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测断面的布设 ■土石坝 ◆位移观测 横断面一般不少于2~3个 纵断面一般上游1~2个(正常高水位以上),下 游2~5个 内部断面:在横断面布设1~3个,每个断面布设 1~3个观测垂线,各观测垂线与观测纵断面保持一致 ◆挠度观测(倾斜观测与挠度观测设置一致) 同一坝段设置2~3条垂线即可,同一垂线设置多个 测点 ◆裂缝观测(设在接缝、突变部位和重点部位) ◆其中面板堆石坝一定在周边缝上设置裂缝观测
§1 观测断面的布设 ◼ 土石坝 ◆ 位移观测 横断面 一般不少于2~3个 纵断面一般上游1~2个(正常高水位以上),下 游2~5个 内部断面:在横断面布设1~3个,每个断面布设 1~3个观测垂线,各观测垂线与观测纵断面保持一致 ◆ 挠度观测(倾斜观测与挠度观测设置一致) 同一坝段设置2~3条垂线即可,同一垂线设置多个 测点 ◆ 裂缝观测(设在接缝、突变部位和重点部位) ◆ 其中面板堆石坝一定在周边缝上设置裂缝观测
测点 纵断面线 观测基点 校核基点 横断面线 纵断面线 黑河合
横断面线 校核基点 纵断面线 纵断面线 测点 观测基点
■混凝士坝(重力坝、拱坝等) ◆位移观测 纵断面:在坝顶与廊道中各设置一个,坝高时在坝 中间部位增设置1~2纵断面 内部断面(横断面):布置在最大坝高断面上,与 结构复杂断面处1~2个 ◆挠度观测(倾斜观测与挠度观测设置一致) 同一坝段设置2~3条垂线即可,同一垂线设置多个 测点 ◆裂缝观测(设在接缝、突变部位和重点部位) ◆横断面与纵断面应该相互交叉,共用一个测点
◼ 混凝土坝(重力坝、拱坝等) ◆ 位移观测 纵断面:在坝顶与廊道中各设置一个,坝高时在坝 中间部位增设置1~2纵断面 内部断面(横断面):布置在最大坝高断面上,与 结构复杂断面处1~2个 ◆ 挠度观测(倾斜观测与挠度观测设置一致) 同一坝段设置2~3条垂线即可,同一垂线设置多个 测点 ◆ 裂缝观测(设在接缝、突变部位和重点部位) ◆ 横断面与纵断面应该相互交叉,共用一个测点
§2水平位移观测 观测的方法 ◆引张线法 ◆视准线法 ◆激光准直法 ◆交会法 ◆测斜仪与位移计 ◆卫星定位法 ◆导线法(全站仪)
§2 水平位移观测 ◼ 观测的方法 ◆ 引张线法 ◆ 视准线法 ◆ 激光准直法 ◆ 交会法 ◆ 测斜仪与位移计 ◆ 卫星定位法 ◆ 导线法(全站仪)
■各方法的适用性 坝型 方法 说明 引张线法般坝体、坝基均适用 重力坝视准线法坝体较短时用之 激光准直法包括大气和真空激光法,坝体较长时 用真空管法 视准线法重点测点用之 拱坝交会法交会边较短,交会角较好时用之 导线法 般实用,可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 的长度 视准线法坝体较短时用之 大气激光法有条件时用,可以布设管道 土石坝|测斜仪或位移 测内部分层与界面位移时用之 卫星定位法坝体较长时用 交会法同拱坝
坝型 方法 说明 引张线法 一般坝体、坝基均适用 视准线法 坝体较短时用之 激光准直法 包括大气和真空激光法,坝体较长时 用真空管法 视准线法 重点测点用之 交会法 交会边较短,交会角较好时用之 导线法 一般实用,可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 的长度 视准线法 坝体较短时用之 大气激光法 有条件 时用,可以布设管道 测斜仪或位移 计 测内部分层与界面位移时用之 卫星定位法 坝体较长时用 交会法 同拱坝 重力坝 拱坝 土石坝 ◼ 各方法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