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缓脉 12.间歇脉 13.脉搏短绌 14.血压 15.收缩压 16.舒张压 17.脉压 18.呼吸 19.呼吸增快 20.呼吸减慢 21.潮式呼吸 22.间断呼吸 二、填空题 1.体温得正常值,腋下温度为 ℃,口腔舌下温度为 ℃,直肠 温度为 ℃。 2.发热的程度可划分为(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低热 ℃,中度热 ℃,高热 ℃,超高热 3.发热的过程依次是 4.常见的热型有: 5.病人不慎咬碎体温计时,应立即 ,以免损伤消化道粘膜, 然后口服 以延缓汞的吸收,病情允许时,可服用 的食物促进汞的排泄。 6.正常成人脉搏为 次/分,脉搏搏动均匀脉率与 相等, 动脉壁光滑 有一定的弹性。 7.高热病人可出现速脉和 ,休克病人的脉搏是」 ,绌脉可见于 的病人。缓脉见于」 颅内压增高的病人。 9.对异常呼吸观察内容包括: 音响异常和呼吸困难
16 11.缓脉 12.间歇脉 13.脉搏短绌 14.血压 15.收缩压 16.舒张压 17.脉压 18.呼吸 19.呼吸增快 20.呼吸减慢 21.潮式呼吸 22.间断呼吸 二、填空题 1.体温得正常值,腋下温度为_℃,口腔舌下温度为_℃,直肠 温度为_℃。 2.发热的程度可划分为(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低热_℃,中度热 _℃,高热_℃,超高热_℃。 3.发热的过程依次是_、_、_。 4.常见的热型有:_、_、_、 _。 5.病人不慎咬碎体温计时,应立即_,以免损伤消化道粘膜, 然后口服_以延缓汞的吸收,病情允许时,可服用_ 的食物促进汞的排泄。 6.正常成人脉搏为_次/分,脉搏搏动均匀脉率与_相等, 动脉壁光滑_有一定的弹性。 7.高热病人可出现速脉和_,休克病人的脉搏是_、 _,绌脉可见于_的病人。缓脉见于_、 颅内压增高的病人。 9.对异常呼吸观察内容包括:_、_、 _音响异常和呼吸困难
11.当听诊器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时,此时血压计汞柱所指刻度为 ,当 搏动音突然消失或减弱,汞柱所指刻度为 12.物理或药物降温30分钟后所测温度,应绘制在降温前符号的 用红圈表示,并于 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下次体温符号与 的体温符号相连。如体温和脉搏在同一点上,先绘制 符号,外用红 笔划一圆圈表示 三、单项选择题 1.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 A.感染 B。无菌坏死组织的吸收 C.变态反应性疾病 D.恶性肿瘤 E.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失常 2.以下哪种情况可使基础体温增高() A。服安眠药后 B.饥饿状态下 C.女性月经后 D.进食前 E。沐浴时 3.下列哪种情况测口腔温度不妥() A.面部做冷敷半小时后 B.饭后半小时 C.呼吸困难者 D.截瘫病人 E。瘘管喂食者 4.某病人高烧采取降温措施,1小时后大汗淋漓,体温35.5℃,脉细速,四肢 发凉,此时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 A.给予高热量饮食,补充热量 B.更换衣服、被单,擦干汗渍,防受凉 C.热水拭浴、揩干汗液,以达舒适 D.调节室温,避免噪音,让其卧床休息 17
17 11.当听诊器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时,此时血压计汞柱所指刻度为_,当 搏动音突然消失或减弱,汞柱所指刻度为_。 12.物理或药物降温 30 分钟后所测温度,应绘制在降温前符号的_, 用红圈表示,并于_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下次体温符号与_ 的体温符号相连。如体温和脉搏在同一点上,先绘制_符号,外用红 笔划一圆圈表示_。 三、单项选择题 1.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 ) A. 感染 B. 无菌坏死组织的吸收 C. 变态反应性疾病 D. 恶性肿瘤 E. 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失常 2.以下哪种情况可使基础体温增高( ) A. 服安眠药后 B. 饥饿状态下 C. 女性月经后 D. 进食前 E. 沐浴时 3.下列哪种情况测口腔温度不妥( ) A. 面部做冷敷半小时后 B. 饭后半小时 C. 呼吸困难者 D. 截瘫病人 E. 瘘管喂食者 4.某病人高烧采取降温措施,1 小时后大汗淋漓,体温 35.5℃,脉细速,四肢 发凉,此时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 ) A. 给予高热量饮食,补充热量 B. 更换衣服、被单,擦干汗渍,防受凉 C. 热水拭浴、揩干汗液,以达舒适 D. 调节室温,避免噪音,让其卧床休息
E.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补充水分和保温 5.袖带缠裹太松导致血压偏高的主要原因是(C) A.未注气前血管已受压 B血流阻力减少 C.有效测量面积变窄 D.大段血管受阻 E有效面积变宽 6.血管的外周阻力增加可使(B) A.收缩压升高 B.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降低 D.舒张压降低 E.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 7.休克时脉率增快是由于(D) A.心肌收缩力增强 B.心肌收缩力减弱 C.机体代谢率降低 D.心输出量降低 E.心输出量增加 8.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呼吸异常表现为() A.吸气呼吸困难 B.呼气呼吸困难 C.呼吸间断 D.呼吸深大而规则 E.呼吸浅表而不规则 9.病情与呼吸异常不符的是() A。高热时呼吸浅而快 B。脑水肿时呼吸深而慢 C.酸中毒时,呼吸深而慢 D.重症肺炎时,呼吸浅而快 E.巴比妥中毒时,呼吸浅而快
18 E.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补充水分和保温 5.袖带缠裹太松导致血压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C ) A.未注气前血管已受压 B 血流阻力减少 C.有效测量面积变窄 D.大段血管受阻 E 有效面积变宽 6.血管的外周阻力增加可使(B) A. 收缩压升高 B. 舒张压升高 C. 收缩压降低 D. 舒张压降低 E. 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 7.休克时脉率增快是由于(D) A. 心肌收缩力增强 B. 心肌收缩力减弱 C. 机体代谢率降低 D. 心输出量降低 E. 心输出量增加 8.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呼吸异常表现为( ) A. 吸气呼吸困难 B. 呼气呼吸困难 C. 呼吸间断 D. 呼吸深大而规则 E. 呼吸浅表而不规则 9.病情与呼吸异常不符的是( ) A. 高热时呼吸浅而快 B. 脑水肿时呼吸深而慢 C. 酸中毒时,呼吸深而慢 D. 重症肺炎时,呼吸浅而快 E. 巴比妥中毒时,呼吸浅而快
10.下列哪项不是呼吸节律改变的异常呼吸() A。周期性呼吸异常 B.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C.陈一施氏呼吸 D.库氏莫氏呼吸 E。毕奥氏呼吸 11,正常人精神紧张时可引起() A.收缩压、舒张压升高 B.收缩压、舒张压均无变化 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无明显变化 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无明显变化,舒张压升高 12.血压的生理性变化,其哪一项是错误的() A.睡眠不佳时,血压可稍升高 B.高热环境中血压上升 C.寒冷环境中血压上升 D.傍晚血压高于清晨 E.中年以前,女子略低于男子 四、简答题 1.高热患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2.为保证血压的准确性测量应注意哪些事项? 3.异常呼吸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五、综合分析题 1.患者田某,女性,45岁,肺炎,体温在39一40℃波动,持续2周,日差不超 过1℃。脉搏106次/分,呼吸28次/分。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 精神不振,食欲差。请问该患者的体温属哪种热型?发热的程度?应采取哪些护 理措施? 第六章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作业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9 10.下列哪项不是呼吸节律改变的异常呼吸( ) A. 周期性呼吸异常 B. 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C. 陈—施氏呼吸 D. 库氏莫氏呼吸 E. 毕奥氏呼吸 11.正常人精神紧张时可引起( ) A. 收缩压、舒张压升高 B. 收缩压、舒张压均无变化 C.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无明显变化 D.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E. 收缩压无明显变化,舒张压升高 12.血压的生理性变化,其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睡眠不佳时,血压可稍升高 B. 高热环境中血压上升 C. 寒冷环境中血压上升 D. 傍晚血压高于清晨 E. 中年以前,女子略低于男子 四、简答题 1.高热患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2.为保证血压的准确性测量应注意哪些事项? 3.异常呼吸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五、综合分析题 1.患者田某,女性,45 岁,肺炎,体温在 39~40℃波动,持续 2 周,日差不超 过 1℃。脉搏 106 次/分,呼吸 28 次/分。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 精神不振,食欲差。请问该患者的体温属哪种热型?发热的程度?应采取哪些护 理措施? 第六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作业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 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 2.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 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3.稽留热:指体温升高达39℃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日差不超过1℃。 4.弛张热:指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 正常。 5.间歇热:指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然上升达39℃以上,且 伴畏寒,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后下降至正常,退热时常伴大汗淋漓,经数小时 或数日后又再次发热。 6.不规则热:指体温在一日内变化无规则,持续时间不定。 7.体温过低:体温在35.5℃以下称体温过低。 8.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也发生周 期性的变化,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波动,称为脉搏。 9.脉率:指每分钟脉搏波动的次数(频率)。正常成人为:60-100次/分 10.速脉:也称为心动过速,指成人脉率>100次/分 11.缓脉:也称为心动过缓,指成人脉率<60次/分 12.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 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数(代偿间敬)。 13.脉搏短绌: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 14.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15.收缩压: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16.舒张压:在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17.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18.呼吸: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把自 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19。呼吸增快: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称为呼吸增快,也称气促 20.呼吸减慢:呼吸频率低于10次/分称为呼吸减慢 21.潮式呼吸:又称陈一施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 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就如 潮水起伏,称潮式呼吸
20 1.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 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 2.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 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3.稽留热:指体温升高达 39℃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日差不超过 1℃。 4.弛张热:指体温在 39℃以上,24 小时内体温差达 1℃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 正常。 5.间歇热:指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骤然上升达 39℃以上,且 伴畏寒,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后下降至正常,退热时常伴大汗淋漓,经数小时 或数日后又再次发热。 6.不规则热:指体温在一日内变化无规则,持续时间不定。 7.体温过低:体温在 35.5℃以下称体温过低。 8.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也发生周 期性的变化,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波动,称为脉搏。 9.脉率:指每分钟脉搏波动的次数(频率)。正常成人为:60-100 次/分 10.速脉:也称为心动过速,指成人脉率>100 次/分 11.缓脉:也称为心动过缓,指成人脉率<60 次/分 12.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 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 13.脉搏短绌: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 14.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15.收缩压: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16.舒张压:在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17.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18.呼吸: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把自 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19.呼吸增快:呼吸频率超过 24 次/分称为呼吸增快,也称气促 20.呼吸减慢:呼吸频率低于 10 次/分称为呼吸减慢 21.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 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就如 潮水起伏,称潮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