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时分析与校正 常八章非件我 讲授 程目标1,2、3 6 制系统分析 合计 64学研 (二)具体内容 第1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学习目标】 1.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掌握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3.了解我国自动控制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 感。 【学习内容】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 第1章 ☑理论/口实践 学时 4 1一级知识占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二级知识点 反馈控制: 控制系统的三大性能。 【学习重点】 1,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 2.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学习难点】 1.闭环控制 2.稳定性的定义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学习目标】 1.掌握数学模型的定义。 2.掌握得到数学模型方法。 【学习内容】 -3
—3— 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第八章 非线性控 制系统分析 讲授 课程目标 1、2、3 6 合计 64 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 1 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学习目标】 1.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掌握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3.了解我国自动控制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 感。 【学习内容】 第 1 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 念 理论/□实践 学时 4 1.一级知识点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二级知识点 反馈控制; 控制系统的三大性能。 【学习重点】 1. 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 2.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学习难点】 1. 闭环控制 2. 稳定性的定义 第 2 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学习目标】 1.掌握数学模型的定义。 2.掌握得到数学模型方法。 【学习内容】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 第2章 ☑理论/口实践 学时 10 型 1.一级知识点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和信 号流图。 》一级知识占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3.三级知识点 拉普拉斯变换;结构图化简;梅森公式。 【学习重点】 1.传递函数以及其三种表达形式 2.结构图简化方法、梅森公式的应用 【学习难点】 1.拉普拉斯变换及逆变换 2.结构图化筒 第3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典型的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2.掌握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稳态误差的计算。 【学习内容】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 第3章 ☑理论/口实践 学时 析法 1,一级知识点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2.二级知识点 各阶系统对各种典型的响应:稳定性的定义和判断:稳态误差的计算方法: 双三级知识占 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劳斯判据和赫尔维茨判据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误差 数。 【学习重点】 1.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2.劳斯判据
—4— 第 2 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 型 理论/□实践 学时 10 1.一级知识点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和信 号流图。 2.二级知识点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3.三级知识点 拉普拉斯变换;结构图化简;梅森公式。 【学习重点】 1. 传递函数以及其三种表达形式 2. 结构图简化方法、梅森公式的应用 【学习难点】 1. 拉普拉斯变换及逆变换 2. 结构图化简 第 3 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典型的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2.掌握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稳态误差的计算。 【学习内容】 第 3 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 析法 理论/□实践 学时 12 1.一级知识点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2.二级知识点 各阶系统对各种典型的响应;稳定性的定义和判断;稳态误差的计算方法; 3.三级知识点 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劳斯判据和赫尔维茨判据;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误差系 数。 【学习重点】 1. 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2. 劳斯判据
【学习难点】 1.劳斯判据应用 2.稳态误差的计算 第4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1.掌握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三大性能。 【学习内容】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 第4章 ☑理论/口实践 学时 1一级知识点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广义根轨迹;根轨迹分析系统, 》一级知识占 幅值条件: 相角条件: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三级知 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实轴上的根轨迹:根轨迹的渐近线。 【学习重点】 1.根轨迹的绘制 2.根轨迹的应用 【学习难点】 1.根轨迹绘制基本法则的证明 2.根轨迹的绘制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学习目标】 1.掌握频率特性的定义。 2.熟练绘制Bode图,Nyquist图和nichols图。 【学习内容】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 第5章 ☑理论/口实践 学时 12 析法
—5— 【学习难点】 1. 劳斯判据应用 2. 稳态误差的计算 第 4 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1.掌握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三大性能。 【学习内容】 第 4 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 法 理论/□实践 学时 8 1.一级知识点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广义根轨迹;根轨迹分析系统。 2.二级知识点 幅值条件;相角条件;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3.三级知识点 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实轴上的根轨迹;根轨迹的渐近线。 【学习重点】 1. 根轨迹的绘制 2. 根轨迹的应用 【学习难点】 1. 根轨迹绘制基本法则的证明 2. 根轨迹的绘制 第 5 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学习目标】 1.掌握频率特性的定义。 2.熟练绘制 Bode 图,Nyquist 图和 nichols 图。 【学习内容】 第 5 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 析法 理论/□实践 学时 12
1.一级知识点 频率特性;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频域稳定性判据:稳定裕度:颜 域性能指标 级知识点 幅频特性;相频特性;Nyquist稳定性判据;幅值裕度;相角裕度;穿越频率; 截止频率。 3.三级知识点 任意系统的Bode图绘制;任意系统的Nyquist图绘制;颜域稳定的充要条件: 【学习重点】 1.控制系统Bode图和Nyquist图的绘制 2.Nyquist稳定性判据 3.稳定裕度 【学习雅点】 L.控制系统Bode图和Nyquist图的绘制 2.Nyquist稳定性判据 第6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校正装置。 2.掌握常用的校正方法, 【学习内容】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 第6章 ☑理论/口实践 学时 法 1,一级知识点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间题:常用的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2.二级知识点 串联校正:前馈校正:复合校正。 3.三级知识点 超前校正;滞后校正;超前-滞后校正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 【学习重点】 1.串联校正 2.超前校正 3.滞后校正
—6— 1.一级知识点 频率特性;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频域稳定性判据;稳定裕度;频 域性能指标。 2.二级知识点 幅频特性;相频特性;Nyquist 稳定性判据;幅值裕度;相角裕度;穿越频率; 截止频率。 3.三级知识点 任意系统的 Bode 图绘制;任意系统的 Nyquist 图绘制;频域稳定的充要条件; 【学习重点】 1. 控制系统 Bode 图和 Nyquist 图的绘制 2. Nyquist 稳定性判据 3. 稳定裕度 【学习难点】 1. 控制系统 Bode 图和 Nyquist 图的绘制 2. Nyquist 稳定性判据 第 6 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校正装置。 2.掌握常用的校正方法。 【学习内容】 第 6 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 法 理论/□实践 学时 6 1.一级知识点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常用的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2.二级知识点 串联校正;前馈校正;复合校正。 3.三级知识点 超前校正;滞后校正;超前-滞后校正;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 【学习重点】 1. 串联校正 2. 超前校正 3. 滞后校正
【学习雅点】 1.超前-滞后校正 第7章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学习目标】 1.掌握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2.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的计算 【学习内容】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 第7章 ☑理论/口实践 学时 析与校正 6 一级知识点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采样与保持;2变换理论;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2二级知识点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离散系统的校正: 离散系统的设计。 三级知识点 采样器;保持器;差分方程;离散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劳斯判据和朱利判 据。 学习重点】 1.差分方程 2.离散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3.劳斯判据和朱利判据 【学习难点】 1.z变换 第8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非线性系统。 2.掌握利用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数法分析系统的各种性能。 【学习内容】 第8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口理论/口实践学时 6 1.一级知识点
—7— 【学习难点】 1. 超前-滞后校正 第 7 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学习目标】 1.掌握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2.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的计算。 【学习内容】 第 7 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 析与校正 理论/□实践 学时 6 1.一级知识点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采样与保持;z 变换理论;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2.二级知识点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离散系统的校正; 离散系统的设计。 3.三级知识点 采样器;保持器;差分方程;离散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劳斯判据和朱利判 据。 【学习重点】 1. 差分方程 2. 离散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3. 劳斯判据和朱利判据 【学习难点】 1. z 变换 第 8 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非线性系统。 2.掌握利用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数法分析系统的各种性能。 【学习内容】 第 8 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理论/□实践 学时 6 1.一级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