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母性影响P228 后来研究发现,锥实螺外壳旋转方向是由受精卯 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时纺锤体分裂方向所决定的。 受精卵纺锤体向中线的右侧分裂时为右旋(如图12-8) 向中线的左侧分裂时为左旋(如图129) 这种由受精前母体卵细胞状态决定子代性状的现 象称为母性影响,也称为前定作用或延迟遗传。 ③前定作用或延迟遗传 由受精前母体卵细胞基因型决定子代性状表现的 母性影响
后来研究发现,锥实螺外壳旋转方向是由受精卵 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时纺锤体分裂方向所决定的。 受精卵纺锤体向中线的右侧分裂时为右旋(如图12-8) 向中线的左侧分裂时为左旋(如图12-9) 这种由受精前母体卵细胞状态决定子代性状的现 象称为母性影响,也称为前定作用或延迟遗传。 第一节 母性影响 P228
第二节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P228 第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特点 第二、叶绿体遗传 第三、线粒体遗传 第四、内共生体遗传 第五、质粒的遗传 第六、禾谷类作物的雄性不育
第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特点 第二、叶绿体遗传 第三、线粒体遗传 第四、内共生体遗传 第五、质粒的遗传 第六、禾谷类作物的雄性不育 第二节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P228
(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1.核遗传:染色体基因组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2.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 律,也称为非孟德尔遗传,核外遗传。 核基因组 染色体 基因(核DNA) 叶绿体基因组( ctDNA) 线粒体基因组( mtDNA) 细胞器 基因组中心粒基因组〔 entro DNA) 动粒基因组( kinto dna) 细胞质 基因组 膜体系基因组 (membrane dNA) 非细胞器{共生体基因组( symbiont DNA 基因组 细菌质粒基因组( plasmid DNA
(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1. 核遗传:染色体基因组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2. 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 律,也称为非孟德尔遗传,核外遗传
(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细胞质遗传 由胞质遗传物质引起的遗传现象(又称非染色体遗传、 非孟德尔遗传、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性遗传)。 细胞质基因组: 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遗传物质 的统称
(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2.细胞质遗传: 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线粒体,质体,中 心体等细胞器(如图)中。 在原核生物和某些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之外, 还有易类称为附加体和共生体(图)的细胞质颗粒中也存在遗传 物质 通常把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的遗传物质,统称为 把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称为
2. 细胞质遗传: 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线粒体,质体,中 心体等细胞器(如图)中。 在原核生物和某些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之外, 还有另一类称为附加体和共生体(图)的细胞质颗粒中也存在遗传 物质。 通常把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的遗传物质,统称为细胞 质基因组。把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称为细 胞质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