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211100403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学时:48/3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 开课教研室:汉语教研室 、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 业基础课,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2.课程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硏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 理论基础,同时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阐释汉语或英语语言诸要素的结构特点及发展 演变规律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包括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语音和音系、语法、语义和语 用、文字、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演变十个部分。 教学中应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 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它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 内容:认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类别和主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重 要地位 本课程理论课时为48学时,开设一个学期,按单双周分配学时,单周4个学时,双周 2个学时,共16周48学时。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科研训练 等。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研制电子教案和多媒体幻灯片以及CAI课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 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核、作业、课堂提问等) (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211100403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学 时:48/3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 开课教研室:汉语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 业基础课,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2.课程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 理论基础,同时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阐释汉语或英语语言诸要素的结构特点及发展 演变规律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包括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语音和音系、语法、语义和语 用、文字、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演变十个部分。 教学中应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 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它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 内容;认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类别和主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重 要地位。 本课程理论课时为 48 学时,开设一个学期,按单双周分配学时,单周 4 个学时,双周 2 个学时,共 16 周 48 学时。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科研训练 等。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研制电子教案和多媒体幻灯片以及 CAI 课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 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核、作业、课堂提问等) (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导言 、教学基本要求 认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初步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 法、基本分类和主要流派,以及语言学的学科地位。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 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社会语言学等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语言学的类别和流派。教学难点是语言学的类别和流 四、教学内容 1.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2.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3.语言学的应用价值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并掌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深刻内涵:理解并掌握“语言是思维的 工具”的含义;掌握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 思维功能、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等基本概念与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解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和语言的思维功能。教学难点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
导 言 一、教学基本要求 认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初步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 法、基本分类和主要流派,以及语言学的学科地位。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 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社会语言学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语言学的类别和流派。教学难点是语言学的类别和流 派。 四、教学内容 1.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2.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3.语言学的应用价值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一、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并掌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深刻内涵;理解并掌握“语言是思维的 工具”的含义;掌握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 思维功能、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等基本概念与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解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和语言的思维功能。教学难点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第二节 语言的思维功能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 三、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 四、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 五、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并掌握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语言、言语、符号、任意性、线条性、语言符号的层 级体系、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等基本概念与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语言符号的系统性。教学难点是符号的含义和语言 符号的性质。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言的符号性质 语言和说话 二、语言与符号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三节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二、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 三、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 四、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 五、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并掌握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 的。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语言、言语、符号、任意性、线条性、语言符号的层 级体系、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等基本概念与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语言符号的系统性。教学难点是符号的含义和语言 符号的性质。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言的符号性质 一、语言和说话 二、语言与符号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二、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三节 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一 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二 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
教学基本要求 语音的属性,掌握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认识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及其特点:掌握音位 及音位组合的规则,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的语音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元音、辅音、音素、音位、条件变体、自由变体、区 别性特征、音节、语流音变、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基本概念与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元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面元音舌位图、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音位变体及音位的组合。教学难点是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确定音位的基本原则、音位的 区别性特征、音位的组合规则、语流音变的具体表现。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 语音学和音系学 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一一音素与音位 三、国际音标 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 语音四要素 二、音质的声学分析 三、声学分析的仪器和软件 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 发音器官 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 四、辅音 第四节音位与音系 、对立和互补 二、音位和音位变体 三、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第五节音位的聚合 、区别特征
一、教学基本要求 语音的属性,掌握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认识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及其特点;掌握音位 及音位组合的规则,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的语音。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元音、辅音、音素、音位、条件变体、自由变体、区 别性特征、音节、语流音变、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基本概念与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元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面元音舌位图、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音位变体及音位的组合。教学难点是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确定音位的基本原则、音位的 区别性特征、音位的组合规则、语流音变的具体表现。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 一、语音学和音系学 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 三、国际音标 第二节 从声学看语音 一、语音四要素 二、音质的声学分析 三、声学分析的仪器和软件 第三节 从发音生理看语音 一、发音器官 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 三、元音 四、辅音 第四节 音位与音系 一、对立和互补 二、音位和音位变体 三、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第五节 音位的聚合 一、区别特征
音位聚合群 第六节语音单位的组合 音节 语流音变 韵律层级 第四章语法 教学基本要求 认识语法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掌握语法中的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并能结合语言事 实进行分析:认识句法变换的意义;认识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的特点。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语法、词法、句法、前缀、后缀、构词法、构形法、 形态、词组、句子、层次分析法、虚词、语序、内部屈折、词类、语法范畴、语法手段、语 法形式、语法意义、句法结构、句法关系等基本概念与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法的聚合规则、语言的结构类型。教学难点是语法 单位、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组合的层次性和递归性、词类划分的标准、语言的结构类型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 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 、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三、语法单位 第二节组合规则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组合的层次性 四、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 第三节聚合规则 、词类
二、音位聚合群 第六节 语音单位的组合 一、音节 二、语流音变 三、韵律层级 第四章 语 法 一、教学基本要求 认识语法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掌握语法中的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并能结合语言事 实进行分析;认识句法变换的意义;认识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的特点。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语法、 词法、句法、前缀、后缀、构词法、构形法、 形态、词组、句子、层次分析法、虚词、语序、内部屈折、词类、语法范畴、语法手段、语 法形式、语法意义、句法结构、句法关系等基本概念与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法的聚合规则、语言的结构类型。教学难点是语法 单位、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组合的层次性和递归性、词类划分的标准、语言的结构类型。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 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三、语法单位 第二节 组合规则 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三、组合的层次性 四、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 第三节 聚合规则 一、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