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1.本试卷共8页,5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2.在答题纸上淮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区域 意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事 项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纸交回 、基础·运用(共12分) 纪录片《辉煌中国》的热播,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也引发了同学们对“新四大发 明”的关注。初二(1)班同学査阅并整理了相关资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6题。 截至2017年底,中国高铁建成运营里程约为2.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复兴号”动 车组列车运营时速350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甲”古人朝发 夕至的梦想,在今天得以实现。“复兴号”动车组①时速高,②非常平稳,③_将 硬币立于车内也不会倒下,是目前世界上最平稳的高铁 “手机在手,万事不愁”,是如今在中国消费的体验。无论是缴纳水、电、燃气费,还 是医院挂号、日常购物,“移动支付”已走进百姓生活。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 报告》显示,且前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 今天,“网购”已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消费方式之一。消费者网购时不用四处奔波,就能 货比N家,参考他人对商品的评价,做出优化选择。网购成为一种别样的享受。 共享单车不但完美解决了人们“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而且将健身与出行有机结 合,既锻(lian)了身体,又降低了燃油汽车出行带来的污染。作为共享经济领域中的创新 名片,共享单车已经骑向全球 华夏文明史上的“四大发明”,曾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今日的“新四大发 明”既让世人感受到生活的便捷,又让中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 1.根据语意,在甲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即使也然而B.虽然但是如果 C.因为所以而且D.不但而且即使 3.对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词语字形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缴纳(jao)锻炼“轮”字的第四笔是:“ B.缴纳(jo)锻练“轮”字的第四笔是:“|” C.缴纳(jiao)锻炼“轮”字的第四笔是:“” D.缴纳(jiao)锻练“轮”字的第四笔是:“|” 4.阅读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下列成语最能体现中国移动支付现状的一项是(2分) A.独占鳌头B.名列前茅C.当仁不让D.炉火纯青 5.小林拟写了一副咏“新四大发明”的对联,请帮他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下面选项最恰 当的一项是(2分)
1 北京市海淀区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共8页,5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区域。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 12 分) 纪录片《辉煌中国》的热播,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也引发了同学们对“新四大发 明”的关注。初二(1)班同学查阅并整理了相关资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 1-6 题。 截至 2017 年底,中国高铁建成运营里程约为 2.5 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复兴号”动 车组列车运营时速 350 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 甲 ”古人朝发 夕至的梦想,在今天得以实现。“复兴号”动车组 ① 时速高, ② 非常平稳, ③ 将 硬币立于车内也不会倒下,是目前世界上最平稳的高铁。 “手机在手,万事不愁”,是如今在中国消费的体验。无论是缴.纳水、电、燃气费,还 是医院挂号、日常购物,“移动支付”已走进百姓生活。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 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 200 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一。 今天,“网购”已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消费方式之一。消费者网购时不用四处奔波,就能 货比 N 家,参考他人对商品的评价,做出优化选择。网购成为一种别样的享受。 共享单车不但完美解决了人们“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而且将健身与出行有机结 合,既锻( liàn)了身体,又降低了燃油汽车出行带来的污染。作为共享经济领域中的创新 名片,共享单车已经骑向全球。 华夏文明史上的“四大发明”,曾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今日的“新四大发 明”既让世人感受到生活的便捷,又让中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 1.根据语意,在甲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即使 也 然而 B.虽然 但是 如果 C.因为 所以 而且 D.不但 而且 即使 3.对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词语字形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缴纳( jiāo) 锻炼 “轮”字的第四笔是:“㇀” B.缴纳( jiāo) 锻练 “轮”字的第四笔是:“|” C.缴纳( jiǎo) 锻炼 “轮”字的第四笔是:“㇀” D.缴纳( jiǎo) 锻练 “轮”字的第四笔是:“|” 4.阅读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下列成语最能体现中国移动支付现状的一项是(2 分) A.独占鳌头 B.名列前茅 C.当仁不让 D.炉火纯青 5.小林拟写了一副咏“新四大发明”的对联,请帮他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下面选项最恰 当的一项是(2 分)
上联:网购互利,①,,惠及_② 下联:③_,高铁神速,畅达四海五湖 A.①支付便利②九州八荒③共享单车B.①方便支付②九州八荒③单车共享 C.①支付便捷②千客万户③单车共享D.①便捷支付②千客万户③共享单车 6.阅读文段后,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对“新四大发明”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中国高铁以其高速、平稳、安全、舒适等优势,成为中国一张闪亮的名片。 B.各种各样的移动支付方式,犹如滔滔江水,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C.短短几年时间,共享单车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街小巷,而且己经骑向世界 D.当代中国奏响了伟大复兴的乐章,“新四大发明”是乐章中跃动的美丽音符。 、古诗文阅读(共19分) (一)默写。(共3分)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1分) 8.在初二(1)班的主题班会上,老师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 告诚学生要处理好“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2分)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9-11题。(共7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诗歌题目中“酬”的意思是_①_,“乐天”指的是_②。(2分) 10.诗中多处写到数字,请结合诗句内容,举一例说说它的作用。(2分) 答 11.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结合字体特点及书写内容,说说下面两幅书法作品哪一幅更符合 诗句表达的情感。(3分) 答 西 榭舟 樹舟 前侧 啡 千 水忱 木帆 春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6题。(共9分) 【甲】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 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2 上联:网购互利,① ,惠及 ② 下联: ③ ,高铁神速,畅达四海五湖 A.①支付便利 ②九州八荒 ③共享单车 B.①方便支付 ②九州八荒 ③单车共享 C.①支付便捷 ②千客万户 ③单车共享 D.①便捷支付 ②千客万户 ③共享单车 6.阅读文段后,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对“新四大发明”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 分) A.中国高铁以其高速、平稳、安全、舒适等优势,成为中国一张闪亮的名片。 B.各种各样的移动支付方式,犹如滔滔江水,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C.短短几年时间,共享单车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街小巷,而且已经骑向世界。 D.当代中国奏响了伟大复兴的乐章,“新四大发明”是乐章中跃动的美丽音符。 二、古诗文阅读(共 19 分) (一)默写。(共 3 分) 7.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1 分) 8.在初二(1)班的主题班会上,老师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 , ” 告诫学生要处理好“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2 分)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 9-11 题。(共 7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诗歌题目中“酬”的意思是 ① ,“乐天”指的是 ② 。(2 分) 10.诗中多处写到数字,请结合诗句内容,举一例说说它的作用。(2 分) 答: 11.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结合字体特点及书写内容,说说下面两幅书法作品哪一幅更符合 诗句表达的情感。(3 分) 答: 第一幅 第二幅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12-16 题。(共 9 分) 【甲】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 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 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 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 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①日:“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 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须修绠②耳。知古称 雍州土厚水深,灼然③不谬。徐舍人蒸远曾预斯役,尝为余言。此佐领可云格物④。蒸远能 举其名,惜忘之矣。后乌鲁木齐筑城时,鉴伊犁之无水,乃卜地通津⑤以就流水。余作是地 杂诗,有日:“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金井银床无用处,随心引取到花畦。”记 其实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 注:①[佐领]地方官员。②[绠(geng)]绳子。③[灼然]明白清楚的样子。④[格物 推究事理。⑤[卜地通津]选择了渡口为城址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一寺临河干干: 2)乃卜地通津以就流水就 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特汲须修绠耳静以修身B.蒸远能举其名有仙则名 C.不知其二者多矣其真无马邪D.棹数小舟,曳铁钯曳屋许许声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翻译 (2)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翻译 15.【甲】文中老河兵正确判断出石兽的位置,【乙】文中佐领准确找到水。阅读两文,说出 他们能够解决问题的共同原因。(2分) 答 16.【乙】文中“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一联诗句使我们了解了乌鲁木齐城水 源的走向源自于地理特点,由此你想到的能体现某地区地理或物候情况的古诗文语句是 (1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7.刮风下雨、打雷闪电、飞雪落花……这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对文学作品的情节发展和人 物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请结合古典名著《水浒传》或《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情节,说说某 一自然现象起到的作用。(3分) 8.《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一直被奉为智慧的化身:《水浒传》中的“加亮先生”智多星 吴用,被赞为“谋略敢欺诸葛亮”。你更喜欢两位智者中的哪一位?结合作品内容说明理由 (2分)
3 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 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 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 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 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①日:“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 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须修绠②耳。知古称 雍州土厚水深,灼然③不谬。徐舍人蒸远曾预斯役,尝为余言。此佐领可云格物④。蒸远能 举其名,惜忘之矣。后乌鲁木齐筑城时,鉴伊犁之无水,乃卜地通津⑤以就流水。余作是地 杂诗,有日:“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金井银床无用处,随心引取到花畦。”记 其实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 注:①[佐领]地方官员。②[绠(gěng)]绳子。③[灼然]明白清楚的样子。④[格物] 推究事理。⑤[卜地通津]选择了渡口为城址。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 一寺临河干. 干: (2)乃卜地通津以就.流水 就: 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特汲须修.绠耳 静以修.身 B.蒸远能举其名. 有仙则名. C.不知其.二者多矣 其.真无马邪 D.棹数小舟,曳.铁钯 曳.屋许许声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 (2)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 翻译: 15.【甲】文中老河兵正确判断出石兽的位置,【乙】文中佐领准确找到水。阅读两文,说出 他们能够解决问题的共同原因。(2 分) 答: 16.【乙】文中“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一联诗句使我们了解了乌鲁木齐城水 源的走向源自于地理特点,由此你想到的能体现某地区地理或物候情况的古诗文语句是 “ ”(1 分) 三、名著阅读(共 5 分) 17.刮风下雨、打雷闪电、飞雪落花……这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对文学作品的情节发展和人 物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请结合古典名著《水浒传》或《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情节,说说某 一自然现象起到的作用。(3 分) 答: 18.《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一直被奉为智慧的化身;《水浒传》中的“加亮先生”智多星 吴用,被赞为“谋略敢欺诸葛亮”。你更喜欢两位智者中的哪一位?结合作品内容说明理由。 (2 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山庄有芳邻》,完成1921题。(共10分) 山庄有芳邻 聂鑫森 吉平山庄并不在大山深处,而是建在湘中市城南。这里原属城郊,有一大片高高低低的 丘陵,模糊地叫作庆云山 【甲】山庄里的路,分为大路和小径两种。大路一律是混凝土浇筑的,在各栋楼的正 经过。小径当然是幽静的小路,铺着鹅卵石或青石板,在楼的背后抛出,蜿蜒在深深浅浅的 沟谷里。车必须走大路,人呢,也喜欢走大路,安全、平稳,彼此碰面可以寒喧、聊天。人 的天性,总是畏惧寂寞和冷清的。 季钧渐渐地发现,在早晨和黄昏散步的人中,有一个白须白发的老人,却喜欢孤零零地 走在那条小径上。季钧散步走的是大路,或远或近看到的多是一个侧影。老人的头总是低着, 像在寻找什么,右手握拳,只伸出食指,不停地比画来比画去,很陶醉的样子。他在比画 什么呢,不知道。老人姓甚名谁,年齿几何,季钧一概茫然。 季钧今年四十出头,供职于本市的书画院,任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是个名声很响的 书法家。他得过许多大奖,出版过好几本个人书法专集,为不少风景胜地写过匾额、楹联。 很多人都说他该坐市书法家协会“一把手”的交椅了,尽管竞争者不是没有,但他认为自己 “扶正”应该十拿九稳。眼看换届选举的时间日益迫近,他的心情就像眼下的仲春天气 酥酥的,暖暖的。 为了躲避每日来索书、买字、求教、套近乎的人,季钧从市中心的住宅区搬到吉平山庄 来。当然,书画院和社会上组织的公益活动,他是会踊跃参加的。汶川大地震后,吉平山庄 的业主委员会,也组织了捐款捐物的活动。季钧捐了五万元,排名第一。在他的名字之后, 是一个叫“郝任天”的业主,捐了两万元 季钧偶尔听到人们议论这个“郝任天”,是铁路上退休的工人,就是散步老走小路的那 个老人。季钧记住了这个老人的名字和住址,他家客厅的窗口正对着老人家几个房间的窗口, 而且两栋楼之间只隔着一块不大的草坪。 一个早晨起大风了,季钧到客厅去关窗子。掀开窗帘,眼光便被对面明亮的灯光吸引住 了。白须白发的都任天立在一张大书案前,手中拎着一支大毛笔,正全神贯注地在一张大土 纸上练字,从手势和笔势的圆熟上,看得出老人如此练字已年深日久。书案上,摆着一方 很大的砚池,砚池边搁着一块墨,说明老人用的不是从商店买的墨汁,而是在砚中磨墨,香 气定是溢满了整个屋子。 在这一刻,季钧的脑海里,闪现出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名单,但这个名单里,绝对没 有“郝任天”:市里举办的各种书法大赛上,也绝对没有收到过他的作品。 老人这么早起练字,勤勉是无疑的,写的字到底成色如何呢?季钧怀着一种要破解什么 绝密的亢奋心情,总会在散步时绕到不远处的垃圾围子去瞅一瞅。郝任天每天练那么多字, 不可能把每张都留下来,总会要丢弃一些吧 在一个夕照闪烁的傍晚,季钧在垃圾围子里拾到了一叠废字纸。他在不远处的草地上坐下 来,摊开褐黄色的土纸,细细地欣赏,先是喜,继而惊,再而陷入沉思。凭心而论,老人的 字写得太好了,而且与他的书写路数很相近 从字的行气、间架、结体、意趣上,看得出老人长期研习“二王”和黄庭坚的功力,但 又分明受了近代书法家马一浮的影响。马一浮将古人简帛书的韵致化入行书,老人则更进了 一步,简帛书的随意和灵动,与老人的心态全融会在字里行间,脱却眼下书法家难以避免的 焦虑、浮躁和急功近利,从中可以拈出一种亘古的“静穆”。拿老人的字和自己的字相比
4 四、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 (一)阅读《山庄有芳邻》,完成 19-21 题。(共 10 分) 山庄有芳邻 聂鑫森 吉平山庄并不在大山深处,而是建在湘中市城南。这里原属城郊,有一大片高高低低的 丘陵,模糊地叫作庆云山。 【甲】山庄里的路,分为大路和小径两种。大路一律是混凝土浇筑的,在各栋楼的正面 经过。小径当然是幽静的小路,铺着鹅卵石或青石板,在楼的背后抛出,蜿蜒在深深浅浅的 沟谷里。车必须走大路,人呢,也喜欢走大路,安全、平稳,彼此碰面可以寒喧、聊天。人 的天性,总是畏惧寂寞和冷清的。 季钧渐渐地发现,在早晨和黄昏散步的人中,有一个白须白发的老人,却喜欢孤零零地 走在那条小径上。季钧散步走的是大路,或远或近看到的多是一个侧影。老人的头总是低着, 像在寻找什么,右手握拳,只伸 出食指,不停地比画来比画去,很陶醉的样子。他在比画 什么呢,不知道。老人姓甚名谁,年齿几何,季钧一概茫然。 季钧今年四十出头,供职于本市的书画院,任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是个名声很响的 书法家。他得过许多大奖,出版过好几本个人书法专集,为不少风景胜地写过匾额、楹联。 很多人都说他该坐市书法家协会“一把手”的交椅了,尽管竞争者不是没有,但他认为自己 “扶正”应该十拿九稳。眼看换 届选举的时间日益迫近,他的心情就像眼下的仲春天气, 酥酥的,暖暖的。 为了躲避每日来索书、买字、求教、套近乎的人,季钧从市中心的住宅区搬到吉平山庄 来。当然,书画院和社会上组织的公益活动,他是会踊跃参加的。汶川大地震后,吉平山庄 的业主委员会,也组织了捐款捐物的活动。季钧捐了五万元,排名第一。在他的名字之后, 是一个叫“郝任天”的业主,捐了两万元。 季钧偶尔听到人们议论这个“郝任天”,是铁路上退休的工人,就是散步老走小路的那 个老人。季钧记住了这个老人的名字和住址,他家客厅的窗口正对着老人家几个房间的窗口, 而且两栋楼之间只隔着一块不大的草坪。 一个早晨起大风了,季钧到客厅去关窗子。掀开窗帘,眼光便被对面明亮的灯光吸引住 了。白须白发的都任天立在一张大书案前,手中拎着一支大毛笔,正全神贯注地在一张大土 纸上练字 ,从手势和笔势的圆熟上,看得出老人如此练字已年深日久。书案上,摆着一方 很大的砚池,砚池边搁着一块墨,说明老人用的不是从商店买的墨汁,而是在砚中磨墨,香 气定是溢满了整个屋子。 在这一刻,季钧的脑海里,闪现出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名单,但这个名单里, 绝对没 有“郝任天”:市里举办的各种书法大赛上,也绝对没有收到过他的作品。 老人这么早起练字,勤勉是无疑的,写的字到底成色如何呢?季钧怀着一种要破解什么 绝密的亢奋心情,总会在散步时绕到不远处的垃圾围子去瞅一瞅。郝任天每天练那么多字, 不可能把每张都留下来,总会要丢弃一些吧。 在一个夕照闪烁的傍晚,季钧在垃圾围子里拾到了一叠废字纸。他在不远处的草地上坐下 来,摊开褐黄色的土纸,细细地欣赏,先是喜,继而惊,再而陷入沉思。凭心而论,老人的 字写得太好了,而且与他的书写路数很相近。 从字的行气、间架、结体、意趣上,看得出老人长期研习“二王”和黄庭坚的功力,但 又分明受了近代书法家马一浮的影响。马一浮将古人简帛书的韵致化入行书,老人则更进了 一步,简帛书的随意和灵动,与老人的心态全融会在字里行间,脱却眼下书法家难以避免的 焦虑、浮躁和急功近利,从中可以拈出一种亘古的“静穆”。拿老人的字和自己的字相比
季钧自叹弗如 第二天早晨,天微微发亮,对面的灯熄了,季钧知道老人该出门散步了。又过了一阵, 他也出门了,从相反的方向切入小径,然后缓缓地朝前走去。 天上出现淡红的霞彩了。前面有了缓缓的脚步声,季钧想:那只可能是都任天。他先是 见到白发、白须,再见到一袭青色的对襟上衣,而后见到一双青灰色的布鞋。老人低着头 右手凌空伸指而画,是在“练”字哩 季钧退到路边,待老人走近了,彬彬有礼地说:“郝老,你早哇!”郝任天抬起头来, 面容清癯,神情蔼然。在相互介绍认识后,他们并排走在弯弯曲曲的小径上,虽是萍水相逢, 却似多年故交。他们就这样走走谈谈,谈谈走走,良久,在小路沙地边的一条石凳上坐下 太阳在薄雾中升了起来,红红的,如一颗巨大的樱桃。 “郝老,你的字写得这样好,参加过书法大赛吗?” 没有,家里世代是铁路工人,我只是爱好这个,觉得写字是一种快乐和一种熏陶,身 也健,心也静,我就满足了。 “你参加过哪一级书法家协会?” “我哪一级协会都没参加。” “我介绍你参加市书法家协会,好吗? 郝任天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肯定地说:“不!不劳你费神了。” 季钧觉得很遗憾。老人几十年临池不息,对这些已经看得很淡了。正是这种淡泊,使得 他的书法进入一个奇瑰的境界。 “郝老,你的字就从不示人?” “当然不是。每年的春节前,我会抽出时间,带上红纸、砚、墨、笔,回到老家村子里, 义务为乡亲们书写春联,一写就是一百多副,联语不同,字体也各有变化,他们都夸我写得 好哩,那不就是个人的书法展览?一年一届,办了几十届了。哈哈,哈哈!” 【乙】薄薄的雾散开了,阳光灿烂,洒下满地金辉 郝任天站起身来,向季钧拱了拱手告别。那背影转过一从树木,不见了。 季钧又呆呆地坐了好一阵,才快步走回家去。 几天后,季钧被通知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议题是讨论下一届书协主席的人选 吉平山庄的小径上,早晨和傍晚,人们常常见到一老一少两个并排而行的身影了。 (原文有删改) 19.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季钧的思想前后发生了变化。阅读全文,概括文中促使他变化的 几件事。(3分) 20.仔细品味【甲】【乙】两处画线语句,任选一处,说出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21.文章倒数第二段写道,“几天后,季钧被通知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议题是讨论下 届书协主席的人选……”,请发挥合理想象,补写一段情节体现季钧的变化。(120-150字) (4分) 答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2-24题。(共6分) 【材料一】 作为保密和通信手段的密码技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周代兵书《六韬·阴书》 篇记载了密码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北宋时期的《武经总要》也记载了用于传递军事情报的“字 验”。将领带兵出发前,军事指挥部门下发一本有40个军情短语的密码本,如
5 季钧自叹弗如! 第二天早晨,天微微发亮,对面的灯熄了,季钧知道老人该出门散步了。又过了一阵, 他也出门了,从相反的方向切入小径,然后缓缓地朝前走去。 天上出现淡红的霞彩了。前面有了缓缓的脚步声,季钧想:那只可能是都任天。他先是 见到白发、白须,再见到一袭青色的对襟上衣,而后见到一双青灰色的布鞋。老人低着头, 右手凌空伸指而画,是在“练”字哩。 季钧退到路边,待老人走近了,彬彬有礼地说:“郝老,你早哇!”郝任天抬起头来, 面容清癯,神情蔼然。在相互介绍认识后,他们并排走在弯弯曲曲的小径上,虽是萍水相逢, 却似多年故交。他们就这样走走谈谈,谈谈走走,良久,在小路沙地边的一条石凳上坐下。 太阳在薄雾中升了起来,红红的,如一颗巨大的樱桃。 “郝老,你的字写得这样好,参加过书法大赛吗?” “没有,家里世代是铁路工人,我只是爱好这个,觉得写字是一种快乐和一种熏陶,身 也健,心也静,我就满足了。” “你参加过哪一级书法家协会?” “我哪一级协会都没参加。” “我介绍你参加市书法家协会,好吗?” 郝任天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肯定地说:“不!不劳你费神了。” 季钧觉得很遗憾。老人几十年临池不息,对这些已经看得很淡了。正是这种淡泊,使得 他的书法进入一个奇瑰的境界。 “郝老,你的字就从不示人?” “当然不是。每年的春节前,我会抽出时间,带上红纸、砚、墨、笔,回到老家村子里, 义务为乡亲们书写春联,一写就是一百多副,联语不同,字体也各有变化,他们都夸我写得 好哩,那不就是个人的书法展览?一年一届,办了几十届了。哈哈,哈哈!” 【乙】薄薄的雾散开了,阳光灿烂,洒下满地金辉。 郝任天站起身来,向季钧拱了拱手告别。那背影转过一丛树木,不见了。 季钧又呆呆地坐了好一阵,才快步走回家去。 几天后,季钧被通知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议题是讨论下一届书协主席的人选…… 吉平山庄的小径上,早晨和傍晚,人们常常见到一老一少两个并排而行的身影了。 (原文有删改) 19.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季钧的思想前后发生了变化。阅读全文,概括文中促使他变化的 几件事。(3 分) 答: 20.仔细品味【甲】【乙】两处画线语句,任选一处,说出它在文中的作用。(3 分) 答: 21.文章倒数第二段写道,“几天后,季钧被通知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议题是讨论下一 届书协主席的人选……”,请发挥合理想象,补写一段情节体现季钧的变化。(120-150 字) (4 分) 答: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22-24 题。(共 6 分) 【材料一】 作为保密和通信手段的密码技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周代兵书《六韬·阴书》 篇记载了密码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北宋时期的《武经总要》也记载了用于传递军事情报的“字 验”。将领带兵出发前,军事指挥部门下发一本有 40 个军情短语的密码本,如:一、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