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实验区2个、精品课程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门、教学团队1个。 省级优质专业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4个、精品课程28门、教学团队7个、教学名师8 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特色专业及课程 体化建设项目6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 项、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21项 广洲人
(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实验区2个、精品课程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门、教学团队1个。 省级优质专业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4个、精品课程28门、教学团队7个、教学名师8 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特色专业及课程一 体化建设项目6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 项、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21项
(五)我校师资队伍结构情况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2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279人,副高级职称306人,高级职称比例占 57.0%;具有博士学位255人,硕士学位573人,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8060%;在岗博 士生导师68人。 广洲人
(五)我校师资队伍结构情况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2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279人,副高级职称306人,高级职称比例占 57.0%;具有博士学位255人,硕士学位573人,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80.60%;在岗博 士生导师68人
(六)我校科研情况 学校在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 病防治、区域高发肿瘤防治、药理及药物创制研 究、肝脏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 植等研究领域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 以来,有84项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我 校参与完成的《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规范化 治疗》获20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中华 医学科技奖、第四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中 华口腔医学研究创新奖各项;广西科技进步特 别贡献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 29项、三等奖51项;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三等奖3项
(六)我校科研情况 学校在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 病防治、区域高发肿瘤防治、药理及药物创制研 究、肝脏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 植等研究领域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 以来,有84项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我 校参与完成的《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规范化 治疗》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中华 医学科技奖、第四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中 华口腔医学研究创新奖各1项;广西科技进步特 别贡献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 29项、三等奖51项;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三等奖3项
(七)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 先后与美国、英国、丹麦、日本等54个国家 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所、医院建立了合作交流关 系。2010年,与美国缅因大学和蒙大拿州立大学 开展大专学历合作办学项目。 广洲人
(七)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 先后与美国、英国、丹麦、日本等54个国家 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所、医院建立了合作交流关 系。2010年,与美国缅因大学和蒙大拿州立大学 开展大专学历合作办学项目
(八)我校办学宗旨与目标 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牢记“厚德励志,博学 弘医”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 才强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积 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人文素养与现代医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造就致力服务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并具有国际 视野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充分发挥大学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基本职 能,为人类健康事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前 沿思想、科学技术和人才支持,办人民满意的医 科大学
(八)我校办学宗旨与目标 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牢记“厚德励志,博学 弘医”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 才强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积 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人文素养与现代医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造就致力服务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并具有国际 视野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充分发挥大学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基本职 能,为人类健康事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前 沿思想、科学技术和人才支持,办人民满意的医 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