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 (1)荀卿,赵人, (2)刘备天下枭雄 (3)晋鄙噍喈宿将。 huize) (4)刘豫州帝室之胄
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 ⑴荀卿,赵人。 ⑵刘备天下枭雄。 ⑶晋鄙嚄唶宿将。 ⑷刘豫州帝室之胄。 (huòzè)
用 “韭”“未”“弗”“无”“莫”“毋 等亭家断 有司、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 不得者也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⑴予本非文人画士 ⑵有司、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 不得者也 ⑶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5 . 用 “非”“未”“弗”“无”“莫”“毋” 等否定词表示判断。 ⑷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⑸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⑹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二、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 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 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 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表示 被动意义的句子)
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 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 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 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表示 被动意义的句子)。 二、被动句:
1.“于”表被动 ()而君幸于赵王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 于余 (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 袖,外欺于张仪。 (4)不能容于远近。(5暴见于王
⑴而君幸于赵王 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 于余 ⑶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 袖,外欺于张仪。 ⑷不能容于远近。 ⑸暴见于王。 1.“于”表被动
2.用“见”“见…于,,”“受,,于 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Q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 制于人
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⑶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⑷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 制于人。 2.用“见”“见…于…”“受…于…” 表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