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COURSE TITLE): 发电厂电气部分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7195411 学分(CREDIT VALUE): 开课单位(DEPARTMENT/UNIT):电气工程系 版本(VERSION): DG7195411-202108 课程负责人 (COURSE COORDINATOR): 张海峰 北方工业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2021年8月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名(COURSE TITLE): 发电厂电气部分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7195411 学 分(CREDIT VALUE): 2 开课单位(DEPARTMENT/UNIT): 电气工程系 版 本(VERSION): DG7195411-202108 课程负责人 (COURSE COORDINATOR): 张海峰 北方工业大学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2021 年 8 月
目录 1课程基本信息. 3 2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 4 2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 4 2.2课程目标 4 2.3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3课程内容及安排5 3.1课程学时总体安排 3.2各知识单元内容和预期学习目标 6 4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载体 7 5课程实验教学 9 5.1实验名称和安排… 9 5.2实验要求和教学组织 9 5.3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要求 10 5.4实验教学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措施 10 6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0 7本次修订说明 14 8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l4
目录 1 课程基本信息............................................................................................................3 2 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4 2.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4 2.2 课程目标..........................................................................................................4 2.3 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5 3 课程内容及安排........................................................................................................5 3.1 课程学时总体安排..........................................................................................5 3.2 各知识单元内容和预期学习目标...................................................................6 4 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载体.........................................................................................7 5 课程实验教学............................................................................................................9 5.1 实验名称和安排..............................................................................................9 5.2 实验要求和教学组织......................................................................................9 5.3 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要求..........................................................................10 5.4 实验教学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措施........................................................10 6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0 7 本次修订说明..........................................................................................................14 8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14
1课程基本信息 遇恩名数中文1发电厂电气部分 课程名称(英文) Electric Elements of Power Plants 课程计划学时 课外学时建议 、32 计划学时构成 理论学时26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 6 课外学时要求 线上学习要求:10 自主学习建议学时:54 先修课名称 (7021241)电路分析、(7211201)电机学、(7099801)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活用专业年级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开课单位 电气工程系 本课程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于第六学期。通 过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基本构成。 课程简介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电厂的供电、发电厂一次接线和二次接线设 计等方面的知识。能正确选择和安全使用高压电气设备,为后续解决复杂新 能源问题奠定理论基础。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为开 卷考试。 基础资料: (1)《发电厂电气部分》(第4版),熊信银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年,1SBN号:9787508388304。 教材和学习资源 参考资料: (1)《发电厂电气部分》(第3版),王士政,冯金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 出版社,2002年,ISBN号: 9787508411972 (2)《风电场电气系统》,朱永强,张旭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1SBN号:9787111297789。 8888丽 88888B8886888888838888888888888888688888883888888 大纲版本号 DG7195411-202108 前一版本号 DG7195411-201909 大纲修订人 张海峰 修订时间 2021.08
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 发电厂电气部分 课程名称(英文) Electric Elements of Power Plants 课程计划学时 32 课外学时建议 32 计划学时构成 理论学时 26 实验学时 0 上机学时 6 课外学时要求 线上学习要求:10 自主学习建议学时:54 先修课名称 (7021241)电路分析、(7211201)电机学、(7099801)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适用专业年级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开课单位 电气工程系 课 程 简 介 本课程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于第六学期。通 过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基本构成、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电厂的供电、发电厂一次接线和二次接线设 计等方面的知识。能正确选择和安全使用高压电气设备,为后续解决复杂新 能源问题奠定理论基础。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为开 卷考试。 教材和学习资源 基础资料: (1)《发电厂电气部分》(第 4 版),熊信银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年,ISBN 号:9787508388304。 参考资料: (1)《发电厂电气部分》(第 3 版),王士政,冯金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 出版社,2002 年,ISBN 号:9787508411972。 (2)《风电场电气系统》,朱永强,张旭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年, ISBN 号:9787111297789。 大纲版本号 DG7195411-202108 前一版本号 DG7195411-201909 大纲修订人 张海峰 修订时间 2021.08
课程团队负责人 景柳铭 实验教学审核人 胡长斌 专业负责人 周京华 审核时间 2021.08 学院批准人 徐继宁 批准时间 2021.09 2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 2.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版培养方案为本课程设置了2个观测点,具体 如下: (1)毕业要求观测点3-1:能综合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的课程的学习知 识,针对复杂新能源工程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设计系统参数。 (2)毕业要求观测点12-1: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并适应发展的能力。 2.2课程目标 根据能源专业毕业要求观测点,本课程设置了5个知识目标,2个能力目标 (简称:FDC-X),另根据教育部和学校要求,课程设置了1个思政目标,不做 输出目标考核。 知识目标: FDC-1: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基本构成 理解电力工业发展简况、电力系统发展前景、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FDC-2: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理解和掌握导体的发热和散热过程,导体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计算,导体 对流散热的计算,导体辐射热量:载流导体的载流量的计算,以及短路发热过程 短路电流的计算,导体温度变化范围。 FDC-3:电气一次接线,二次接线和厂用电接线的设计 理解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主变压器的选择:限 制短路电流的方法。 FDC4: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选择,配电装置设计 理解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互感器的原理及 选择:限流电抗器的选择:裸导体的选择
课程团队负责人 景柳铭 实验教学审核人 胡长斌 专业负责人 周京华 审核时间 2021.08 学院批准人 徐继宁 批准时间 2021.09 2 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 2.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9 版培养方案为本课程设置了 2 个观测点,具体 如下: (1)毕业要求观测点 3-1:能综合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的课程的学习知 识,针对复杂新能源工程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设计系统参数。 (2)毕业要求观测点 12-1: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并适应发展的能力。 2.2 课程目标 根据能源专业毕业要求观测点,本课程设置了 5 个知识目标,2 个能力目标 (简称:FDC-X),另根据教育部和学校要求,课程设置了 1 个思政目标,不做 输出目标考核。 知识目标: FDC-1: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基本构成 理解电力工业发展简况、电力系统发展前景、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FDC-2: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理解和掌握导体的发热和散热过程,导体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计算,导体 对流散热的计算,导体辐射热量;载流导体的载流量的计算,以及短路发热过程 短路电流的计算,导体温度变化范围。 FDC-3:电气一次接线,二次接线和厂用电接线的设计 理解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主变压器的选择;限 制短路电流的方法。 FDC-4: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选择,配电装置设计 理解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互感器的原理及 选择;限流电抗器的选择;裸导体的选择
FDC5:发电厂厂用电接线及设计 理解厂用电接线的设计原则和接线形式:不同类型的厂用电接线;厂用变压 器的选择:厂用电动机的选择和自启动校验。 能力目标: FDC-6:变电所仿真上机倒闸操作实验能力 能正确操作变电所仿真软件、完成供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监视与巡视,供配 电系统设备操作,供配电系统倒闸操作,供配电系统微机保护操作,供配电系统 自动装置操作,变电站监控系统操作等实训。 FDC-7:自学与自律能力 能保证出勤、按时完成作业、善于时间管理。 思政目标: FDC-8:探索课程教学内容与自然辩证法及电力拖动系统在社会经济建设作 用的交汇点,将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建设、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教 学任务有机结合,搭建课程与大国工匠精神具有的内在联系。 2.3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观测点 支撑权重 课程目标 贡献度 FDC1: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发电厂电气部 分的基本构成 20% FDC-2: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5% B设计开发解 0 FDC3:电气一次接线,二次接线和厂用电接 3-1 30% 块方案 线的设计 FDC 4: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选择,配电装 25% 置设计 FDC5:发电厂厂用电接线及设计 10% 使用现代工 5-2 0.1 FDC-6:能针对具体新能源工程复杂向题, 深用现代工程工具进行模拟与预测 100% 3课程内容及安排 3.1课程学时总体安排 课程性质:专业教育课程必修课 课内/实验/上机V课外学时:26/0/6/32
FDC-5:发电厂厂用电接线及设计 理解厂用电接线的设计原则和接线形式;不同类型的厂用电接线;厂用变压 器的选择;厂用电动机的选择和自启动校验。 能力目标: FDC-6:变电所仿真上机倒闸操作实验能力 能正确操作变电所仿真软件、完成供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监视与巡视,供配 电系统设备操作,供配电系统倒闸操作,供配电系统微机保护操作,供配电系统 自动装置操作,变电站监控系统操作等实训。 FDC-7:自学与自律能力 能保证出勤、按时完成作业、善于时间管理。 思政目标: FDC-8:探索课程教学内容与自然辩证法及电力拖动系统在社会经济建设作 用的交汇点,将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建设、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教 学任务有机结合,搭建课程与大国工匠精神具有的内在联系。 2.3 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求 观测点 支撑权重 课程目标 贡献度 3 设计/开发解 决方案 3-1 0.1 FDC-1: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发电厂电气部 分的基本构成 20% FDC-2: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5% FDC-3:电气一次接线,二次接线和厂用电接 线的设计 30% FDC-4: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选择,配电装 置设计 25% FDC-5:发电厂厂用电接线及设计 10% 5 使 用 现 代 工 具 5-2 0.1 FDC -6:能针对具体新能源工程复杂问题, 采用现代工程工具进行模拟与预测 100% 3 课程内容及安排 3.1 课程学时总体安排 课程性质:专业教育课程必修课 课内/实验/上机/课外学时:26/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