生产过程1 第 一 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a)G—W—G。资本的最一般形式 [Ⅰ—1]货币怎样会成为资本?或者说,货币所有者(即商品所 有者)怎样会成为资本家? 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G—W—G 这种形式—— 货币换成商 品,是为了商品再换成货币,即为卖而买。我们在过去就已看到2, 在W—G—W 的流通形式中,两极W 和W 虽然是相同的价值量, 但是它们的质不同,因而在这个形式中发生了实际的物质变换(不 同的使用价值互相交换),所以,W—W 的结果—— 商品交换商 品,事实上是各种使用价值的互相交换—— 具有不言自明的目的。 相反,在G—W—G(为卖而买)这种形式中,两极G 和G 在质上相 同,都是货币。我用G(货币)交换W(商品),是为了再用W(商品) 交换G(货币),即为卖而买,其结果是用货币交换货币。实际上 3
G—W—G 这个流通(为卖而买)分解为下列行为:第一,G—W,用 货币交换商品,买;第二,W—G,用商品交换货币,卖;最后,这两 个行为的统一,或者说这两个阶段的完成,G—W—G,用货币交换 商品,是为了用商品交换货币,即为卖而买。这一过程的结果是 G—G,货币交换货币。如果我用100塔勒买进棉花,又把这棉花按 100塔勒卖出,那么,在过程结束时我得到的是和开始时一样的 100塔勒;整个运动在于,我通过买,付出了100塔勒,通过卖,又 收入了100塔勒。因此,结果是G—G,我实际上是用100塔勒交 换了100塔勒。但是,这样的行为显得毫无目的,因而是荒唐的。① 在过程终了时,和在这一过程开始时一样,我得到的货币,在质上 是相同的商品,在量上是相等的价值量。过程(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都是货币。同一个人作为买者付出货币,是为了作为卖者再收回货 币。在这个运动中货币的出发点同它的复归点是一样的。因为在 G—W—G 这一为了再卖而买的过程中,两极G 和G 在质上是相 同的,所以只有当它们在量上是不相等的时候,这一过程才有内容 和目的。如果我用100塔勒买进棉花,又把这些棉花按110塔勒卖 出,那么,实际上我是用100塔勒交换了110塔勒,或者说,用100 塔勒买了110塔勒。因而,流通形式[Ⅰ—2〕G—W—G,为卖而买, 就有了内容,因为两极G 和G 虽然在质上相同,都是(货币),但是 它们在量上不相等,第二个G 是比第一个G 更大的价值量,更大 的价值额。购买商品是为了更贵地把它出售,或者说,商品买进时 比出售时便宜。 4 第一篇 资本的生产过程 ① 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样的交换形式还是有的(这时它的目的是无关紧要 的),例如:一个商品卖的价钱可能不如买的价钱贵,甚至不得不比买的价钱还 要便宜。在这两种场合,行为的结果同目的是相矛盾的。但是,这并不妨碍这 种行为和那种同目的相符合的行为都具有共同的形式:G—W—G
G—W—G 这个流通(为卖而买)分解为下列行为:第一,G—W,用 货币交换商品,买;第二,W—G,用商品交换货币,卖;最后,这两 个行为的统一,或者说这两个阶段的完成,G—W—G,用货币交换 商品,是为了用商品交换货币,即为卖而买。这一过程的结果是 G—G,货币交换货币。如果我用100塔勒买进棉花,又把这棉花按 100塔勒卖出,那么,在过程结束时我得到的是和开始时一样的 100塔勒;整个运动在于,我通过买,付出了100塔勒,通过卖,又 收入了100塔勒。因此,结果是G—G,我实际上是用100塔勒交 换了100塔勒。但是,这样的行为显得毫无目的,因而是荒唐的。① 在过程终了时,和在这一过程开始时一样,我得到的货币,在质上 是相同的商品,在量上是相等的价值量。过程(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都是货币。同一个人作为买者付出货币,是为了作为卖者再收回货 币。在这个运动中货币的出发点同它的复归点是一样的。因为在 G—W—G 这一为了再卖而买的过程中,两极G 和G 在质上是相 同的,所以只有当它们在量上是不相等的时候,这一过程才有内容 和目的。如果我用100塔勒买进棉花,又把这些棉花按110塔勒卖 出,那么,实际上我是用100塔勒交换了110塔勒,或者说,用100 塔勒买了110塔勒。因而,流通形式[Ⅰ—2〕G—W—G,为卖而买, 就有了内容,因为两极G 和G 虽然在质上相同,都是(货币),但是 它们在量上不相等,第二个G 是比第一个G 更大的价值量,更大 的价值额。购买商品是为了更贵地把它出售,或者说,商品买进时 比出售时便宜。 4 第一篇 资本的生产过程 ① 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样的交换形式还是有的(这时它的目的是无关紧要 的),例如:一个商品卖的价钱可能不如买的价钱贵,甚至不得不比买的价钱还 要便宜。在这两种场合,行为的结果同目的是相矛盾的。但是,这并不妨碍这 种行为和那种同目的相符合的行为都具有共同的形式:G—W—G
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G—W—G(为卖而买)的形式,并且把 这种形式同我们前面考察过的流通形式W—G—W(为买而卖)比 较一下。首先,G—W—G 的流通,和W—G—W 的流通一样,分为 两个不同的交换行为,流通是这两个交换行为的统一。第一个交换 行为G—W,货币交换商品,即买。在这个交换行为中有一个买者 和一个卖者相对立。第二个交换行为W—G,卖,商品交换货币。在 这个行为中同样是两个人,买者和卖者相对立。买者从一个人那里 买来,又卖给另一个人。作为运动出发点的买者完成了两个行为。 他先买后卖。或者说,他的货币经历了两个阶段。货币在第一个阶 段中是起点,在第二个阶段中是结果。相反,与他交换的两个人每 人只完成了一次交换行为。先和他交换的一个人卖出商品。后和 他交换的另一个人购买商品。可见,一个人卖出的商品以及另一个 人用来购买的货币不是经历流通的两个对立的阶段,而是其中每 一个人只完成一个行为。这两个人所进行的卖和买这两个单方面 的行为,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新的现象,然而,作为这一过程的起点 的买者所完成的总过程却是新的现象。因此,我们来研究一下再进 行卖的买者所完成的总运动,或者说,他开始全部行为时使用的货 币所完成的总运动。 G—W—G。这里的起点是货币,即商品的转化形式,这种形式 的商品永远可以交换,它所包含的劳动具有一般社会劳动的形式, 或者说,它是独立的交换价值。可见,这种流通形式即这种运动的 起点本身就是商品流通的产物,也就是说,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因 为,只有在流通中而且只有通过流通,商品才获得货币的形态,才 转化为货币,或者说,才发展自己的交换价值,即一定的独立形式, 这种形式表现为货币的各种形式规定。其次,这样从流通中产生并 第一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5
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G—W—G(为卖而买)的形式,并且把 这种形式同我们前面考察过的流通形式W—G—W(为买而卖)比 较一下。首先,G—W—G 的流通,和W—G—W 的流通一样,分为 两个不同的交换行为,流通是这两个交换行为的统一。第一个交换 行为G—W,货币交换商品,即买。在这个交换行为中有一个买者 和一个卖者相对立。第二个交换行为W—G,卖,商品交换货币。在 这个行为中同样是两个人,买者和卖者相对立。买者从一个人那里 买来,又卖给另一个人。作为运动出发点的买者完成了两个行为。 他先买后卖。或者说,他的货币经历了两个阶段。货币在第一个阶 段中是起点,在第二个阶段中是结果。相反,与他交换的两个人每 人只完成了一次交换行为。先和他交换的一个人卖出商品。后和 他交换的另一个人购买商品。可见,一个人卖出的商品以及另一个 人用来购买的货币不是经历流通的两个对立的阶段,而是其中每 一个人只完成一个行为。这两个人所进行的卖和买这两个单方面 的行为,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新的现象,然而,作为这一过程的起点 的买者所完成的总过程却是新的现象。因此,我们来研究一下再进 行卖的买者所完成的总运动,或者说,他开始全部行为时使用的货 币所完成的总运动。 G—W—G。这里的起点是货币,即商品的转化形式,这种形式 的商品永远可以交换,它所包含的劳动具有一般社会劳动的形式, 或者说,它是独立的交换价值。可见,这种流通形式即这种运动的 起点本身就是商品流通的产物,也就是说,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因 为,只有在流通中而且只有通过流通,商品才获得货币的形态,才 转化为货币,或者说,才发展自己的交换价值,即一定的独立形式, 这种形式表现为货币的各种形式规定。其次,这样从流通中产生并 第一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5
且以货币形式独立的价值又进入流通,变成商品,但是又从商品形 式回到它的货币形式,同时它的价值量增加了。 实现这种运动的货币就是资本,或者说,作为货币而独立的并 实现这一过程的价值,是资本最初的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G—W—G 这一形式:作为货币而独立的 价值(如果我们在应用“价值”这个词时没有直接的定语,那么,总 是指“交换价值”3),即从流通中产生的价值,又进入流通,在流通 中保存自己并且增大后又从流通中返回(作为增大的价值量从流 通中返回)。只要货币周而复始地不断进行这一循环,它就是从流 通中产生、又进入流通的,在流通中永远存在(保存)并增大的价 值。 [Ⅰ—3]在这个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货币变成商品,在第二个 阶段,商品又变成货币。过程开始的一极,即货币,—— 它本身就已 经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商品形式,这种形式的商品已具有独立的交 换价值的性质,—— 是出发点,同时也是复归点。因此,价值在它所 完成的过程中保存自己,并且在过程结束时又返回它的独立形式。 虽然这一运动丝毫也不改变价值的货币形式,但运动的结果却是 价值量增加了。可见,在这个运动中,价值不仅作为价值保存了自 己,同时还作为价值量而增长、增大、增加了。 “资本……是不断增大的价值。”(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1827年 巴黎版第1卷第89页) 在G—W—G 形式中,交换价值既是流通的前提,又是流通的 结果。 资本是一种作为适当的交换价值(货币)从流通中产生和独 立,但又重新进入流通、在流通中并通过流通而使自己保存并增大 6 第一篇 资本的生产过程
且以货币形式独立的价值又进入流通,变成商品,但是又从商品形 式回到它的货币形式,同时它的价值量增加了。 实现这种运动的货币就是资本,或者说,作为货币而独立的并 实现这一过程的价值,是资本最初的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G—W—G 这一形式:作为货币而独立的 价值(如果我们在应用“价值”这个词时没有直接的定语,那么,总 是指“交换价值”3),即从流通中产生的价值,又进入流通,在流通 中保存自己并且增大后又从流通中返回(作为增大的价值量从流 通中返回)。只要货币周而复始地不断进行这一循环,它就是从流 通中产生、又进入流通的,在流通中永远存在(保存)并增大的价 值。 [Ⅰ—3]在这个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货币变成商品,在第二个 阶段,商品又变成货币。过程开始的一极,即货币,—— 它本身就已 经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商品形式,这种形式的商品已具有独立的交 换价值的性质,—— 是出发点,同时也是复归点。因此,价值在它所 完成的过程中保存自己,并且在过程结束时又返回它的独立形式。 虽然这一运动丝毫也不改变价值的货币形式,但运动的结果却是 价值量增加了。可见,在这个运动中,价值不仅作为价值保存了自 己,同时还作为价值量而增长、增大、增加了。 “资本……是不断增大的价值。”(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1827年 巴黎版第1卷第89页) 在G—W—G 形式中,交换价值既是流通的前提,又是流通的 结果。 资本是一种作为适当的交换价值(货币)从流通中产生和独 立,但又重新进入流通、在流通中并通过流通而使自己保存并增大 6 第一篇 资本的生产过程
(增加)的价值(货币)。 在G—W—G 形式中,交换价值成了流通的内容和目的本身。 为买而卖,其目的是使用价值;为卖而买,其目的是价值本身。 这里必须强调两点。第一,G—W—G 这一形式是处于过程中 的价值,就是说,交换价值作为一个过程经过不同的交换行为或流 通阶段,同时又支配着它们。第二,在这个过程中,价值不仅自己保 存了,而且增加了价值量,自己增大了,增加了,或者说,价值在这 个运动中创造了剩余价值。因此,价值不仅是自行保存的,而且是 自行增殖的价值,是生出价值的价值。 第一: 我们首先从形式上来考察G—W—G,且不谈第二个G 是大 于第一个G 的价值量。价值最初作为货币,然后作为商品,随后又 作为货币而存在。价值在这些形式变换中保存了自己,此后又返回 到它原来的形式。价值经过了形式变化,但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保 存了自己,因而表现为这些形式变化的主体。因而这些形式变换表 现为价值本身的过程,换言之,这里表现出来的价值是处于过程中 的价值,是过程的主体。货币和商品只是表现为价值的特殊存在形 式,价值从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并且总是以它独立的货币 形式返回它本身,从而保存了自己。因此,货币和商品表现为处于 过程中的价值或资本的存在形式。于是就产生了资本的各种定义。 一方面,是上面引用过的西斯蒙第所下的定义。资本是自行保存的 价值。 “构成资本的不是物质,而是这些物质的价值。”(让·巴·萨伊《论政治 经济学》1817年巴黎第3版第2卷第429页) 另一方面,如果把资本不是看作运动的整体,而是看作它每次 第一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7
(增加)的价值(货币)。 在G—W—G 形式中,交换价值成了流通的内容和目的本身。 为买而卖,其目的是使用价值;为卖而买,其目的是价值本身。 这里必须强调两点。第一,G—W—G 这一形式是处于过程中 的价值,就是说,交换价值作为一个过程经过不同的交换行为或流 通阶段,同时又支配着它们。第二,在这个过程中,价值不仅自己保 存了,而且增加了价值量,自己增大了,增加了,或者说,价值在这 个运动中创造了剩余价值。因此,价值不仅是自行保存的,而且是 自行增殖的价值,是生出价值的价值。 第一: 我们首先从形式上来考察G—W—G,且不谈第二个G 是大 于第一个G 的价值量。价值最初作为货币,然后作为商品,随后又 作为货币而存在。价值在这些形式变换中保存了自己,此后又返回 到它原来的形式。价值经过了形式变化,但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保 存了自己,因而表现为这些形式变化的主体。因而这些形式变换表 现为价值本身的过程,换言之,这里表现出来的价值是处于过程中 的价值,是过程的主体。货币和商品只是表现为价值的特殊存在形 式,价值从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并且总是以它独立的货币 形式返回它本身,从而保存了自己。因此,货币和商品表现为处于 过程中的价值或资本的存在形式。于是就产生了资本的各种定义。 一方面,是上面引用过的西斯蒙第所下的定义。资本是自行保存的 价值。 “构成资本的不是物质,而是这些物质的价值。”(让·巴·萨伊《论政治 经济学》1817年巴黎第3版第2卷第429页) 另一方面,如果把资本不是看作运动的整体,而是看作它每次 第一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