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川震耄大学 课程教学育人大纲 学 院 生命科学学院 教 学 系 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课 程 名 称 酶工程原理与技术实验 课 程 编 号 41643037900 适 用 专 业 生物技术 课程负责人 布同良 教务处制 2022年3月 1
1 课程教学育人大纲 学 院 生命科学学院 教 学 系 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课 程 名 称 酶工程原理与技术实验 课 程 编 号 41643037900 适 用 专 业 生物技术 课 程 负 责 人 布同良 教务处制 2022 年 3 月
课程教学育人大纲修订说明 课程教学育人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其旨在培养有“三农”情怀,有健全人格, 有国际视野,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一流人才, 1.课程餐学育人大纲:课程大钢是执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 指导性文件,翅织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学有人课程大钢”除了指出深程对理 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方面的要求,阐明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课程 教学所发挥的重要育人功能。 2.课程教学育人目标: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翘蕴含在专业 知识中的德南元素,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台,将德有渗透、貫穿教有教 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颈写原则:一是立德树人,强化课程思政有人:二是聚偏“四新”,更新内客与 时俱进:三是支撑认证,突出课程教学设计:四是深化改苯,创新课程教学方式:五是 科学评价,强化过程考核机制:六是科学规范,严把教材使用标准。 4课程思政:重点是收集和使用思政元素,聚焦思政主题,整理思政紫例,植入款 学育人大钢,融入教学设计与实践。思政元素聚焦主题:一是情怀主题,如爱国情怀、 爱校情怀、专业情怀、三农情怀、农业情怀、科研情怀,家乡情怀等:二是精神主题, 如川农大精神、长狂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等:三是文 化主题。如专业文化、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等等:因是素养主题,如法治素 养、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礼仪素养等等:五是奋斗主题,如限苦奋斗、攻坚克难、伟 大斗争等等:六是实干主题,如工程实干、科研实干、学习实干等等。 5.特别强调:强化课程育人功能不是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也不是用德育取 代专业教育,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 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载学 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如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2 课程教学育人大纲修订说明 课程教学育人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其旨在培养有“三农”情怀、有健全人格, 有国际视野,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一流人才。 1. 课程教学育人大纲:课程大纲是执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 指导性文件,组织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学育人课程大纲”除了指出课程对理 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方面的要求,阐明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课程 教学所发挥的重要育人功能。 2. 课程教学育人目标: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 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教 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撰写原则:一是立德树人,强化课程思政育人;二是聚焦“四新”,更新内容与 时俱进;三是支撑认证,突出课程教学设计;四是深化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方式;五是 科学评价,强化过程考核机制;六是科学规范,严把教材使用标准。 4.课程思政:重点是收集和使用思政元素,聚焦思政主题,整理思政案例,植入教 学育人大纲,融入教学设计与实践。思政元素聚焦主题:一是情怀主题,如爱国情怀、 爱校情怀、专业情怀、三农情怀、农业情怀、科研情怀,家乡情怀等;二是精神主题, 如川农大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等;三是文 化主题,如专业文化、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等等;四是素养主题,如法治素 养、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礼仪素养等等;五是奋斗主题,如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伟 大斗争等等;六是实干主题,如工程实干、科研实干、学习实干等等。 5.特别强调:强化课程育人功能不是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也不是用德育取 代专业教育,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 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 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一、课程教学育人大纲总体设计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 1.课程基本信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息 学分/学时 (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教学团队 2.课程简介 酶工程原理与技术实验主要教授酵的生产,改造和应用相关技术。 包括:1)酶的生产:包括利用微生物细胞培养为主的方式进行酶 的生产,酶的分离纯化:2)箭的改造:主要通过物理、化学或蛋 白质工程等手段对天然酶分子进行修饰政造:3)酶的应用:酶反 应器的设计及酶的应用。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运用相 关技术开展酶的生产,改造及应用,并将其应用于学习及工作中,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持续推进工作的改进。 3.支撑授课专 酶工程原理与技术实验为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培养学 生利用微生物细胞进行酶的生产、提取分离、酶的改造以及酶的 业目标 应用等的综合实我能力。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掌握酶的生产,设计 改造以及加工生物原料的基本技能,运用生物技术手段在生命科 学相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或解决实际问题技能的培养提供基础。 4.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微生物酶应用为目的的设计能力 和实验研究能力为目标,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攀探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养成用于探素创新的进去 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 1:学生能够参照优良产箭微生物的要求开展产酶微生物的筛选, 熟练探究微生物细胞的最适产酶条件并用于酶的生产,可以熟练 开展酶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方案设计和优化研究,熟练开展酶 的动力学参数的研究并寻找酶的最适参数。 2:学生能够在然练掌握各种酶分子改造手段技术原理的基础上, 能够自主综合利用相关知识、文献和在线资源尝试开展酵分子改 造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3:学生能够能够根据酶、底物、反应器等的特征正确选择适宜的 反应器用于箭的应用。 4:培养学生在酶领域内能够及时跟踪了解行业技术发展及趋 势,并在今后的毕业设计环节、各类竞赛及工作中自觉运用所学 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 5.课程支撑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三 农”情怀(1W):具备从事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研究的基本科学素 3
3 一、课程教学育人大纲总体设计 1. 课 程 基 本 信 息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学分/学时 (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教学团队 2.课程简介 酶工程原理与技术实验主要教授酶的生产、改造和应用相关技术。 包括:1)酶的生产:包括利用微生物细胞培养为主的方式进行酶 的生产,酶的分离纯化;2)酶的改造:主要通过物理、化学或蛋 白质工程等手段对天然酶分子进行修饰改造;3)酶的应用:酶反 应器的设计及酶的应用。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运用相 关技术开展酶的生产、改造及应用,并将其应用于学习及工作中,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持续推进工作的改进。 3. 支 撑 授 课 专 业目标 酶工程原理与技术实验为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培养学 生利用微生物细胞进行酶的生产、提取分离、酶的改造以及酶的 应用等的综合实践能力。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掌握酶的生产、设计 改造以及加工生物原料的基本技能,运用生物技术手段在生命科 学相关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或解决实际问题技能的培养提供基础。 4.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微生物酶应用为目的的设计能力 和实验研究能力为目标,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养成用于探索创新的进去 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 1:学生能够参照优良产酶微生物的要求开展产酶微生物的筛选, 熟练探究微生物细胞的最适产酶条件并用于酶的生产,可以熟练 开展酶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方案设计和优化研究,熟练开展酶 的动力学参数的研究并寻找酶的最适参数。 2:学生能够在熟练掌握各种酶分子改造手段技术原理的基础上, 能够自主综合利用相关知识、文献和在线资源尝试开展酶分子改 造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3:学生能够能够根据酶、底物、反应器等的特征正确选择适宜的 反应器用于酶的应用。 4:培养学生在酶领域内能够及时跟踪了解行业技术发展及趋 势,并在今后的毕业设计环节、各类竞赛及工作中自觉运用所学 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 5. 课 程 支 撑 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三 农”情怀(1M);具备从事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研究的基本科学素
业毕业要求指 养(3):熟悉并主动跟踪专业领域发展前沿,善于利用各类资 源开展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7),能够在醇应用领域发现、 标点 评价存在的问题: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意识,具备良好的终身学 习能力(10W),能够运用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释工作中所 面临的实际情况(4):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8): 及时跟踪了解酶领城前沿发展趋势,熟悉微生物相关安全法律法 规,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针对面临的问题进行实植方案 设计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5田)。 6.课程教学育 本课程实验项目内容密切结合三农问题如农产品加工中的淀粉、 农产品副产物-羽毛、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物-羽毛和染料等。开课 人总体思路 前将提前公布实验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针对相关问题查找资 料并展开思考、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知农”:授课中在背景陈 述中有机融入三衣情怀,两山理念、命运共同体观念等思玫因素, 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经过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对重新认识 “三农间题”,加强生物技术专业认同,勇担兴学强农使命,努 力争做新时代一蓬人才。 7.深程教学育 本课程建有课程QQ群,白编电子版实验教材将提前发布于QQ群 人教学方式 内,开课过程中同时提供纸质教材。对于开设的验证性实验项目 将以PT方式讲述实验日的、原理、材料,方法等内容,讲解后 开展相关实验内容:对于设计性项目,将提前设置供选择内容并 发布与课程QQ群内,指导各教学班学生自由组合,每组43人, 采用小组自由选择方式选定内容,自主设计实验条件参数,课中 独立完成相关内容。教师将组织对各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评 价,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熟练度、准确度等及时通过拍照等方式 记录进行过程评价。 8.课程“四新建 在新农科背景下,作为农业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本课程实验项 设”和“协同育 目内容密切结合三农问题如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副产物、衣业生 态环境污染物等,通过具体问圈的提出、学生的思考及课程的实 人”实插情况 旌,培养学生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解决三农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 学生的“三农”情怀。 9.课程建设改 本课程自2013年开设至今一直为课带实验,使用自编教材,2013 革情况 年至2018年课程为20个学时,分4次进行。教学内容设置上 直延续科研反哺教学的模式,先后开设了“产植酸酶工程菌的培 养、植酸酶的分离纯化及酶活的测定”、“枯草芽孢杆菌羽毛降 解相关酶的分离提出、酵活及降解产物的检测”等综合项目,申 联了酶的生产、提取分离、酶的改造以及酵的应用等多种实验操 作技能。2019年,课程学时数调整为12学时,共开设两个独立 实验,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枯草芽孢杆菌 降解羽毛实验项目基础上,增设了设计性实验项目“淀粉酶动力 学参数的测定”。在2021级培养方案中,课时数将调整为16学
4 业 毕 业 要 求 指 标点 养(3M);熟悉并主动跟踪专业领域发展前沿,善于利用各类资 源开展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7M),能够在酶应用领域发现、 评价存在的问题;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意识,具备良好的终身学 习能力(10M),能够运用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释工作中所 面临的实际情况(4M);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8M); 及时跟踪了解酶领域前沿发展趋势,熟悉微生物相关安全法律法 规,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针对面临的问题进行实施方案 设计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5H)。 6. 课 程 教 学 育 人总体思路 本课程实验项目内容密切结合三农问题如农产品加工中的淀粉、 农产品副产物-羽毛、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物-羽毛和染料等。开课 前将提前公布实验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针对相关问题查找资 料并展开思考、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知农”;授课中在背景陈 述中有机融入三农情怀、两山理念、命运共同体观念等思政因素, 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经过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对重新认识 “三农问题”,加强生物技术专业认同,勇担兴学强农使命,努 力争做新时代一流人才。 7. 课 程 教 学 育 人教学方式 本课程建有课程 QQ 群,自编电子版实验教材将提前发布于 QQ 群 内,开课过程中同时提供纸质教材。对于开设的验证性实验项目 将以 PPT 方式讲述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方法等内容,讲解后 开展相关实验内容;对于设计性项目,将提前设置供选择内容并 发布与课程 QQ 群内,指导各教学班学生自由组合,每组 4~5 人, 采用小组自由选择方式选定内容,自主设计实验条件参数,课中 独立完成相关内容。教师将组织对各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评 价,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熟练度、准确度等及时通过拍照等方式 记录进行过程评价。 8.课程“四新建 设”和“协同育 人”实施情况 在新农科背景下,作为农业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本课程实验项 目内容密切结合三农问题如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副产物、农业生 态环境污染物等,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思考及课程的实 施,培养学生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解决三农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 学生的“三农”情怀。 9. 课 程 建 设 改 革情况 本课程自 2013 年开设至今一直为课带实验,使用自编教材。2013 年至 2018 年课程为 20 个学时,分 4 次进行。教学内容设置上一 直延续科研反哺教学的模式,先后开设了“产植酸酶工程菌的培 养、植酸酶的分离纯化及酶活的测定”、“枯草芽孢杆菌羽毛降 解相关酶的分离提出、酶活及降解产物的检测”等综合项目,串 联了酶的生产、提取分离、酶的改造以及酶的应用等多种实验操 作技能。2019 年,课程学时数调整为 12 学时,共开设两个独立 实验,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枯草芽孢杆菌 降解羽毛实验项目基础上,增设了设计性实验项目“淀粉酶动力 学参数的测定”。在 2021 级培养方案中,课时数将调整为 16 学
时,在枯草芽孢杆菌降解羽毛和“淀粉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两 个项目基础上,将进一步增加酶分子改造技术相关项目“固定化 酶的制备及其应用”,实验项口组成将能够更加全面覆盖课程理 论知识体系,进一步契合课程育人目标。 10.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实验报告)和课终考核(采用 实验操作考核)两部分组成: 及要求 课程成绩组成为:考勤(10%)、实验操作(40%),实验报告(50%), 1山.教材与参考 《酶工程原理与技术实验》,布同良主编,自编教材 《酶工程》(第四版)郭勇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年 资料 《蛋白质工程》(第二版)汪世华主编,科学出版杜,2017年 5
5 时,在枯草芽孢杆菌降解羽毛和“淀粉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两 个项目基础上,将进一步增加酶分子改造技术相关项目“固定化 酶的制备及其应用”,实验项目组成将能够更加全面覆盖课程理 论知识体系,进一步契合课程育人目标。 10. 考 核 方 式 及要求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实验报告)和课终考核(采用 实验操作考核)两部分组成; 课程成绩组成为:考勤(10%)、实验操作(40%)、实验报告(50%)。 11.教材与参考 资料 《酶工程原理与技术实验》,布同良主编,自编教材 《酶工程》(第四版)郭勇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 年 《蛋白质工程》(第二版)汪世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