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赏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7337 课程名称:艺术赏析 素资爽数:课n市A 学时:32课时 学 分:2学分 适用对象:全校各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开卷 先修课程:美学概论 二、课程简介: 《艺术赏析》包括三篇:上篇为艺术问题探析,通过各类经典作品,简要探 讨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中篇为艺 术种类赏析,把艺术分为5大部类--即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 艺术、语言艺术共16门艺术,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视角进行赏析:下篇为艺术系统 解析,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剖析。 本课注重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视角来赏析艺术,力求探索和发掘艺术的人文精 神,此外还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有新的拓展:在授 课形式上配备了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的图音像资料、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和多媒体课 件:讲授深入浅出,赏析例证丰富,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升华,符合学生 的认知规律。 Analyse appreciatively Ar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General Analyse appreciatively Art as Part I talks about its nature,and characters,origins,functions and art in the culture system.Classifications of Art as Part 2 ar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ie. een of ae esthetics an ology. art 3 is a system of art which gives an overall introduction to the artistic creation,works of art and art appreciation. This course studies the art from the angles of aesthetics and culturology in order to explore and develop the humanistic spirit.Besides,it also develops its systematic structure and content by using achievements in the latest research abroad.Slide show edia are ed in se delivery that h n the profoun etems and examples,which is confomitywth the widely students from perceptual knowledge to rational cognition
1 《艺术赏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7337 课程名称:艺术赏析 英文名称:Analyse appreciatively Art 课程类别:通识选修课程 学 时:32 课时 学 分:2 学分 适用对象:全校各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开卷 先修课程:美学概论 二、课程简介: 《艺术赏析》包括三篇:上篇为艺术问题探析,通过各类经典作品,简要探 讨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中篇为艺 术种类赏析,把艺术分为 5 大部类----即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 艺术、语言艺术共 16 门艺术,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视角进行赏析;下篇为艺术系统 解析,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剖析。 本课注重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视角来赏析艺术,力求探索和发掘艺术的人文精 神,此外还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有新的拓展;在授 课形式上配备了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的图音像资料、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和多媒体课 件;讲授深入浅出,赏析例证丰富,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升华,符合学生 的认知规律。 Analyse appreciatively Ar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General Analyse appreciatively Art as Part 1 talks about its nature, and characters, origins, functions and art in the culture system. Classifications of Art as Part 2 ar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i.e. applied art, plastic art, countenance art, comprehensive art and linguistic art) and sixteen classes in term of aesthetics and culturology. Part 3 is a system of art, which gives an overall introduction to the artistic creation, works of art and art appreciation. This course studies the art from the angles of aesthetics and culturology in order to explore and develop the humanistic spirit. Besides, it also develops its systematic structure and content by using achievements in the latest research abroad. Slide show and multimedia are widely used in the course delivery that help to explain the profound in simple terms and examples, which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learning pattern of students from perceptual knowledge to rational cogniti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梦术赏析”广东财经大学通识数合洗修课程之一。本课程重占传樱解析梦 术现象及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以人类优秀和经典的作品启发学生心智,有利于 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科学知识、思维和方法。 教学目的 1.围绕艺术的本质问题,解析艺术现象,使学生掌握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2.了解16种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把握各类艺术的主要特征。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学握鉴赏艺 术作品的基本方法。 4.通过大量经典艺术作品的赏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品位,拓宽学 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上篇艺术问题探析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艺术生产” 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 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通过《泉》、《普绪喀》等艺术现象,探析中外艺术史上有关艺术本质的“客 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三种代表性观点。理解马克思 “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并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 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通过绘画《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李白行吟图》,雕塑《巴尔扎克》 《老娼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电影《音乐之声》,舞蹈《千手观音》, 建筑《帕提农神庙》、《悉尼歌剧院》等作品,探讨艺术的形象性、主体性、审美 性特征。 (三)思考与实践 1、回答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2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艺术赏析”广东财经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之一。本课程重点传授解析艺 术现象及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以人类优秀和经典的作品启发学生心智,有利于 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科学知识、思维和方法。 教学目的 1. 围绕艺术的本质问题,解析艺术现象,使学生掌握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2. 了解 16 种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把握各类艺术的主要特征。 3. 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掌握鉴赏艺 术作品的基本方法。 4. 通过大量经典艺术作品的赏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品位,拓宽学 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上篇 艺术问题探析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艺术生产” 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 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通过《泉》、《普绪喀》等艺术现象,探析中外艺术史上有关艺术本质的“客 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三种代表性观点。理解马克思 “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并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 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通过绘画《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李白行吟图》,雕塑《巴尔扎克》、 《老娼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电影《音乐之声》,舞蹈《千手观音》, 建筑《帕提农神庙》、《悉尼歌剧院》等作品,探讨艺术的形象性、主体性、审美 性特征。 (三)思考与实践 1、回答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2、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的研究有哪些重要启示? 3、分析艺术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作品解析、鉴赏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 决定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概述艺术起源的“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 和“多元决定论”六种说法 第二节 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通过原始壁画、原始彩陶、原始骨哨、原始神话,阐释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 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 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三)思考与实践 1、艺术起源有哪五种主要观点?何谓“巫术说”、“生产劳动说”? 2、如何理解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关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3、分析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教学方法与 段 课堂讲授、作品解析、鉴赏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 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 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4.掌握在艺术教育里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 通过绘画《葡萄图》、《静物》,摄影《星云图片》、《细胞组织》,音乐《我和 我的祖国》,MTV《爱我中华》,电影《埃及艳后》,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作 品,阐明艺术多种社会功能中最为重要的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 3
3 2、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的研究有哪些重要启示? 3、分析艺术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作品解析、鉴赏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 决定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概述艺术起源的“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 和“多元决定论”六种说法。 第二节 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通过原始壁画、原始彩陶、原始骨哨、原始神话,阐释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 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 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三)思考与实践 1、艺术起源有哪五种主要观点?何谓“巫术说”、“生产劳动说”? 2、如何理解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关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3、分析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作品解析、鉴赏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一) 目的与要求 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 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 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4. 掌握在艺术教育里的重要性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通过绘画《葡萄图》、《静物》,摄影《星云图片》、《细胞组织》,音乐《我和 我的祖国》,MTV《爱我中华》,电影《埃及艳后》,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作 品,阐明艺术多种社会功能中最为重要的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
乐作 第二节艺术教育 分析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概述艺术教育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闸明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思者与实我 1、通过经典作品分析艺术的审美认知、审美教育与审美娱乐功能,并在此基 础上理解艺术社会功能的基础是审美价值。 2、简述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 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作品解析、鉴赏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理解艺术与其他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相互关联 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通过建筑《巴黎圣母院》等作品,阐明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 现象,在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方面,它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 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受人类文化大系统的制约和影响。 第一节艺术与哲学 通过诗人李白、杜甫,绘画《记忆的永恒》等作品,概述哲学对艺术的影响。 通过戏剧《青鸟》,建筑《朗香教堂》等作品,阐明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 艺术产生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艺术与宗教 简述宗教对艺术的直接影响,通过莫高窟壁画,雕塑《乐山大佛》,建筑《帕 提农神庙》,音乐《马太受难曲》,小说《西游记》等作品,了解形形色色的宗教 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艺术与道德 简述艺术与道德的相互关系,通过绘画《破壶》,戏剧《玩偶之家》,戏曲《秦 香莲》,小说《复活》等作品,了解道德题材(爱情、婚烟、家庭、伦理等)是各 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第五节艺术与科学 探寻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古希腊(黄金比值与雕塑)、文艺复兴 (绘画与建筑)、现当代(电影与电子音乐)三个时期的相关作品,剖析科学技术 的发展对艺术产生的巨大影响
4 乐作用。 第二节 艺术教育 分析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概述艺术教育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阐明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思考与实践 1、通过经典作品分析艺术的审美认知、审美教育与审美娱乐功能,并在此基 础上理解艺术社会功能的基础是审美价值。 2、简述德国 18 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 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作品解析、鉴赏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理解艺术与其他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相互关联 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通过建筑《巴黎圣母院》等作品,阐明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 现象,在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 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受人类文化大系统的制约和影响。 第二节 艺术与哲学 通过诗人李白、杜甫,绘画《记忆的永恒》等作品,概述哲学对艺术的影响。 通过戏剧《青鸟》,建筑《朗香教堂》等作品,阐明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 艺术产生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艺术与宗教 简述宗教对艺术的直接影响,通过莫高窟壁画,雕塑《乐山大佛》,建筑《帕 提农神庙》,音乐《马太受难曲》,小说《西游记》等作品,了解形形色色的宗教 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 艺术与道德 简述艺术与道德的相互关系,通过绘画《破壶》,戏剧《玩偶之家》,戏曲《秦 香莲》,小说《复活》等作品,了解道德题材(爱情、婚姻、家庭、伦理等)是各 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第五节 艺术与科学 探寻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古希腊(黄金比值与雕塑)、文艺复兴 (绘画与建筑)、现当代(电影与电子音乐)三个时期的相关作品,剖析科学技术 的发展对艺术产生的巨大影响
(三)思考与实践 1、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如何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彼此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3、如何理解文化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艺术在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是什 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作品解析、案例讨论、鉴赏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中篇艺术种类赏析 第五章实用艺术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2.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概述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性质和主要艺术语言。 第二节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通过建筑《帕提农神庙》、《北京故宫》、《悉尼歌剧院》,园林《北京顾和园》 《苏州拙政园》,工艺《尖底瓶》、《司母戊鼎》、《长信宫灯》,现代设计《水壶》、 《灯具》等作品,闸明实用艺术的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 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三)思考与实践 1、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建筑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 2、以苏州园林或北京园林为例,分析园林的自然美、建筑美和文化美。 3、阐述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作品解析、鉴赏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第六章造型艺术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2.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概述中国画、油画、雕塑、摄影及书法的性质、主要艺术语言及特点。 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通过绘画《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蛙声十里出山泉》、《不期而至》 《向日葵》、《静物》,雕塑《大卫》、《巴尔扎克像》、《思想者》,摄影《二次大战
5 (三)思考与实践 1、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如何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彼此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3、如何理解文化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艺术在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是什 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作品解析、案例讨论、鉴赏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中篇 艺术种类赏析 第五章 实用艺术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2.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概述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性质和主要艺术语言。 第二节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通过建筑《帕提农神庙》、《北京故宫》、《悉尼歌剧院》,园林《北京颐和园》、 《苏州拙政园》,工艺《尖底瓶》、《司母戊鼎》、《长信宫灯》,现代设计《水壶》、 《灯具》等作品,阐明实用艺术的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 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三)思考与实践 1、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建筑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 2、以苏州园林或北京园林为例,分析园林的自然美、建筑美和文化美。 3、阐述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作品解析、鉴赏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第六章 造型艺术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2.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概述中国画、油画、雕塑、摄影及书法的性质、主要艺术语言及特点。 第二节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通过绘画《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蛙声十里出山泉》、《不期而至》、 《向日葵》、《静物》,雕塑《大卫》、《巴尔扎克像》、《思想者》,摄影《二次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