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续 加论P, 1至4句为 第一层,讲作 者因为能够超 脱现实纷扰, 有高尚的精神 境界,所以觉 得所在的地方 也偏伻幽静了
1至4句为 第一层,讲作 者因为能够超 脱现实纷扰, 有高尚的精神 境界,所以觉 得所在的地方 也偏僻幽静了
【 5至10 第 为说丽物无 二欣自能的 美 32 明的 赏然获意 限 景得趣一
5至10句 为第二层, 说明欣赏美 丽的自然景 物,能获得 无限的意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构室。人境:人世间。而:却。 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 尘世,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 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人境庐 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 httpimaomao520yeah.net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构室。人境:人世间。而:却。 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 尘世,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 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人境庐 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因 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 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 如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 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http://maomao520.yeah.net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因 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 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 如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 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 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 “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 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 篇神气都索然矣。”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 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 “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 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 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 · 元好问《论诗》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