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听记题(10分)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李博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B)李博生的作品都作为国宝级礼品,赠送给尊贵的外宾 (C)李博生的玛瑙作品《无量寿佛》曾荣获百花奖的金杯奖。 (D)李博生从事玉雕工作已经45年了 2、李博生说自己的工作是 去除玉石的瑕疵。李博生在雕琢玉石,玉石也同 时在 。(2分) 3、明明可以打100分的作品,为什么老工人评委却给他99分?(3分) 4、为什么李博生能在30岁的时候就进入顶级玉雕大师的行列?(3分) 填空题(10分) 5、现代诗文(2分) ①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 间, ,在高傲地飞翔 ②江山如此多娇 6、古代诗文(6分) ①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 ②人有悲欢离合 ③人生自古谁无 ④从积累的诗词中,写出一句描写春雨的诗句。 7、文学常识(2分) ①第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的甬剧《典妻》是根据柔石的小说《 》改编和创 作的。 ②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 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本题为加分题,每 写对一组加1分,加满2分为止。) 成语: 人物及故事 成语 人物及故事: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 看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 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处世金针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 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 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 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口口偶
宁波市 2003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听记题(10 分)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 分) (A)李博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B)李博生的作品都作为国宝级礼品,赠送给尊贵的外宾。 (C)李博生的玛瑙作品《无量寿佛》曾荣获百花奖的金杯奖。 (D)李博生从事玉雕工作已经 45 年了。 2、李博生说自己的工作是 ,去除玉石的瑕疵。李博生在雕琢玉石,玉石也同 时在 。(2 分) 3、明明可以打 100 分的作品,为什么老工人评委却给他 99 分?(3 分) 4、为什么李博生能在 30 岁的时候就进入顶级玉雕大师的行列?(3 分) 二、填空题(10 分) 5、现代诗文(2 分) ① 在 苍 茫 的 大 海 上 , 狂 风 卷 集 着 乌 云 。 在 乌 云 和 大 海 之 间, ,在高傲地飞翔。 ②江山如此多娇, 。 6、古代诗文(6 分) ① 陶 渊 明 《 桃 花 源 记 》 中 描 写 桃 花 林 美 景 的 句 子 是 : 夹 岸 数 百 步 , 中 无 杂 树, , 。 ②人有悲欢离合, 。 ③人生自古谁无 死, 。 ④从积累的诗词中,写出一句描写春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7、文学常识(2 分) ①第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的甬剧《典妻》是根据柔石的小说《___________》改编和创 作的。 ②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 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本题为加分题,每 写对一组加 1 分,加满 2 分为止。) 成语:___________ 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 ___ 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 看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 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处世金针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 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 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 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偶
有几个不肯退转,口口受害的,公论家口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 也一样 (选自《最先与最后》) 8、这两段文字由《韩非子》中的话引出议题,即由“赛马”联想到了中国人 (2分) 9、把“不为最先,不耻最后”作为处世态度,符合作者看法的一项是(2分)( A、对“不为最先,不耻最后”都持肯定态度。 B、对“不为最先,不耻最后”都持否定态度。 C、对“不为最先”持肯定态度,对“不耻最后”持否定态度。 D、对“不为最先”持否定态度,对“不耻最后”持肯定态度。 10、填入文中空格处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2分) A、因为从而才 B、如果因而便 C、尽管并且就 D、既然而且也 中国人怕做“前驱 和 闯将”的原 2分) 12、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富于尖锐性和幽默感,试从文中找出一处,并略作分析。(3分) (二) 保护湿地 ①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 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国 际湿地公约》认为,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淡水或半咸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处不超过6米。湿地的主 要类型包括:沼泽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人工湿地等。 ②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享有“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物 种基因库”等美誉。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涵 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 和珍稀物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湿地仅占地球表面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 了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③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 我国湿地面临各种威胁。 ④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近40年来。我国已有50% 的濒海滩涂不复存在,全国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退化。湿地 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湿地生物种类减少,威胁生态系统平衡。湿地污染严重, 水质不断恶化。近岸海域屡受赤潮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全国大型河流61%的河段因被污 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东部地区湖泊、河流的污染和富营养已成为公害。 ⑤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使在今天,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脆弱性仍未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 视。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 的严重威胁仍在进一步加剧。如果再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湿地资源的破坏将严重威胁 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环境。具有环保意识的人们要像保护自己的肾脏那样,保护湿地。 13、本文说明的中心是 (2分) 14、下列对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有几个不肯退转,□□受害的,公论家□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 也一样。 (选自《最先与最后》) 8 、 这两 段文 字 由《 韩非 子》 中 的话 引出 议 题, 即由 “赛 马 ”联 想到 了中 国 人 的 。(2 分) 9、把“不为最先,不耻最后”作为处世态度,符合作者看法的一项是(2 分)( ) A、 对“不为最先,不耻最后”都持肯定态度。 B、 对“不为最先,不耻最后”都持否定态度。 C、 对“不为最先”持肯定态度,对“不耻最后”持否定态度。 D、对“不为最先”持否定态度,对“不耻最后”持肯定态度。 10、填入文中空格处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2 分) A、因为 从而 才 B、如果 因而 便 C、尽管 并且 就 D、既然 而且 也 11 、中国人怕做“前驱”和“闯将”的原因 是 。(2 分) 12、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富于尖锐性和幽默感,试从文中找出一处,并略作分析。(3 分) (二) 保护湿地 ①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 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国 际湿地公约》认为,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淡水或半咸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处不超过 6 米。湿地的主 要类型包括:沼泽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人工湿地等。 ②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享有“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物 种基因库”等美誉。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涵 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 和珍稀物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湿地仅占地球表面 6%,却为地球上 20%的已知物种提供 了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③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 我国湿地面临各种威胁。 ④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近 40 年来。我国已有 50% 的濒海滩涂不复存在,全国近 1000 个天然湖泊消亡,三江平原 78%的天然沼泽退化。湿地 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湿地生物种类减少,威胁生态系统平衡。湿地污染严重, 水质不断恶化。近岸海域屡受赤潮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全国大型河流 61%的河段因被污 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东部地区湖泊、河流的污染和富营养已成为公害。 ⑤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使在今天,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脆弱性仍未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 视。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 的严重威胁仍在进一步加剧。如果再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湿地资源的破坏将严重威胁 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环境。具有环保意识的人们要像保护自己的肾脏那样,保护湿地。 13、本文说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4、下列对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5、第②段说“湿地仅占地球表面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这 数 据 明 的 作 用 是 (2分) 16、目前我国湿地面临哪三种威胁,各会造成什么危害,请分别用8个字加以概括。(2分) ①面积减少功能下降 ③ 17、联系本文及社会生活实际,你认为保护湿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分) 帽子的故事 ①镇上有个小女孩叫安娜。上一年级的时候,医生从她的身体里查出了一个肿瘤,被确 诊为癌。于是,手术、化疗、住院,小安娜为此受尽了磨难,待病情稳定下来,又去上学 小安娜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有多严重,所以一如既往,活泼快乐 但因为大剂量的化疗,使她那头漂亮的头发全部掉光了,小安娜非常痛苦,一个小女孩光着 头去上课多难堪啊!为此,妈妈给她买了顶帽子,天天不离头顶。但是,天气不冷,同学们 都没戴帽子,她一个人戴着帽子,反而显得抢眼。 ②班主任是位慈祥善良的中年女性,非常理解安娜的痛苦,在安娜又一次化疗结束返校 前,她向全班同学郑重宣布:“同学们,我们学校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我们的穿着也应该 与这种特色相适应。所以,从下周开始,每个同学必须戴一顶自己最喜爱的帽子来上学,而 且要越新奇越好!” ③安娜来上学了,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但她太爱 读书了,还是让妈妈陪着她,勇敢地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教室 ④安娜敏感地发现,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戴了一顶帽子,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在这 片晃动的帽子中,安娜的帽子反而显得土气,毫不起眼了。所以,谁也不注意她的帽子了, 她反而觉得同学们的帽子漂亮新奇,禁不住笑了起来。 ⑤从那以后,安娜上学没有了心理障碍,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 些同学忘了戴帽子,有些同学还戴着。大家都不在意安娜戴帽子是因为没有头发,安娜自己 竟然也忘记了自己头上戴着帽子… ⑥善良的人总有善良的举动,这位富有爱心的女教师的小小举措,化解的只是一个孩子 的痛苦和尴尬,但意义之大已超过了伟人的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一个小女孩光着头去上课多难堪啊! ②她一个人戴着帽子,反而显得抢眼。 19、文章第②段,班主任郑重宣布同学必须戴帽子上学,她对帽子有什么要求?并请你猜测 下老师这一举措的意图。(4分) 20、文章第③段写安娜上学,“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 这一描写,反映她怎么样的心情?(2分) 21、根据文意,写出文章第⑤段末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2分)
15、第②段说“湿地仅占地球表面 6%,却为地球上 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这 一 数 据 说 明 的 作 用 是 _ (2 分) 16、目前我国湿地面临哪三种威胁,各会造成什么危害,请分别用 8 个字加以概括。(2 分) ①面积减少 功能下降 ②________ ________ ③________ ________ 17、联系本文及社会生活实际,你认为保护湿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 分) _ _ (三) 帽子的故事 ①镇上有个小女孩叫安娜。上一年级的时候,医生从她的身体里查出了一个肿瘤,被确 诊为癌。于是,手术、化疗、住院,小安娜为此受尽了磨难,待病情稳定下来,又去上学。 小安娜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有多严重,所以一如既往,活泼快乐。 但因为大剂量的化疗,使她那头漂亮的头发全部掉光了,小安娜非常痛苦,一个小女孩光着 头去上课多难堪啊!为此,妈妈给她买了顶帽子,天天不离头顶。但是,天气不冷,同学们 都没戴帽子,她一个人戴着帽子,反而显得抢眼。 ②班主任是位慈祥善良的中年女性,非常理解安娜的痛苦,在安娜又一次化疗结束返校 前,她向全班同学郑重宣布:“同学们,我们学校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我们的穿着也应该 与这种特色相适应。所以,从下周开始,每个同学必须戴一顶自己最喜爱的帽子来上学,而 且要越新奇越好!” ③安娜来上学了,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但她太爱 读书了,还是让妈妈陪着她,勇敢地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教室。 ④安娜敏感地发现,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戴了一顶帽子,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在这一 片晃动的帽子中,安娜的帽子反而显得土气,毫不起眼了。所以,谁也不注意她的帽子了, 她反而觉得同学们的帽子漂亮新奇,禁不住笑了起来。 ⑤从那以后,安娜上学没有了心理障碍,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 些同学忘了戴帽子,有些同学还戴着。大家都不在意安娜戴帽子是因为没有头发,安娜自己 竟然也忘记了自己头上戴着帽子…… ⑥善良的人总有善良的举动,这位富有爱心的女教师的小小举措,化解的只是一个孩子 的 痛 苦 和 尴 尬 , 但 意 义 之 大 已 超 过 了 伟 人 的 功 绩。 。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①一个小女孩光着头去上课多难堪..啊! ②她一个人戴着帽子,反而显得抢眼..。 19、文章第②段,班主任郑重宣布同学必须戴帽子上学,她对帽子有什么要求?并请你猜测 一下老师这一举措的意图。(4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③段写安娜上学,“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 这一描写,反映她怎么样的心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文意,写出文章第⑤段末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文章中心,在最后一段划线处加几句议论性的话。(3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己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 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 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2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4分) ①汪然出涕曰在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而乡邻之生日蹙 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2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号呼而转徙 B.今其室十无一焉 盗起而不知御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而吾以捕蛇独存 C.吾斯役之不幸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吾欲之南海 25、蒋氏的话通过对比,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分) 杨朱之弟曰布,衣表衣而出。天雨,解表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 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杨朱:人名。缁:黑色 2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衣缁衣而反在 B、甚矣,汝之不惠 C、之虚所卖之 D、予默然无以应 2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衣表衣而出(穿) B、天雨(下雨) C、子无扑矣(孩子) D、子亦犹是也(好像) 28、将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29、从这则小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五、作文题(50分) 30、细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 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纷繁的世界。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多一份自信,少一份失望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多一份感激,少一份抱怨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顽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多一份勇气,少一份怯懦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寻找别人最好的东西,多一份肯定,少一份挑剔 请以“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为话题,联系自己和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22、根据文章中心,在最后一段划线处加几句议论性的话。(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16 分) (一)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 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 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2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4 分) ①汪然出涕.曰在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而乡邻之生日.蹙 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2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 A.号呼而.转徙 B.今其.室十无一焉 盗起而.不知御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而吾以.捕蛇独存 C.吾斯役之.不幸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吾欲之.南海 25、蒋氏的话通过对比,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 分) _ (二) 杨朱之弟曰布,衣表衣而出。天雨,解表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 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杨朱:人名。 缁:黑色。 2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 分)( ) A、衣缁衣而反在 B、甚矣,汝之不惠 C、之虚所卖之 D、予默然无以应 2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衣.表衣而出(穿) B、天雨.(下雨) C、子.无扑矣(孩子) D、子亦犹.是也(好像) 28、将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_ 29、从这则小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一个什么道理?(2 分) _ 五、作文题(50 分) 30、细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 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纷繁的世界。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多一份自信,少一份失望;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多一份感激,少一份抱怨;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顽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多一份勇气,少一份怯懦;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寻找别人最好的东西,多一份肯定,少一份挑剔…… 请以“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为话题,联系自己和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可以记叙经历,可以发表见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要求:①思想内容健康,有真情实感 ②书写规范工整,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可以记叙经历,可以发表见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要求:①思想内容健康,有真情实感 ②书写规范工整,字数不少于 500 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