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精细加工 ■精细加工:建立项目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回忆它们。 〉如记词对:蚂蚁和梳子 想像蚂蚁在梳子上爬 ■精细加工策略的发展 发展较晩,在青少年之前很少见到儿童自发使用该策略 原因:儿童的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建立不同项目之间的联系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27
3、精细加工 n 精细加工:建立项目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回忆它们。 Ø 如记词对:蚂蚁和梳子 Ø 想像蚂蚁在梳子上爬 n 精细加工策略的发展 Ø 发展较晚,在青少年之前很少见到儿童自发使用该策略 Ø 原因:儿童的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建立不同项目之间的联系 27
(二)元记忆 ■元记忆是关于记忆的知 识或认知活动,是人们 对自己的记忆过程的理 解和认识。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二)元记忆 n 元记忆是关于记忆的知 识或认知活动,是人们 对自己的记忆过程的理 解和认识。 28
元记忆的成分 ■第一个成分:有关影响个体记忆效果的变量的稳定知识 变量包括个人、任务和策略三个方面 记忆效果受能力(个人变量)、任务的相对难度(任务变量) 以及不同策略的相对有效性(策略变量)的影响。 陈述性的元记忆 第二个成分:对记忆的监控 个体对正在进行的记忆任务表现进行判断的能力 利用策略改善表现的能力 程序性元记忆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元记忆的成分 n 第一个成分:有关影响个体记忆效果的变量的稳定知识 Ø 变量包括个人、任务和策略三个方面 Ø 记忆效果受能力(个人变量)、任务的相对难度(任务变量) 以及不同策略的相对有效性(策略变量)的影响。 Ø 陈述性的元记忆 n 第二个成分:对记忆的监控 Ø 个体对正在进行的记忆任务表现进行判断的能力 Ø 利用策略改善表现的能力 Ø 程序性元记忆 29
Schneider(2008)关于陈述性元记忆的研究 被试:5岁儿童。 程序:给儿童看三个男孩的图片,告诉他们这三个男孩分别要记忆 的项目有3、9和18个。 结果 5岁的孩子也知道项目数会影响记忆效果。 极少有学前儿童能解决诸如任务难度与策略有效性等交互作用 的问题,但几乎所有的小学儿童都能解决同类问题 学前儿童就已经具有一定的陈述性元记忆知识, 学龄儿童的元记忆知识稳步增长。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Schneider(2008)关于陈述性元记忆的研究 n 被试:5岁儿童。 n 程序:给儿童看三个男孩的图片,告诉他们这三个男孩分别要记忆 的项目有3、9和18个。 n 结果: Ø 5岁的孩子也知道项目数会影响记忆效果。 Ø 极少有学前儿童能解决诸如任务难度与策略有效性等交互作用 的问题,但几乎所有的小学儿童都能解决同类问题。 30 学前儿童就已经具有一定的陈述性元记忆知识, 学龄儿童的元记忆知识稳步增长
程序性元记忆的三种研究范式 学习的容易度判断(ease-of-| earning,EOL 学习判断( judgments of learning,JOLs) ■知晓感判断( feeling- of-knowing,FOK)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程序性元记忆的三种研究范式 n 学习的容易度判断(ease-of-learning, EOL) n 学习判断(judgments of learning, JOLs) n 知晓感判断(feeling-of-knowing, FOK)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