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bber ■定义:尘粒从脱离流线到惯性运动结束时所移动的直 线距离称为粒子的停止距离x;x为原始距离,即气流 改变方向时,液滴距尘粒的距离。若x≥x时发生碰撞, 般用碰撞参数中三x/x来反映除尘效率的大小 ■碰撞参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上述简化模型的前 提下,现以液滴直径d代替xa(液滴直径d大,流线拐 弯处的距离越大,x越大)。并用惯性碰撞数N来表示 碰撞参数φ的大小。将x与d(液滴直径)的比值称为碰 撞数Ni。尘粒与液滴间的碰撞率,即尘粒从气流中除 去的效率与此碰撞数有关
Scrubber ◼ 定义:尘粒从脱离流线到惯性运动结束时所移动的直 线距离称为粒子的停止距离xs ; xd为原始距离,即气流 改变方向时,液滴距尘粒的距离。若xs≥xd时发生碰撞, 一般用碰撞参数φ=xs /xd来反映除尘效率的大小。 ◼ 碰撞参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上述简化模型的前 提下,现以液滴直径dD代替xd (液滴直径dD大,流线拐 弯处的距离越大,xd越大)。并用惯性碰撞数Ni来表示 碰撞参数φ的大小。将xs与dD (液滴直径)的比值称为碰 撞数Ni。尘粒与液滴间的碰撞率,即尘粒从气流中除 去的效率与此碰撞数有关
Scrubber ■(1)根据粉尘受力情况推导碰撞数Ni 推导过程如下 粉尘运动时主要受两个力的作用:惯性力F和阻力f m dt GrApp F1=f时经过积分得x X P 18 n相对速度,即尘粒相对于液滴的速度
Scrubber ◼ (1)根据粉尘受力情况推导碰撞数Ni ◼ 推导过程如下: ◼ 粉尘运动时主要受两个力的作用:惯性力FI和阻力fd。 ◼ ◼ FI =fd时经过积分得xs ◼ ◼ Vp0——相对速度,即尘粒相对于液滴的速度; dt dV FI = m d V p f = 3 18 2 p0 p p s V d X =
Scrubber P D 18 ud D pO d液滴直径 D ■碰撞数的影响因素: ■①Vo:V。增大,N增大,则效率增大 ②2d:dD增大,N减小,则效率减小
Scrubber ◼ ◼ dD——液滴直径。 ◼ 碰撞数的影响因素: ◼ ①Vp0:Vp0增大,Ni增大,则效率增大。 ◼ ②dD:dD增大,Ni减小,则效率减小。 D p p p I d V d N 18 2 0 = Vp0 = VD −Vp D p I d V N 0
Scrubber ■但太小,相对速度会变得太小,粉尘跟液 滴碰撞不上。一般d>100μm(据 stokes公 式可推算出来) 大D选小 <150 d小选大 a≈150 d小(1m) d>100um >150大(5+10m)
Scrubber ◼ 但太小,相对速度会变得太小,粉尘跟液 滴碰撞不上。一般dD >100μm(据stokes公 式可推算出来) ◼ ◼ ◼ dp小(1μm) ◼ d m dp大(5-10μm) d d d d d d d d p p D p D p p D p 100 150 小 选大; 大 选小; 150 p D d d 150 p D d d
Scrubber ■(2)惯性碰撞参数也可以用 Stokes准数表示。 定义x。与液滴直径d的比值为 Stoke准数(即惯性 碰撞数N),对 Stokes粒子的除尘效率有 (v, -.k I bud V在流动方向上粒子的速度,m/s; V1—液滴的速度,m/s 0肯尔汉校正系数,<5μm的粒子必须考虑修正
Scrubber ◼ (2)惯性碰撞参数也可以用Stokes准数表示。 ◼ 定义xs与液滴直径dL的比值为Stokes准数(即惯性 碰撞数Ni),对Stokes粒子的除尘效率有: ◼ ◼ Vp——在流动方向上粒子的速度,m/s; ◼ VL——液滴的速度,m/s; ◼ C——肯尔汉校正系数,<5μm的粒子必须考虑修正。 ( ) L p p p L L s i d d V V c d x N 18 2 − = =