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 8.1.4香料化合物的命名 S.Arctander在969年出版的“Perfume and Flavor Chemicals” 书中,共收录了3102个香料化合物,每个化合物少者一个名称,多 者十个名称以上。 此外,还有香用语如香型、香调、香韵,用来描绘和表现香的各种性质, 往往属于人的情感用语。 目前,在世界上能生产的天然香料有500多种,合成香料已达7000多种, 已成为精细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这些香料化合物的名称和香用 语要想全部记住,可以说不可能。因此,对香料化合物名称的统一和 系统化是非常重要的。命名应该具有客观的惟一性。这一命名的原则, 就是系统命名法,亦称IUPAC命名法。 16
香料 16 8.1.4 香料化合物的命名 S.Arctander在1969年出版的“Perfume and Flavor Chemicals‘’一 书中,共收录了3102个香料化合物,每个化合物少者一个名称,多 者十个名称以上。 此外,还有香用语如香型、香调、香韵,用来描绘和表现香的各种性质, 往往属于人的情感用语。 目前,在世界上能生产的天然香料有500多种,合成香料已达7000多种, 已成为精细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这些香料化合物的名称和香用 语要想全部记住,可以说不可能。因此,对香料化合物名称的统一和 系统化是非常重要的。命名应该具有客观的惟一性。这一命名的原则, 就是系统命名法,亦称IUPAC命名法
香料 8.1.4香料工业发展的历史概况 香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已进入了人类的生活中。 早在5000年前人类已知用草根树皮为医药或宗教仪式等, 例如,祭坛上的供物要进行薰香,以增加祭祀的庄严肃穆 气氛,使宗教在人们的心中产生并达到一种境地。 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喜爱香料,很早就发现了麝香、白檀、 广藿香以及各种香树脂等。 中国也是开展香料对外贸易最早的国家之一。 17
香料 17 8.1.4 香料工业发展的历史概况 • 香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已进入了人类的生活中。 • 早在5000年前人类已知用草根树皮为医药或宗教仪式等, 例如,祭坛上的供物要进行薰香,以增加祭祀的庄严肃穆 气氛,使宗教在人们的心中产生并达到一种境地。 • 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喜爱香料,很早就发现了麝香、白檀、 广藿香以及各种香树脂等。 • 中国也是开展香料对外贸易最早的国家之一
香料 7.2天然香料 随着远洋航海事业的发展,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世界对香料 的需求量骤然增加,草根、木皮等天然物香料不便于处理 和搬运,花卉也无法四季供应,于是有许多学者开始研究 从天然物中采用蒸馏方法提取芳香成分一精油。 到16~17世纪精油已成为重要的商品,精油品种数量多达 170种以上。闻名至今的古龙香水也是在此时期问世的。 至此,香料从固态(薰香树脂)发展成液态(精油),这是香 料史上划时代的转变。香料的应用亦日益广泛
香料 18 7.2天然香料 随着远洋航海事业的发展,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世界对香料 的需求量骤然增加,草根、木皮等天然物香料不便于处理 和搬运,花卉也无法四季供应,于是有许多学者开始研究 从天然物中采用蒸馏方法提取芳香成分——精油。 到16~17世纪精油已成为重要的商品,精油品种数量多达 170种以上。闻名至今的古龙香水也是在此时期问世的。 至此,香料从固态(薰香树脂)发展成液态(精油),这是香 料史上划时代的转变。香料的应用亦日益广泛
香料 18世纪,新科学和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植物精油工业的发 展和技术的进步,萃取、分馏、水蒸气蒸馏等分离技术和 其他各种化学反应已被用应于香料的生产。如将松节油与 氯化氢反应制得所谓的“人造樟脑”,通过蒎烯氢氯化物 与硬脂酸、钡作用生成具有旋光性的各种异构体等。 1874年,近代合成香料的奠基人F.Tiemann成功地合成了香 豆素,1891年,又从丁香酚出发再次合成了香兰素.1870 1900年,合成问世的香料还有:水杨醛、大茴香醛、紫罗 兰酮、洋茉莉醛、人造麝香、桂醛等重要香料。 19
香料 19 18世纪,新科学和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植物精油工业的发 展和技术的进步,萃取、分馏、水蒸气蒸馏等分离技术和 其他各种化学反应已被用应于香料的生产。如将松节油与 氯化氢反应制得所谓的“人造樟脑”,通过蒎烯氢氯化物 与硬脂酸、钡作用生成具有旋光性的各种异构体等。 1874年,近代合成香料的奠基人F.Tiemann成功地合成了香 豆素,1891年,又从丁香酚出发再次合成了香兰素.1870- 1900年,合成问世的香料还有:水杨醛、大茴香醛、紫罗 兰酮、洋茉莉醛、人造麝香、桂醛等重要香料
香料 20世纪初是香料工业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此期间,萜 类化学和香料制造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立体化学结 构研究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如薄荷、龙脑等各种立体 异构体的确定等。 被人们誉为萜类化学“救世主”的德国人O.Wallach为现代 萜类化学作出巨大贡献,他提出“异戊二烯定则”生原学 说。这为单离精油中的香成分制造单体香料,进而模仿天 然精油调配人造精油奠定了基础。 1841年由龙脑氧化得到樟脑,到20世纪初,工业上己经采 用G.Kompas合成方法生产樟脑。 1926年,瑞士化学家L,Ruzicka确定了麝香酮和灵猫酮的 化学结构。 20
香料 20 20世纪初是香料工业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此期间,萜 类化学和香料制造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立体化学结 构研究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如薄荷、龙脑等各种立体 异构体的确定等。 被人们誉为萜类化学“救世主”的德国人O.Wallach为现代 萜类化学作出巨大贡献,他提出“异戊二烯定则”生原学 说。这为单离精油中的香成分制造单体香料,进而模仿天 然精油调配人造精油奠定了基础。 1841年由龙脑氧化得到樟脑,到20世纪初,工业上已经采 用G.Kompas合成方法生产樟脑。 1926年,瑞士化学家L.Ruzicka确定了麝香酮和灵猫酮的 化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