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图2-1正常形态红细胞 图2-2正常形态红细胞(扫描电镜)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图2-1 正常形态红细胞 图2-2 正常形态红细胞(扫描电镜)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2.异常形态红细胞 在排除人为因素后,若血涂片中出现异常 形态红细胞,且数量增多,常提示病理性 改变。 常见的异常形态红细胞可分为红细胞大 小、形状、血红蛋白含量、结构和排列异 常(表2-13~表2-16,图2-3图2-18)。 红细胞异常形态分类新方法见表2-17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2.异常形态红细胞 在排除人为因素后,若血涂片中出现异常 形态红细胞,且数量增多,常提示病理性 改变。 常见的异常形态红细胞可分为红细胞大 小、形状、血红蛋白含量、结构和排列异 常(表2-13~表2-16,图2-3~图2-18)。 红细胞异常形态分类新方法见表2-17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表2-13红细胞大小异常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异常红细胞 形态改变 可能机制 临床意义 小红细胞 直径<6um ①中央染色过浅:Hb合成障碍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②淡染区消失(球形红细胞) 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大红细胞 直径>10μm, ①早期脱核的年轻RBC RBC释放加速,巨幼细胞性贫血、 中央染色深 ②叶酸及VitB,缺乏 溶血性贫血等,肝病、脾切除后 ③胞膜胆固醇/磷脂酰胆碱比值 增高 巨红细胞 直径>15μm 同上 巨幼细胞性贫血、肝病 细胞大小不均 RBC之间直径 骨髓造血功能紊乱、造血调控功严重增生性贫血(尤其是巨幼细 相差1倍以上 能减弱 胞性贫血)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图2-3红细胞大小不均 图2-4巨红细胞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图2-3 红细胞大小不均 图2-4 巨红细胞
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 表2-14红细胞形状异常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异常红细胞 形状改变 可能机制 临床意义 球形红细胞 直径<6μm,厚度常>2.6μm,RBC膜先天性或后天性异常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 似小圆球状,无淡染区 而部分丢失,表面积/体积 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HbS, 比值减小 HbC病) 椭圆形红细胞RBC短径/长径<0.78,椭圆 与细胞骨架蛋白异常有关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25%) 形、杆形 各种溶血性贫血 靶形红细胞 中央深染,外围苍白,边缘 ①Hb组成和结构变异。 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尤其珠蛋白生成障 又深染,呈靶状或牛眼状 ②脂质异常 碍性贫血。胆汁淤积性黄疸、脾切除后 口形红细胞 生理性淡染区呈扁平状,形 细胞膜先天性缺陷,Na通 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10%)、 似张开的嘴巴或鱼口 道异常,细胞内钠显著增高 溶血性贫血及肝病 镰形红细胞 镰刀状 缺氧时,HbS溶解度降低, 镰状细胞性贫血 形成长形/尖形结晶体,使胞 膜变形 棘红细胞 细胞表面针状或指状突起, 磷脂代谢异常:胞膜胆固醇/肝硬化、先天性β-脂蛋白缺乏症、乙醇 尾端略圆,间距、长宽不等 磷脂酰胆碱比值增高 中毒、脾切除后、慢性饥饿等 锯齿状红细胞 细胞周边呈钝锯齿形,突起 可能为膜脂质异常 尿毒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红细胞内 排列均匀、大小一致,外端 低钾、胃癌、出血性溃疡 较尖
三、红细胞形态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