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一)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28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 分) 超越自我勇攀高峰 2.给加点字注音,改正加横线词语中的别字。(4分 (1)嫩芽(2)脑髓(3)物(jing)天择(4)看风使(duo) 3.按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4分) ①一个人的阅历、才华总是有限的,如果能够经常跟有品位的人聊一聊,你才会 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豁然洞开的世界。②与他们交谈,你的阅历会丰盈,学养会 厚重;与他们沟通,你的思维会沸腾,会开阔胸襟……③世界上的礼品千千万万 接受了别人损耗金钱购买的物质礼品,你就得时时考虑如何“礼尚往来”,而思 想这种礼品却截然不同,别人送给你,他并不损失什么,收到他的“礼品”,你 也会安然无恙,不会觉得有何愧欠。 (1)第①句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 (2)第②句中有一处语言结构不当,使语句不够顺畅,应改为: (3)第③句中有一个成语使用错误,它是,应该为:。 4.默写填空。(12分) (1)后值倾覆,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2)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
大连市 2014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一) 语 文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大题,23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 分) 超越自我 勇攀高峰 2.给加点字注音,改正加横线词语中的别字。(4 分) (1)嫩芽 (2)脑髓 (3)物(jìng)天择 (4)看风使(duò) .. 3.按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4 分) ①一个人的阅历、才华总是有限的,如果能够经常跟有品位的人聊一聊,你才会 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豁然洞开的世界。②与他们交谈,你的阅历会丰盈,学养会 厚重;与他们沟通,你的思维会沸腾,会开阔胸襟……③世界上的礼品千千万万, 接受了别人损耗金钱购买的物质礼品,你就得时时考虑如何“礼尚往来”,而思 想这种礼品却截然不同,别人送给你,他并不损失什么,收到他的“礼品”,你 也会安然无恙,不会觉得有何愧欠。 (1)第①句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 。 (2)第②句中有一处语言结构不当,使语句不够顺畅,应改为: 。 (3)第③句中有一个成语使用错误,它是 ,应该为: 。 4.默写填空。(12 分) (1)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2)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 (杜甫《登楼》)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4)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实写大海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的诗句是:,。 (6)思念是王湾笔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浓浓乡情,是温庭筠笔下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绵绵牵挂,是苏轼笔下“,”的殷殷 祝福。(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诗句回答) 5.名著阅读。(6分) 1)依据《水浒》阅读积累,判断下面这副对联刻画的是那位人物,并任选对 联中提及的一个情节加以概括。(3分) 上联:提斧杀人存孝义下联:砍旗扯诏为弟兄 刻画的人物: 情节概括: (2)依据《简·爱》故事情节,仿照画线句续写一句话。(3分)自省,让简·爱 不断地校正人生的航向,走向成熟:当她在洛伍德学校任教两年后,她自省那里 的常规生活没有自己所追求的自由,她选择了新的职业;, 、古诗文阅读(18分)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 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得之则生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 (刘禹锡《陋室铭》) (4)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实写大海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的诗句是: , 。 (6)思念是王湾笔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浓浓乡情,是温庭筠笔下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绵绵牵挂,是苏轼笔下“ , ”的殷殷 祝福。(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诗句回答) 5.名著阅读。(6 分) (1)依据《水浒》阅读积累,判断下面这副对联刻画的是那位人物,并任选对 联中提及的一个情节加以概括。(3 分) 上联:提斧杀人存孝义 下联:砍旗扯诏为弟兄 刻画的人物: 情节概括: (2)依据《简·爱》故事情节,仿照画线句续写一句话。(3 分) 自省,让简·爱 不断地校正人生的航向,走向成熟;当她在洛伍德学校任教两年后,她自省那里 的常规生活没有自己所追求的自由,她选择了新的职业; , , 。 二、古诗文阅读(18 分) (一)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 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 分) (1)得之则生 .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是亦不可以已乎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8.选文运用了和的论证方法,阐明了要坚守“本心”的观点。(2分) 定公问于颜渊曰:“东野子之善驭乎?”颜渊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 失。”定公不悦,入谓左右曰:“君子固谗人乎!”三日而校来谒,曰:“东野 毕之马失,两骖列,两服入厩。”定公越席而起曰:“趋驾召颜渊!”颜渊至。 定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吾子曰:‘其马将失。’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 渊对曰:“臣以政知之。昔舜巧于使民,而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 穷其马,是以舜无失民,造父无失马也。今东野毕之驭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犹求 马不已是以知之也。”定公曰:“善!可得少进乎?”颜渊对曰:“臣闻之,鸟 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节选自《荀子》,有改动)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善则善矣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B.入谓左右曰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公输》) C.君子固谗人乎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D.昔舜巧于使民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2.颜渊看似说马,实则论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颜渊想要阐明的为政之道。(2 分) (三) 二月二日出郊王庭珪①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3)是亦不可以已乎 .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 8.选文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阐明了要坚守“本心”的观点。(2 分) (二) 定公问于颜渊曰:“东野子之善驭乎?”颜渊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 失。”定公不悦,入谓左右曰:“君子固谗人乎!”三日而校来谒,曰:“东野 毕之马失,两骖列,两服入厩。”定公越席而起曰:“趋驾召颜渊!”颜渊至。 定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吾子曰:‘其马将失。’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 渊对曰:“臣以政知之。昔舜巧于使民,而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 穷其马,是以舜无失民,造父无失马也。今东野毕之驭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犹求 马不已是以知之也。”定公曰:“善!可得少进乎?”颜渊对曰:“臣闻之,鸟 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节选自《荀子》,有改动)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善则善矣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 B.入谓左右曰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公输》) .. C.君子固谗人乎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 D.昔舜巧于使民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 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 12.颜渊看似说马,实则论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颜渊想要阐明的为政之道。(2 分) (三)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①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释】①王庭珪(gui),宋代诗人,弃官筑草屋于芦溪,隐居五十年, 13.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呈现的画面,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2分) 说说马儿们的那些事儿 郭耕 ①马,是一种哺乳动物,分类上属于奇蹄目马科。马科约十种,即亚洲野马、欧 洲野马、亚洲野驴(蒙、藏两种)、非洲野驴(索马里、努比亚两种,非洲野驴 是家驴的祖先)、斑马(包括细纹、格氏、查氏及山斑马)和一种1860年才灭 绝的马科动物:斑驴。 ②马的起源是在六千万年前恐龙消失的新生代,最早化石记录现于美洲,那时的 马叫始祖马,身高不足30厘米,大小如狗,出没于灌丛,这不禁令人想起一个 词“犬马之劳”。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化,成为体态渐高的中新马。又经几百万年 进化为上新马,这是因1200万年前的上新世得名,这时的马已经有100厘米高, 并从三趾变为单趾。又经约五百万年的进化,上新马继续长个,发达的中趾成为 蹄子,身高达到140厘米,成为现代马的直系祖先:真马。 ③由于气候的异常,特别是地球的冰川活动,原始的马科动物逐渐从白令陆桥西 移至东半球的欧亚大陆,西半球的马却绝迹了。真成了“马挪活,树挪死”。活 跃于欧亚大陆的野马,开始在欧亚大陆发展并与古人类相伴。据考古学记录,地 球上曾生存过的马达百种之多。到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它们就剩最后的两个种 类:灰色的欧洲野马和黄色的亚洲野马。 ④古人为果腹而猎马,马肉、马乳、马皮,都可维持生命,甚至“马革裹尸” 他们凭智慧而捕马,或集体驱赶轰下山崖,或制作陷阱及假人诱捕。人类进入新 石器时代,约8000年前,才开始对欧洲野马进行驯化,世界上最早的驯化马见 于俄罗斯基辅的旧石器遗址,中国最早的驯化马记录出土于龙山遗址。之所以对 马进行驯化,是由于猎杀的压力,自然界的马越来越少,约公元前6000年,世 界上不同地区的人开始不约而同地控制马这种动物,当然,驯化之初,人类的目 的主要是吃肉。大约公元前1000年,即3000年前,人类才跨上了马背。“马力” 对人类外力的强化和弥补,使人类突破了自身行动的界限,改写了人类的时空概 念。在西方,马匹开辟了一个时代:骑士时代;在东方,成就了一个帝国:蒙古 汗国,成吉思汗的骑手纵横欧亚,在马背上打下一个帝国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释】①王庭珪(guī),宋代诗人,弃官筑草屋于芦溪,隐居五十年。 13.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呈现的画面,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 三、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4-17 题。(12 分) 说说马儿们的那些事儿 郭耕 ①马,是一种哺乳动物,分类上属于奇蹄目马科。马科约十种,即亚洲野马、欧 洲野马、亚洲野驴(蒙、藏两种)、非洲野驴(索马里、努比亚两种,非洲野驴 是家驴的祖先)、斑马(包括细纹、格氏、查氏及山斑马)和一种 1860 年才灭 绝的马科动物:斑驴。 ②马的起源是在六千万年前恐龙消失的新生代,最早化石记录现于美洲,那时的 马叫始祖马,身高不足 30 厘米,大小如狗,出没于灌丛,这不禁令人想起一个 词“犬马之劳”。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化,成为体态渐高的中新马。又经几百万年 进化为上新马,这是因 1200 万年前的上新世得名,这时的马已经有 100 厘米高, 并从三趾变为单趾。又经约五百万年的进化,上新马继续长个,发达的中趾成为 蹄子,身高达到 140 厘米,成为现代马的直系祖先:真马。 ③由于气候的异常,特别是地球的冰川活动,原始的马科动物逐渐从白令陆桥西 移至东半球的欧亚大陆,西半球的马却绝迹了。真成了“马挪活,树挪死”。活 跃于欧亚大陆的野马,开始在欧亚大陆发展并与古人类相伴。据考古学记录,地 球上曾生存过的马达百种之多。到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它们就剩最后的两个种 类:灰色的欧洲野马和黄色的亚洲野马。 ④古人为果腹而猎马,马肉、马乳、马皮,都可维持生命,甚至“马革裹尸”。 他们凭智慧而捕马,或集体驱赶轰下山崖,或制作陷阱及假人诱捕。人类进入新 石器时代,约 8000 年前,才开始对欧洲野马进行驯化,世界上最早的驯化马见 于俄罗斯基辅的旧石器遗址,中国最早的驯化马记录出土于龙山遗址。之所以对 马进行驯化,是由于猎杀的压力,自然界的马越来越少,约公元前 6000 年,世 界上不同地区的人开始不约而同地控制马这种动物,当然,驯化之初,人类的目 的主要是吃肉。大约公元前 1000 年,即 3000 年前,人类才跨上了马背。“马力” 对人类外力的强化和弥补,使人类突破了自身行动的界限,改写了人类的时空概 念。在西方,马匹开辟了一个时代:骑士时代;在东方,成就了一个帝国:蒙古 汗国,成吉思汗的骑手纵横欧亚,在马背上打下一个帝国
⑤驯化的成功,还取决于马这种动物自身的特殊性。马的食物是草,与人无争, 随遇而安;繁殖、配种、选育都容易,全球的驯化马的品系达300种之多。人马 的结合,是上天给予的完美配合,是动物驯化史上的一个奇迹。法国博物学家布 丰说:“人类对马的驯服,不愧是最高贵的征服。” (选文有改动) 14.本文说了马儿们的哪些“事”?请分条概括。(3分) 15.简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16.为什么说“人马的结合,是上天给予的完美配合”?(3分) 17.本文语言准确周密,请以具体词语为例加以分析。(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2分) 炊烟袅袅岁月长 尤金 ①坐在厨房里看母亲烹饪,一直是我的最爱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百业萧条。复员后的父亲,在生活线上挣扎得很苦很 苦。我们一家子,住在一所简陋的木屋里,原本养尊处优的母亲,日日为柴米油 盐而忧。 ③厨房非常简陋,有个土灶,被烟火熏得污污黑黑的,长年长日地张着愣愣圆圆 的口。厨房一隅,一捆捆地堆满了薪柴。每到傍晚,母亲便会坐在厨房的矮凳上, 拿着一把笨重的斧头劈柴。薪柴燃烧时,发出了一种很好闻的气味儿,母亲拿着 一把蒲葵扇,猛力煽风,风势一强,火势便旺,那原来涩涩硬硬的柴,便在旺旺 的火中转成了绚烂的金黄色。“沙沙沙”的声响,伴着菜肴的香味,飞满了整间 厨房,兴味盎然地坐在一旁的我,总在这一刻强烈地感受到家的温馨。全家人坐 在简陋的木桌旁,捧着沾了锅气的白饭大口大口地吃着,总觉得扒入口里的每 口饭、每一筷菜,都是人间的美味。偶尔母亲做她的拿手好菜“芋头蒸扣肉”, 便是家里的一桩大事。母亲把切成薄片的芋头和猪肉整齐地排在圆肚瓦钵里,让 瓦钵耐心地在土灶上坐三四个小时。母亲是个极爱干净的人,可是此刻,坐在土 灶前,头发凌乱,额上缀着成排的汘珠,双颊沾着灰兮兮的薪柴余烬,显得龌里 龌龊的,然而,她清亮圆大的眸子,却闪着母性美丽的光辉。煮好的芋头扣肉, 瘦肉泛红而肥肉晶莹,好似片状的璀璨宝石,整间木屋,都熠熠生光,把我们的 童年,照得亮晃晃的。 ④八岁那年,举家南迁到新加坡来,在火城租了一个房间,一家六口挤在里头。 ⑤这时,煮饭炒菜,改用炭炉。当时,我们住的地方很杂,七八户人家挤在一大 层楼里,是非多得像灰尘。性喜清静的母亲,关起房门一家亲,迈出房门便独来
⑤驯化的成功,还取决于马这种动物自身的特殊性。马的食物是草,与人无争, 随遇而安;繁殖、配种、选育都容易,全球的驯化马的品系达 300 种之多。人马 的结合,是上天给予的完美配合,是动物驯化史上的一个奇迹。法国博物学家布 丰说:“人类对马的驯服,不愧是最高贵的征服。” (选文有改动) 14.本文说了马儿们的哪些“事”?请分条概括。(3 分) 15.简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 分) 16.为什么说“人马的结合,是上天给予的完美配合”?(3 分) 17.本文语言准确周密,请以具体词语为例加以分析。(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9-23 题。(22 分) 炊烟袅袅岁月长 尤金 ①坐在厨房里看母亲烹饪,一直是我的最爱。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百业萧条。复员后的父亲,在生活线上挣扎得很苦很 苦。我们一家子,住在一所简陋的木屋里,原本养尊处优的母亲,日日为柴米油 盐而忧。 ③厨房非常简陋,有个土灶,被烟火熏得污污黑黑的,长年长日地张着愣愣圆圆 的口。厨房一隅,一捆捆地堆满了薪柴。每到傍晚,母亲便会坐在厨房的矮凳上, 拿着一把笨重的斧头劈柴。薪柴燃烧时,发出了一种很好闻的气味儿,母亲拿着 一把蒲葵扇,猛力煽风,风势一强,火势便旺,那原来涩涩硬硬的柴,便在旺旺 的火中转成了绚烂的金黄色。“沙沙沙”的声响,伴着菜肴的香味,飞满了整间 厨房,兴味盎然地坐在一旁的我,总在这一刻强烈地感受到家的温馨。全家人坐 在简陋的木桌旁,捧着沾了锅气的白饭大口大口地吃着,总觉得扒入口里的每一 口饭、每一筷菜,都是人间的美味。偶尔母亲做她的拿手好菜“芋头蒸扣肉”, 便是家里的一桩大事。母亲把切成薄片的芋头和猪肉整齐地排在圆肚瓦钵里,让 瓦钵耐心地在土灶上坐三四个小时。母亲是个极爱干净的人,可是此刻,坐在土 灶前,头发凌乱,额上缀着成排的汗珠,双颊沾着灰兮兮的薪柴余烬,显得龌里 龌龊的,然而,她清亮圆大的眸子,却闪着母性美丽的光辉。煮好的芋头扣肉, 瘦肉泛红而肥肉晶莹,好似片状的璀璨宝石,整间木屋,都熠熠生光,把我们的 童年,照得亮晃晃的。 ④八岁那年,举家南迁到新加坡来,在火城租了一个房间,一家六口挤在里头。 ⑤这时,煮饭炒菜,改用炭炉。当时,我们住的地方很杂,七八户人家挤在一大 层楼里,是非多得像灰尘。性喜清静的母亲,关起房门一家亲,迈出房门便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