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血液系统疾病常累及红细胞,特别是贫血患者, 不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多数贫血 患者还会有相应的红细胞形态改变。 因此,红细胞形态检查常作为追踪贫血线索的 一项重要内容,与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及 其他参数相结合,可以判断贫血的性质,并对贫 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血液系统疾病常累及红细胞,特别是贫血患者, 不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多数贫血 患者还会有相应的红细胞形态改变。 因此,红细胞形态检查常作为追踪贫血线索的 一项重要内容,与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及 其他参数相结合,可以判断贫血的性质,并对贫 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检测原理及方法学评价 表2-10红细胞形态检查的检测原理及方法学评价 方法 原理与评价 显微镜法 主要用于红细胞形态的识别,特别是异常形态的鉴别,也是仪器法 检测的复查方法 计算机图像分析 ①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红细胞形态进行分析,建立红细胞 形态变化分布统计模型,可实现红细胞形态的自动统计分类 ②能快速自动以正常红细胞形态为参比、按红细胞形态特征作出类 型和比例分析 血液分析仪法 能提供红细胞数量及其他相关参数,并对异常结果予以报警提示, 但不能直接提供红细胞形态改变的确切信息,需要用显微镜法复查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检测原理及方法学评价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红细胞形态检查的质量保证 表2-11红细胞形态检查的质量保证 项目 要求 合格的检验人员 经严格培训、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检验人员 是质量保证的前提 选择理想的检查区域 理想红细胞均匀分布区域是指红细胞之间相 近排列而不重叠 完整规范的检查顺序 先用低倍镜检查全片,观察细胞分布和染色, 再用油镜观察血膜体尾交界处的细胞形态, 同时注意是否存在其他异常细胞(如幼稚细 胞或有核红细胞等) 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应认真观察全片,排除人为因素影响。真正 的异常形态红细胞多均匀分布于全片,而假 性异常多局限于某个区域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红细胞形态检查的质量保证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红细胞形态检查的质量保证 表2-12人为原因造成的红细胞形态异常 人为原因 红细胞形态异常 制备血涂片不当 棘形红细胞、皱缩红细胞、红细胞缗 钱状形成等 使用非疏水性载玻片 口形红细胞 染色不当 嗜多色红细胞 抗凝剂浓度过高,或血液标本久置 锯齿状红细胞 血涂片干燥过慢,或固定液中混有水分面包圈形红细胞 血涂片末端附近 长轴方向一致的假性椭圆形红细胞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红细胞形态检查的质量保证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临床意义】 1.正常形态红细胞 ①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大小相对均一, 平均直径7.2μm(6.7~7.7μm) ②Wrihgt染色后为粉红色或琥珀色,血红蛋白 充盈良好,呈正色素性、向心性淡染。 ③中央部位为生理性淡染区,大小约为细胞直 径的113。 ④胞质内无异常结构(图2-1,图2-2)。 正常形态红细胞常见于健康人,但也可见于急 性失血性贫血、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临床意义】 1.正常形态红细胞 ①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大小相对均一, 平均直径7.2μm(6.7~7.7μm)。 ②Wrihgt染色后为粉红色或琥珀色,血红蛋白 充盈良好,呈正色素性、向心性淡染。 ③中央部位为生理性淡染区,大小约为细胞直 径的1/3。 ④胞质内无异常结构(图2-1,图2-2)。 正常形态红细胞常见于健康人,但也可见于急 性失血性贫血、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