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一个学派的诞生传记选读课文全解 1.课文解读。 (1)作者简介 见课本。 2)基本解读。 本文选自费米夫人回忆费米的传记作品《费米传》,原名《原子在我家中》。费米是现代核 物理学的先驱,费米学派一一包括罗马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一一的领袖人物,他对现代物理学 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里所选的文段却不仅是费米个人的传记,更是费米学派 核心人物的一个集体画像。这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传记形式,一个科学团体的合传。 本文记叙了罗马学派诞生的经过。首先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参议员柯尔比诺有一个雄心 复兴意大利的物理学,为此,他着手建立罗马学派。其次,费米和他的朋友拉赛蒂,尤其是 费米,拥有岀类拔萃的物理学天才,以及对物理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的超乎寻常的热情。 而他们的学生阿马尔迪、塞格雷和马约拉纳,也被导师们的天才和热情、被物理学本身吸引 到学派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洋溢着一种热情,对物理学的热情,对富于挑战和创造性 的人生的热情。 由于年龄、性格的相近,这个团体充满了欢乐与活力。拉塞蒂、费米和阿马尔迪还共同具有 种顽皮的态度,那是一种对开玩笑和无聊行为的天真爱好,他们把这一点带进了他们严肃 的工作里。尽管学派中每个人的个性都很鲜明,但在这个团体里,这些个性都得到发扬,各 得其所,教学和研究的方式都十分个性化。这种个性的保护与发扬后面隐含的是对个人独创 性的鼓励。也许,正是由于这种轻松活泼、不拘一格的学风,年轻的罗马学派才能在短短的 时间里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蜚声国内外。 由于作者的特殊身份,她能够与这些人朝夕相处,故了解到许多真切的细节;同样也由于她 这个特殊的身份,她对这些人的观察和记叙的视角是家人与朋友的视角,更注重生活细节, 并贯注了深厚的情感。这就使得这篇文章极富生活情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9、一个学派的诞生·传记选读课文全解 1.课文解读。 (1)作者简介。 见课本。 (2)基本解读。 本文选自费米夫人回忆费米的传记作品《费米传》,原名《原子在我家中》。费米是现代核 物理学的先驱,费米学派——包括罗马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领袖人物,他对现代物理学 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里所选的文段却不仅是费米个人的传记,更是费米学派 核心人物的一个集体画像。这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传记形式,一个科学团体的合传。 本文记叙了罗马学派诞生的经过。首先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参议员柯尔比诺有一个雄心—— 复兴意大利的物理学,为此,他着手建立罗马学派。其次,费米和他的朋友拉赛蒂,尤其是 费米,拥有出类拔萃的物理学天才,以及对物理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的超乎寻常的热情。 而他们的学生阿马尔迪、塞格雷和马约拉纳,也被导师们的天才和热情、被物理学本身吸引 到学派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洋溢着一种热情,对物理学的热情,对富于挑战和创造性 的人生的热情。 由于年龄、性格的相近,这个团体充满了欢乐与活力。拉塞蒂、费米和阿马尔迪还共同具有 一种顽皮的态度,那是一种对开玩笑和无聊行为的天真爱好,他们把这一点带进了他们严肃 的工作里。尽管学派中每个人的个性都很鲜明,但在这个团体里,这些个性都得到发扬,各 得其所,教学和研究的方式都十分个性化。这种个性的保护与发扬后面隐含的是对个人独创 性的鼓励。也许,正是由于这种轻松活泼、不拘一格的学风,年轻的罗马学派才能在短短的 时间里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蜚声国内外。 由于作者的特殊身份,她能够与这些人朝夕相处,故了解到许多真切的细节;同样也由于她 这个特殊的身份,她对这些人的观察和记叙的视角是家人与朋友的视角,更注重生活细节, 并贯注了深厚的情感。这就使得这篇文章极富生活情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文在写作方面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文章的叙述紧紧围绕着罗马学派的形成这条 线索,主干十分清晰。第二,文章先按人物的主次、出场的先后,分别介绍学派的成员。第 三,在宏观描述整个学派的共同活动的同时,又散点凸显出各个人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所 起的作用,这不仅使记叙笔法统一中有变化,严整中有散漫多姿的韵致,而且令这篇费米学 派的合传既有全面的宏观观照,又有不失个性的亮点渲染。这对类似题材的传记的写作,有 很好的借鉴作用。 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这种联系随着他们经过青年期进入成年期 直在稳定地增强着",介绍罗马学派形成的过程。第二部分,从"当这四个人,两个老师和两 个学生,来到一起时,他们还都是青年到当他的感情受伤时,他就从两眼中射出燃烧着的 火焰",描述罗马学派的教学研究方式一一共同具有一种顽皮的态度;脑子想到什么问题, 就问什么问题;一个问题引到另一个问题,并不根据预定的计划;师生通力合作来解决他们 的问题。第四部分,为余下的部分,介绍罗马学派对费米量子理论的推广情况。 2.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叙述线索与内在逻辑,体会费米学派的共同精神。 参考答案:参见基本解读“第二段 2)第二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使学生深入领会费米学派成员的独特的精神面貌;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个性与创 造件的关联,开拓学生的眼界,防止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僵化。 参考答案:科学研究是严肃的,需要认真的态度。但严肃认真并不意味着不能拥有自己的个 性。相反,科学研究是最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而创造力的发挥与一个人的个性的 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费米学派的成员都拥有鲜明的个性,并把这带进了自己的科学研究中, 实际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学习风气和研究风格,这对学派的成长是有益的。值得注意的是, 费米等人的玩笑仍然是紧紧围绕着物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的问题的,并不是空虚无聊的游戏
本文在写作方面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文章的叙述紧紧围绕着罗马学派的形成这条 线索,主干十分清晰。第二,文章先按人物的主次、出场的先后,分别介绍学派的成员。第 三,在宏观描述整个学派的共同活动的同时,又散点凸显出各个人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所 起的作用,这不仅使记叙笔法统一中有变化,严整中有散漫多姿的韵致,而且令这篇费米学 派的合传既有全面的宏观观照,又有不失个性的亮点渲染。这对类似题材的传记的写作,有 很好的借鉴作用。 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这种联系随着他们经过青年期进入成年期一 直在稳定地增强着”,介绍罗马学派形成的过程。第二部分,从“当这四个人,两个老师和两 个学生,来到一起时,他们还都是青年”到“当他的感情受伤时,他就从两眼中射出燃烧着的 火焰”,描述罗马学派的教学研究方式——共同具有一种顽皮的态度;脑子想到什么问题, 就问什么问题;一个问题引到另一个问题,并不根据预定的计划;师生通力合作来解决他们 的问题。第四部分,为余下的部分,介绍罗马学派对费米量子理论的推广情况。 2.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叙述线索与内在逻辑,体会费米学派的共同精神。 参考答案:参见“基本解读”第二段。 (2)第二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使学生深入领会费米学派成员的独特的精神面貌;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个性与创 造件的关联,开拓学生的眼界,防止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僵化。 参考答案:科学研究是严肃的,需要认真的态度。但严肃认真并不意味着不能拥有自己的个 性。相反,科学研究是最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而创造力的发挥与一个人的个性的 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费米学派的成员都拥有鲜明的个性,并把这带进了自己的科学研究中, 实际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学习风气和研究风格,这对学派的成长是有益的。值得注意的是, 费米等人的玩笑仍然是紧紧围绕着物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的问题的,并不是空虚无聊的游戏
如课文中他们问焦韦内小姐的问题,就是一个物理学问题。这表明费米等人对待科学研究的 态度仍然是十分认真、十分执著的。 (3)第三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引导学生体会团体精神与人际协作在个人工作以及公共事 业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可提供一些相关资料给学生。主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研究越来越依赖团体的 合作,像上个世纪后半期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很多都是几个研究合作伙伴共享的。科学 学派更是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派是指在学术上围绕集中的问题、聚集了优秀 的人才、釆取了新颖的视角、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的研究群体。重要 的科学学派不仅是做出奠基 性、里程碑式和开拓性的工作的群体,而且也是涌现新的学界领袖的摇篮;既是科学知识的 生产基地,又是培植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温床。像李比希学派在有机化学领域、哥本 哈根学派在量子力学领域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费米学派也是如此。它不仅培养了费米这样 划时代的科学家,也培养了拉塞蒂、阿马尔迪等科学骨干,导致了一系列核物理学方面的重 要发现。这是费米学派通力协作的成果。 (4)第四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复习诗歌的文体知识,并体会传记素材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在文中的作用是进一步渲染了这篇课文的风趣活泼的文风。但从诗歌本 身的角度看,它的艺术价值是不高的,称不上优美。它其实只是首开玩笑而信手写的打油诗 可联系诗歌的文体特征分析一下这首诗。 3.相关资料。 (1)生平与事迹 费米的祖父是费米家族放弃种田的第一个人,成为公爵郡吏;他的父亲是铁路职员,母亲是 小学教师,他有一个比他长两岁的姐姐和一个比他长一岁的哥哥。他和他哥哥自幼就着迷于 机械,他们自己设计并制造电动机,还绘制飞机引擎草图
如课文中他们问焦韦内小姐的问题,就是一个物理学问题。这表明费米等人对待科学研究的 态度仍然是十分认真、十分执著的。 (3)第三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引导学生体会团体精神与人际协作在个人工作以及公共事 业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可提供一些相关资料给学生。主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研究越来越依赖团体的 合作,像上个世纪后半期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很多都是几个研究合作伙伴共享的。科学 学派更是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派是指在学术上围绕集中的问题、聚集了优秀 的人才、采取了新颖的视角、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的研究群体。重要 的科学学派不仅是做出奠基 性、里程碑式和开拓性的工作的群体,而且也是涌现新的学界领袖的摇篮;既是科学知识的 生产基地,又是培植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温床。像李比希学派在有机化学领域、哥本 哈根学派在量子力学领域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费米学派也是如此。它不仅培养了费米这样 划时代的科学家,也培养了拉塞蒂、阿马尔迪等科学骨干,导致了一系列核物理学方面的重 要发现。这是费米学派通力协作的成果。 (4)第四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复习诗歌的文体知识,并体会传记素材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在文中的作用是进一步渲染了这篇课文的风趣活泼的文风。但从诗歌本 身的角度看,它的艺术价值是不高的,称不上优美。它其实只是首开玩笑而信手写的打油诗。 可联系诗歌的文体特征分析一下这首诗。 3.相关资料。 (1)生平与事迹。 费米的祖父是费米家族放弃种田的第一个人,成为公爵郡吏;他的父亲是铁路职员,母亲是 小学教师,他有一个比他长两岁的姐姐和一个比他长一岁的哥哥。他和他哥哥自幼就着迷于 机械,他们自己设计并制造电动机,还绘制飞机引擎草图
费米在中学时期学习成绩优秀。他父亲的一位同事阿米迪最早发现了费米的特殊才能,经常 借给他一些物理学和数学书籍,诱导他的学习。还是在中学时期,费米通过自学就已获得相 当多的经典物理学知识。在阿米迪的建议下,费米在17岁时(1918年11月),考入比萨大 学,先主修数学,不久就转而主修物理学。在比萨大学的入学考卷上,人们认识到费米的 出众才华。阅卷人数学家G皮塔雷利教授原以为他看到的将是一篇中学生水平的论文,但 出乎意料,费米的论文声音的特性“却是关于振簧的偏微分方程的傅里叶级数解。为了确认 费米是否真正理解他所写的内容,皮塔雷利把费米叫来面谈,其结论是:无可怀疑,费米确 实具有非凡的才能,在他长时期的教学生涯中还从未遇见过像费米这样的青年人。 在大学一年级时,费米在给他的朋友E·佩尔西科的信中说,他对安排的课程几乎不需花费 多少精力,因而力求通过课外自学扩展他的数学、物理学的知识。大学三年级时,他就发表 了两篇研究论文。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X射线的实验课题。他的这项工作首创了用弯曲晶体 聚焦法获得劳厄干涉图像。1922年7月,费米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学位后,费米立 即回到罗马,向罗马大学物理研究究所所长、实验物理学教授0·M·科比诺请教他的可能前程。 科比诺是意大利参议院议员,同时又是一位处于权威地位的物理学家,从此,他便成为费米 的导师、朋友和保护人 1923年冬,费米靠意大利教育部奖学金的支持,先去德国格丁根M玻恩处工作。在格丁根 的七个月间,他完成了一批关于分析力学的论文,其中有关于各态历经定理的证明。1924 年费米又转到荷兰莱顿P.厄任费斯脱的研究所工作。在这里费米发表了一些论文,其中有 关干光谱线强度的两篇量子理论文章,这是同厄任费斯脱讨论过的工作。 不久,由于奖学金用完,费米回到罗马,在罗马大学教数学。后来他又到佛罗伦萨大学任讲 师,教力学和数学。1926年夏经老物理学家科比诺的支持,费米被任命为罗马大学理论物 理学教授,又回到罗马。从此到1936年被认为是费米的十年黄金时代。 1928年7月费米同一位犹太女子劳拉·卡蓬结婚,她是一位典型的西方贤妻良母。 1929年,又是由于科比诺的推荐,27岁的费米被任命为意大利皇家科学院院士。但是,他 不愿意牺牲时间去从事物理学以外的工作,也不愿参与行政事务和政治活动
费米在中学时期学习成绩优秀。他父亲的一位同事阿米迪最早发现了费米的特殊才能,经常 借给他一些物理学和数学书籍,诱导他的学习。还是在中学时期,费米通过自学就已获得相 当多的经典物理学知识。在阿米迪的建议下,费米在 17 岁时(1918 年 11 月),考入比萨大 学,先主修数学,不久就转而主修物理学。 在比萨大学的入学考卷上,人们认识到费米的 出众才华。阅卷人数学家 G·皮塔雷利教授原以为他看到的将是一篇中学生水平的论文,但 出乎意料,费米的论文“声音的特性”却是关于振簧的偏微分方程的傅里叶级数解。为了确认 费米是否真正理解他所写的内容,皮塔雷利把费米叫来面谈,其结论是:无可怀疑,费米确 实具有非凡的才能,在他长时期的教学生涯中还从未遇见过像费米这样的青 年人。 在大学一年级时,费米在给他的朋友 E·佩尔西科的信中说,他对安排的课程几乎不需花费 多少精力,因而力求通过课外自学扩展他的数学、物理学的知识。大学三年级时,他就发表 了两篇研究论文。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 X 射线的实验课题。他的这项工作首创了用弯曲晶体 聚焦法获得劳厄干涉图像。1922 年 7 月,费米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学位后,费米立 即回到罗马,向罗马大学物理研究究所所长、实验物理学教授 0·M·科比诺请教他的可能前程。 科比诺是意大利参议院议员,同时又是一位处于权威地位的物理学家,从此,他便成为费米 的导师、朋友和保护人。 1923 年冬,费米靠意大利教育部奖学金的支持,先去德国格丁根 M·玻恩处工作。在格丁根 的七个月间,他完成了一批关于分析力学的论文,其中有关于各态历经定理的证明。1924 年费米又转到荷兰莱顿 P.厄任费斯脱的研究所工作。在这里费米发表了一些论文,其中有 关干光谱线强度的两篇量子理论文章,这是同厄任费斯脱讨论过的工作。 不久,由于奖学金用完,费米回到罗马,在罗马大学教数学。后来他又到佛罗伦萨大学任讲 师,教力学和数学。1926 年夏经老物理学家科比诺的支持,费米被任命为罗马大学理论物 理学教授,又回到罗马。从此到 1936 年被认为是费米的十年黄金时代。 1928 年 7 月费米同一位犹太女子劳拉·卡蓬结婚,她是一位典型的西方贤妻良母。 1929 年,又是由于科比诺的推荐,27 岁的费米被任命为意大利皇家科学院院士。但是,他 不愿意牺牲时间去从事物理学以外的工作,也不愿参与行政事务和政治活动
1930年夏费米应美国密歇根大学的邀请,偕其夫人到安阿伯市小住了两个月,在理论物理 学夏季讨论会上讲授量子辐射理论。 1934年费米创用中子轰击原子核来产生人工放射现象,开始了他富有成果的中子物理学研 究,被后人誉为中子物理学之父。 1936年6月费米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到该校讲授热力学暑期课程,这次内容简明 易懂、重点突出的讲义于1937年出版,成为后人教学用书著名蓝本之一。 1937年1月23日,6岁的老物理学家科比诺由于肺炎突然死去,由洛苏尔多教授继任研究 所所长。一方面,洛苏尔多不欣赏费米的工作,另一方面,1938年宣布的法斯种族法律直 接威胁着费米夫人,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两个孩子,使费米产生了伺机离开意大利的企图。 1938年11月10日瑞典科学院秘书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电话向费米宣读了1938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奖金授予罗马大学恩里科.费米教授,以表彰他证明了中子轰击所产生的新放射性 元素的存在以及发现了与此有关的慢中子所致核反应。当年12月6日,费米夫妇携两子女 以及保姆离开罗马,到斯德哥尔摩领奖。行前,只对几个特别亲近的朋友透露由于政治形势 的逼迫使他作出不回罗马的决定。12月10日领奖之后,就从德哥尔摩乘船去美国,1939 年1月2日到达纽约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授,开始了他一生的后期阶段。直至十年以后, 他才回意大利作短期访问。 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仍是中子物理学。费米对中子引起铀核裂变的研究导致他 于1942年12月2日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自持续链式裂变反应堆。这项发明标志 着人类大规模利用核能的开始,迈入原子能时代。在芝加哥的这一主要任务完成后,他把原 子堆的进一步发展留给别人,以便开始自己新课题的研究。 1944年7月11月,费米夫妇被美国地方法院批准为美国公民 1944年9月原子堆的研究工作已推进到不再需要费米留在芝加哥连续关注,他全家迁移到 在新墨西哥州新建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帮助解决当时更重要的任务中出现的问题,即如 何用铀235或钚239制造原子弹。研究所所长J.R·奥本海默在许多重要问题上都同他商量
1930 年夏费米应美国密歇根大学的邀请,偕其夫人到安阿伯市小住了两个月,在理论物理 学夏季讨论会上讲授量子辐射理论。 1934 年费米创用中子轰击原子核来产生人工放射现象,开始了他富有成果的中子物理学研 究,被后人誉为中子物理学之父。 1936 年 6 月费米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到该校讲授热力学暑期课程,这次内容简明 易懂、重点突出的讲义于 1937 年出版,成为后人教学用书著名蓝本之一。 1937 年 1 月 23 日,6l 岁的老物理学家科比诺由于肺炎突然死去,由洛苏尔多教授继任研究 所所长。一方面,洛苏尔多不欣赏费米的工作,另一方面,1938 年宣布的法斯种族法律直 接威胁着费米夫人,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两个孩子,使费米产生了伺机离开意大利的企图。 1938 年 11 月 10 日瑞典科学院秘书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电话向费米宣读了 1938 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奖金授予罗马大学恩里科.费米教授,以表彰他证明了中子轰击所产生的新放射性 元素的存在以及发现了与此有关的慢中子所致核反应。”当年 12 月 6 日,费米夫妇携两子女 以及保姆离开罗马,到斯德哥尔摩领奖。行前,只对几个特别亲近的朋友透露由于政治形势 的逼迫使他作出不回罗马的决定。12 月 10 日领奖之后,就从德哥尔摩乘船去美国,1939 年 1 月 2 日到达纽约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授,开始了他一生的后期阶段。直至十年以后, 他才回意大利作短期访问。 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仍是中子物理学。费米对中子引起铀核裂变的研究导致他 于 1942 年 12 月 2 日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自持续链式裂变反应堆。这项发明标志 着人类大规模利用核能的开始,迈入原子能时代。在芝加哥的这一主要任务完成后,他把原 子堆的进一步发展留给别人,以便开始自己新课题的研究。 1944 年 7 月 l 1 月,费米夫妇被美国地方法院批准为美国公民。 1944 年 9 月原子堆的研究工作已推进到不再需要费米留在芝加哥连续关注,他全家迁移到 在新墨西哥州新建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帮助解决当时更重要的任务中出现的问题,即如 何用铀 235 或钚 239 制造原子弹。研究所所长 J.R·奥本海默在许多重要问题上都同他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