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722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一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乡村杜会学试题 2009年1月 题 号 二 四 五 总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1.以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 )。 A.农业社会学 B.乡村社会学 C.乡村经济学 D.农业推广学 2.20世纪20一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乡村和解决乡村 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是()。 A.乡村建设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生活运动 3.在传统农村,农业活动主要是指( A.农田种植 B.农田养殖 C.乡村畜牧 D.乡村特种种植 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而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 象称之为()。 A.角色扮演 B.角色中断 C.角色失败 D.角色冲突 5.与社会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亲密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强 2494
试卷代号:2722 座位号口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乡村社会学 试题 2009年 1月 题 号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总计 30分) 1.以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 ). A.农业社会学 B.乡村社会学 C.乡村经济学 D.农业推广学 2. 20世纪 20- 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乡村和解决乡村 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是( )。 A.乡村建设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生活运动 3.在传统农村,农业活动主要是指( )。 A.农 田种植 B.农田养殖 C.乡村畜牧 D.乡村特种种植 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而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 象称之为( )。 A.角色扮演 B.角色中断 C.角色失败 D.角色冲突 5.与社会组织相 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 .规模小 存在长久 B.人际关系亲密 D.综合性功能强 2494
6.目前在我国乡村,干扰乡村基层政权最主要的因素是()。 A.家庭 B.邻里 C.家族 D.民间会社 7.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主体是( A.乡镇党委会 B.乡镇人民政府 C.村党支部 D.村民委员会 8.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 A.家长制 B.泰罗制 C,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D.科层制 9.人类杜会最原始的关系是(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趣缘关系 D.业缘关系 10.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乡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 为()。 A.过度城市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融合化 11.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2.社会控制的最主要实施者是()。 A.初级社会群体 B.次级社会群体 C.国家政权组织 D.社团组织· 13.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乃至对于不同行为的社会控制具有各自的特点,这是 社会控制的(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多重性 D.统一性 2495
6.目前在我 国乡村 ,干扰乡村基层政权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家庭 B.邻里 C.家族 D.民间会社 7.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主体是( )。 A.乡镇党委会 B.乡镇人民政府 C.村党支部 D.村民委员会 8.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 )。 A.家长制 ’ B.泰罗制 C.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D.科层制 9.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关系是(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趣缘关系 D.业缘关系 10.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乡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 为( .过度城市化 逆城市化 B.郊区化 D.城乡融合化 11.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2.社会控制的最主要实施者是( A.初级社会群体 B.次级社会群体 C.国家政权组织 D.社团组织 · 13.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乃至对于不同行为的社会控制具有各自的特点,这是 社会控制的(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多重性 D.统一性 2495
14.社会各要素相互连接,结合成社会系统,它们的变化导致社会的变化,被称之 为( )。 A.社会控制 B.社会问题 C.社会变迁 D.社会保障 15.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胜利召开,召开的地点是( )。 A.美国 B.英国 C.巴西 D.中国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有( A.逻辑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应用性 E.前瞻性 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是( )。 A.规模小 B.非正式控制 C.面对面交往 D.成员具有多种角色 E.满足需求为首位 3.村民委员会的特征有( )。 A.群众性 B.自治性 C.基层性 D.地域性 E.广泛性 4.人口素质包括( A.身体素质 B.精神素质 C.文化素质 D.气质索质 E.运动素质 5.我国乡村社会控制的手段有( A.政权 B.法律 C.制度 D.道德 E.习俗 2496
14.社会 各 要 素 相互 连接 ,结合 成社会 系统,它们 的变化 导 致社 会 的变 化 ,被 称 之 为( B. D A.社会控制 C.社会变迁 社会问题 社会保障 15. 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胜利召开,召开的地点是( 美 国 巴西 英 国 中国 A C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分 .总计 1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整体性 应 用 性 B. D 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有( A.逻辑性 C.综合性 E.前瞻性 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是( A.规模小 C.面对面交往 E.满足需求为首位 3.村民委员会的特征有( A.群众性 C.基层性 E.广泛性 4.人口素质包括( )。 A.身体素质 C.文化素质 E.运动素质 5.我国乡村社会控制的手段有( A.政权 C.制度 E.习俗 2496 非正式控制 成员具有多种角色 B. n 自治性 地 域性 B. D. 精神素质 气质素质 B. D 法律 道德
得分 评卷人 三、配伍题(每题2分,总计10分)】 1.社会学:( 2.初级社会群体:() 3.社会组织:() 4.社会问题:() 5.社会控制:() 1.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联合起来的次级社会群体。 2.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进行调节和约束的过程。 3.是指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 碍,从而引起人们关注,并需要采取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4.是指那些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 同体。它包括家庭、邻里、朋友群体等。 5.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总计25分】 1.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性。(8分) 2.社区的构成要索。(8分) 3.简述趋同理论。(9分)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20分) 联系乡村实际谈一谈我国乡村社会流动的原因、功能。 2497
得 分 评卷人 三、配伍题 (每题 2分,总计 10分) 1.社会学 :( ) 2.初级社会群体 :( ) 3.社会组织:( ) 4.社会 问题 :( ) 5.社会控制:( ) 1.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联合起来的次级社会群体。 2.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进行调节和约束的过程 。 3.是指社会关系或环境 失调 ,致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 的正常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 碍,从而引起人们关注,并需要采取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 4.是指那些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 同体。它包括家庭、邻里、朋友群体等。 5.是从社会整体 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总计 25分) 1.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性。(8分) 2.社区的构成要素 。(8分) 3.简述趋同理论 。(9分) }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20分) 联系乡村实际谈一谈我国乡村社会流动的原因、功能。 2497
试卷代号:272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一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乡村社会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1.B 2.A 3.A 4.D 5.B 6.C 7.B 8.A 9.A 10.C 11.B 12.C 13.B 14.C 15.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BCD 2.ABCDE 3.ABCDE 4.ABC 5.ABCD 三、配伍题(每题2分,总计10分】》 1.杜会学: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 科学。 2.初级杜会群体:是指那些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 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它包括家庭、邻里、朋友群体等。 3.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联合起来的次级 社会群体。 4.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或社会进 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人们关注,并需要采取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5.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 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和约束的过程。 四、简答题(总计25分) 1.参考答案 从个人角度来看,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条件都必须在群体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因此他必须 2498
试卷代号:272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乡村社会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 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总计 30分) 1. B 2. A 3. A 4. D 5. B 6. C 7. B 8. A 9. A lo. C 11.B 12.C 13.B 14.C 15.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分,总计 1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BCD 2. ABCDE 3. ABCDE 4. ABC 5. ABCD 三、配伍题(每题 2分.总计 10分) 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 科学 。 2.初级社会群体:是指那些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 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它包括家庭、邻里、朋友群体等。 3.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联合起来的次级 社会群体。 4.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或社会进 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人们关注,并需要采取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5.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 以及与之相应 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 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和约束的过程。 四、简答题(总计 25分) 1.参考答案 从个人角度来看,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条件都必须在群体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因此他必须 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