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种子休眠特性鉴定和发芽试验方法 一、种子休眠特性鉴定 1.目的 (1)掌握种子休眠期测定方法。 (②)了解主要种子种皮不透气,不透水和存在发芽抑制剂及缺乏活化光敏色素等引起休 眠的原因。 (3)了解加温干燥预先冷冻、擦伤种皮、GA和光照处理破除休眠的方法。 2.材料和器具 ()种子材料新收获的有休眠的水稻、小麦、大麦、紫云英、三叶草、莴苣等种子。 (②)器具发芽箱、发芽盒、真空数种器、发芽纸、砂、G认光源等。 3.方法和步骤 (1)种子休眠期测定取刚收获的新种子400粒,每重复100粒,按规程规定条件,置 床发芽,每隔2~5d记载发芽种子数。当4次重复平均发芽率达到85%时,则可认为种子 通过休眠。从置床至达到85%发芽率的期限为该种子样品的休眠期。 (②)水稻种子加温处理取刚收获的有休眠水稻种子400粒两份:一份放人培养皿,于 45~50℃恒温条件下处理5~7:另一份不处理作对照,然后分别置床发芽5~14d,比较加 温处理破除小稻种子休眠的效果。 (③)麦类种子预先冷冻处理取刚收获的小麦或大麦种子400粒两份,置砂床1份,置 于5~10℃低温下预先冷冻处理3~7d,另一份不处理作对照.然后移置20℃条件下发芽4~ 8d,比较预先冷冻处理对破除休眠的效果。 (4)小粒豆类种子擦伤种皮处理取刚收获具有硬实的紫云英、三叶草或苜蓿种子400 粒两份:一份用0号砂皮纸,将种皮擦出纹路:另一份不擦伤作为对照。然后置床20℃发 芽4~14d。比较砂擦伤种皮对解除硬实的效果。 (⑤)G和光照处理取新收获有休眠莴苣种子400粒3份:其中两份置于用水湿润的纸 床的培养皿里,一份用铝箔纸包好,防止透光,另一份不用包好,作光照处理,放在20℃ 或30℃条件下光照72:第三份种子用0.01%GA溶液湿润发芽床,然后置20C条件下发 芽4一7d。比较GA和光照对解除莴苣种子休眠的效果。 4.作业 记录实验结果,计算种子休眠期,评定和比较破除休眠方法的效果
实验五 种子休眠特性鉴定和发芽试验方法 一、种子休眠特性鉴定 1.目的 (1)掌握种子休眠期测定方法。 (2)了解主要种子种皮不透气,不透水和存在发芽抑制剂及缺乏活化光敏色素等引起休 眠的原因。 (3)了解加温干燥预先冷冻、擦伤种皮、GA3和光照处理破除休眠的方法。 2.材料和器具 (1)种子材料 新收获的有休眠的水稻、小麦、大麦、紫云英、三叶草、莴苣等种子。 (2)器具 发芽箱、发芽盒、真空数种器、发芽纸、砂、GA3光源等。 3.方法和步骤 (1)种子休眠期测定 取刚收获的新种子 400 粒,每重复 100 粒,按规程规定条件,置 床发芽,每隔 2~5d 记载发芽种子数。当 4 次重复平均发芽率达到 85%时,则可认为种子 通过休眠。从置床至达到 85%发芽率的期限为该种子样品的休眠期。 (2)水稻种子加温处理 取刚收获的有休眠水稻种子 400 粒两份:一份放人培养皿,于 45~50℃恒温条件下处理 5~7d;另一份不处理作对照,然后分别置床发芽 5~14d,比较加 温处理破除小稻种子休眠的效果。 (3)麦类种子预先冷冻处理 取刚收获的小麦或大麦种子 400 粒两份,置砂床 1 份,置 于 5~10℃低温下预先冷冻处理 3~7d,另一份不处理作对照。然后移置 20℃条件下发芽 4~ 8 d,比较预先冷冻处理对破除休眠的效果。 (4)小粒豆类种子擦伤种皮处理 取刚收获具有硬实的紫云英、三叶草或苜蓿种子 400 粒两份:一份用 0 号砂皮纸,将种皮擦出纹路;另一份不擦伤作为对照。然后置床 20℃发 芽 4~14 d。比较砂擦伤种皮对解除硬实的效果。 (5)GA3和光照处理 取新收获有休眠莴苣种子 400 粒 3 份:其中两份置于用水湿润的纸 床的培养皿里,一份用铝箔纸包好,防止透光,另一份不用包好,作光照处理,放在 20℃ 或 30℃条件下光照 72 h;第三份种子用 0.01%GA3溶液湿润发芽床,然后置 20℃条件下发 芽 4~7d。比较 GA3和光照对解除莴苣种子休眠的效果。 4.作业 记录实验结果,计算种子休眠期,评定和比较破除休眠方法的效果
二、种子发芽习性和幼苗主要构造观察 1.目的 ()了解种子发芽的子叶出土型与子叶留土型发芽习性和有关种子种类。 (2)了解单子叶幼苗和双子叶幼苗的主要构造 2.材料和器具 ()种子材料洋葱、小麦、玉米、甘蓝、菜豆、豌豆等种子。 (2)器具光照发芽箱、发芽盒、砂床。 3.方法步骤 (1)将上述种子,分别播人砂床,按规定发芽条件,光下培养幼苗至幼苗主要构造发有 出现。 (2)观察记载: ①洋葱幼苗属子叶出土型的单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初生根、不定根、芽、子 叶带膝。 ②小麦幼苗属子叶留土型的单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种子根(通常3条)、胚芽 鞘、初生叶等。 ③玉米幼苗属子叶留土型的单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初生根、次生根、不定根、 中胚轴、芽鞘、初生叶。 ④甘蓝幼苗属子叶出土型双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初生根、下胚轴、子叶、顶 芽等。 ⑤菜豆幼苗属子叶出土型双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初生根、次生根、下胚轴、 子叶、上胚轴、初生叶和顶芽。 ⑥豌豆幼苗属子叶留土型双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初生根、次生根、子叶、上 胚轴、鳞叶、初生叶、顶芽。 4.作业 ()绘画主要种子幼苗构造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②)分析幼苗主要构造对播种后发芽出土和长成正常植株的重要性, 三、种子发芽试验方法 1.目的 ()掌握主要禾谷类和葱类单子叶植物种子水稻、小麦、玉米、洋葱等种子的标准发 芽技术规定、发芽方法、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法
二、种子发芽习性和幼苗主要构造观察 1.目的 (1)了解种子发芽的子叶出土型与子叶留土型发芽习性和有关种子种类。 (2)了解单子叶幼苗和双子叶幼苗的主要构造。 2.材料和器具 (1)种子材料 洋葱、小麦、玉米、甘蓝、菜豆、豌豆等种子。 (2)器具 光照发芽箱、发芽盒、砂床。 3.方法步骤 (1)将上述种子,分别播人砂床,按规定发芽条件,光下培养幼苗至幼苗主要构造发育 出现。 (2)观察记载: ①洋葱幼苗属子叶出土型的单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初生根、不定根、芽、子 叶带膝。 ②小麦幼苗属子叶留土型的单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种子根(通常 3 条)、胚芽 鞘、初生叶等。 ③玉米幼苗属子叶留土型的单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初生根、次生根、不定根、 中胚轴、芽鞘、初生叶。 ④甘蓝幼苗属子叶出土型双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初生根、下胚轴、子叶、顶 芽等。 ⑤菜豆幼苗属子叶出土型双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初生根、次生根、下胚轴、 子叶、上胚轴、初生叶和顶芽。 ⑥豌豆幼苗属子叶留土型双子叶植物。其幼苗主要构造包括初生根、次生根、子叶、上 胚轴、鳞叶、初生叶、顶芽。 4.作业 (1)绘画主要种子幼苗构造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2)分析幼苗主要构造对播种后发芽出土和长成正常植株的重要性。 三、种子发芽试验方法 1.目的 (1)掌握主要禾谷类和葱类单子叶植物种子 水稻、小麦、玉米、洋葱等种子的标准发 芽技术规定、发芽方法、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法
(②)掌握主要豆类和蔬菜种子的发芽技术规定、发芽方法、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 法。 2.材料和器具 ()实验种子水稻、小麦、玉米和洋葱等单子叶植物种子,辣椒、甘蓝、西瓜和大豆 等双子叶植物种子。 (②)用具方形透明塑料发芽盒、长方形透明塑料发芽盒、9m玻璃培养皿、发芽纸、 消毒砂等。 3.发芽技术规定和方法 (1)水稻种子发芽方法水稻种子发芽技术规定(TP.B即.S,20~30℃,25℃,5d~14 d,新收获的休眠种子需预先加热50C3~5d,或0.1mol/LH0浸种24h)。本试验用方 形透明塑料培养皿,垫人两层预先浸湿的发芽纸,用方形数种头数种,每皿搔人100粒种子, 4次重复,放人规定温度和光下培养,第五天计数正常发芽数,第十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 第14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不正常发芽种子数和死种子数。 (②玉米种子发芽方法玉米种子发芽技术规定(B即.S,20-30℃,25℃,4d,5d)。采 用砂床,经消毒砂调节到适宜的湿度,装入长方形塑料培养皿,厚度2~3m,然后用活动 数种板播人50粒种子,再盖上1.5~2cm湿砂,盖好盖子,放人规定温度和光下培养。第四 天计数正常幼苗,第七天计数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和死种子数。 注:水稻和玉米属于子叶留土型发芽的单子叶植物。幼苗鉴定标准属于同一组(ISTA, 幼苗鉴定手册A1.2.3.2组)。 ①正常幼苗条件(幼苗的全部主要构造均应正常): 根系初生根完整或带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开裂已愈合。若初生根有缺 陷,而次生根正常,并有足够的数目。 幼芽中胚轴完整,或带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破裂已愈合、稍有弯曲。 芽鞘完整或带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稍有弯曲、顶端开裂少于三分之 或等于三分之一,不分离开。 叶片完整,近芽鞘顶端伸出,至少达一半长度,或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 轻微损伤。 ②不正常幼苗(幼苗有一个或数个主要构造有缺陷,或正常发育受影响): 根系初生根有缺陷或无机能或次生根缺失。如发有不良、停滞、障碍、缺失、破裂、 从顶端开裂、收缩、纤细、负向生长、玻璃状、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2)掌握主要豆类和蔬菜种子的发芽技术规定、发芽方法、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 法。 2.材料和器具 (1)实验种子 水稻、小麦、玉米和洋葱等单子叶植物种子,辣椒、甘蓝、西瓜和大豆 等双子叶植物种子。 (2)用具 方形透明塑料发芽盒、长方形透明塑料发芽盒、9cm 玻璃培养皿、发芽纸、 消毒砂等。 3.发芽技术规定和方法 (1)水稻种子发芽方法 水稻种子发芽技术规定(TP.BP.S,20~30℃,25℃,5 d~14 d,新收获的休眠种子需预先加热 50℃3~5 d,或 0.1 mol/L HNO3浸种 24h)。本试验用方 形透明塑料培养皿,垫人两层预先浸湿的发芽纸,用方形数种头数种,每皿播人 100 粒种子, 4 次重复,放人规定温度和光下培养,第五天计数正常发芽数,第十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 第 14 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不正常发芽种子数和死种子数。 (2)玉米种子发芽方法 玉米种子发芽技术规定(BP.S,20~30℃,25℃,4d,5d)。采 用砂床,经消毒砂调节到适宜的湿度,装入长方形塑料培养皿,厚度 2~3cm,然后用活动 数种板播人 50 粒种子,再盖上 1.5~2cm 湿砂,盖好盖子,放人规定温度和光下培养。第四 天计数正常幼苗,第七天计数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和死种子数。 注:水稻和玉米属于子叶留土型发芽的单子叶植物。幼苗鉴定标准属于同一组(ISTA, 幼苗鉴定手册 A1.2.3.2 组)。 ①正常幼苗条件(幼苗的全部主要构造均应正常): 根系 初生根完整或带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开裂已愈合。若初生根有缺 陷,而次生根正常,并有足够的数目。 幼芽 中胚轴完整,或带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破裂已愈合、稍有弯曲。 芽鞘 完整或带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稍有弯曲、顶端开裂少于三分之一 或等于三分之一,不分离开。 叶片 完整,近芽鞘顶端伸出,至少达一半长度,或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 轻微损伤。 ②不正常幼苗(幼苗有一个或数个主要构造有缺陷,或正常发育受影响): 根系 初生根有缺陷或无机能或次生根缺失。如发育不良、停滞、障碍、缺失、破裂、 从顶端开裂、收缩、纤细、负向生长、玻璃状、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幼芽中胚轴有缺陷,如破裂、形成环状、螺旋形、严重卷曲、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芽鞘有缺陷、如畸形、破裂、顶端损伤、缺失、形成环状或螺旋形、严重卷曲和弯曲、 从顶端开裂、并通过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并与主轴分离,基部开裂、纤细、由初次感染引起 的腐烂。 叶片有缺陷,叶片不到芽椭长度的一半,或缺失、弯曲及其他畸形。 幼苗一个或数个主要构造有缺陷,或正常发有受影响,或整株有如下缺陷:骑形、黄 化或白化、纤细、玻璃状、两株连生在一起、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先长芽箱、尔后长根。 (3③)小麦种子发芽方法小麦种子发芽技术规定(TP.B即.S,20℃,4d,8d,预先加 热30~35℃,预先冷冻5~10℃3~7d,500×10GA)。 采用纸卷发芽,先将发芽纸巾(36cm×28cm)预湿,拧干,用两层垫,平铺在工作台上, 编号,然后播上100粒种子,再覆盖上一层湿纸巾,左边折起2m宽,卷成松的纸巾卷,垂 直竖在透明塑料盒中,4次重复,套上透明塑料袋,放人20℃发芽(如新收获的有休眠种子, 须放在5~10℃条件下预先冷冻处理5d后,再放在20C℃发芽(预先冷冻处理时间不计发芽 时间)。至第四天计数正常幼苗种子数,第八天计数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和死种子数。 注:小麦和大麦均为子叶留土型发芽的单子叶植物。幼苗鉴定标准同属于一组(1STA幼 苗鉴定手册AL.2.3.3组): ①正常幼苗(全部主要构造均应正常): 根系至少有两条种子根完整或1条强壮的种子根,或仅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 斑点。 幼芽中胚轴完整,或仅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 芽椭完整,或仅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稍有弯曲、从顶端开裂少于三分 之一或等于三分之一。 叶片完整,从芽精顶端长出,至少达其长度的二分之一,或带有如下轻微缺陷:褪色、 有坏死斑点、稍有损伤。 ②不正常幼苗(有一个或数个主要构造不正常,或发育受阻,幼苗有缺陷,如畸形、两 株苗连在一起、黄化或白化、纤细、玻璃状,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等): 根系种子根有缺陷,或无功能,如发育不良、停滞、仅有一条细弱种子根、破裂、收 缩、纤细、负向生长、玻璃状、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幼芽中胚轴有缺陷,如破裂、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芽鞘有缺陷,如畸形、由植物中毒引起的缩短、变粗、破损、残缺、形成环状、螺旋
幼芽 中胚轴有缺陷,如破裂、形成环状、螺旋形、严重卷曲、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芽鞘 有缺陷、如畸形、破裂、顶端损伤、缺失、形成环状或螺旋形、严重卷曲和弯曲、 从顶端开裂、并通过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并与主轴分离,基部开裂、纤细、由初次感染引起 的腐烂。 叶片 有缺陷,叶片不到芽鞘长度的一半,或缺失、弯曲及其他畸形。 幼苗 一个或数个主要构造有缺陷,或正常发育受影响,或整株有如下缺陷:畸形、黄 化或白化、纤细、玻璃状、两株连生在一起、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先长芽鞘、尔后长根。 (3)小麦种子发芽方法 小麦种子发芽技术规定(TP.BP.S,20℃,4 d,8 d,预先加 热 30~35℃,预先冷冻 5~10℃3~7 d,500×10 -6GA3)。 采用纸卷发芽,先将发芽纸巾(36cm×28 cm)预湿,拧干,用两层垫,平铺在工作台上, 编号,然后播上 100 粒种子,再覆盖上一层湿纸巾,左边折起 2cm 宽,卷成松的纸巾卷,垂 直竖在透明塑料盒中,4 次重复,套上透明塑料袋,放人 20℃发芽(如新收获的有休眠种子, 须放在 5~10℃条件下预先冷冻处理 5 d 后,再放在 20℃发芽(预先冷冻处理时间不计发芽 时间)。至第四天计数正常幼苗种子数,第八天计数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和死种子数。 注:小麦和大麦均为子叶留土型发芽的单子叶植物。幼苗鉴定标准同属于一组(1STA 幼 苗鉴定手册 A1.2.3.3 组): ①正常幼苗(全部主要构造均应正常): 根系 至少有两条种子根完整或 1 条强壮的种子根,或仅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 斑点。 幼芽 中胚轴完整,或仅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 芽鞘 完整,或仅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稍有弯曲、从顶端开裂少于三分 之一或等于三分之一。 叶片 完整,从芽鞘顶端长出,至少达其长度的二分之一,或带有如下轻微缺陷:褪色、 有坏死斑点、稍有损伤。 ②不正常幼苗(有一个或数个主要构造不正常,或发育受阻,幼苗有缺陷,如畸形、两 株苗连在一起、黄化或白化、纤细、玻璃状,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等): 根系 种子根有缺陷,或无功能,如发育不良、停滞、仅有一条细弱种子根、破裂、收 缩、纤细、负向生长、玻璃状、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幼芽 中胚轴有缺陷,如破裂、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芽鞘 有缺陷,如畸形、由植物中毒引起的缩短、变粗、破损、残缺、形成环状、螺旋
形、严重弯曲、卷曲、从顶端开裂大于其总长的三分之一、基部开裂、纤细、由初次感染引 起的腐烂, 叶片有缺陷,如长度不到芽椭的一半,无叶、碎裂或其他畸形等。 (4)洋葱种子发芽测定方法洋葱种子发芽技术规定(TP.B即.20℃,15C,6d,12d, 新收获的休眠种子须预先冷冻5℃,3d)。 采用9m玻璃培养皿纸床,将预先浸透的发芽纸两层,垫人培养皿内,用真实数种器数 种置床,每皿100粒种子,重复4次,放20℃发芽,第六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第九天 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第12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不正常发芽种子数和死种子数。 注:葱类包括洋葱属、葱属、细香葱属等,属于子叶出土型发芽的单子叶植物,幼苗鉴 定标准相同(ISTA幼苗鉴定手册为A1.1.1.1组). ①正常幼苗(全部主要构造均应正常): 根系初生根完整或仅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 幼芽子叶完整,带有一个向上的膝,或仅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 ②不正常幼苗(.凡有一个或几个主要构造不正常,或正常发育受阻或缺陷,如畸形、 破碎、两株苗连生在一起、黄化或白化、纤细、玻璃状、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根系初生根有缺陷,如发育迟缓、残缺、停滞、破裂,从顶端开裂、收缩、纤细、负 向生长、玻璃状,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幼芽子叶有缺陷,如缩短、变粗、破裂、收缩、弯曲、形成环形,螺旋形、无膝、纤 细、玻璃状、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⑤)辣椒种子发芽方法辣椒种子发芽技术规定(TP.B即.S,20~30C,7d,14d,新 收获有休眠种子须用0.2%K0湿润发芽床)。 采用9©m玻璃培养皿纸床,将两层经0.2%K0,浸透的发芽纸垫入培养皿,利用真空 数种器数种置床,每皿100粒种子,4次重复,放人20一30℃变温发芽,第七天计数正常发 芽种子数,第十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第14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不正常发芽种子和 死种子数。 (6)甘蓝种子发芽测定方法甘蓝种子发芽技术规定(TP.20~30℃,20℃,5d,10d, 计数,新收获有休眠种子须在5℃预先冷冻3~5d,或用0.2%0,溶液湿润发芽床)。 采用9m玻璃培养皿纸床,每皿垫人两层浸温的发芽纸,用真空数种器数种置床,放人 20~30℃或20℃培养,第五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第十天计数正常、不正常和死种子数。 注:辣椒属、甘兰屈于子叶出土型发芽的双子叶植物。幼苗鉴定与甜菜屈、胡萝卜属和
形、严重弯曲、卷曲、从顶端开裂大于其总长的三分之一、基部开裂、纤细、由初次感染引 起的腐烂。 叶片 有缺陷,如长度不到芽鞘的一半,无叶、碎裂或其他畸形等。 (4)洋葱种子发芽测定方法 洋葱种子发芽技术规定(TP.BP.20℃,15℃,6 d,12d, 新收获的休眠种子须预先冷冻 5℃,3d)。 采用 9cm 玻璃培养皿纸床,将预先浸透的发芽纸两层,垫人培养皿内,用真实数种器数 种置床,每皿 100 粒种子,重复 4 次,放 20℃发芽,第六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第九天 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第 12 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不正常发芽种子数和死种子数。 注:葱类包括洋葱属、葱属、细香葱属等,属于子叶出土型发芽的单子叶植物,幼苗鉴 定标准相同(ISTA 幼苗鉴定手册为 A1.1.1.1 组)。 ①正常幼苗(全部主要构造均应正常): 根系 初生根完整或仅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 幼芽 子叶完整,带有一个向上的膝,或仅有轻微缺陷,如褪色、有坏死斑点。 ②不正常幼苗(.凡有一个或几个主要构造不正常,或正常发育受阻或缺陷,如畸形、 破碎、两株苗连生在一起、黄化或白化、纤细、玻璃状、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根系 初生根有缺陷,如发育迟缓、残缺、停滞、破裂,从顶端开裂、收缩、纤细、负 向生长、玻璃状,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幼芽 子叶有缺陷,如缩短、变粗、破裂、收缩、弯曲、形成环形,螺旋形、无膝、纤 细、玻璃状、由初次感染引起的腐烂。 (5)辣椒种子发芽方法 辣椒种子发芽技术规定(TP.BP.S,20~30℃,7 d,14 d,新 收获有休眠种子须用 0.2% KNO3湿润发芽床)。 采用 9 cm 玻璃培养皿纸床,将两层经 0.2% KNO3浸透的发芽纸垫入培养皿,利用真空 数种器数种置床,每皿 100 粒种子,4 次重复,放人 20~30℃变温发芽,第七天计数正常发 芽种子数,第十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第 14 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数、不正常发芽种子和 死种子数。 (6)甘蓝种子发芽测定方法 甘蓝种子发芽技术规定(TP.20~30℃,20℃,5 d,10d, 计数,新收获有休眠种子须在 5℃预先冷冻 3~5d,或用 0.2% KNO3溶液湿润发芽床)。 采用 9cm 玻璃培养皿纸床,每皿垫人两层浸温的发芽纸,用真空数种器数种置床,放人 20~30℃或 20℃培养,第五天计数正常发芽种子,第十天计数正常、不正常和死种子数。 注:辣椒属、甘兰属于子叶出土型发芽的双子叶植物。幼苗鉴定与甜菜属、胡萝卜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