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组对工艺及其重要性 GB150.4-2011《压力容器》: 6.5.3B类焊接接头以及圆简与球形封头 7.1.2 组对的精度 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当两侧钢板厚度不 等时,若薄板厚度不大于10mm,两板厚 3.不等厚元件组对要求 度差超过3mm;若薄板厚度大于10mm, 当薄板厚为S1,厚板厚为S2, 两板厚度差大于薄板厚度的30%,或超过 若S≤10mm,S2-S23mm, 5mm时,均应按图7的要求单面或双面削 若S210mm,S2-S,25mm 薄厚板边缘,或按同样要求采用堆焊方法 或230%S1时,应将厚板削薄 将薄板边缘焊成斜面。 或将薄板加厚。 S2 S2 S2 图7 L2 S2 2023/1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 2023/11/3 3. 不等厚元件组对要求 GB150.4-2011《压力容器》: 6.5.3 B类焊接接头以及圆筒与球形封头 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当两侧钢板厚度不 等时,若薄板厚度不大于10mm,两板厚 度差超过3mm;若薄板厚度大于10mm, 两板厚度差大于薄板厚度的30%,或超过 5mm时,均应按图7的要求单面或双面削 薄厚板边缘,或按同样要求采用堆焊方法 将薄板边缘焊成斜面。 当薄板厚为S1 ,厚板厚为S2 , 若S1≤10mm,S2-S1≥3mm, 若S1≥10mm,S2-S1 ≥5mm 或≥30%S1 时,应将厚板削薄 或将薄板加厚。 S1 S1 L1 L1 L2 S2 S2 L1 L2 S2 S1 S2 S1 L1 L1 S2 S1 L2 S S1 2 L1 图7 7.1.2 组对的精度 7.1 组对工艺及其重要性
3.不等厚元件组对要求 6.5.3B类焊接接头以及圆筒与球形封头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当两侧钢材厚度不等时,若薄板厚度 81≤10mm,两板厚度差超过3mm;若薄板厚度6,1>l0mm,两板厚度差大于30%8。,或超过5mm 时,均应按图7的要求单面或双面削薄厚板边缘,或按同样要求采用堆焊方法将薄板边缘焊成斜面。 当两板厚度差小于上列数值时,则对口错边量b按6.5.1要求,且对口错边量b以较薄板厚度为基 准确定。在测量对口错边量b时,不应计人两板厚度的差值。 L1,L2≥3(61-6,2)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 2023/11/3 3. 不等厚元件组对要求
3.不等厚元件组对要求 ≤1/26-d) L≥3Y L3Y 平行长度 直边 c)封头厚度大于圆筒厚度 d)封头厚度小于圆筒厚度,且中心线偏移 .L≥3Y 堆焊 1012 ≤14 e)封头厚度小于圆筒厚度 )封头厚度小于圆筒厚度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 2023/11/3 3. 不等厚元件组对要求
7.1 组对工艺及其重要性 9 7.1.2 组对的精度 GB150.4-2011《压力容器》: 6.5.4除图样另有规定外,筒体直线度 4.直线度 允差应不大于筒体长度的1%,当直立容 器的筒体长度超过30m时,其筒体直线 细钢丝 度允差应不大于(0.5L1000)+15。 水平面 壳体直线度 90° 的检验方法 180° 壳体 垂直面 沿圆周0°、90°、180°、270°四个 270° 部位拉Φ0.5mm的细钢丝测量; 当壳体厚度不同时,应减去壁厚差。 202311113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 2023/11/3 4. 直线度 GB150.4-2011《压力容器》: 6.5.4 除图样另有规定外,筒体直线度 允差应不大于筒体长度的1‰,当直立容 器的筒体长度超过30m时,其筒体直线 度允差应不大于(0.5L/1000)+15。 沿圆周0° 、90° 、180° 、270°四个 部位拉Φ0.5mm的细钢丝测量; 当壳体厚度不同时,应减去壁厚差。 0° 90° 180° 270° 壳体 细钢丝 水平面 垂直面 壳体直线度 的检验方法 7.1.2 组对的精度 7.1 组对工艺及其重要性
7.1 组对工艺及其重要性 7.1.2 组对的精度 5.焊接接头布置 相邻筒节A类接头间外圆弧长,应大于钢板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 封头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与相邻筒节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应大于 钢材厚度8s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组装筒体中,任何单个简节的长度不得小于300mm。 不宜采用十字焊缝。 2023/111/3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 2023/11/3 5. 焊接接头布置 相邻筒节A类接头间外圆弧长,应大于钢板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7.1.2 组对的精度 7.1 组对工艺及其重要性 封头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与相邻筒节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应大于 钢材厚度δS 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 组装筒体中,任何单个筒节的长度不得小于300mm。 不宜采用十字焊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