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15级语文科试卷(必修一)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基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执拗(ni)沉浸(jn)装载(zai)粗糙(cao) B.揣度(duo)创伤( chuang)琴弦(xidn)长歌当(dang)哭 C.彳亍(chi)忸怩(n) 隽永(judn 发酵(xido) D.愤懑(men)纤细(qian)枸杞(q1)百舸(ge)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籍贯九州和谐突如奇来B.干燥提纲家俱天翻地覆 C.安详雾霭讴歌绿草如茵D.冷寞阑珊倾泻风云变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日前,“青涩的邂逅一一成都七中髙2013级原创诗歌朗诵大赛”在学校音乐厅举行 各班选手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将精彩的表演带给了大家。 B.随着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中国车市进入微增长阶段,各大车企都感受到“冬”的寒 意。但是,“冬天”并不可怕,可以等闲视之 C.独立橘子洲头,眼前是广阔壮丽的沧海桑田,毛泽东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回 忆起以前自己在这里战斗的峥嵘岁月。 D.“青春、时尚、流行”似乎成了时下某些选秀节目的金科玉律,以致违背了它的艺 术为上、全民舞台的宗旨,渐渐滑落到娱乐至上的地步。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是()(3分) A、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打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 习经历的无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B、诗人在赞美大堰河无私养育她的乳儿的同时,还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对给 大堰河带来无尽不幸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1 凤县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15 级语文科试卷(必修一) 总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基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执拗.(niù) 沉浸.(jìn) 装载.(zài) 粗糙.(cāo) B.揣度.(duó) 创.伤(chuāng) 琴弦.(xián) 长歌当.(dāng)哭 C.彳亍.(chù) 忸怩.(ní) 隽.永(juàn) 发酵.(xiào) D.愤懑.(mèn) 纤.细(qiān) 枸杞.(qǐ) 百舸.(g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籍贯 九州 和谐 突如奇来 B.干燥 提纲 家俱 天翻地覆 C.安详 雾霭 讴歌 绿草如茵 D.冷寞 阑珊 倾泻 风云变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日前,“青涩的邂逅——成都七中高 2013 级原创诗歌朗诵大赛”在学校音乐厅举行, 各班选手齐心协力,三人成虎 ....,将精彩的表演带给了大家。 B.随着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中国车市进入微增长阶段,各大车企都感受到“冬”的寒 意。但是,“冬天”并不可怕,可以等闲视之 ....。 C.独立橘子洲头,眼前是广阔壮丽的沧海桑田 ....,毛泽东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回 忆起以前自己在这里战斗的峥嵘岁月。 D.“青春、时尚、流行”似乎成了时下某些选秀节目的金科玉律 ....,以致违背了它的艺 术为上、全民舞台的宗旨,渐渐滑落到娱乐至上的地步。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是( ) (3 分) A、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打破高考户籍限制,从 2014 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 习经历的无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B、诗人在赞美大堰河无私养育她的乳儿的同时,还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对给 大堰河带来无尽不幸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C、鲁迅先生的孙子周令飞先生远道而来,为现场的观众朗诵了鲁迅先生在厦大执教期 间写下的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庆祝厦门大学建校89年。 D、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夏衍尽自己最大努力,搜集素材,完成了《包身工》这部划 时代的作品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学的精华和源头,是儒学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 作为语录体的典范,句子富有变化,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点到即止 B.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 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可见对新闻标题的重视程度。 C.课文《鸿门宴》的精彩描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郭沫若将《史记》评价为“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的准确定位 D.《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包含了狄更斯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的“半自传体”的小说。 读者会从天真无邪的少年主人公身上唤回对自己童年的回忆 选出与下句衔接得最恰当的一句() 像“芦柴棒”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她们还在那儿支撑, A、直到带工老板使她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榨完为止 B、直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C、直到带工老板把她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榨完为止 D、直到将她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榨完为止 7.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阕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②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 A.②④①③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③①④ 二、文言文阅读题(共1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 C、鲁迅先生的孙子周令飞先生远道而来,为现场的观众朗诵了鲁迅先生在厦大执教期 间写下的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庆祝厦门大学建校 89 年。 D、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夏衍尽自己最大努力,搜集素材,完成了《包身工》这部划 时代的作品。 5.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儒学的精华和源头,是儒学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 作为语录体的典范,句子富有变化,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点到即止。 B.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 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可见对新闻标题的重视程度。 C.课文《鸿门宴》的精彩描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郭沫若将《史记》评价为“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的准确定位。 D.《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包含了狄更斯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的“半自传体”的小说。 读者会从天真无邪的少年主人公身上唤回对自己童年的回忆。 6.选出与下句衔接得最恰当的一句 ( ) 像“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她们还在那儿支撑,______。 A、直到带工老板使她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榨完为止 B、直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C、直到带工老板把她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榨完为止 D、直到将她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榨完为止 7.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阕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 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② 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 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 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 A.②④①③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二、文言文阅读题(共 16 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 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 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秦伯说(言,道)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B.晋军函陵(驻扎)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行李之往来(使者)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D.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夜缒而出,见秦伯B.朝济而夕设版焉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0.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且焉置土石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围郑主要原因是晋想报复郑,与秦并无多大关系,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 下伏笔。 B.秦晋之军分驻两地,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 C.烛之武因年轻时不得重用,而有满腹委屈和牢骚,对此,郑伯颇为不满,但国难 当头,最终还是给予安慰和许诺。 D.“夜缒而出”照应前文“晋侯、秦伯围郑”,说明郑国形势危急。 2.将括号内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2分)()()
3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 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 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 ) A. 秦伯说.(言,道)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B.晋军.函陵(驻扎)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行李..之往来(使者)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D.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 分)( ) A.夜.缒而出,见秦伯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0.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且焉置土石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围郑主要原因是晋想报复郑,与秦并无多大关系,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 下伏笔。 B.秦晋之军分驻两地,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 C.烛之武因年轻时不得重用,而有满腹委屈和牢骚,对此,郑伯颇为不满,但国难 当头,最终还是给予安慰和许诺。 D. “夜缒而出”照应前文“ 晋侯、秦伯围郑”,说明郑国形势危急。 12.将括号内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2 分)( )( )
13.翻译(6分):(1)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现代诗歌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我的思念是圆的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14.诗文最后一句“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文题和诗文中反复提到“我的思念是圆的”,你如何理解?(4分) 四、背诵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4)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光 (戴望舒《雨巷》)
4 13.翻译(6 分):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⑵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三、现代诗歌阅读(共 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 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14.诗文最后一句“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题和诗文中反复提到“我的思念是圆的”,你如何理解?(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背 诵 默 写: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4)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光, 。(戴望舒《雨巷》)
(5)寻梦?撑一支长篙, (徐志摩《再别康桥》) (6)但我不能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剌秦王》) (8)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五、现代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父亲翻译莎士比亚剧本始于抗战前,那时我只有四五岁。后来因抗战,颠沛流离, 只译了10本,就停顿下来,因为翻译莎士比亚是没有钱的,为了我们一家,父亲必须 谋生,教书、写文章。生活相对安定下来后,他又开始有计划地翻译。父亲给自己规定 每天要译两千字。台湾的天气很热,那时也没有冷气,父亲这个北方人对气候颇不适应, 他又很胖,非常怕热,经常挥汗如雨。父亲非常有毅力,如果因为有事未能完成预计的 工作,加班也要把拖下的工作补上 翻译莎士比亚,是胡适先生的建议,最初是父亲与另外两个人一起翻译,但那两位 后来中途退出,只剩下父亲一人坚持。翻译莎士比亚是件苦事,因为他全部用古英文写 作,我曾向父亲抱怨说,我根本看不下去莎士比亚的原文,父亲笑着说:“你若能看懂 的话,那就不是莎士比亚了。” 父亲每译完一本,就将手稿交给母亲装订。母亲用古老的纳鞋底的锥子在稿纸边上 打洞,然后用线缝成线装书的样子。没有母亲的支持,父亲是无法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 我在台湾与父母一起生活了10年,因为哥哥姐姐的失散,成了“独生女”。父亲与 母亲的感情很好,他们后来跟着我到西雅图生活了一段时间,我时常在汽车的后视镜里 很“嫉妒”地发现,他们还经常手拉手坐在一起。1974年4月30日上午,父亲与母亲 照样手拉手到附近市场购物,市场门口一个梯子突然倒下,正好击中了母亲。母亲被送 到医院进行抢救,因伤势很重,需要动大手术。临进手术室前,母亲以一贯的自我克制 力控制自己,既不抱怨,也不呻吟。进手术室前,她似乎已有预感,对父亲说:“你不要 着急,你要好好照料自己。”几个小时后,护士出来通知,母亲已不治。我永远忘不了那 一刻,父亲坐在医院长椅上开始啜泣,浑身发抖,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
5 (5)寻梦?撑一支长篙, 。(徐志摩《再别康桥》) (6)但我不能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 (7)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8)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五、现代文阅读(共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8 题。 父亲翻译莎士比亚剧本始于抗战前,那时我只有四五岁。后来因抗战,颠沛流离, 只译了 10 本,就停顿下来,因为翻译莎士比亚是没有钱的,为了我们 一家,父亲必须 谋生,教书、写文章。生活相对安定下来后,他又开始有计划地翻译。父亲给自己规定, 每天要译两千字。台湾的天气很热,那时也没有冷气,父亲这个北方人对气候颇不适应, 他又很胖,非常怕热,经常挥汗如雨。父亲非常有毅力,如果因为有事未能完成预计的 工作,加班也要把拖下的工作补上。 翻译莎士比亚,是胡适先生的建议,最初是父亲与另外两个人一起翻译,但那两位 后来中途退出,只剩下父亲一人坚持。翻译莎士比亚是件苦事,因为他全部用古英文写 作,我曾向父亲抱怨说,我根本看不下去莎士比亚的原文,父亲笑着说:“你若能看懂 的话,那就不是莎士比亚了。” 父亲每译完一本,就将手稿交给母亲装订。母亲用古老的纳鞋底的锥子在稿纸边上 打洞,然后用线缝成线装书的样子。没有母亲的支持,父亲是无法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 我在台湾与父母一起生活了 10 年,因为哥哥姐姐的失散,成了“独生女”。父亲与 母亲的感情很好,他们后来跟着我到西雅图生活了一段时间,我时常在汽车的后视镜里 很“嫉妒”地发现,他们还经常手拉手坐在一起。1974 年 4 月 30 日上午,父亲与母亲 照样手拉手到附近市场购物,市场门口一个梯子突然倒下,正好击中了母亲。母亲被送 到医院进行抢救,因伤势很重,需要动大手术。临进手术室前,母亲以一贯的自我克制 力控制自己,既不抱怨,也不呻吟。进手术室前,她似乎已有预感,对父亲说:“你不要 着急,你要好好照料自己。”几个小时后,护士出来通知,母亲已不治。我永远忘不了那 一刻,父亲坐在医院长椅上开始啜泣,浑身发抖,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