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青些和造成病变的方式 (p281~282) 细胞外感染 兼性细胞内感染 细胞内感染 专性细胞内感染 所有的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及少数细菌和原虫只能在靶细胞 内增殖,它们必须存在于细胞内才能引起感染,为专性细胞内感染。 某些细菌、真菌、弓形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不被杀死,反而在细胞 内增殖,称为兼性细胞内感染; 许多病原体有亲器官性:病毒→肝细胞 肺炎球菌匚呼吸道黏膜 2021/10/18 15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和造成病变的方式: 细胞外感染 细胞内感染 兼性细胞内感染 专性细胞内感染 某些细菌、真菌、弓形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不被杀死,反而在细胞 内增殖,称为兼性细胞内感染; 所有的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及少数细菌和原虫只能在靶细胞 内增殖,它们必须存在于细胞内才能引起感染,为专性细胞内感染。 许多病原体有亲器官性: 肝炎病毒 肝细胞 肺炎球菌 呼吸道黏膜 (p281~282) 15 2021/10/18
感染 致病? 微生物的致病能力 宿主与病原菌斗争的后果 (传染后的表症) 2021/10/18 16
微生物的致病能力 感染 致病 ? 宿主与病原菌斗争的后果 (传染后的表症) 16 2021/10/18
间自2、微生物(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的致病性是对特定宿主而言,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 菌,反之为非致病菌,但二者并无绝然界限。 条件致病菌( opportunistic 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 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微生物 侵袭力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毒力 毒素 2021/10/18 17
2、微生物(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的致病性是对特定宿主而言,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 菌,反之为非致病菌,但二者并无绝然界限。 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 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微生物 17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 毒力 侵袭力 毒素 2021/10/18
1)侵袭力( evasiveness 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 Number of 进入 Invading Microbes 宿主细胞损伤/病变效应 入侵宿主防御系统 Portals of Entry Damage to Host Cells/ Penetration or Evasion Mucous membranes Cytopathic Effects of Host Defenses Respiratory tract Direct damag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apsules Toxins Genitourinary tract Cell wall components Exotoxins Conjunctiva Enzymes Endotoxins Skin Hypersensitivity Parenteral route Adherence Figure 15.8 Microbial mechanisms of pathogenicity. A summary of how microorganisms cause disease 2021/10/18
18 2021/10/18 进入 宿主细胞损伤/病变效应 入侵宿主防御系统 1)侵袭力(invasiveness): 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
间(1)吸和侵入 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菌毛粘附于宿主粘膜上皮细胞的相 应受体,于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机体內部。 )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 面而不被尿液冲走; 2)变异链球菌、乳杄菌:糖被在牙齿表面粘连成菌班,造 成齲齿。 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霍乱弧菌( Vibrio) 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 痢疾志贺氏菌( Shigella dysenteriae), ▲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 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 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 2021/10/18 19
(1)吸附和侵入: 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菌毛粘附于宿主粘膜上皮细胞的相 应受体,于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机体内部。 1)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 面而不被尿液冲走; 2)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糖被在牙齿表面粘连成菌班,造 成龋齿。 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霍乱弧菌(Vibrio) 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 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dysenteriae), 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 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 19 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