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多年父子成兄弟》 授课日期 教材 这是著名作者汪曾祺的一篇散文,写的很家常很温馨,但是蕴含却相当 分析 学情 亲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似水,父爱如山,严父慈母的形象早己深 分析|入人心,父子之间像兄弟一样会是怎样的。通过这篇文章给我们解读父子之 间的另类关系 教学|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父子间的亲情 目标2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3.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重点1.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难点2.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 教学准备7S检查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第一部分(第1节):交代题目的由来,引领全文。 第二部分(2-4节):写“我的父亲与“我” 第三部分(5-7节):写“我”与“我”的儿子 第四部分(第8节):“我”对父子之间关系的看法,总结全文 课外作业: 1.抄写词语 2.课后习题 教后小记及预习指导:
1 课 题 《多年父子成兄弟》 授课日期 教 材 分 析 这是著名作者汪曾祺的一篇散文,写的很家常很温馨,但是蕴含却相当 深。 学 情 分 析 亲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似水,父爱如山,严父慈母的形象早已深 入人心,父子之间像兄弟一样会是怎样的。通过这篇文章给我们解读父子之 间的另类关系。 教 学 目 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父子间的亲情; 2.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3.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重 点 难 点 1.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2.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 教学准备 7S 检查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第一部分(第 1 节):交代题目的由来,引领全文。 第二部分(2—4 节):写“我的父亲与“我”。 第三部分(5—7 节):写“我”与“我”的儿子。 第四部分(第 8 节):“我”对父子之间关系的看法,总结全文。 课外作业: 1.抄写词语 2.课后习题一 教后小记及预习指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在刚刚学习的胡适《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我们从质朴 简单的语言中能够鲜明地了解到作者母亲的爱子之慈,教子 之严的慈母严父形象。无庸置疑,这是歌颂母爱的文学作品。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在人们的印象中,母亲对子 女的爱就像是水,温柔无尽,父亲对子女的爱就像是山,棱 角分明。表达爱的方式虽然不同,但仍然能够体现父母对孩 的爱。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不同 的,究竟什么样的关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其实并无 定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描述父子关系的, 起来看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 新授 解决字词音、形、义 请学生默读全文,留意重要字词的音、形、义 教师【投影】字词,请一位学生朗读词语,强调正确读音。 麦穗(sui)狐肷(qian)粘牢(zhan)雕镂(lou) 冥衣(ming)圭峰碑(gui)郿坞(mei) 忻县(xin) 请学生齐读字词两遍。 【投影】“思考与练习1”的重要成语,请学生回答意思 (1)疾言厉色:说话急躁,态度严厉。形容发怒时的神情。疾: 急速。 (2)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3)人人自危:人人都感到有危险,存着戒心。形容恐惧不安。 (4)自顾不暇:自己照顾自己还来不及,无法顾及他人。 (5)笔管条直:循规蹈矩,即遵守规矩。 请学生将以上成语的意思写在书上相应位置 走近作者 请学生勾画书P6页注解①重要内容,【板书】:江苏高邮人, 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投影】补充资料 汪曾祺(1920-1997),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 资深文化界名人。代表作品: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 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 《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作品集有《晚饭花集》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在刚刚学习的胡适《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我们从质朴 简单的语言中能够鲜明地了解到作者母亲的爱子之慈,教子 之严的慈母严父形象。无庸置疑,这是歌颂母爱的文学作品。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在人们的印象中,母亲对子 女的爱就像是水,温柔无尽,父亲对子女的爱就像是山,棱 角分明。表达爱的方式虽然不同,但仍然能够体现父母对孩 子的爱。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不同 的,究竟什么样的关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其实并无 定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描述父子关系的, 一起来看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 <新授> 一.解决字词音、形、义 请学生默读全文,留意重要字词的音、形、义。 教师【投影】字词,请一位学生朗读词语,强调正确读音。 麦穗.(suì) 狐肷.(qiǎn) 粘.牢(zhān) 雕镂.(lòu) 冥.衣(míng) 圭.峰碑(guī) 郿.坞(méi) 忻.县(xīn) 请学生齐读字词两遍。 【投影】“思考与练习 1”的重要成语,请学生回答意思。 (1)疾言厉色:说话急躁,态度严厉。形容发怒时的神情。疾: 急速。 (2)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3)人人自危:人人都感到有危险,存着戒心。形容恐惧不安。 (4)自顾不暇:自己照顾自己还来不及,无法顾及他人。 (5)笔管条直:循规蹈矩,即遵守规矩。 请学生将以上成语的意思写在书上相应位置。 二.走近作者 请学生勾画书 P6 页注解①重要内容,【板书】:江苏高邮人, 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投影】补充资料: 汪曾祺(1920-1997),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 资深文化界名人。代表作品: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一 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 《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作品集有《晚饭花集》
《蒲桥集》、《塔上随笔》、《寂寞和温暖》等。他的作品曾被看 作最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 本文选自《亲爱的爸爸妈妈》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请学生通读全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文中写了几对“父子”?分别是谁和谁?他们之间的关系 是什么? (2)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3)你怎样理解文中所说的“兄弟”式父子关系? 【明确并投影】:文中写了两对父子,分别是“我”和父亲, 我”和儿子,我们之间的关系都不错,正如“我”的父亲所 说,“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文章的主旨句: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第3个问题学生只要能够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文章写了两对父子,分别是哪几节内容?在哪一节中,作 者表明自己对父母与儿女的关系的看法?一起来理清文章思 【明确并投影】: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交代题目的由来,引领全文 第二部分(2-4节):写“我的父亲与“我”。 第三部分(5-7节):写“我”与“我”的儿子。 第四部分(第8节):“我”对父子之间关系的看法,总结 全文。 小结
3 《蒲桥集》、《塔上随笔》、《寂寞和温暖》等。他的作品曾被看 作最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 本文选自《亲爱的爸爸妈妈》。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请学生通读全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文中写了几对“父子”?分别是谁和谁?他们之间的关系 是什么? (2)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3)你怎样理解文中所说的“兄弟”式父子关系? 【明确并投影】:文中写了两对父子,分别是“我”和父亲, “我”和儿子,我们之间的关系都不错,正如“我”的父亲所 说,“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文章的主旨句: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第 3 个问题学生只要能够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文章写了两对父子,分别是哪几节内容?在哪一节中,作 者表明自己对父母与儿女的关系的看法?一起来理清文章思 路。 【明确并投影】: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节):交代题目的由来,引领全文。 第二部分(2—4 节):写“我的父亲与“我”。 第三部分(5—7 节):写“我”与“我”的儿子。 第四部分(第 8 节):“我”对父子之间关系的看法,总结 全文。 <小结>
课题 《多年父子成兄弟》 授课日期 教材 这是著名作者汪曾祺的一篇散文,写的很家常很温馨,但是蕴含却相 分析|当深。 学情 亲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似水,父爱如山,严父慈母的形象早已深 分析|入人心,父子之间像兄弟一样会是怎样的。通过这篇文章给我们解读父子之 间的另类关系 教学|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父子间的亲情 目标2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3.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重点1.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难点2.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 教学准备7S检查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我”与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是什么? (1)父亲聪明绝顶(2)父亲很随和 (3)父亲爱孩子(4)父亲关心我的学业 课外作业: 问题:“我”与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父亲谈谈文中父 亲哪些做法值得你父亲借鉴,你父亲的哪些做法值得别人借鉴? 教后小记及预习指导
4 课 题 《多年父子成兄弟》 授课日期 教 材 分 析 这是著名作者汪曾祺的一篇散文,写的很家常很温馨,但是蕴含却相 当深。 学 情 分 析 亲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似水,父爱如山,严父慈母的形象早已深 入人心,父子之间像兄弟一样会是怎样的。通过这篇文章给我们解读父子之 间的另类关系。 教 学 目 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父子间的亲情; 2.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3.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重 点 难 点 1.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2.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 教学准备 7S 检查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我”与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是什么? (1)父亲聪明绝顶 (2)父亲很随和 (3)父亲爱孩子 (4)父亲关心我的学业 课外作业: 问题:“我”与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父亲谈谈文中父 亲哪些做法值得你父亲借鉴,你父亲的哪些做法值得别人借鉴? 教后小记及预习指导: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导入 大多数人在儿时都经历了父母身边的生活,父母是我们的 第一任老师,母爱父爱的主题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成了永恒。的 确,父爱是山,母爱是水,父母是海,而我们是海里的鱼儿。 个在家中和儿子成为“兄弟”的父亲,究竟是什么样的?这 节课我们具体来看看汪曾祺笔下的“父亲”。 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各部分具体内容。 <新授 研读课文,把握父亲和“我”的特点 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提问】:第1节仅有一句话,“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这” 指的是什么? 【明确】:多年父子成兄弟 既然这句话是父亲的名言,也就意味着“我”的父亲提倡 父子之间可以成为兄弟样的关系,句首第一句话可谓是开篇点 请学生浏览2—4节,勾画出每节的中心句,看看父亲是 个怎样的人? 【明确并板书】: 第2节一一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第3节一一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脾气,对 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第4节一一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 请学生齐读第2节,概括父亲的绝顶聪明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父亲心灵手巧,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能,会刻图章 会画写意花卉,会摆弄各种乐器,会园艺,扎纸的手艺也非常 好。 可见,父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个重情义的人。 教师朗读第3节,请学生【思考】:该段文字突出父亲的特 点是“随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 【提问】ε父亲带着孩子玩,都有哪些玩乐项目?从这些项目可 看出父亲的什么才能?孩子们对父亲是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并投影】: 1)领着孩子到麦田里放自己糊的蜈蚣风筝,线是用胡琴老弦
5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导入> 大多数人在儿时都经历了父母身边的生活,父母是我们的 第一任老师,母爱父爱的主题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成了永恒。的 确,父爱是山,母爱是水,父母是海,而我们是海里的鱼儿。 一个在家中和儿子成为“兄弟”的父亲,究竟是什么样的?这 节课我们具体来看看汪曾祺笔下的“父亲”。 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各部分具体内容。 <新授> 研读课文,把握父亲和“我”的特点 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提问】:第 1 节仅有一句话,“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这” 指的是什么? 【明确】:多年父子成兄弟 既然这句话是父亲的名言,也就意味着“我”的父亲提倡 父子之间可以成为兄弟样的关系,句首第一句话可谓是开篇点 题。 请学生浏览 2—4 节,勾画出每节的中心句,看看父亲是一 个怎样的人? 【明确并板书】: 第 2 节——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第 3 节——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脾气,对 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第 4 节——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 请学生齐读第2节,概括父亲的绝顶聪明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父亲心灵手巧,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能,会刻图章, 会画写意花卉,会摆弄各种乐器,会园艺,扎纸的手艺也非常 好。 可见,父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个重情义的人。 教师朗读第 3 节,请学生【思考】:该段文字突出父亲的特 点是“随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 【提问】:父亲带着孩子玩,都有哪些玩乐项目?从这些项目可 看出父亲的什么才能?孩子们对父亲是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并投影】: (1)领着孩子到麦田里放自己糊的蜈蚣风筝,线是用胡琴老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