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金刚经讲话 尊重正法平等流布分第十二 151 一、平等说法天人供养 154 二、法音流布如佛塔庙 156 三、奉行经教成就无漏 159 四、金刚妙谛具足三宝… -162 如法受持第一义谛分第十三 165 一、三世诸佛同证般若 mm…168 二、世界微尘因缘和合 -171 三、三十二相不住诸相 173 四、广出妙法胜身命施 176 四相寂灭起大乘行分第十四 …179 一、深解义趣三界第 185 二、不惊不怖入般若海 187 三、行大忍辱离我法执 -189 四、除灭四相发菩提心 192 信受奉行荷担家业分第十五 199 一、亿劫舍命不如净信 203 二、微妙般若贯通权实 204 三、乐二乘法不入究竟 206 四、般若佛母天人礼敬 207 业障冰消分第十六 211 4
录 一、凌辱轻贱除先世罪 214 二、供养诸佛不如无心 217 三、末法众生狐疑不信 218 四、果报巍巍不可思议… 220 直下究竟本无我体分第十七 225 一、无有众生实灭度 231 二、实无有法得菩提 234 三、一切法皆是佛法 237 四、菩萨通达无我法 239 如来遍观众生心性分第十八 243 一、五眼遍观众生界 247 二、佛世界如恒河沙 249 三、如来悉知众生心 252 四、三际妄心不可得 254 不住三心实相布施分第十九 259 一、无住行施因缘殊胜 261 二、无为福德周遍法界 265 见身无住离相见性分第二十 271 一、圆满报身非如来心 273 二、随形相好非真如体 278 -5
金刚经讲话 解脱真性无法可说分第二十 285 一、随缘说法不著法相 289 二、闻法无住假名众生 +44=4444 293 菩提性空得果无住分第二十二 301 一、证入空性得般若眼 302 二、圆满觉悟一无所得 308 净心行善法无高下分第二十三 317 一、平等法性远离四相 319 二、修一切善心无善法 323 宝山有限般若无价分第二十四 331 一、须弥山宝不如法施 333 二、四句功德绝去百非 337 生佛平等无我度生分第二十五 -343 一、究竞离相降伏妄心一… 345 二、佛陀无我凡夫性空 349 法身遍满观想不得分第二十六 355 一、观三十二相非真 358 二、声色六尘是邪道 362 灭知见造生死业分第二十七 -369 一、不住离相因果俨然 371 6-
录 二、发菩提心断灭见 -376 不受不贪无住福胜分第二十八一 381 一、无我无法证无生忍 383 二、菩萨所作不贪福德 386 正报无住如如不动分第二十九 393 一、不住佛果无来无去 395 二、清净法身遍一切处 402 依报无住世界假相分第三十 409 一、微尘世界虚妄建立 411 二、一合相者不可说 416 总除诸执法相不生分第三十 425 一、拂四见相解如来义 427 二、发菩提心生正知见 432 受持演说胜无住行施分第三十二 437 一、为人演说续佛慧命 440 二、菩萨正观有为即空· 444 -7-
作者序 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思想有二大脉络可寻:一是有宗,讲善 恶业报轮回;二是空宗,以般若空慧印契三世诸佛。传译于中国的般 若经论,有五部般若、八部般若等。佛陀住世四十九年说法,即有 二十二年演说般若玄义,并广开法席百余会。般若系统部类卷帙繁多, 其中《金刚经》不仅是进入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导览,而且是千年 来被讨论最久,注疏最多,影响最深远,历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六祖惠能由于闻说《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顿开茅 塞。直至五祖弘忍于三更时分以《金刚经》再为其印心,惠能大师 当下“漆桶脱落”,亲见“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能生万 法!”自家面目。短短的五千多字的《金刚经》,从此取代了达摩东来 以“《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的传统地位。《金刚经》为中国禅学开 启了历久不衰的黄金时代。 本文释解《金刚经》,采取传统和现代融合的路线,参考清朝溥腕 大师注疏,及相关之科释义解,辅以梁昭明太子三十二分为科目,再 于每分设立简明的标题,切人每分的中心思想,并做白话译述、原典 标逗、名相注解等释义。对于全经的演绎解析,有以下几点考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