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头高脚低位 D.头低脚高位 E.左侧卧位 3.腰穿后6小时内病人去枕平卧的主要目的是() A.有利于脑血液循环 B。减轻脑膜刺激症状; C.防止脑缺血 D.防止昏迷 E.可预防颅内压减低 4.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病人取去枕仰卧位的目的是() A.预防呼吸道并发症 B.预防脑压过低 C.预防脑细胞缺氧 D.预防头痛 E.预防感染 5.心包积液,呼吸极度困难病人应给予() A.半坐卧位 B.端坐位 C.头高脚低位 D.仰卧位 E.侧卧位 6.左心衰竭病人取端坐位的主要目的是() A.使隔肌下降,减轻对心肺压迫: B.使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 C.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D.使冠状血管扩张,改善心肌营养: E.减轻对心肺的压力,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7.为防止躁动不安的患儿发生意外应立即() A.报告医生 B.给镇静剂 C.通知家长
6 C.头高脚低位 D.头低脚高位 E.左侧卧位 3.腰穿后 6 小时内病人去枕平卧的主要目的是( ) A.有利于脑血液循环 B.减轻脑膜刺激症状; C.防止脑缺血 D.防止昏迷 E.可预防颅内压减低 4.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病人取去枕仰卧位的目的是( ) A.预防呼吸道并发症 B.预防脑压过低 C.预防脑细胞缺氧 D.预防头痛 E.预防感染 5.心包积液,呼吸极度困难病人应给予( ) A.半坐卧位 B.端坐位 C.头高脚低位 D.仰卧位 E.侧卧位 6.左心衰竭病人取端坐位的主要目的是 ( ) A.使隔肌下降,减轻对心肺压迫; B.使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 C.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D.使冠状血管扩张,改善心肌营养; E.减轻对心肺的压力,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7.为防止躁动不安的患儿发生意外应立即( ) A.报告医生 B.给镇静剂 C.通知家长
D.采用保护具 E.特别护理 8.腹腔感染术后应取半坐卧位,其目的是() A.借重力使隔肌上升 B.有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 C.防止呕吐 D.减少术后出血 E.使伤口张力增加 9.膀胱镜检查时,应取() A.俯卧位 B.去枕仰卧位 C.膝胸位 D.截石位 E.头低脚高位 10.为限制病员坐起可用() A.床档 B.约束带 C.肩部固定法 D.双膝固定法 E.专人守护 11.为限制病人手腕和踝部的活动,可用宽绷带打成() A.双套结 B.连环结 C.外科结 D.滑结 E.单套结 E.卧位是否舒适 12.神经性疼痛常由下列哪个因素引起() A.物理损伤 B。化学损伤 C.温度刺激
7 D.采用保护具 E.特别护理 8.腹腔感染术后应取半坐卧位,其目的是( ) A.借重力使隔肌上升 B.有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 C.防止呕吐 D.减少术后出血 E.使伤口张力增加 9.膀胱镜检查时,应取( ) A.俯卧位 B.去枕仰卧位 C.膝胸位 D.截石位 E.头低脚高位 10.为限制病员坐起可用( ) A.床档 B.约束带 C.肩部固定法 D.双膝固定法 E.专人守护 11.为限制病人手腕和踝部的活动,可用宽绷带打成( ) A.双套结 B.连环结 C.外科结 D.滑结 E.单套结 E.卧位是否舒适 12.神经性疼痛常由下列哪个因素引起( ) A.物理损伤 B.化学损伤 C.温度刺激
D.心理因素 E.器质性病变 四、简答题 1,病人因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时,应采取哪种卧位?为什么? 2.半坐卧位的适应证及目的是什么? 3.协助病人更换体位时的应注意什么? 4.缓解疼痛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5.用平车搬运病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第三章舒适与安全作业答案 第四章活动与搬运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舒适: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自我满足的 感觉,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 2.疼痛:疼痛是机体受到某种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并常伴 有紧张恐惧等不愉快的情绪。 3.主动卧位:病人自己采用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卧于床上 4.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能力变换卧位,躺在被安置的卧位 二、填空题 1.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 2.拖拉抬起 轻稳协调 3.短期功能位 4.机械性损伤温度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医源性损伤 三、单项选择题 1、D2、B3、E 4、A5、B6、C7、D8、B9、D 10、C11、A12、D 四、简答题 1.答(1)病人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时,应采取半坐卧位。 (2)因为由于重力,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脏器内,可使静脉回流量 减少,从而减轻肺部瘀血和心脏负担。半坐卧位使隔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肌
8 D.心理因素 E.器质性病变 四、简答题 1.病人因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时,应采取哪种卧位?为什么? 2.半坐卧位的适应证及目的是什么? 3.协助病人更换体位时的应注意什么? 4.缓解疼痛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5.用平车搬运病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第三章 舒适与安全作业答案 第四章 活动与搬运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舒适: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自我满足的 感觉,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 2.疼痛:疼痛是机体受到某种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并常伴 有紧张恐惧等不愉快的情绪。 3.主动卧位:病人自己采用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卧于床上 4.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能力变换卧位,躺在被安置的卧位 二、填空题 1.主动卧位 被动卧位 被迫卧位 2.拖拉 抬起 轻稳协调 3.短期 功能位 4.机械性损伤 温度性损伤 化学性损伤 生物性损伤 医源性损伤 三、单项选择题 1、D 2、B 3、E 4、A 5、B 6、C 7、D 8、B 9、D 10、C 11、A 12、D 四、简答题 1.答(1)病人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时,应采取半坐卧位。 (2)因为由于重力,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脏器内,可使静脉回流量 减少,从而减轻肺部瘀血和心脏负担。半坐卧位使隔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肌
的活动,能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能改善呼吸困难。 2.答:(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半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2)急性左心衰病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水肿和心脏负担。 (3)心肺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减轻对心、肺的压力,改善呼吸困难。 (4)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促使感染局限。减少炎症扩散和毒素 吸收。 (5)腹部手术后病人。减轻腹部切口处张力,缓解疼痛。 3答:(1)指导和协助病人采取各种卧位时应注意姿势正确,支持合理,使病人 舒适 (2)翻身时不可拖、拉、推,应抬起病人后再翻转。 (3)依病情和局部皮肤受压情况决定翻身的间隔时间。 (4)翻身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各种导管,并保持其通畅。 (5)手术病人翻身时要注意伤口情况,并注意不可使伤口部位受压。 (6)颅脑手术后或正在进行颈椎或颅骨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动作太剧烈, 以防止颅压改变及局部牵引受影响。 4答:(1)注意为病人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提 供良好的日常护理。 (2)非药物性止痛方法:①松弛术:②心理治疗:③皮肤刺激:④适当的活动、 改变姿势、变换体位:⑤针灸治疗。 (3)药物性止痛方法:非麻醉性止痛药物用于解除中等程度的疼痛,麻醉性止 痛药用于难以控制的剧烈疼痛。使用时注意非药物止痛方法与药物止痛法药联合 应用。 5答:(1)病人卧于平车的中央。 (2)推车行走时速度不宜过快,动作要稳。上下坡时病人的头部应放在高处 端,以减少病人的不适。 (3)进出门、行走时,避免碰撞。 (4)有输液和引流时应保持管道通畅,保持输液瓶的高度,固定穿刺部位,防 止针头凝血或脱出。 (5)颅脑损伤、颌面部外伤及昏迷的病人,应将头偏向一侧
9 的活动,能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能改善呼吸困难。 2.答:(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半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2)急性左心衰病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水肿和心脏负担。 (3)心肺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减轻对心、肺的压力,改善呼吸困难。 (4)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促使感染局限。减少炎症扩散和毒素 吸收。 (5)腹部手术后病人。减轻腹部切口处张力,缓解疼痛。 3 答:(1)指导和协助病人采取各种卧位时应注意姿势正确,支持合理,使病人 舒适 (2)翻身时不可拖、拉、推,应抬起病人后再翻转。 (3)依病情和局部皮肤受压情况决定翻身的间隔时间。 (4)翻身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各种导管,并保持其通畅。 (5)手术病人翻身时要注意伤口情况,并注意不可使伤口部位受压。 (6)颅脑手术后或正在进行颈椎或颅骨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动作太剧烈, 以防止颅压改变及局部牵引受影响。 4 答:(1)注意为病人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提 供良好的日常护理。 (2)非药物性止痛方法:①松弛术;②心理治疗;③皮肤刺激;④适当的活动、 改变姿势、变换体位;⑤针灸治疗。 (3)药物性止痛方法:非麻醉性止痛药物用于解除中等程度的疼痛,麻醉性止 痛药用于难以控制的剧烈疼痛。使用时注意非药物止痛方法与药物止痛法药联合 应用。 5 答:(1)病人卧于平车的中央。 (2)推车行走时速度不宜过快,动作要稳。上下坡时病人的头部应放在高处一 端,以减少病人的不适。 (3)进出门、行走时,避免碰撞。 (4)有输液和引流时应保持管道通畅,保持输液瓶的高度,固定穿刺部位,防 止针头凝血或脱出。 (5)颅脑损伤、颌面部外伤及昏迷的病人,应将头偏向一侧
第五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作业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清洁 2.消毒 3.灭菌 4.无菌物品 5.医院感染 6.无菌技术 7.隔离 二、填空题 1.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 和 三个基本 条件。 2.医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3.医院感染按其感染源可分为: 和 4.下排式压力燕汽灭菌时,当压力在 ,温度达 ,经 分钟即达灭菌目的。 5.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 一,时间为 一分钟:消毒物 品时,在 距离下,照射 分钟,从灯亮 分钟后开始计时。 6.日光由于其有 和的作用,而具有一定的杀菌力。一般 曝晒小时可达消毒目的。 7.隔离种类有: 8.无菌持物钳浸泡在盛有消毒剂的容器内,应使消毒液面浸没持物钳 或镊子的 三、单项选择题 1.除哪项外均为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原理() A.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B.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 C.损害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渗透性
10 第五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作业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清洁 2.消毒 3.灭菌 4.无菌物品 5.医院感染 6.无菌技术 7.隔离 二、填空题 1.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_、_和_三个基本 条件。 2.医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_,_,_, _,_。 3.医院感染按其感染源可分为:_和_。 4.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时,当压力在_,温度达_,经 _分钟即达灭菌目的。 5.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_,时间为_分钟;消毒物 品时,在_距离下,照射_分钟,从灯亮_分钟后开始计时。 6.日光由于其有_、_和_的作用,而具有一定的杀菌力。一般 曝晒_小时可达消毒目的。 7.隔离种类有:_、_、_、_、_、 _、_。 8.无菌持物钳浸泡在盛有消毒剂的容器内,应使消毒液面浸没持物钳_ 或镊子的_。 三、单项选择题 1.除哪项外均为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原理 ( ) A.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B.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 C.损害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渗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