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COURSE TITLE): 交直流调速系统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7226901 学分(CREDIT VALUE): 开课单位(DEPARTMENT/UNIT):电气工程系 版本(VERSION): DG7226901-202108 课程负责人 (COURSE COORDINATOR): 张虎 北方工业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2021年8月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名(COURSE TITLE): 交直流调速系统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7226901 学 分(CREDIT VALUE): 4 开课单位(DEPARTMENT/UNIT): 电气工程系 版 本(VERSION): DG7226901-202108 课程负责人 (COURSE COORDINATOR): 张虎 北方工业大学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2021 年 8 月
目录 1课程基本信息 3 2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 4 2.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 4 22课程目标 2.3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6 3课程内容及安推 7 3.1课程学时总体安排 32各知识单元内容和预期学习目标 “入 4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载体 12 5课程实验教学 5.1实验名称和安排 15 52实验要求和教学组织 15 5.3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要求 17 5.4实验教学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措施 17 6课程考核方案和依据, 17 6.1课程考核方案 18 6.2课程各考核项评价依据和标准 .18 7本次修订说明 2 8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2
2 目 录 1 课程基本信息.........................................................................................................................3 2 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4 2.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4 2.2 课程目标..........................................................................................................................4 2.3 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6 3 课程内容及安排.....................................................................................................................7 3.1 课程学时总体安排..........................................................................................................7 3.2 各知识单元内容和预期学习目标..................................................................................7 4 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载体....................................................................................................12 5 课程实验教学.......................................................................................................................15 5.1 实验名称和安排............................................................................................................15 5.2 实验要求和教学组织....................................................................................................15 5.3 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要求............................................................................................17 5.4 实验教学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措施....................................................................... 17 6 课程考核方案和依据...........................................................................................................17 6.1 课程考核方案................................................................................................................18 6.2 课程各考核项评价依据和标准................................................................................... 18 7 本次修订说明.......................................................................................................................22 8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22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交直流调速系统 课程名称(英文) AC and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课程计划学时 64 课外学时建议 64 计划学时构成 理论学时52 实验学时12上机学时0 课外学时要求 线上学习要求:12 自主学习建议学时:52 先修课名称 (7120401)自动控制原理、(7020801)电机及拖动基础、(7099811)现代电 力申子技术 适用专业年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开课单位 电气工程系 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教有课程必修课,开设于第6学 期。本课程为学生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让本专业的 学生熟悉常用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 课程筒介 杂高性能交直流调谏系统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绕合实验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注重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知识、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相 全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核形 为笔试闭卷。 基础资料: (1)《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5版),阮毅杨影陈伯时主编,机械 业出版社,2016年,1SBN号:9787-111-54419- (2)《交直流调速系统》,李正熙杨立永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 ISBN号:978-7-121-19493-1 散材和学习资源参考资料: (1) 《交直流调速系统与MATLAB仿真》,周渊深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5年,1SBN号:978-7-5123-7250-4 (2)《现代电机控制技术》(第2版),王成元夏加宽孙宜标编著,机械 业出版社,2014年,1SBN:978-7-111-24901-6 (3)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and Brushless DC Motor Drives,R.Krishnan 大纲版本号 DG7226901-202108 前一版本号 DG7226901-201912 大纲修订人 张虎 修订时间 2021.08 课程团队负责) 张虎 实验教学审核人 胡长斌
3 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 交直流调速系统 课程名称(英文) AC and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课程计划学时 64 课外学时建议 9064 计划学时构成 理论学时 52 实验学时 12 上机学时 0 课外学时要求 线上学习要求:12 自主学习建议学时:52 先修课名称 (7120401)自动控制原理、(7020801)电机及拖动基础、(7099811)现代电 力电子技术 适用专业年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开课单位 电气工程系 课 程 简 介 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必修课,开设于第 6 学 期。本课程为学生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让本专业的 学生熟悉常用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 杂高性能交直流调速系统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综合实验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注重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知识、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 合,全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核形式 为笔试闭卷。 教材和学习资源 基础资料: (1)《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 5 版),阮毅 杨影 陈伯时主编,机械工 业出版社, 2016 年,ISBN 号:978-7-111-54419-7 (2)《交直流调速系统》,李正熙 杨立永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年, ISBN 号:978-7-121-19493-1 参考资料: (1)《交直流调速系统与 MATLAB 仿真》,周渊深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5 年,ISBN 号:978-7-5123-7250-4 (2)《现代电机控制技术》(第 2 版),王成元 夏加宽 孙宜标编著,机械工 业出版社,2014 年,ISBN:978-7-111-24901-6 (3)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and Brushless DC Motor Drives,R.Krishnan, 2010,ISBN:978-0-8247-5384-9 大纲版本号 DG7226901-202108 前一版本号 DG7226901-201912 大纲修订人 张虎 修订时间 2021.08 课程团队负责人 张虎 实验教学审核人 胡长斌
专业负责人 周京华 审核时间 2021.08 学院批准人 徐继宁 批准时间 2021.09 2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 2.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9版培养方案为本课程设置了6个观测点,具 体如下: (1)毕业要求观测点1-5:面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专业方向,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将电气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等多学科基础知识应用于分析和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2)毕业要求观测点2-1:能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 分析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工作机理,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建立数学和物理模型并得 出恰当结论。 (3)毕业要求观测点3-1:能综合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的课程的学习知 识,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设计系统参数。 (4)毕业要求观测点4-2:能根据实验步骤操作实验装置,正确采集和整理 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与理论分析进行比较,通过信 息综合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5)毕业要求观测点5-1:能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 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6)毕业要求观测点12-1: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并适应发展的能力。 2.2课程目标 根据电气专业毕业要求观测点,本课程设置了5个知识目标,5个能力目标 (简称:JZLTS-X),另根据教育部和学校要求,课程设置了1个思政目标,不 做输出目标考核。 知识目标: JZLTS-1: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特性 掌握并能解释、描述可逆PWM变换器输出电压、控制电压与占空比之间的 4
4 专业负责人 周京华 审核时间 2021.08 学院批准人 徐继宁 批准时间 2021.09 2 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 2.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9 版培养方案为本课程设置了 6 个观测点,具 体如下: (1)毕业要求观测点 1-5:面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专业方向,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将电气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等多学科基础知识应用于分析和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2)毕业要求观测点 2-1:能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 分析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工作机理,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建立数学和物理模型并得 出恰当结论。 (3)毕业要求观测点 3-1:能综合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的课程的学习知 识,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设计系统参数。 (4)毕业要求观测点 4-2:能根据实验步骤操作实验装置,正确采集和整理 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与理论分析进行比较,通过信 息综合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5)毕业要求观测点 5-1:能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 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6)毕业要求观测点 12-1: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并适应发展的能力。 2.2 课程目标 根据电气专业毕业要求观测点,本课程设置了 5 个知识目标,5 个能力目标 (简称:JZLTS-X),另根据教育部和学校要求,课程设置了1个思政目标,不 做输出目标考核。 知识目标: JZLTS-1:PWM 变换器-电动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特性 掌握并能解释、描述可逆 PWM 变换器输出电压、控制电压与占空比之间的
关系:掌握PWM控制器与变换器的动态数学模型:理解掌握四象限运行特性及 电能回馈和泵升电压原理。 JZLTS-2:交直流调速系统双闭环调节器工程设计方法 建立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理解并掌握转速、电 流双闭环控制调速系统调节器作用及动态过程分析:掌握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及控制对象的工程近似处理方法。 JZLTS-3:基于稳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 理解并掌握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电压补偿控制、不同磁通控制下的机 械特性:理解并能解释、描述电压空间矢量PWM控制的基本原理、电压与磁链 空间矢量的关系、期望电压空间矢量的合成及SVPWM的实现方法。 JZLTS-4:基于动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 理解异步电动机的三相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理解并能解释、描述坐标变换 的基本思路、异步电动机在正交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理解并掌握按转子磁链定 向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转子磁链计算的基本方法。 JZLTS5:基于动态模型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 理解并掌握同步电动机的转矩角特性:永磁同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建 立:理解并能解释、描述永磁同步电动机在正交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掌握并能 够解释、描述按转子位置定向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 能力目标: JZLTS-6:分析、建模能力 能分析交直流调速系统各环节工作机理,建立各环节数学模型,搭建系统仿 真模型:能实现交直流调速系统双闭环调节器工程设计方法的数字控制仿真:能 实现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的数字控制仿真。 JZLTS-7:系统设计能力 能综合自动控制原理和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知识,针对交直 流调速系统工程问题,进行系统各调节器参数设计:能设计完成异步电动机按转 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系统的数字控制仿真。 JZLTS-8:实验能力 能根据实验步骤操作实验装置,安全有效地开展交直流调速系统各项实验, 5
5 关系;掌握 PWM 控制器与变换器的动态数学模型;理解掌握四象限运行特性及 电能回馈和泵升电压原理。 JZLTS-2:交直流调速系统双闭环调节器工程设计方法 建立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理解并掌握转速、电 流双闭环控制调速系统调节器作用及动态过程分析;掌握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及控制对象的工程近似处理方法。 JZLTS-3:基于稳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 理解并掌握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电压补偿控制、不同磁通控制下的机 械特性;理解并能解释、描述电压空间矢量 PWM 控制的基本原理、电压与磁链 空间矢量的关系、期望电压空间矢量的合成及 SVPWM 的实现方法。 JZLTS-4:基于动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 理解异步电动机的三相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理解并能解释、描述坐标变换 的基本思路、异步电动机在正交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理解并掌握按转子磁链定 向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转子磁链计算的基本方法。 JZLTS-5:基于动态模型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 理解并掌握同步电动机的转矩角特性;永磁同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建 立;理解并能解释、描述永磁同步电动机在正交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掌握并能 够解释、描述按转子位置定向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 能力目标: JZLTS-6:分析、建模能力 能分析交直流调速系统各环节工作机理,建立各环节数学模型,搭建系统仿 真模型;能实现交直流调速系统双闭环调节器工程设计方法的数字控制仿真;能 实现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的数字控制仿真。 JZLTS-7:系统设计能力 能综合自动控制原理和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知识,针对交直 流调速系统工程问题,进行系统各调节器参数设计;能设计完成异步电动机按转 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系统的数字控制仿真。 JZLTS-8:实验能力 能根据实验步骤操作实验装置,安全有效地开展交直流调速系统各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