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评估标准5能抗阻力作全范围活动,与正常肌肉相同 5-能抗5级相同的阻力,活动范围<100%>50%4+活动初中期能对抗4级相同阻力,末期对抗5级的阻力4能对抗轻度阻力全范围活动4-能对抗与4级相同阻力,活动范围<100%>50%3+与4-只是阻力大小的区别3能抗重力全范围活动3-能抗重力,活动范围<100%>50%2+能抗重力,活动范围<50%2去除重力全范围活动2-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1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0不能触及肌肉收缩
分级 评估标准 5 能抗阻力作全范围活动,与正常肌肉相同 5- 能抗5级相同的阻力,活动范围<100%>50% 4+ 活动初中期能对抗4级相同阻力,末期对抗5级的阻力 4 能对抗轻度阻力全范围活动 4- 能对抗与4级相同阻力,活动范围<100%>50% 3+ 与4-只是阻力大小的区别 3 能抗重力全范围活动 3- 能抗重力,活动范围<100%>50% 2+ 能抗重力,活动范围<50% 2 去除重力全范围活动 2- 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 1+ 去除重力活动范围<50% 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0 不能触及肌肉收缩
检查步骤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和步骤确定与被检查肌肉相关的AROM和PROM确定被检查者的体位,固定被检查肢体近端讲解动作,检查前让患者实际操练体会一次肌力检查与评级(从主动完成动作开始)记录检查结果
检查步骤 n 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和步骤 n 确定与被检查肌肉相关的AROM和PROM n 确定被检查者的体位,固定被检查肢体近端 n 讲解动作,检查前让患者实际操练体会一次 n 肌力检查与评级(从主动完成动作开始) n 记录检查结果
MMT的注意事项选定合适的测试时机,在运动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宜做MMT评估。测试前向患者做好说明,使患者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并做简单的预试活动。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对3级以下不能抗重力者,测试时应将被测肢体置于去除重力体位
MMT的注意事项 n 选定合适的测试时机,在运动后、疲劳 时或饱餐后不宜做MMT评估。 n 测试前向患者做好说明,使患者充分理 解并积极配合,并做简单的预试活动。 n 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对3级以下不能抗 重力者,测试时应将被测肢体置于去除 重力体位
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对比,无其在4级和5级肌力难以鉴别时,更应做健侧对比观察。(先做健侧)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定于适当姿位,防止替代动作。若受测肌肉伴有痉挛或挛缩时,应做标记,挛以S(spasm)表示,挛缩以c(contracture)表示,严重者可标记SS或CC
n 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对比,尤其在4级和5级肌 力难以鉴别时,更应做健侧对比观察。(先做 健侧) n 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 定于适当姿位,防止替代动作。 n 若受测肌肉伴有痉挛或挛缩时,应做标记,痉 挛以S(spasm)表示,挛缩以C(contracture) 表示,严重者可标记SS或CC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痉挛性瘫痪不宜做MMT检查,否则结果不准确。对4级以上肌力的受检肌肉,在检查时所施加的阻力应为持续性,且施加力的方向要与肌肉用力的方向相反阻力因人、因部位而异
n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痉挛性瘫痪不 宜做MMT检查,否则结果不准确。 n 对4级以上肌力的受检肌肉,在检查时所 施加的阻力应为持续性,且施加力的方 向要与肌肉用力的方向相反。 n 阻力因人、因部位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