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法学院 《刑法学》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职称: 授课时间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所在系(部) 法律系 教研室 刑法教研室 授课对象 木科法学专业 授课类型(1)理论讲授课 授课主题 第3章课题:刑法的效力范围 教学 握刑法在适用范围上的基本规定,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刑法在适用 范用上的实例。 目的 重点 我国刑法属地管辖权的理解。 教材 难点 我国刑法在潮及力上所采取的原则。 分析 课时安排 2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与进程 教学方法 第一节刑法的效力范围的概述 讲授 教学 刑法的效力范围,也称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 法能够发挥法律效力的时间、空间和人的范围。 第二节刑法的空间效力 设想 一。刑法空间效力的概述 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 三.外国刑事裁判的效力 第三节刑法的时间效力 一,刑法的生效时间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 三我国刑法的溯及力 6
6 海南大学法学院 《 刑法学 》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职称: 授课时间 2009 - 2010 学年第 一 学期 授课教师所在系(部) 法律系 教研室 刑法教研室 授课对象 本科法学专业 授课类型(注 1) 理论讲授课 授课主题 第 3 章 课题:刑法的效力范围 教学 目的 掌握刑法在适用范围上的基本规定,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刑法在适用 范围上的实例。 教材 分析 重点 我国刑法属地管辖权的理解。 难点 我国刑法在溯及力上所采取的原则。 教学 设想 课时安排 2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与进程 教学方法 第一节 刑法的效力范围的概述 刑法的效力范围,也称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 法能够发挥法律效力的时间、空间和人的范围。 第二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刑法空间效力的概述 二.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 三.外国刑事裁判的效力 第三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一.刑法的生效时间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 三.我国刑法的溯及力 讲授
作业 之阀效力的定义和我因法空间放力的基本规定是什冬 力的原则及其基本内容是 4日晚共同盗窃了丙的人民币5万 元。 美国箱教师 甲在中国执教期间盗窃了我国绝密文件1份。问 对甲的行为能否依据我国刑法予以追究?为什么? 教学 《中国刑法实用》,赵秉志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 书目 教学 后记 注1:授课类型分为:理论讲授课、实我教学课、习题课、辅导课、听力课。 如果每栏内容填写不下,可加页。 教务处制 7
7 作业 1.刑法空间效力的定义和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的基本规定是什么? 2.我国刑法溯及力的原则及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3.15 周岁的甲与乙勾结,于 2004 年 6 月 14 日晚共同盗窃了丙的人民币 5 万 元。问:对甲、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请说明理由。 4.某大学聘请的美国籍教师甲在中国执教期间盗窃了我国绝密文件 1 份。问: 对甲的行为能否依据我国刑法予以追究?为什么? 教学 参考 书目 《中国刑法实用》,赵秉志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教学 后记 注 1:授课类型分为:理论讲授课、实践教学课、习题课、辅导课、听力课。 如果每栏内容填写不下,可加页。 教务处制
海南大学法学院 《刑法学》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职称: 授课时间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所在系(部) 法律系 教研室 刑法教研室 授课对象 本科法学专业 授课类型(注1)理论讲授课 授课主 第4章课题:犯罪概述 教学 了解犯罪的定义及分类,掌握犯罪的基本特征。 目的 重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 教材 难点 犯罪的理论分类 分析 课时安排 2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与进程 教学方法 第一节犯罪的本质 讲授 教学 一.犯罪的观念 犯罪的本质 设想 第节犯罪的界定 一.犯罪定义的类型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定义 三.犯罪的基本特征 四.犯罪定义的意义 第三节犯罪的分类 一.犯罪的立法分类 二.犯罪的理论分类 第四节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意义 二、各国刑法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三、我国刑法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8
8 海南大学法学院 《 刑法学 》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职称: 授课时间 2009 - 2010 学年第 一 学期 授课教师所在系(部) 法律系 教研室 刑法教研室 授课对象 本科法学专业 授课类型(注 1) 理论讲授课 授课主题 第 4 章 课题:犯罪概述 教学 目的 了解犯罪的定义及分类,掌握犯罪的基本特征。 教材 分析 重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 难点 犯罪的理论分类 教学 设想 课时安排 2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与进程 教学方法 第一节 犯罪的本质 一.犯罪的观念 二.犯罪的本质 第二节 犯罪的界定 一.犯罪定义的类型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定义 三.犯罪的基本特征 四.犯罪定义的意义 第三节 犯罪的分类 一.犯罪的立法分类 二.犯罪的理论分类 第四节 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意义 二、各国刑法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三、我国刑法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讲授
作业 ,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定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2 如何考察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教学 《犯罪概念论》,李居全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 书目 教学 后记 注1:授课类型分为:理论讲授课、实践教学课、习题课、轴导课、听力课。 如果每栏内容填写不下,可加页。 教务处制 9
9 作业 1.我国刑法中犯罪的定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2.如何考察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教学 参考 书目 《犯罪概念论》,李居全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教学 后记 注 1:授课类型分为:理论讲授课、实践教学课、习题课、辅导课、听力课。 如果每栏内容填写不下,可加页。 教务处制
海南大学法学院 《刑法学》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职称: 授课时间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所在系(部) 法律系 教研室 刑法教研室 授课对象 本科法学专业 授课类型(1)理论讲授课 授课主题 第5章课题:犯罪构成 教学 般理解犯罪构成的定义、共同要件及分类。 目的 重点 1.犯罪构成的定义和特征: 2.犯罪构成与犯罪定义的关系。 教材 分析 难点 犯罪构成的分类。 课时安排 2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与进程 教学方法 第一节犯罪构成概述 讲授 教学 一.犯罪构成理论的历史发展 二犯罪构成的定义和特征 犯罪构成与犯罪定义的关系 设想 四.犯罪构成的意义 第二节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一.犯罪客体 三光面 四.犯罪主观方面 第三节犯罪构成的分类 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二.标准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 三.叙述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犯罪构成 四.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
10 海南大学法学院 《 刑法学 》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职称: 授课时间 2009 - 2010 学年第 一 学期 授课教师所在系(部) 法律系 教研室 刑法教研室 授课对象 本科法学专业 授课类型(注 1) 理论讲授课 授课主题 第 5 章 课题:犯罪构成 教学 目的 一般理解犯罪构成的定义、共同要件及分类。 教材 分析 重点 1.犯罪构成的定义和特征; 2.犯罪构成与犯罪定义的关系。 难点 犯罪构成的分类。 教学 设想 课时安排 2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与进程 教学方法 第一节 犯罪构成概述 一.犯罪构成理论的历史发展 二.犯罪构成的定义和特征 三.犯罪构成与犯罪定义的关系 四.犯罪构成的意义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一.犯罪客体 二.犯罪客观方面 三.犯罪主体 四.犯罪主观方面 第三节 犯罪构成的分类 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二.标准的犯罪构成与派生的犯罪构成 三.叙述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犯罪构成 四.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 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