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频数表的编制步骤 (1)求极差( range):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又称 为全距。 本例极差:R=1.77-051=126(mmoI (2)决定组数、组段和组距:根据研究目的和样本含量 n确定。组距=极差阻组数,通常分1015个组,为方便计, 组距参考极差的十分之一,再略加调整。 本例户RM10=1.2610=0126≈01 (3)列出组段:第一组段的下限略小于最小值,最后 个组段上限必须包含最大值,其它组段上限值忽略。 4)划记计数:用划记法将所有数据归纳到各组段,得 到各组段的频数
1. 频数表的编制步骤 (1)求极差(range):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又称 为全距。 本例极差: R=1.77-0.51=1.26(mmol/L) (2) 决定组数、组段和组距:根据研究目的和样本含量 n确定。组距=极差/组数,通常分10-15个组,为方便计, 组距参考极差的十分之一, 再略加调整。 本例i= R /10=1.26/10=0.126≈0.1。 (3) 列出组段:第一组段的下限略小于最小值,最后一 个组段上限必须包含最大值,其它组段上限值忽略。 (4) 划记计数:用划记法将所有数据归纳到各组段,得 到各组段的频数
组段 划记 频数,∫:组中值,X (3 (5)=(3)×(4) 0 3 0.55 1.65 目日目 0.6 正T 0.65 585 0.7 正正T 12 0.75 9.00 0.8 正正下 13 085 11.05 0.9~正正T 17 0.95 16.15 正正正下 18 1.05 18.90 正正正正 20 1.15 23.00 1.2~ 正正正下 18 125 22.50 正正正T17 1.35 22.95 正正下 13 1.45 1885 正 1.55 12.40 正 8 1.65 14.85 1.7~1.8 下 175 合计 :160 182.30
组段 (1) 划 记 (2) 频数,f (3) 组中值,X (4) fX (5)= (3)×(4) 0.5~ 3 0.55 1.65 0.6~ 正 9 0.65 5.85 0.7~ 正正 12 0.75 9.00 0.8~ 正正 13 0.85 11.05 0.9~ 正正正 17 0.95 16.15 1.0~ 正正正 18 1.05 18.90 1.1~ 正正正正 20 1.15 23.00 1.2~ 正正正 18 1.25 22.50 1.3~ 正正正 17 1.35 22.95 1.4~ 正正 13 1.45 18.85 1.5~ 正 9 1.55 12.40 1.6~ 正 8 1.65 14.85 1.7~1.8 合计 3 1.75 5.25 160 182.30
2.频数表的分布特征 ①集中趋势( central tendency):变量值集中 位置。本例在组段“11~”。 平均水平指标 ②离散趋势( tendency of dispersion):变量 值围绕集中位置的分布情况。本例0.9~14 ,共有90人,占56%;离“中心”位置越远 ,频数越小;且围绕“中心”左右对称。 变异水平指标
2. 频数表的分布特征 ①集中趋势(central tendency):变量值集中 位置。本例在组段“1.1~”。 ——平均水平指标 ②离散趋势(tendency of dispersion):变量 值围绕集中位置的分布情况。本例0.9~1.4 ,共有90人,占56%;离“中心”位置越远 ,频数越小;且围绕“中心”左右对称。 ——变异水平指标
3频数表的用途 ①揭示计量资料的分布特征 ②描述计量资料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③便于发现异常值
3. 频数表的用途 ①揭示计量资料的分布特征 ②描述计量资料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③便于发现异常值
第二节计量资料的常用统计指标
第二节 计量资料的常用统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