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试卷类型A 济宁市二0一四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 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 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语文教学,即要重视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对学习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人格个性 的塑造,在长期的教学、Ⅻun陶、浸染之后,将这些内容积淀内化为一种基础,再通过 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考试过程展现出来 ①塑 ▲改为_▲ 2.按要求填空。(5分) 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十则》中的 ?传不习乎?”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孟 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 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请你写出连续两句表达“思 乡”之情的诗句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试卷类型 A 济宁市二 0 一四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 0.5 毫米黑 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 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 15 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 分) 语文教学,即要重视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对学习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人格个性 的塑.造,在长期的教学、xūn 陶、浸染之后,将这些内容积淀内化为一种基础,再通过 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考试过程展现出来。 ①塑. ▲ ②xūn ▲ ③ ▲ 改为 ▲ 2.按要求填空。(5 分) 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十则》中的“ ▲ ? ▲ ?传不习乎?”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孟 子 〉 两 章 》 中 概 括 决 定 战 争 胜 负 的 三 个 方 面 及 其 关 系 的 句 子 是 “ ▲ , ▲ ”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 ▲ , ▲ ” 与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 ▲ , ▲ ”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请你写出连续两句表达 “思 乡”之情的诗句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 卷有益。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D.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神秘岛》,第三部是《格 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 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二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 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5.2014年9月16日,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 承办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 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 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荷 花”的象征及寓意。(3分) 山东二十三届动鲁 、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干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6.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干里马。干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 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 卷有益 ...。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 ....的。 D.精益求精 ....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神秘岛》,第三部是《格 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 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二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 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5.2014 年 9 月 16 日,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 承办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 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 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荷 花”的象征及寓意。(3 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 6—9 题。 (一)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6.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2 分) (二)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 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干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 马P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 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日:“蚁冬居山之阳,夏居 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 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 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 是因为他相信▲(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6分) 、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0-20题 睡眠为身体解毒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 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 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 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 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 ,. 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 是因为他相信 ▲ (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6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0—20 题。 (一) 睡眠为身体解毒 周 露
与吃饭、呼吸一样,睡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尽管几干年来人们遵守着日岀而 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但很少有人问:“人为什么要睡觉?″此前,许多科学家曾 针对睡眠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包括消除疲劳、巩固记忆、调节机体代谢等 但人们一直无法就此达成一致看法。 近日,科学家对睡眠有了新的解释:为了把白天人体积聚的毒素一扫而光。美国一 项新硏究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科学家评论说,它“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可能是 睡眠基本目的的首个直接实验证据” 科学家发现,大脑内有一个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并将其命名为“类淋巴系统”。 大脑在清醒与睡眠状态时功能完全不同,清醒时会有意识,而睡觉时则进行“大扫除"。 由于能量有限,它似乎必须在两种不同功能之间选择一个,您可以把它想成家庭宴会 要么您招待客人,要么您打扫房间,但您不可能同时做两件事。脑脊液沿着动脉周隙流 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 即排除至脑外。而在新研究中,他们发现,这个“垃圾处理系统”的工作几乎都是在睡 眠中完成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老鼠的小脑后方植入一根导管,分别在老鼠清醒和睡眠时注 入小分子荧光染料,这样就能看见脑脊液在脑内流动的情况。他们发现,染料注射30 分钟后,与清醒老鼠相比,睡眠老鼠脑内的荧光染料分布要广泛得多,并且到达更深的 地方。这说明脑脊液在睡眠老鼠脑内流动得更加容易。进步的实验证实,睡眠老鼠脑
与吃饭、呼吸一样,睡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尽管几千年来人们遵守着日出而 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但很少有人问:“人为什么要睡觉?”此前,许多科学家曾 针对睡眠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包括消除疲劳、巩固记忆、调节机体代谢等, 但人们一直无法就此达成一致看法。 近日,科学家对睡眠有了新的解释:为了把白天人体积聚的毒素一扫而光。美国一 项新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科学家评论说,它“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可能是 睡眠基本目的的首个直接实验证据”。 科学家发现,大脑内有一个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并将其命名为“类淋巴系统”。 大脑在清醒与睡眠状态时功能完全不同,清醒时会有意识,而睡觉时则进行“大扫除”。 由于能量有限,它似乎必须在两种不同功能之间选择一个,您可以把它想成家庭宴会, 要么您招待客人,要么您打扫房间,但您不可能同时做两件事。脑脊液沿着动脉周隙流 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 即排除至脑外。而在新研究中,他们发现,这个“垃圾处理系统”的工作几乎都是在睡 眠中完成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老鼠的小脑后方植入一根导管,分别在老鼠清醒和睡眠时注 入小分子荧光染料,这样就能看见脑脊液在脑内流动的情况。他们发现,染料注射 30 分钟后,与清醒老鼠相比,睡眠老鼠脑内的荧光染料分布要广泛得多,并且到达更深的 地方。这说明脑脊液在睡眠老鼠脑内流动得更加容易。进一步的实验证实,睡眠老鼠脑
内细胞间隙增大,使脑脊液流入脑内及脑组织间液交换变得更加容易。研究人员还分别 往清醒和睡眠的老鼠脑内间隙注λβ淀粉样蛋白,这种物资在脑内的聚集可引发阿尔茨 海默氏症(老年痴杲症λ实验证实,β淀粉样蛋白在睡眠老鼠脑内的代谢速度比清醒老 鼠快得多。 睡眠是现代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到底我们可不可以不睡觉然后腾出更多时间去工作 去亨受生活?答案可能是不行的。人脑需要毎天花一定时间让脑脊液好好地为它洗个 澡,不然那些脑细胞产生的代谢垃圾堆积起来,就会伤害到脑细胞,时间久了人就会生 病,比如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等。 (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第23期) 10.文章开头从“人为什么要睡觉”谈起,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11.文章第3段中“垃圾处理系统”具体指什么?请用本段中的一句话加以阐释 (2分) 12.文章第4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二) 等 宋庆发 等,取“等待”之义。它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既让过往莫名挠头,又在 现实面前坦然露脸;既辐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爱的月色。等,是诗·般 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 等是一种态度。春花等料峭过后的开放,秋叶等西风紧束之余的飘零,等的是份 自然而然;等米下锅,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丰稔期许;等而下之,等闲视之,等的是
内细胞间隙增大,使脑脊液流入脑内及脑组织间液交换变得更加容易。研究人员还分别 往清醒和睡眠的老鼠脑内间隙注入β淀粉样蛋白,这种物资在脑内的聚集可引发阿尔茨 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实验证实,β淀粉样蛋白在睡眠老鼠脑内的代谢速度比清醒老 鼠快得多。 睡眠是现代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到底我们可不可以不睡觉然后腾出更多时间去工作 去享受生活?答案可能是不行的。人脑需要每天花一定时间让脑脊液好好地为它洗个 澡,不然那些脑细胞产生的代谢垃圾堆积起来,就会伤害到脑细胞,时间久了人就会生 病,比如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等。 (选自《百科知识》2013 年第 23 期) 10.文章开头从“人为什么要睡觉”谈起,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 分) 11.文章第 3 段中“垃圾处理系统”具体指什么?请用本段中的一句话加以阐释。 (2 分) 12.文章第 4 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 分) (二) 等 宋庆发 等,取“等待”之义。它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既让过往莫名挠头,又在 现实面前坦然露脸;既辐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爱的月色。等,是诗一般 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 等是一种态度。春花等料峭过后的开放,秋叶等西风紧束之余的飘零,等的是一份 自然而然;等米下锅,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丰稔期许;等而下之,等闲视之,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