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祈祷”专 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探究,了解小说不同的叙述 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 系。 2.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 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 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 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和平的祈祷”专 题 2.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 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 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 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1.通过学习探究,了解小说不同的叙述 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 系。 学习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德]海因里希·伯尔
题解: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 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作者在 这里引用有什么作用呢?
题解: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这个典故原指希 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作者在 这里引用有什么作用呢? ……
作者介绍: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出生于德国 科隆市。伯尔自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的 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 了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 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 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 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 内心独白。1972年,伯尔由于“凭借他对时代的广 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 作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介绍: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出生于德国 科隆市。伯尔自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的 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 了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 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 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 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 内心独白。1972年,伯尔由于“凭借他对时代的广 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 作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文本研读—脉络梳理: 在对小说进行分析附,要先弄清楚这故事 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 地点:战地医院(原是一所学校)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 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文本研读——脉络梳理: 时间: 地点: 场景: 情节: 在对小说进行分析时,要先弄清楚这故事 的基本要素。 盟军已经攻入德国 战地医院(原是一所学校) 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 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