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免疫识别的对象 1.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2.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
固有免疫识别的对象 1.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2.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
(1)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 一类或一群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共有的某些非特异性、高度保守的分子结 构,可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所识别 如脂多糖、磷壁酸、肽聚糖、甘露糖、细菌DNA/RNA等 特征 通常为病原微生物所特有 为微生物生存和致病性所必需 宿主泛特异识别的分子基础
(1)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 一类或一群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共有的某些非特异性、高度保守的分子结 构,可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所识别 如脂多糖、磷壁酸、肽聚糖、甘露糖、细菌DNA/RNA等 特征 通常为病原微生物所特有 为微生物生存和致病性所必需 宿主泛特异识别的分子基础
(2)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DAMP) 是宿主体内因组织或细胞损伤而产生的内源性模式分子。 如:热休克蛋白、尿酸等
(2)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DAMP) 是宿主体内因组织或细胞损伤而产生的内源性模式分子。 如:热休克蛋白、尿酸等
题目:结核分枝杆菌Hsp16.3对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作用研究 项目拉推写 N14029 申请代妈 005 Effect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sp16.3 on M2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T)长期感染与巨噬细胞2极化关系密切,其具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机制不明。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16.3是MTB功能蛋白,对其在巨噬细胞中长期 资助项目计划书 生存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TBHs即16.3可影响巨噬细胞功能。本项 目拟建立体外诱导小鼠来源的巨噬细胞12极化技术平台,观察sp16.3对巨 资助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亚类说明: 噬细胞12型极化的作用:构建敲减H16.3的结核分枝杆菌株3w感染的 附注说明 小鼠肺结核模型,动态观察体内肺泡巨噬细胞极化的政变和病理损伤,分析 项目名称:结核分枝杆陶Hs印63对巨噬细胞2型极化的作用研究 Hsp16.3表达水平与巨噬细胞极化的关系;采用c芯片、W干扰和B等技 资助经费:48万元 执行年限:2015.01-2018.12 术进一步探讨TLR4等通路在H即16.3影响巨噬细胞2极化中的可能作用。项 负责人:罗军嫩 目预期结果可为后续深入探讨【TB感染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提供重要 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固有免疫的识别受体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 表达于天然免疫细胞表面、可识别一种或多种PAMP的识别分子 特点:较少多样性、非克隆性表达、介导快速的生物学反应 类型:有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To11样受体 生物学功能 调理作用、活化补体、吞噬作用、启动细胞活化和炎性信号转导、诱导调亡
固有免疫的识别受体 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 表达于天然免疫细胞表面、可识别一种或多种PAMP的识别分子 特点:较少多样性、非克隆性表达、介导快速的生物学反应 类型:有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Toll样受体 生物学功能 调理作用、活化补体、吞噬作用、启动细胞活化和炎性信号转导、诱导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