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银量法概述 根据所用的指示不同,银量法按创立者的名字命 名划分为: 莫尔Mohr)法 HPO 佛尔哈德(Volhard)法 法扬司(Fajans)法 少东理大
根据所用的指示剂不同,银量法按创立者的名字命 名划分为: 莫尔(Mohr)法 佛尔哈德(Volhard)法 法扬司(Fajans)法 8.2 银量法概述
莫尔法 1、原理 滴定反应:Ag++C=AgC(白色) P0 Kp(AgCl)=1.8X10-H0S=√Kp=1.35×105mol/L 终点反应:2Ag++CrO42-=Ag2CrO4(砖红色) Kp(Ag2Cr04)=1.2X10-2S=K。=1.3x10~mol/L 少东理力大
滴定反应:Ag+ + Cl- = AgCl↓(白色) Ksp(AgCl)= 1.8×10-10 终点反应:2Ag+ + CrO4 2-= Ag 2CrO4 ↓(砖红色) Ksp( Ag 2CrO4 )= 1.2×10-12 一 莫尔法 1、 原理 S K 1.35 10 mol /L 5 sp − = = S K 1.3 10 mol / L 4 3 sp − = =
卷2、滴定条件 (1)指示剂的用量 化学计量点时:长H已O [Ag]p=[C]p=VKp(AgCD=V1.8×10-10=1.35x10 若要求此时的Ag+浓度满足 [Ag'p[CrO p=Kp (Ag2CrO) 则 ICro Ksp(Ag2CrO) 1.2×10-12 =6.6×10-3 [Ag"P (1.35×105)2 少东理大等
2、滴定条件 -10 -5 s p - [Ag ] =[Cl ] = (AgCl) = 1.810 =1.3510 + s p s p K [Ag ] [CrO ] (Ag CrO ) sp 2 4 2- 4 2 sp sp = K + -3 -5 2 -12 2 2- s p 2 4 4 6.6 10 (1.35 10 ) 1.2 10 [Ag ] (Ag CrO ) [CrO ] = = = + K s p 则 若要求此时的Ag+浓度满足 (1)指示剂的用量 化学计量点时:
化学计量点时: K,CrO4浓度 H长Ho尼© 理论值6.6×10-3molL1。 HPO 实验值 5.8×103moL1为宜 KCrO,本身呈黄色,浓度太大会妨碍终点的观测 少水理大
化学计量点时: K2CrO4浓度 理论值 6.6×10-3mol·L-1 。 实验值 5.8×10-3 mol·L-1为宜 K2CrO4本身呈黄色,浓度太大会妨碍终点的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