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2023年3月
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 2023 年 3 月
目录绪论·实验一血型鉴定.3实验二类风湿因子检测实验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四HCG检测·-8实验五免疫血清的制备及效价测定..9实验六实验性动物过敏试验·.l........13实验七溶血空斑试验
目 录 绪论.1 实验一 血型鉴定.3 实验二 类风湿因子检测.4 实验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5 实验四 HCG 检测.8 实验五 免疫血清的制备及效价测定.9 实验六 实验性动物过敏试验.11 实验七 溶血空斑试验. 13
绪论一、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加深理解并巩固医学免疫学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以后的医学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2.通过实验操作、标本观察和技术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病原生物感染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二、实验室规则医学免疫学的实验对象涉及菌液、血清等生物制剂,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防止病原生物感染自身、污染环境以及扩散传播,要求同学们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则1.进入实验室时应保持肃静,遵守实验时间,必须穿着白实验服,离室时脱下反折白大衣要经常清洗消毒。2.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实验室,在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不可把任何东西放入嘴中,也不要用手抚摸头面等部位。3.按照实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实验技术操作,既要做到不怕脏、不怕臭,又要避免血、粪和其他体液对实验环境的污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争取顺利地完成实验。4.实验中不得擅自移动示教标本,爱护仪器设备,使用完毕的器材和试剂,必须放回规定的位置。废弃物必须按规定进行处理或归放于指定的容器内,不能随便乱丢乱放。5.避免任何有菌材料的溅出,若不慎污染了工作台、手、眼、衣服和地面等处,应立即报告教师,以便及时作适当处理。如菌液误入口中,应立即吐入消毒容器内,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过氧化氢(双氧水)漱口,并根据菌种不同,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如菌液流酒在桌面,将适量2~3%甲酚皂溶液(来苏尔)或0.1%新洁尔火倒于污染面,浸泡30分钟后抹去。若手上有活菌,亦应浸泡于上述消毒液3分钟后,再用肥皂和水清洗。注意严格操作规程,防止产生实验室感染。6.每次实验后均要用肥皂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用消毒液擦洗工作台面,并用紫外线灯照射。7.实验完毕后,将试剂、仪器、标本等实验材料整理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情赔偿。而且要按时完成作业,轮流做好值日,关好门、窗、水、电后离开实验室。1
1 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 1. 使学生加深理解并巩固医学免疫学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实验操作技能,为 以后的医学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2. 通过实验操作、标本观察和技术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病原生物感染性疾病和 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实验室规则 医学免疫学的实验对象涉及菌液、血清等生物制剂,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防止病 原生物感染自身、污染环境以及扩散传播,要求同学们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则: 1. 进入实验室时应保持肃静,遵守实验时间,必须穿着白实验服,离室时脱下反折, 白大衣要经常清洗消毒。 2. 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实验室,在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不可把任何东西 放入嘴中,也不要用手抚摸头面等部位。 3. 按照实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实验技术操作,既要做到不怕脏、不怕 臭,又要避免血、粪和其他体液对实验环境的污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争取顺利地完成实 验。 4. 实验中不得擅自移动示教标本,爱护仪器设备,使用完毕的器材和试剂,必须放回 规定的位置。废弃物必须按规定进行处理或归放于指定的容器内,不能随便乱丢乱放。 5. 避免任何有菌材料的溅出,若不慎污染了工作台、手、眼、衣服和地面等处,应立 即报告教师,以便及时作适当处理。如菌液误入口中,应立即吐入消毒容器内,并用1:1000 高锰酸钾溶液或3%过氧化氢(双氧水)漱口,并根据菌种不同,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如 菌液流洒在桌面,将适量2~3%甲酚皂溶液(来苏尔)或0.1%新洁尔灭倒于污染面,浸泡30 分钟后抹去。若手上有活菌,亦应浸泡于上述消毒液3分钟后,再用肥皂和水清洗。注意严 格操作规程,防止产生实验室感染。 6. 每次实验后均要用肥皂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用消毒液擦洗工作台面,并用 紫外线灯照射。 7. 实验完毕后,将试剂、仪器、标本等实验材料整理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教 师,酌情赔偿。而且要按时完成作业,轮流做好值日,关好门、窗、水、电后离开实验室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书写时要尊重事实与实验结果。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条理分明,文字简练,书写整洁,措辞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实验报告封面填写姓名、专业、班级、组别、日期,实验内容包括:1.实验题目简练明确。2.实验目的掌握、熟悉和了解内容。3.实验原理简明扼要表述。4.实验材料动物、试剂药品、器材。5.实验方法操作步骤阐述明确,条理性强。6.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果需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可用表格或绘图表示。7.分析讨论应针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联系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切忌离开实验结果去空谈理论。对影响实验的因素进行分析,尤其是结果出现异常,应具体分析其可能原因。2
2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 实验报告书写时要尊重事实与实验结果。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条理分明,文字简练, 书写整洁,措辞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实验报告封面填写姓名、专业、班级、组别、日期, 实验内容包括: 1. 实验题目 简练明确。 2. 实验目的 掌握、熟悉和了解内容。 3. 实验原理 简明扼要表述。 4. 实验材料 动物、试剂药品、器材。 5. 实验方法 操作步骤阐述明确,条理性强。 6. 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果需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可用表格或绘图表示。 7. 分析讨论 应针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联系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分 析归纳,切忌离开实验结果去空谈理论。对影响实验的因素进行分析,尤其是结果出现异常, 应具体分析其可能原因
实验一血型鉴定ABO血型鉴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学习ABO血型抗原的检测,使学生掌握红细胞膜上的抗原分子及凝集反应的发生机制,结合理论上所学的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及特点,为临床上指导输血及交叉配血工作打好基础。二、实验原理血型抗原有40余种抗原系统,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在ABO血型系统中,根据人红细胞表面有无A或B血型抗原,可将人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0型四种,血清中存在天然的血型抗体(IgM类抗体)。A型血红细胞膜上有A抗原,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B型血红细胞膜上有B抗原,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AB型血红细胞膜上有A和B两种抗原,血清中既无抗A抗体又无抗B抗体:而O型血A与B两种抗原均无,血清中既有抗A抗体又有抗B抗体。利用直接凝集反应的原理,将已知标准的抗A和抗B试剂与受试者血液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检测受试者红细胞表面有无A或B抗原,从而将人血型分为A、B、AB、O型四种。三、实验材料1.试剂标准抗A、抗B试剂(即抗体)。2.器材载玻片、酒清棉球、采血针、牙签。四、实验方法1.用已知抗A、抗B试剂各一滴,分别滴在玻片两端,标明A端、B端。2.用酒精棉球消毒耳垂或手指,以消毒采血针刺破皮肤,用采血针取适当血加入玻片两端的血清上,用牙签混匀,2~10min观察结果,根据有无凝集现象判定血型。五、实验结果1.抗A和抗B试剂都无凝集现象者为“0”型血。2.抗A和抗B试剂都有凝集现象者为“AB”型血。3.只有抗A试剂凝集为“A”型血。4.只有抗B试剂凝集为“B”型血。六、注意事项1.请勿用牙签同一端混匀A端、B端。2.挤压耳垂或手指皮肤时应注意手法,以保证新鲜血液的一次性顺利挤出。七、思考题3
3 实验一 血型鉴定 ABO 血型鉴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学习 ABO 血型抗原的检测,使学生掌握红细胞膜上的抗原分子及凝集反应的发生 机制,结合理论上所学的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及特点,为临床上指导输血及交叉配血工作打 好基础。二、实验原理 血型抗原有 40 余种抗原系统,最常见的是 A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在 ABO 血型系 统中,根据人红细胞表面有无 A 或 B 血型抗原,可将人 ABO 血型分为 A 型、B 型、AB 型和 O 型四种,血清中存在天然的血型抗体(IgM 类抗体)。A 型血红细胞膜上有 A 抗原,血清中含 有抗 B 抗体;B 型血红细胞膜上有 B 抗原,血清中含有抗 A 抗体;AB 型血红细胞膜上有 A 和 B 两种抗原,血清中既无抗 A 抗体又无抗 B 抗体;而 O 型血 A 与 B 两种抗原均无,血清中 既有抗 A 抗体又有抗 B 抗体。 利用直接凝集反应的原理,将已知标准的抗 A 和抗 B 试剂与受试者血液混合,观察有无 凝集现象,从而检测受试者红细胞表面有无 A 或 B 抗原,从而将人血型分为 A、B、AB、O 型四种。三、实验材料 1.试剂 标准抗 A、抗 B 试剂(即抗体)。 2.器材 载玻片、酒清棉球、采血针、牙签。 四、实验方法 1.用已知抗 A、抗 B 试剂各一滴,分别滴在玻片两端,标明 A 端、B 端。 2.用酒精棉球消毒耳垂或手指,以消毒采血针刺破皮肤,用采血针取适当血加入玻片 两端的血清上,用牙签混匀,2~10min 观察结果,根据有无凝集现象判定血型。 五、实验结果 1.抗 A 和抗 B 试剂都无凝集现象者为“O”型血。 2.抗 A 和抗 B 试剂都有凝集现象者为“AB”型血。 3.只有抗 A 试剂凝集为“A”型血。 4.只有抗 B 试剂凝集为“B”型血。 六、注意事项 1.请勿用牙签同一端混匀 A 端、B 端。 2.挤压耳垂或手指皮肤时应注意手法,以保证新鲜血液的一次性顺利挤出。 七、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